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20-01-08宋庆洲

科学咨询 2020年30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教师应教学内容

文宋庆洲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新教学方式,借助微视频的方式,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消化信息技术知识,降低学生的课堂学习难度,让学生正确看待初中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一、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帮助学生快速消化知识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时,只能使用粉笔作为辅助用具,对于学生来说,不具有直观性,无法对理论性的知识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辅助学生开展课堂学习,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安排教学内容,从网络上寻找有关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提高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度,让学生快速消化知识[1]。

(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利用微视频的方式辅助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能让教师将本节课教学知识点以一种更为直观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将知识以一种更为简单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降低学生的课堂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利用微视频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开展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有利于学生做好复习工作,学生在课下也能利用微视频开展复习[2]。

二、应用微视频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具体方式

(一)鼓励学生制作微视频,开拓学生的思路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微视频。通过这样的方式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微视频,通过制作微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深入学习理论性的知识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微视频”创作大赛,让学生将自己学习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指出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应注意让学生也成为评价的主体,通过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作品。

(二)开展分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重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更为合适的教学方式,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高效利用课堂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遵从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案。进入初中阶段后,学生之间的信息技术基础已经有了一定的不同,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

例如,学习“魔棒工具”时,根据学生之间学习基础的不同,教师应注意为学生提供不同内容的微视频,微视频的难度应遵从由低到高的原则,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选择更符合自己学习基础的视频内容逐步开展课堂教学。

(三)开展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微视频,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通过微视频,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更多的信息技术,弥补教材中的不足,通过丰富的信息技术资源作辅助,为学生创设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学习“Excel软件”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本节的教学内容,教师应注意利用微视频为学生简单讲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Excel软件的具体操作方法。通过视频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以一种生动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降低学生的课堂学习难度,更好地和学生进行互动,让教师和学生形成双向的沟通交流,促进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构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应用微视频,充分改进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为学生提供更为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案,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教师应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莲心宝宝有话说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