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2020-01-08田俊峰
田俊峰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 辉县 453600)
红薯又名甘薯、地瓜,为旋花科甘薯属1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红薯吸肥力强,在高肥水条件下,鲜薯产量可达75 000 kg/hm2;在土壤瘠薄或遭遇干旱等情况下,也较其他作物稳产;红薯耐阴,适宜与高秆作物间作套种,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农业部发布的《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指出,优化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食用大豆、薯类和杂粮杂豆。部分地区可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改种耐旱耐瘠薄的薯类杂粮,满足市场需求,保护生态环境。
1 品种选择
首先,要明确红薯用途及市场需求,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情况和实际需求选择红薯品种。淀粉型红薯的主要特点是淀粉含量高,水分含量较低,主要用来加工制作红薯淀粉,代表品种有商薯19、济薯25、徐薯32、徐薯22、商薯9号、漯薯10号、郑红22、冀薯98等。鲜食型红薯的特点是水分含量高、糖分含量高,外形好看,吃起来口感香甜,代表品种有烟薯25及其改良品种、徐薯34、广薯87、浙薯70等。
2 培育壮苗
红薯育苗时间可根据不同地域和气候来选择,南方一般在2月份开始育苗,北方则在清明前后进行。块根育苗是最常用的方法,需种薯750 kg/hm2,以大小适中、质量150~500 g且没有病虫害、冷害和湿害的种薯为宜;薯藤冬眠育苗法是将秋天采收的薯藤摘除叶片,放入0.5%安菲特林溶液中浸泡2 min,使薯藤强制休眠,贮藏至第2年再进行扦插育苗,此方法较块根育苗省工省时;薯根育苗法是在秋天采收完成后,挑选优质薯根留取3节,移栽到温室中,越冬之后进行育苗。
3 施足基肥
红薯耐酸碱能力较强,以土层深厚、通透性好、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和壤土地块为宜。施足基肥是种好红薯的关键,应以有机肥料为主。沙土地通透性好,保水保肥能力较差,可用半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黏土地则应用腐熟的有机肥料。化肥中的部分氮肥、全部磷肥、钾肥可随基肥一同施入。追肥时如果基肥施氮量不足,则应分期追施,以中期为主。
4 高垄密植
高垄种植是促进红薯高产的重要措施,垄距70~80 cm,垄高25~30 cm,种植6 000棵/hm2左右。一般采用高垄双行密植,也可单垄种植。适合覆盖地膜的地块,尽量铺膜栽种。当前河南省大田生产多采用斜插法,要求苗长16~20 cm,栽插时苗入土10 cm左右,地上留苗6~10 cm,薯苗倾斜45°左右。此法栽插简单,成活率高,单株结薯少而集中,抗旱性较好,适宜山岗丘陵地或旱地采用。水肥较好的地块可采用水平栽插法,要求苗长20~30 cm,入土各节分布在埂面下5~7 cm深的土层,各节位大都能结薯,结薯较多且均匀。
5 加强田间管理
栽后5 d左右开始查苗,发现缺苗或死苗要及时补栽壮苗,保证全苗。在缓苗期至伸蔓期,要施提苗肥,追肥配合浇水,促苗生长效果更佳。当红薯主茎长至50 cm时,选晴天上午摘除顶芽。分枝长至35 cm时第2次打顶,可抑制茎蔓徒长,促块根膨大。若藤叶旺长,可用手将藤蔓提起来再放回原处,以切断茎节不定根抑制藤叶徒长。中后期杂草过多,可人工除草或用除草剂定向喷雾除草。红薯进入块根膨大期,表土层会出现裂缝,可用清水粪肥11 250~15 000 kg/hm2,加磷酸二氢钾7.5 kg/hm2,混合均匀后,沿裂缝灌施,再用土填塞裂缝。红薯生长后期,遇旱需合理浇水,采收前20 d不要浇水,以防烂心。要及时清沟排淤,确保垄沟内无积水。
6 适期收获
一般在气温下降至15 ℃时开始收刨红薯,寒露前后收刨完毕。不能在雨天刨红薯,以免薯块带泥影响商品外观;收获时要轻挖、轻运、轻放,以防薯皮和薯块损伤。在田间渍水3 d以上的红薯不可窖贮,只能另作他用。
7 贮存
红薯的适宜贮藏温度为10~15 ℃,相对湿度为85%~90%。温度过低易遭冷害,温度过高薯芽萌动易糠心,会加速黑斑病和软腐病的发展。窖内湿度低于80%,薯块内水分易蒸发,致使薯块脱水萎蔫,食用品质下降;相对湿度超过95%时,薯块褐变褪色,病原菌繁殖,腐烂率上升。入窖前应剔除带病的、虫咬的、破损的薯块,晾晒3~4 d。入窖时薯块含水量超过70%时,应及时敞窖通风,散热排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