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语文要素 改进单元教学
——以“提问”策略单元为例

2020-01-08倪凯颜

课外语文 2020年30期
关键词:提问要素课文

倪凯颜

(江苏省无锡市港下实验小学,江苏 无锡 214000)

一、厘清目标定位

为了进一步夯实学生内在的阅读能力,统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设置了专门的阅读策略单元。四上第二单元的“提问”策略单元如何教?让学生“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明确这一单元的语文(阅读)要素目标定位,因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一般的,不妨从四个角度去追溯、思考。

(一)学习角度

首先思考,“提出问题”这一语文要素,与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关联?不难想清楚:人通过思维的生长,促进学习,学习又反过来促进思维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一个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强弱是衡量其创造能力大小和思维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已有的研究表明提问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确实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从学习的角度,我们可以明确,提问能力的形成能促进思维发展,有助于人的终生学习,之于人的成长意义重大。

(二)学科角度

我们所任教的是语文学科,那么,我们又要思考,“提出问题”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又如何呢?语文是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是语言文字。思维和语言是人类反映现实的意识形式中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它们的统一构成人类所特有的语言思维形式。语言是实现思维、巩固和传达思维成果即思想的工具。因此,从学科的角度,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自然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课标角度

教材编排的主要依据是课标。我们研读教材时,先认真学习领会课标,可以把课标的要求与单元语文要素作对比,看教材是怎样落实课标要求的。把课标的要求与教材的设计结合到一起来研究,有个通盘考虑,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单元语文要素的定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第四条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并且,在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明确提出: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因此,依据课标,教师要重视并促进学生习得“提问”这一阅读策略。

(四)教材角度

当文本成为教材,它更大的意义在于被赋予了特有的教学价值。同样一篇课文,为什么安排在这一单元,而不安排在其他单元,自有编者的意图。既然这一组课文被安排在“阅读策略——提问”单元,那么,这一组课文所承载的教学价值就在于除了本身的人文主题价值外,更多的是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来提问的策略,形成良好的提问素养。因此,教师要按照“学会提问”这一教学目标来设计课程,可以按部就班或对现有单元结构进行重组,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来安排“提问”能力的培养步骤。

综上所述,在落实单元教学之前,教师必须根据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关键词,放眼学生的学习、语文学科本身,以及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编排的意图,去思考这一单元除了人文主题意义之外的最核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分别具有怎样的意义与价值,然后吃透精神,找到准确的目标定位,从而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引导学生顺利达成目标。

二、把握要素关联

大方向把握了,教师要盯住这一单元,好好研读,把握要素关联,理清这一单元与其他单元,以及本单元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明确各部分内容所负载的语文要素训练重点分别是什么,更要清楚各篇课文所承担的层级要求,然后架构起一个完整的有利于学生拾级而上,习得这一素养的发展路径。

首先,要考虑不同单元语文要素的关联。纵观三至六年级各单元,去寻找这一单元语文要素与不同册次不同单元语文要素的关联,从而找到这一语文要素的发展基点和本单元要素习得的生长远点。我们能发现,“学会提问”是阅读策略体系的中间环节,之前已经让学生学会了“阅读时预测”,之后要学习“提高阅读速度”“有目的地阅读”,“学会提问”与其他几项阅读策略既有连续性,又有相对的独立性,重在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提问的能力。

接着,要考虑本单元内部的语文要素关联。我们需要聚焦本单元所呈现的所有内容,因为这是一个整体。通过研读课文,以及单元与课文的导语、课后习题、单元语文园地等,去发现课文以及每一项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去感悟本单元语文要素训练目标的递进性与发展性,从而去找到促进学生习得这一策略的系统架构思路。

三、设计学习活动

语文要素的落实,通过教师设计并组织恰当的学习活动来实现。四上“学会提问”这一单元四篇课文怎么教?尊重编排顺序,按照教材提示一课一得,步步落实即可。这一单元也是编排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不过教师要分清这两种课型的区别。精读课主要通过教师的教学组织,引导学生细致地学,并通过例子,习得方法,进而举一反三,掌握语文要素;略读课则要少教,重在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自己去试验、体会,在运用中加深理解,促进真正习得。

第一篇课文《豆荚中的五粒豆》是一篇安徒生童话,教师可以先布置前置性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提出自己想提的问题,先不要多,每人在书上写下1—2 个最想提的问题即可。课上,教师先进行常规检查生字词,读准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然后出示课后习题2 的问题清单,指名学生分别读一读,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小结归纳出:我发现有的问题是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的,有的问题是针对全文提的。

第二篇课文《蝙蝠和雷达》很关键,是学生开阔思路、获得提问策略形成素养的重要课时,因此,笔者重点设计了这一课的学习活动。

第三篇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重在让学生站在加深理解课文内容的角度,学会把握什么样的问题是更有价值的,在不断筛选中学会提出有质量的问题。由此,在交流中理解课文内容。接着,让学生发现,有的问题可以帮助自己理解难点,有的帮助自己理解课文内容,有的帮助自己领悟课文写法的精妙,有的引发了自己的深入思考……于是,问题所带来的不同感悟与启迪,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提问的兴致,更让学生获得了关于提问的更多的策略——可以进一步增加思考的角度,而且有了提出高质量问题的意识与方法。

第四篇课文《蝴蝶的家》,教学时先让学生自主读课文,在书上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把问题进行分类,再选出自己认为最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在小组里交流,最后选出1—2 个最值得思考的问题,进行班内交流,尝试解决。那些涉及课外知识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后通过各种途径继续尝试解决。

四、延展素养形成

语文要素是意图让学生掌握的目标,唯有通过学习活动,才能从纸面进入学生的头脑,继而化为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但,并不是通过一个单元的教学,学生就真的能完全掌握了,还需要后续不断连接新的文本,连接生活与认知经验,在真实有趣的阅读教学中举一反三,细水长流,才能聚沙成塔,扎扎实实形成学生的能力。

学完这一单元,下一单元主要围绕“连续细致的观察”来开展学习,教师可以相机抓住恰当的文本,继续渗透提问意识与能力培养。在布置前置性学习时,要求学生从三个角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比如《爬山虎的脚》,有的学生提问:“写爬山虎会爬,为什么用‘巴’住墙,不用‘扒’?”又如《蟋蟀的住宅》,学生提问:“人们有没有从蟋蟀的住宅受到启发,建造了怎样的建筑呢?”显然,“提问”策略激发着学生更好地进入后面的阅读学习活动。

猜你喜欢

提问要素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