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崆峒文化对职业院校培育民族情感的作用

2020-01-08袁举馨

科学咨询 2020年41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职业院校民族

袁举馨

(平凉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平凉 744000)

崆峒文化是在数千年文化衍进、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极具民主、团结、和谐精神的中华文化。它讲差异,但不讲优劣,既保留不同文化的独立性,又体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对探讨华夏文明的起源和中华历史的发展过程具有重大意义。其内涵也与职业院校的办学特点相切合。

一、崆峒文化有助于职业院校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推广、繁荣中华文化也是职业院校的职责和使命。崆峒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和崇高唯美及向善守正的特点正是职业院校应该推崇和提倡的。

崆峒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时空、内容及风格的地域性。在时空上,它主要指平凉及其周边地区,内容及风格上集中反映了西北边陲多民族聚集区、中西方文化汇集地特有的社会生活和风俗民情。学习崆峒文化,能够让学生发现人类历史演变规律,认识更多的古今先贤,知晓民族渊源,了解奇风异俗,饱览自然美景,品味区域精神,体会民族特色,传承中华魅力。不同专业可对崆峒文化进行不同角度的挖掘和解读:体育类专业能从中汲取运动康复、崇勇尚武、自强不息的理念,让学生懂得身体与精神、精神与自然协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强向上的精神;医学类专业可以吸收道家文化中“顺乎自然和清净虚无”的养生理念,让学生体悟中华民族神圣祖先、中国道家始祖黄帝,中国道家祖师老子,依据“道法自然”规律,又“因而制之”确立养生之道的智慧;旅游类专业可以让学生从中饱飨壮美山川、名胜古迹和奇风异俗,品味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从而夯实专业素养、提高专业技能;艺术类专业在欣赏崆峒剪纸、崆峒皮影、崆峒香包等地方文化艺术时可以瞬间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细腻的情感和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

职业院校可以以崆峒文化为背景,渗透更多、更广的优秀中华文化,让学生铭记历史、传承经典;还可以凝练、提升院校内涵;更可以将崆峒文化置于国际职业教育大背景中,让其与当下世界多元文化对话,展示民族形象、绽放中华文化魅力。

二、崆峒文化有助于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民族品位,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崆峒文化之所以广为流传,不断繁荣,与其所蕴涵的审美意蕴密不可分。雄奇秀丽的自然风光教会了人们什么是重峦叠嶂、奇峰异洞、怪石嶙峋、悬崖峭壁;什么是林海浩移、花繁草茂、松柏多姿、药材遍地;什么是云蒸霞蔚、山川相映、万壑争流等等。早期美丽奇异的神话传说和宗教文化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研究动力,既可使人们探知崆峒文化的源头,还可教育人们明是非、辨善恶、知宽宥、懂感恩。[1]

道教文化教导人们要学会空洞清净,崇尚自然无为。葛洪《神仙传》中记述黄帝问道广成子:“黄帝闻而造焉。曰:‘敢问至道之要。’广成子曰:‘尔治天下,禽不待候而飞,草木不待黄而落,何足以语至道?’黄帝退而闲居三月,后往见之,膝行而前。再拜请问治身之道。广成子答曰:‘至道之精,杳杳冥冥,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2]这里强调了空洞自然的见解和天人合一的理念。它教育人们要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方可成才成事。从黄帝问道广成子的故事中,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先民创业的艰辛与不易,更能感受到求教者的吃苦耐劳和至诚志坚。这种民族精神对我们后人具有很好的教化意义。

匠心独运、肥沃深厚的人文景观更是构成了崆峒文化生动形象的审美内涵。不论是独具特色的民族建筑形态,还是文人墨客歌咏崆峒的墨宝佳句,亦或是神奇的故事传说,以及儒释道文化治国理政、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理念,都可以帮助职业院校沉淀民族文化的知识与智慧、传承民族传统树立良好形象,远离浮躁与喧嚣,丰厚校园文化底蕴。

三、崆峒文化有助于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

《尔雅》载:“空同之人武。”李白:“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杜甫:“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这些诗句有力地传诵了崆峒文化的磅礴气势和中流砥柱、顶天立地的形象。“主将收才子,崆峒足凯歌。”“崆峒五原亦无事,北庭数有关中使。”“崆峒西极过昆仑,驼马由来拥国门。”这些诗句展示了人们抵御外辱、热爱和平、民族和睦及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这不正是职业院校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灵魂依托吗?

崆峒武术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先民生产劳动、养生健身、抵御外辱及增长技能的智慧和规律。职业院校引入崆峒武术,不仅可以丰富校园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敢无畏、自强不息的品质。职业院校探究崆峒武术发展的背景、渊源及人们对其的特殊需求,可以让学生领略先民生产生活的过人智慧、勤劳勇敢的创业态度、捍卫民族的不屈精神、保家卫国的高昂斗志及自强不息的坚韧品质,激发学生的民族荣耀感及对祖先的敬佩之情和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之举[3]。

儒释道并存的崆峒文化,体现了多民族、多宗教、多学派的交融互渗,包含着包容开放、和平共处、各美其美、互补共荣的中华美德[4]。职业院校专业众多、特色不一、工学并存,合理地将崆峒文化理念引入到日常办学中,可以潜移默化地渗透民族美德,传承民族涵养,树立院校精神,增补专业内蕴,拓展学生的交际、学习能力,让学生懂得在兼收并蓄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成为真正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另外,崆峒文化精神还可增强职业院校内部的团结,有利于学校建设安全稳定、包容和谐、健康向上、民主平等的校园氛围。

作为新时代崆峒文化的延伸,“庄浪梯田”“庄浪精神”“静宁速度”和“泾川精神”等反映出人民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质朴无华、崇德重义、修身为本的精神风貌。这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职业院校将其引入,可带领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民族精神的魅力、受到区域文化的熏陶、体会变化发展的喜悦,激发学生努力拼搏、奋勇向前的动力,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升他们的爱国热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崆峒文化蕴涵着独特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人文环境,既展现了的自然景观的神奇魅力,又保存了人文景观的底蕴。它们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有效地启发职业院校办学应注重内外兼修的办学理念。崆峒文化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情怀,指引职业院校办学应具有包容、大气、深厚的人文精神。崆峒文化中艰辛创业、保家卫国、捍卫和平的故事,对职业院校在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加深民族认识、传承民族智慧、发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增进民族情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职业院校民族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我们的民族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