厦门龙舟运动项目发展困境与发展路径研究
2020-01-08叶金勇
叶金勇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龙舟运动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龙舟运动是多名划手以单片桨叶为推进工具,通过向后划水来推动龙舟前进的运动项目。现代龙舟运动已经走过了四十多个春秋,以其自身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民族魅力而深受人们所喜爱。龙头、龙尾、鼓(鼓手)和舵(舵手)是中国龙舟协会规定的标准龙舟比赛的配备(也可以配备锣及锣手)。由于各地区和民族的风俗不同,龙舟的配备会有所差别。龙舟造型设计集中在头尾设计,主要形式有凤舟、虎头舟、象牙舟、龟舟、天鹅舟、牛头舟以及蛇舟等。使用保留了原有规格和名称的龙舟进行类似划行动作的运动统称为龙舟运动。
龙舟运动的开展对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厦门是一个岛屿型的城市,地处于亚热带,四季温暖如春,空气质量优良,年平均气温为20℃,这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龙舟运动的开展。厦门是一座经济特区城市,同时也是东南沿海的中心城市,与台湾隔海相望,海峡两岸有着共同的民间风俗和民间信仰,热情邀请台湾同胞参加厦门地区的各项龙舟活动,能更好地体现出“桥头堡”的作用,以民俗体育为媒介进一步促进两岸之间的交往交流,带动两岸的商贸、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的发展。笔者通过互联网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厦门地区在每年的端午节前后和重要节日都会组织龙舟活动,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海峡两岸龙舟赛。第一届海峡两岸龙舟赛于2006年在厦门市集美区成功举办;2008年其开始升格为国家级赛事;2012年该赛事被纳为国家体育总局赛历和中国龙舟协会的年度赛事计划;2017年该赛事正式纳入海峡论坛,成为海峡论坛的重要配套活动[1]。
笔者通过查阅中国知网、省图书馆以及相关的互联网的文献研究成果发现,当前的研究大多是从体育、民间风俗的视角对龙舟运动进行研究。大多的研究内容为探索龙舟运动的起源、发展、文化内涵等,关于该运动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厦门地区龙舟运动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仅林剑锋等少数学者通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厦门市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同时也对龙舟运动在厦门高校的传承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另外,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走访厦门市的龙舟运动团队以及对运动员进行访谈,发现不少学者认为厦门龙舟运动受到了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制约,已经面临着极大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对厦门地区龙舟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挖掘制约和影响厦门龙舟运动发展受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目的是更好地为厦门地区龙舟运动的实践服务,同时也为我国龙舟运动理论的系统性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厦门龙舟运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竞技水平低下制约厦门龙舟运动
厦门是一座环境优美的滨海城市,有“海上花园”之称。外来人口数量多,人口流量大,各地区传统文化的交织碰撞,导致本土民俗意识薄弱,龙舟文化也因此削弱,厦门目前仅保留了极少数传统专业化的龙舟队伍。厦门龙舟运动开展的地区分化十分严重,其中四个外岛行政区开展较好,每个行政区均有组织建设龙舟队伍,尤其是集美地区,集美辖区内大约有35支龙舟运动队伍,涵盖大学、中学、小学、医院、居委会。但目前厦门的龙舟运动队伍多为群众自发组织,较为业余,竞技能力低下且龙舟队员年龄结构老化、青黄不接等因素导致了后备人才匮乏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厦门龙舟运动的发展。
1.2 经费匮乏限制厦门龙舟运动
任何运动项目的开展都要投入大量资金,龙舟运动也不例外,经费不足是制约厦门龙舟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龙舟运动的装备主要有龙舟、鼓、舵、船浆以及救生衣等,所需装备的材质不同价格也不同,龙舟的价格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船桨的价格也从几百到几千不等,且一支龙舟队伍是由近三十名运动员组成的,需要投入大量经费配备队服、救生服/艇等专业设备以保证日常训练。除此之外,建设专用的龙舟赛道也需要投入大量经费[2]。巨额的经费支出,阻碍了龙舟队伍的专业化、科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严重制约了厦门龙舟运动的发展。
1.3 社会因素影响厦门龙舟运动
厦门是东南沿海的中心城市,与台湾隔海相望,海峡两岸龙舟赛是促进海峡两岸间的体育文化交流,增进两岸人民的理解和互信,提高民族的认同感的有效方式。从表1中可以看出,近十年海峡龙舟赛整体参赛队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台湾参赛队伍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两岸关系友好对厦门龙舟运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龙舟运动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促进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提高的重要媒介,更是两岸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流的重要平台[3]。举办比赛能为厦门市创造更多商机,同时还能进一步加强与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应地,进一步加强与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之间的交流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于发展厦门龙舟运动的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表1 2010—2019年海峡龙舟赛的参赛队伍情况表
1.4 市场发展程度影响厦门龙舟运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市场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龙舟运动也有了更好的发展,并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相关学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龙舟运动的发展来促进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国各地区的龙舟运动主要是由政府起主导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此,降低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完善市场机制,促进龙舟的国际化发展,使龙舟运动这项传统体育文化运动与市场经济相互融合,开发出良性发展模式,对于厦门龙舟运动的发展具有较好促进作用。
1.5 媒体宣传力度影响厦门龙舟运动
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宣传效应,通过新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能够很好地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在一年一度的 “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比赛过程中,电视台、媒体和网络自媒体都进行了追踪报道,为厦门龙舟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为推动厦门龙舟运动的再发展,如何利用新媒体来宣传龙舟运动,是厦门龙舟运动发展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环节[4]。
诸多因素影响着厦门龙舟运动的发展。除竞技水平低下影响、经费匮乏、社会因素、市场发展程度、媒体宣传力度等方面外,传统文化缺失、赛事组织管理水平不足也是制约厦门龙舟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这些因素带来的问题是推动龙舟运动发展的当务之急。
2 厦门龙舟运动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龙舟运动发展,需要政府的宏观布局和大力支持来加强龙舟运动的建设力度。政府应紧密联系企业,使体育、文化、旅游等部门和企业相配合;应加大对龙舟运动经济水平、市场化步伐以及宣传力度的投入;应发挥政府宏观组织管理功能,发挥企业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的职能,确保龙舟运动的良性发展,并制定竞技龙舟运动的发展规划和相应策略,引导龙舟运动向着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见图1)。
图1 厦门龙舟运动发展对策图
2.1 全力提升厦门地区竞技龙舟运动的竞技水平
2.1.1 建立多元化龙舟运动训练格局
目前,我国龙舟运动专业队伍少之又少,现行的主流队伍大部分都是自发组建的非专业龙舟队伍。但是随着世界龙舟运动步伐的加快,这种业余模式与中国竞技龙舟发展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严重阻碍了中国龙舟运动竞技水平的发展与提高。龙舟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一定的经济效益,这些大大调动了组建龙舟队伍的积极性;体育部门应发挥相应的作用,组织并鼓励厦门地区的企业及社会团体来组建职业性的龙舟俱乐部,同时加大厦门高校龙舟队伍的建设力度,将龙舟运动引入中小学课堂,利用学校从小鼓励学生参加龙舟运动;加大引导专项资金的投入,从而建立多元化的运动训练新格局,充分保证多渠道的龙舟后备人才;充分利用厦门地区的龙舟资源,创新龙舟技术,进一步提高厦门地区龙舟的竞技水平。
2.1.2 加强完善现行的竞赛制度
建立完善的竞赛制度是提高竞技龙舟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我国的龙舟竞赛已初具规模,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全国性质的锦标赛和国际邀请赛,但针对青少年的龙舟赛事很少,很多青年运动员缺乏锻炼的机会。这要求政府在竞赛体系中适当地增加青少年龙舟赛事和大学生龙舟赛事,以此赛事为平台,努力为年轻运动员提供更多的实战机会,只有这样,他们的实力才能得到提升,才能为我国储备更多的后备人才。目前我国龙舟赛事的数量不断扩大、级别越来越高,我国要不断地发挥龙舟竞赛的服务与杠杆作用的功能,政府体育部门应和社会共同完善比赛制度,积极引导龙舟训练向着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加快厦门地区龙舟人才的培养。
2.1.3 加快对龙舟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育,优化组织管理体制
当今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秩序中,对于促进体育市场秩序的加强具有重要的作用,发挥政府中介机构在龙舟赛事组织与运作中的作用。有利于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龙舟项目管理队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龙舟管理人才。在进行培训时不仅要加强其管理方面的能力,更要加强对龙舟文化的了解,在培训课程中增加相关的文化学知识、历史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提高学员的科学文化素质,使管理工作能更好地展开,促进龙舟运动传统文化的传播。大力提倡有条件的院校开设龙舟及与龙舟相关的课程,设置专门的龙舟运动开发机构,加快龙舟运动人才的培养,培养出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使他们成为龙舟队伍、企业和媒体之间的桥梁。通过增设市场经济体制学习的过程来培养龙舟管理人员是健全竞技龙舟市场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有利于不断提高市场运作能力,加快对市场经济的把握,扩大项目的影响力,不断地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因此,要优化厦门地区龙舟赛事人、财、物等各个要素的配置,不断地提高龙舟赛事的管理水平与运作水平,从而使龙舟赛事在市场环境中适应与发展,这样才能有利于龙舟赛事在中国的发展,使其逐渐走向成熟化。
2.2 加快龙舟运动产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步伐
2.2.1 以赛事为主,大力发展龙舟产业
民族特色与竞技性强的龙舟比赛的融合能够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中,随着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在此方面的投入会更加丰富;同时举办龙舟赛事也可以带动周围相关产业的发展,厦门当地的旅游经济也会由此被带动起来。因此,旅游部门一方面应利用龙舟运动在市场经济中的活力,使龙舟运动走向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另一方面,应借助政府的支持,积极引导和鼓励有实力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参与到龙舟运动的市场开发去,以不断拓宽龙舟运动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可重点发展以龙舟竞赛为龙头的龙舟产业,从而增强龙舟运动的造血机能,处理并解决龙舟运动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
2.2.2 塑造龙舟赛事品牌
在市场经济中,龙舟赛事作为当地的一个文化品牌,必须具有高水平和强大的生命力,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优势来吸引广大媒体大众,从而获得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赞助。由此可见,好的品牌质量是塑造龙舟赛事品牌的保证,这也是树立品牌赛事的核心。我国要想增强龙舟赛事品牌的影响力,就应该立足于国内市场,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并争取走向世界。从事龙舟赛事组织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必须树立良好的品牌意识,努力打造出世界级的龙舟赛事品牌。第一,要采用科学的训练模式,加大后备人才的培养来提高我国龙舟赛事的竞技运动水平,进而提高龙舟赛事的娱乐性和观赏性。第二,我们要不断地深入挖掘龙舟运动的内涵,在赛事的策划与包装中加以应用,并融合现今主流文化,进一步加大对龙舟运动的文化宣传力度,同时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龙舟赛事及其群体进行包装与策划,要积极打造出厦门地区的龙舟明星运动队或个人,并且充分利用明星效应,利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闻媒体来进行宣传。通过媒体的力量将厦门龙舟赛事推广到全中国乃至世界的大舞台上[5]。
2.2.3 大力发展龙舟体育旅游业
龙舟运动与区域旅游资源一起开发将更具有鲜明的区域民族特色,龙舟运动的发展可以结合本地旅游特色从而增强赛事和地区的影响力[6]。例如在湖北宜昌举办的中国宜昌长江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事期间,宜昌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9.22万人次,获得旅游总收入1.72亿元,可见在龙舟赛期间旅游业创造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不仅将国际龙舟拉力赛塑造成了一个世界级的精品赛事,还使宜昌的知名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对宜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同样,厦门市的龙舟赛事与其区域旅游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龙舟体育旅游业,这样可以给厦门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加强整合旅游、文化、赛事等资源,进一步提炼出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于一体的龙舟体育文化旅游业,努力创造出融自然与人文、观赏与体验为一体的体育旅游休闲产业;利用具有独特的观赏性、体验性、参与性、休闲性的体育旅游产品来发展体育旅游市场,同时将生态保护、文化交流、招商引资等元素融入其中,在扩大区域影响力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普及龙舟传统文化,打造出精品龙舟赛事,提高龙舟运动的参与度[7]。
2.3 扩大龙舟运动的宣传普及力度
2.3.1 合理利用各种媒介,加强宣传力度
有很多因素阻碍了竞技龙舟运动的生存与发展,宣传的力度和广泛性就是其中重要的两个方面,龙舟运动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同样也需要加强联合,动员和吸引广大人民群众欣赏且参与龙舟运动。所以,文化宣传部门要制定出详细的龙舟发展宣传报道计划,并且通过各种传媒手段来扩大对龙舟运动的广告宣传,不断地扩大龙舟文化和龙舟运动的影响范围,借助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宣传媒介,制作竞技龙舟运动和龙舟运动文化的各种产品,如:宣传片、出版物、教材、音像制品等。除此之外,文化宣传部还可以通过对国内外竞技龙舟赛事进行转播和组织龙舟文化交流会等方式宣传竞技龙舟运动和龙舟文化及其精神,通过各种媒介扩大龙舟运动和赛事的国际影响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龙舟运动中并欣赏龙舟比赛和进一步了解龙舟文化,充分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对竞技龙舟运动的关注,促进社会上的资金向龙舟产业链流动,进一步推进龙舟产业发展。
2.3.2 大力弘扬龙舟文化,塑造龙舟品牌
对龙舟运动的传承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龙舟文化是龙舟运动的根源和灵魂,竞技龙舟运动的发展离不开龙舟文化。因此,文化宣传部门要促进龙舟运动的发展,应该注重继承和弘扬龙舟文化,在倡导大力发展竞技龙舟的同时对我国特色鲜明的传统龙舟运动进行保护和发展;除此之外,还应该对我国形式多样的传统龙舟进行继承与创新,这样才可以使得我国的龙舟运动立于世界之林,长盛不衰。
2.3.3 完善龙舟运动信息平台,共筑“龙舟家园”
为了更好地构建龙舟运动信息平台,贯彻国家“互联网+”战略,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优势和技术优势,开发龙舟运动信息平台,积极构建“龙舟家园”,增强龙舟运动的创新力和生产力[8];应促进龙舟运动的开展,为龙舟运动爱好者提供交流、讨论等平台,同时整合龙舟运动的知识竞答和竞赛管理等信息,方便龙舟爱好者进行交流互动和赛事参与,实现龙舟运动线上线下协同发展。除此之外,构建“龙舟家园”信息平台是优化组织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使厦门龙舟运动各项事务的管理和开展更加便捷有效,并且可以加快龙舟文化传承和发展,丰富龙舟运动的文化内涵。
3 结论
龙舟运动是一项拥有悠久传统的体育运动,承担着使中国传统运动项目进入奥运会的重大使命。在新的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积极推进两岸及东南亚地区华人华侨共筑“龙舟家园”,以此为平台,有望突破当前龙舟运动的瓶颈,同时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力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发展,不断注入时代科技元素,并吸纳各类资源以实现龙舟运动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