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话的禁忌语与委婉语

2020-01-08邬铭枝

科学咨询 2020年7期
关键词:礼貌言语方言

邬铭枝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广附实验学校 广东肇庆 526200)

前言

禁忌语与委婉语是两种不同的词汇现象。但是,它们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相似的地方。因此,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广州话作为保留古音较多的一种方言,在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使用方面更加广泛。也就是说,广州话中的禁忌语与委婉语存在一定的量。并且,据相关研究发现,普通话中的部分禁忌语与委婉语就来源于广州话。因此,探讨广州话的禁忌语与委婉语将有助于我们熟悉它们的产生以及它们所产生的意义。

在言语交际活动中,有一些词语的使用是十分讲究的,说出来很可能会让听者误解或者不愉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禁忌语”。[1]当人们不能说或不愿意说出禁忌的名物或动作,但又不能不指明这种名物或动作时,人们就只得借助甚至创造出另一种好听的语词来替代,或借助隐喻来暗示,或用曲折的表达来揭示。这些好听的代替性词语或者暗示性的词语,就是一种委婉语。[2]从二者的定义可以看出,禁忌语和委婉语是相伴而行的,有禁忌,相应地也会有委婉。

一、广州话禁忌语与委婉语产生的原因

(一)广州话禁忌语产生的原因

广州话禁忌语的产生原因跟其他方言或者说其他语种的产生原因有类似的地方。本文总结出三个原因: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礼貌因素。这三个是影响广州话禁忌语产生的主要因素。

1.心理因素

人们的恐惧和敬畏心理是禁忌语产生的根本原因。受禁忌的一般是崇高的、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或者被认为是神秘、罪恶、肮脏、不洁的事物或内容。[3]语言作为一种外界刺激,会对人的心理和情感产生影响。每一个字最初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它所表达的含义都是经过长期的交往固定下来的,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既然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那么词的含义就有可能包含积极的含义,或者是消极的含义。那些消极的含义则是人们所畏惧的或者说避讳的。这都受心理因素的制约。古代社会里,讲求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关系,因而人与人之间就会有一定的敬畏心理。因此,人们在语言的使用方面十分慎重,需要避讳的东西也比较多。特别是在跟长辈对话时,人们如果在言语上有所失误,是一个大不敬的行为。即使到了今天这样一个开明的社会里,广州话方言地区还是存在根深蒂固的宗族思想。广州话中对“伯母”的称呼非常讲究。“母”跟“无”同音,因此,在广州话中,“伯母”要称“伯有”“伯娘”“阿娘”等等,就是为了避免产生误会,使长辈不高兴。

2.社会文化因素

语言使用受到一定的规则制约。这些规则又与特定的社会文化紧密相连。由此可见,语言的使用根植于社会文化之中。禁忌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深深根植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是社会文化的特殊映像。在广州话方言地区,人们的社会习俗、社会体制以及价值观等都影响着禁忌语的产生。在这些社会文化因素中,宗教信仰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数字方面,广东人最忌讳“4”和“7”,“4”和“死”的音相近,而“7”和“贼”的音相近。因此,受到这样的思想影响,至今很多地方仍然是忌讳“4”和“7”的。

3.礼貌因素

禁忌语产生的另一原因是出于对他人的礼貌,秉承着“不揭人短”的态度对待别人禁忌的东西。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文明有礼,也就是我们要有礼貌,才能够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我们秉承着“礼仪之邦”的信念,在人际交往中时刻要注意“讲礼貌”,并且要注意顾及交际双方的面子。禁忌语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会让人不舒服的。反之,礼貌原则也会催生很多禁忌语。广东人在很多方面都要求尽善尽美,并且不去触犯别人或者伤及自己,在敬酒时,不说“干杯”,而是说“饮胜”。这是因为在广州话里“干”的意思偏贬义,因而在喝酒时说“饮胜”更能让双方心理上愉悦。

每个方言区禁忌语产生的原因有所不同,但最基本的三个因素是大同小异的。据调查分析,广州话方言地区人们认为这三个原因所占的比重是大抵相同的。

(二)广州话委婉语产生的原因

委婉语是出于避免刺激或禁忌、表示对他人的尊重或者自我保护而选择不直接的、能让人感到愉悦的说法。也就是说,在特定的言语交际环境的制约下,为了适应社会文化传统规范、风俗习惯和交际主体的心理需要,表达不直言其事或直说本意,而是选用具有与直白语所指或含义相同的相关或约定俗成的语言手段和根据语境因素超常规地运用隐含本意的言语手段来替代或转换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委婉语受社会文化因素、宗教因素以及价值观念因素的影响而产生。

1.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包括了禁忌、礼貌以及“和”心理。委婉语与禁忌语是相互依存的,有了禁忌语,相应地也会有委婉语。广州话方言地区的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十分的慎重和委婉。通常而言,一个普通的词语都有十分丰富的委婉表达。譬如,情侣间一方要表达不喜欢对方了,会说“你各方面都很好,是一个xx(形容他的赞词)的人,但是,由于我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我们不合适……”。其实,终究就是一句“我们分手吧”。但是,为了分手后不伤和气,大家会把话说得特别委婉。这就是出于交际的礼貌原则。

2.等级观念的影响

在过去君权和父权的社会里,人们不允许有丝毫的大不敬行为。几乎涉及到君主或者父辈的言语都要用敬语,如果是涉及到他们的负面话语,用时就要用委婉语。这也是委婉语那么丰富的原因。例如,某人深知自己的父亲比较吝啬,但是在外人面前,也只会说父亲比较“节俭”“会理财”等等。上文中提到的“伯母”要称“伯有”“伯娘”“阿娘”等,其实也是受到等级观念的影响。

二、广州话禁忌语与委婉语的分类

根据上述可知,禁忌语与委婉语在人们生活中的使用相当普遍。同时,它们的种类也会比较多。很多学者和研究者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别。接下来,文章主要分析了几类使用频率较高的禁忌语与委婉语。

(一)禁忌语的分类

1.喜事禁忌

喜事,喜字有高兴,快乐,可庆贺的意思。也就是说,喜事就是让人感觉愉快的,值得高兴的事情。基于各种原因,广州话方言地区的人们是非常热衷于举办喜事的,如老人家的寿宴、婚宴、满月酒、进宅宴等。类似这样比较隆重的喜事可讲究了。就比如参加寿宴,特别是年纪较大的老人的寿宴,很多话该不该说需要自己慎重考虑。对八九十岁的老人家,祝词一般不会说“长命百岁”,而是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另外,有一些词也是很忌讳的。在生日当天,人们忌讳讲“去”“老”“病”“不行”等词。这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言语,是对寿星的不敬重。婚宴就更多讲究了。俗话说“婚姻大事不可儿戏”。这句话不单单是说给新人听的,也是说给参加婚宴的人听的。婚宴不会出现“离”“分”等词,就算是同音或者谐音的都不行。因此,我们可以留意到婚宴里不会出现“梨”这样的水果。如果新人给你分发礼品时,分发给你的是“红枣”的话,你应该回一句“枣子”,寓意早生贵子。如果是百合仁的话,你应该回一句“百年好合”。除了言语上很多禁忌之外,行为上也是有很多忌讳的。

2.节日禁忌

中华儿女都是重视节日的。很多节日都可以给我们归属感。因此,节日方面也有很多延续下来的规定,其中就有一部分是节日禁忌。节日禁忌,就是说在该节日里忌讳说什么话或者做什么事。在那么多节日中,我们最重视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这些节日中,最隆重的要数春节。春节的禁忌都大抵相同,但广州话方言地区也有些不一样的禁忌。例如:你快点啦,大家都赶时间,x比你先走一步了。这句话里的“先走一步”,如果是平日里用就是很普通的意思。但是,如果在春节里说这样的话,对方是会生气的,因为在广州话中“先走一步”,意思为“先离开了”,其中一个隐含的意思是“即将去世的人对身边的人说要先告别人间”。如果在春节里说,就相当于诅咒别人死了。关于死这个字在春节中是大忌,甚至是所有跟死有关的暗语或者诙谐表达也是大忌。在广州话中,死有几个隐晦的表达:“过身”“卖咸鸭蛋”“去香港”“回他爷爷家了”。因此,在春节里,人们几乎不会提及这几句话。

3.丧事禁忌

丧事,指的是人死后殓葬、哀悼等事情。时至今日,丧事仍然是比较繁琐,讲究封建礼仪的。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不舍,家属会为逝者举行送行仪式。在葬礼上,人们也会有很多禁忌。据长辈说,大家不能提“留”“别走”这样的词。如果说这些的话,逝者的灵魂得不到安息,不能放心地离开人世。这样的禁忌其实是跟人的迷信思想有关,也没有人尝试过说这样的话,都是祖辈口口相传下来的教导。它的真假也没有人去探究过。现在的人也只是把它当成是一种对逝者的尊重而已。

4.其他禁忌

这里所说的其他禁忌包括了行业禁忌语、特殊禁忌语等。行业是人们的社会工作领域分类造成的。行业分工规定了人们各种不同的职业身份。中国民间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说法,指的是大家可以在各自的行业领域有所造诣。各行各业都有约定俗成的忌讳,不得干犯。行业禁忌语是指行业内部约定俗成的忌讳,不能说一些触犯忌讳的言语。一般的行业有商业、农业、工业、渔业等等。

(二)委婉语的分类

1.掩饰委婉语

掩饰委婉语是指委婉语具有的掩饰功能。委婉语掩饰功能的本质在于交际的文化心理效应。要想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和效果,人们首先要考虑的是所表达内容的可接受性和认同性,尤其是在表达对对方的不满、厌烦情绪,或者批评对方、拒绝对方的请求时,委婉语的掩饰功能更能显现出来。掩饰委婉语的常用表达方式是借代处理、模糊处理。广州话方言中有很多带有人们不愿被提及的事情的话语都会用借代或者模糊这样的幽默形式去化解。广州话中很多跟“空”“凶”同音,很多相关的词都会用“吉”代替,如“空房子”说“吉屋”,“空空如也”说“得个吉”。就算没有提到“空”的,人们也很喜欢用“吉”来说。例如,打喷嚏或者说错话之后,人们习惯会说一句“大吉利是”。另外,“空手”跟“凶手”同音。因此,广东人也是避讳的,“空手”会说成“两梳蕉”。人们通常都会用类似这样的吉利词语掩饰不好的事情。也可以说,这是对不好的事或者话的一种忌讳。

2.谦恭委婉语

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常常是遵循礼貌原则使用委婉语,通常都会说一些好听的话使对方高兴,同时会使用委婉语贬低自己,避免冒犯和非礼,即为照顾自己和听话人的面子而不讲伤害别人的话。这就是谦恭委婉语。广州话中没有“您”这个词,通常表达尊敬都会在“你”前面加上“请”“请问”“麻烦”等词语。如果涉及到与谈话中进行对比时,人们通常都用谦辞“稍微”“不太”来表达“和您相比,我显得微不足道”的意思。

三、研究广州话禁忌语与委婉语的意义

禁忌语与委婉语是言语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交际活动中的使用频率相当高。广州话的禁忌语与委婉语相对于普通话中的禁忌语与委婉语也有所不同。因此,研究广州话禁忌语与委婉语的意义非常重大。本文所阐述的是广州话禁忌语与委婉语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意义。

(一)在日常交际中的意义

广州话和普通话还是有很多区别的,在不了解这些区别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交际障碍。因此,我们需要更多人关注到广州话的使用规则。广州话相对于北方方言地区来说,使用得更广泛。这也归根于南方人骨子里的“柔”,是跟北方人的直爽不一样的。其实,主要的原因是顾及双方的颜面。很多时候,人们都会使用委婉的方式去表达一些会令大家不愉快的事情。

因此,研究广州话的委婉语与禁忌语能帮助大家深入了解广州话。这样才能在日常交际中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二)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研究广州话的禁忌语与委婉语的另一个意义是能在教育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语言所具备的魅力是让很多人着迷的,因而才会有那么多语言爱好者投身于语言研究事业之中。至今为止,研究广州话禁忌语与委婉语的文章还是很少。这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课题,属于教育行业中的新鲜血液。我们都希望有更多学者发现广州话的研究价值。这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研究,更是一种文化的研究。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广州话禁忌语与委婉语这两种特殊的词汇现象产生的原因、分类及其意义。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广州话禁忌语主要受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礼貌因素的影响。广州话委婉语则受社会文化因素,宗教因素以及等级观念的影响。通过了解广州话禁忌语与委婉语的语言特色,我们了解到了更深层次的广州文化。本文旨在了解禁忌语与委婉语的语用功能,从而在日常交际或研究领域里发挥广州话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礼貌言语方言
方严的方言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方言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谈方言在人物塑造中的作用
暗恋是一种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