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智慧:国际视野下的广东流动图书馆延伸服务研究

2020-01-08汤子珺

图书馆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阿马分馆流动

张 靖,汤子珺

国际图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指出:“公共图书馆须为那些因任何原因不能利用常规服务和资料的用户,如小语种民族、残障人士、住院人员或被监禁人员,提供特殊服务和资料。”[1]在国际实践领域,延伸服务一直是图书馆向不能常规利用图书馆服务的用户提供特殊服务、保障所有人的图书馆权利,尤其是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2]的重要方式。同时,在公共图书馆所能获得的公共财政保障力度持续减弱的国际背景下,延伸服务也是公共图书馆主动彰显图书馆价值的一种方式。我国图书馆界持续开展延伸服务探索,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战略背景下,实践创新不断涌现,为图书馆延伸服务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本文在国际视野下对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案例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图书馆更好地提供延伸服务提供参考。

1 概念辨析

关于延伸服务,国内外相关定义主要是从延伸服务可及范围的角度进行界定的。例如,OCLC将延伸(outreach)定义为:“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延伸服务通过传统服务和新服务满足社区需求。无论是向无法到达实体图书馆的人提供服务,还是向服务不足的人伸出援手,图书馆的延伸活动和社区参与都可以确保向所有人公平提供图书馆服务。”[3]ALSC(Association for Library Service to Children)则认为:“延伸是指面向实体图书馆之外的社区提供的活动与服务。延伸活动的开展经常有社区合作伙伴的加入,以服务那些没有访问或者无法访问图书馆的社区群体。”[4]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立图书馆在《移动与延伸服务:实践、标准和指南》[5]中提到,一般情况下“延伸服务通常是在实体图书馆之外提供的”,“将图书馆服务推广至更广泛的社区的有效办法。能为由于身体或个人(如作为看护者)等原因无法到达实体图书馆,或者不是传统图书馆用户的公众提供服务”,“延伸服务还包括图书馆营销和推广活动,或在实体图书馆之外与公众的交流,如图书馆电子通讯等”。我国公共图书馆相关政策法规中关于“延伸”的相关条款与表述,主要包括向“城乡基层”“不能到馆的用户”“社区、村镇”“基层农村”“基层”延伸;延伸主要形式包括基于总分馆制建设分馆、设立基层服务点,提供流动站、流动车等流动服务,自助图书馆、自助服务站等自助服务,以及数字化服务等。我国相关政策法规的具体条款或表述主要有:《公共图书馆法》第31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建立符合当地特点的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图书室等为分馆或者基层服务点的总分馆制,完善数字化、网络化服务体系和配送体系,实现通借通还,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向城乡基层延伸。”[6]《“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规定:“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加强资源整合,把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城乡基层延伸。”[7]由此,本文将图书馆延伸服务定义为:以保障用户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为根本目的,采用多元形式延伸可及范围的图书馆服务。根据笔者近年内所收集和梳理的国内外实践案例,服务类型主要有总分馆体系建设延伸服务、流动(mobile)延伸服务、馆外定点延伸服务等。

2 国际案例

2.1 服务向沙漠延伸:州县图书馆专业支持下的美国阿马戈萨山谷图书馆

阿马戈萨(Amargosa)山谷位于美国内华达州,地处阿马戈萨沙漠南端,面积约1,3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400人,距离奈县的县城托诺帕约190公里。根据美国2014~2018年社区调查5年估算值,阿马戈萨山谷人均收入约为县人均收入三分之二、州五分之三,家庭平均收入约为州四分之三[8]。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较少,阿马戈萨山谷图书馆是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9]。

阿马戈萨山谷图书馆建于1970年代。为保障阿马戈萨山谷居民的图书馆权利,距其140公里的拉斯维加斯市图书馆提供每两周一次的流动书车服务。1976 年在Elna Van Patte(后来的首任图书馆理事会主席)和Marilee Howell(后来的首任图书馆馆长)组织下,当地居民建立自己的公共图书馆,成立图书馆理事会,与内华达州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商讨,促使阿马戈萨山谷促进协会同意在当时唯一的社区建筑提供图书馆服务空间。以当地居民捐赠的书架和书籍,以及志愿图书馆员为支撑,阿马戈萨山谷图书馆开始提供服务。1978年奈县捐助单宽拖车,作为图书馆常驻地,承诺赞助600美元的启动资金以及此后每年400美元的持续资助。图书馆发展得到了整个社区支持,各种筹款活动筹集了发展资金。1983年奈县同意增设图书馆员编制。1984年185平方米的公共图书馆建筑向公众开放[10]。

在内华达州图书馆支持下,阿马戈萨山谷图书馆于1995年成为“图书馆区”(library district)。根据内华达州法律(The Nevada Revised Statutes),由所在区域10%及以上纳税人或占所在地区应税财产10%及以上的纳税人签署,便可申请设立具有明确边界且在其中建立公共图书馆的县图书馆区。设立县图书馆区后,公共图书馆的运营获得税收保障[11]。

为了能让阿马戈萨山谷图书馆的用户获得更好的服务,来自内华达州图书馆和拉斯维加斯-克拉克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顾问持续为相关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和支持,将专业的图书馆学知识和经验延伸至阿马戈萨山谷[12]。如今阿马戈萨山谷图书馆已成为当地重要的公共服务机构[13]。

2.2 服务向全域延伸:流动书车上的澳大利亚里弗赖纳地区图书馆

里弗赖纳(Riverina)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西南部的一个农业地区,从雪山(Snowy Mountain)西北部一直延伸到Murrumbidgee 河集水区,占地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由17个地方政府为当地约16万人提供服务,其中瓦加瓦加城人口最多,接近6万人[14]。

始建于1978年的里弗赖纳地区图书馆,已成为新南威尔士州最大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包括19个分馆和1部流动书车,服务覆盖面积近5万平方公里[15]。流动书车服务覆盖里弗赖纳地区7个地方政府区域的27个流动书车服务点,包括尚未建立分馆的洛克哈特河镇。2015年最多时设立了60个流动书车服务点[5]。里弗赖纳地区图书馆根据申请向提出需求的区域提供流动书车服务,服务所需费用由申请区域支付[16]。流动书车内配备了适合不同年龄群体用户使用的馆藏资源、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流动书车每月到访每个服务点1~5 次,每次服务时长约2 小时。2018~2019年,里弗赖纳地区图书馆流动书车共携带6,000多件馆藏,行驶近5万公里;用户访问流动书车达17,528次,约占图书馆总访问量3%;流动书车馆藏借阅达28,817次,约占图书馆总藏借阅次数5%[17]。

2.3 服务向群体延伸:美国亨内平县图书馆定点服务

亨内平县(Hennepin County)是美国明尼苏达州东部的一个经济中心,2019年亨内平县约有126万人口,其中老年人、残障人士、住院人员、监禁人士等不方便到访图书馆的群体占比超过2成[18]。为保障每个用户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亨内平县图书馆提供丰富的定点服务[19],主要包括家庭定点服务、老年聚集场所定点服务、监狱及劳教所定点服务、庇护所定点服务[20]等。

家庭定点服务将图书馆服务延伸至居家重点群体,图书馆通过志愿者上门或邮寄方式,为居家的残障及病患群体提供馆藏借阅和社区信息服务。老年聚集场所定点服务在托管中心、康复中心等场所设置馆藏存放区,提供30~90册专选馆藏,每季度进行更新。监狱及劳教所定点服务除在相应场所放置馆藏资料外,还开展“读同一本书”“向我读书”“大转型计划”等阅读推广活动[19]。活动受到参与用户的肯定。曾经参与“向我读书”活动的一位用户这样评价:“我觉得‘向我读书’活动是与孩子保持联系的极好机会……当我不能在她身边读书给她听的时候,这个活动使我有机会陪伴在她身边。我感觉我们是能够保持联系的,这也是最重要的地方。她认为我只是被困在录音机或者其他什么地方。”[21]另一位用户表示,之前从未到访或带孩子到访图书馆,这个活动让她意识到对孩子朗读的重要性,获释后她告诉23岁的女儿应办理图书馆证(Library Card)[22]。庇护所定点服务还将亨内平县图书馆服务延伸至无家可归群体[23]。图书馆成为帮助这些社会弱势群体重新融入社区、融入社会的重要桥梁。

3 图书馆延伸服务国际实践难点

3.1 可及范围扩大力度有限

扩大服务可及范围,是保障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用户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的基础条件,然而将服务扩大到所有应及范围的理想状态,在现实中往往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而不能实现。上述国际案例是公共图书馆将服务向特殊区域(沙漠)、向更广范围(全域)、向更多群体延伸的实践和成绩,但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图书馆延伸服务在扩大可及范围上遇到的困难。

阿马戈萨山谷图书馆反映了范围延伸的随机性。阿马戈萨山谷图书馆是由下至上建设分馆的模式。当地居民建立公共图书馆并成立图书馆理事会,当地政府和居民在服务空间提供、书架书籍捐赠和志愿服务方面的主动作为,是阿马戈萨山谷图书馆后来成功设立“图书馆区”、获得税收保障的重要因素。地方民众对于图书馆的认知和对于图书馆价值的认可以及关键性人物的介入正是这种由下而上模式得以持续开展的必要条件,而不论是从国际更大范围内,还是在我国现实情境下,此二者更多时候可遇不可求,因此这一模式难以复制。

里弗赖纳地区图书馆反映了服务范围延伸的不稳定性。2013~2014年流动书车服务覆盖里弗赖纳地区图书馆服务的大部分区域以及维多利亚的两个地方政府区域,年行驶距离约64,370公里[24];2014~2015年流动书车在7个地方政府区域设有60个流动书车服务点,年行驶距离约64,370公里[25];2018~2019年流动书车服务点同样覆盖7 个地方政府区域,但服务点减至27个,年行驶距离约48,840公里[17]。原因一则来自部分区域对图书馆流动服务需求的减少,人口结构、服务成效均是影响服务需求的重要因素;二则来自部分区域减少图书馆流动服务经费,而这一服务须由申请区域支付所需费用[26]。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的服务需求变化以及地方的服务经费压力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不能在制定设计上予以考量,势必影响图书馆服务的延伸。

3.2 服务成效提升效果不显著

提升服务成效是保障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用户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的最终目标,然而受限于服务阵地、服务资源、专业活动,延伸服务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上述国际案例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图书馆延伸服务在提升服务成效上的困难。

里弗赖纳地区图书馆的案例反映了服务阵地对于提升服务成效的重要性。根据里弗赖纳地区图书馆2016~2017、2017~2018和2018~2019年报[17,27-28]显示,流动书车的使用频率和馆藏外借次数均呈下降趋势,2018~2019年流动书车的使用频率与馆藏外借次数分别比2016~2017年下降34.17%与6.62%。延伸服务成效不明显与服务阵地的缺失不无联系。以流动书车为代表的流动服务点,由于没有固定的实体服务空间,实际服务时间有限。里弗赖纳地区图书馆流动书车每月到访每个服务点1~5次,每次服务时长约2小时,受限于服务空间和时间,仅提供基本的借阅服务以及计算机和Wi-Fi使用,服务形式单一,且此类基本服务已不是数字时代用户主要的图书馆需求,不能体现当代图书馆的实际价值。

亨内平县图书馆的案例反映了服务资源对于提升服务成效的重要性。亨内平县图书馆开展家庭定点服务、老年聚集场所定点服务、监狱及劳教所定点服务、庇护所定点服务等延伸服务,该项服务曾获美国专业和合作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Specialized and Cooperative Library Agencies,ASCLA)①杰出服务奖[29]。但是,受服务资源限制,亨内平县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成效提升日益困难。2015年受人力资源与时间资源限制,仅能向约900个用户提供家庭邮寄服务、向125个用户提供志愿者递送服务[30];受馆藏资源限制,面向老年聚集场所服务点每次仅能提供75~150件馆藏,每年更新4次[30]。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形象、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较过往有很大的不同,公共图书馆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31],这一全新定位也对公共图书馆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专业性反映在服务阵地、服务资源和人员队伍的建设上,也反映在专业活动的组织上。延伸服务相关案例从正面(如亨内平县图书馆监狱及劳教所定点服务)和反面(里弗赖纳地区图书馆流动书车)反映了专业性活动对于延伸服务成效提升的重要性。

4 图书馆延伸服务的中国智慧: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

上述图书馆延伸服务的难点在我国同样存在,而我国图书馆界在几十年的延伸服务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和制定的方案为克服这些难点提供了中国智慧。例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下简称“省馆”)延伸服务便是很好的案例,其中最有名的是面向欠发达地区延伸的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及其面向监狱服刑人员延伸的“求知图新”读书基地项目。

广东省共辖21个地级市[32],发展不均衡是其显著特征。2002 年,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GDP约占全省53.6%,2018年提升到约60.0%[33]。省内经济发展不均衡直接导致省内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均衡。2002年珠三角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迅速,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则处于较落后状态。广东省文化厅2001年和2002年分别抽查省内欠发达地区部分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情况,发现大多数图书馆的年购书经费在5 万元以下、年购书量在1,000 册以下[34]。为改变这种严重不均衡的状况,2004年在广东省委省政府政策和财政支持下,在广东省文化厅领导下,广东流动图书馆立项,由省馆牵头,分别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以县图书馆为硬件依托,融合资源形成图书馆服务网络,实现省馆服务在全省范围内的延伸。另外,为保障监狱服刑人员的图书馆权利,自2004年起持续向省内监狱提供图书馆服务,在25个监狱内建立“求知图新”读书基地。省馆的延伸服务实践在可及范围扩大力度有限和服务成效提升效果不显著这两个国际业界难点上均有所突破。

4.1 多向度扩大可及范围

省馆在其延伸服务的项目设计中,从横向、纵向和定向等多向度扩大可及范围。

(1)横向延伸。广东流动图书馆在不改变原馆行政隶属、人事和财务关系情况下,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符合准入条件的县级公共图书馆为依托设立分馆。项目采用由上至下提供政策和资源支持和由下至上通过经费、人员和场地等配套作出承诺的方式,建立了分馆建设的有效机制。政策和资源支持调动了各地设立分馆的积极性,地方配套保障了分馆建设的长效性。截至2019年12月31日,省馆已在省内17个地级市(约占81%)、85个县(约占71%)建立了93个流动图书馆分馆②。

(2)纵向延伸。为进一步提升图书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覆盖率,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要求各分馆每年需在基层设立3 个乡镇村级流动服务点,这一制度设计推动了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纵向延伸。截至2019年,建立乡、镇、村多级服务点共约1,511 个,形成了覆盖省、市、县、乡镇、村的5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40]。

(3)定向延伸。服刑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能到访图书馆接受服务,而图书馆服务又恰恰能为他们提供图新的机会。省馆自2004年起向省内监狱服刑人士提供图书馆服务,至今服务已覆盖广东25个监狱,建立“求知图新”读书基地25个。“求知图新”读书基地不仅提供阅读服务,还开展书法比赛、专题讲座等阅读推广活动,更为监狱服刑人士的求学深造提供特别支持[36]。这种面向特定群体的延伸服务是保障图书馆权利、彰显图书馆价值的重要方式。

4.2 多维度提升服务成效

充足、专业的服务资源是提升服务成效的重要保障。省馆在延伸服务的制度设计中特别注意资源的建设。

(1)财政维度撬动资源。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每年由广东省财政厅划拨专款至省馆,再由省馆将专款用于分馆建设,省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实现了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截至2019年,广东省财政厅累计投入广东流动图书馆专项经费达7,500万元③。而作为准入条件,地方财政为获得省级专项资助经费需提供配套经费,以保障地方图书馆在空间、人力等方面的资源供给,由此撬动了地方财政资源。而广东流动图书馆不断展现的社会效益也吸引了社会力量的参与,如龙门花旗少儿图书馆和新兴六祖少儿图书室便获得美国花旗银行资助[37],由此撬动了社会资源。

(2)信息维度共享资源。广东流动图书馆通过图书物流和统一数字认证平台,在省馆与各流动分馆之间建立起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借由图书物流,每个分馆每年可拥有2.4万册新书资源,实现了馆藏服务成效最大化[38];借由统一数字认证平台,省馆海量数字资源成为93个分馆的高效服务依托[39]。

(3)价值维度创造资源。省馆延伸服务项目的专业成就和社会效益受到了图书馆界的认可,得到了媒体和社会的关注。省馆在第71届和第73届国际图联大会上介绍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34]和“求知图新”项目[40],得到了国际图书馆界的好评。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被《人民日报》[41]《中国文化报》[42]等权威媒体报道,使得公共图书馆受到更广范围的认可和关注。主动彰显社会价值是公共图书馆一直以来的薄弱环节,省馆宣传好延伸服务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2020年是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启动并运行16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也是公共图书馆事业进行“十三五”总结、制定“十四五”规划的关键节点。在继续吸取国际图书馆界宝贵经验为我所用的同时,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代表的中国图书馆界在包括延伸服务在内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实践中所积累的中国经验和所制定的中国方案,能够为国际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注释

① 2018年起更名为:Association of Specialized Government and Cooperative Library Agencies,ASGCLA。

② 数据整理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未公开资料《广东流动图书馆各分馆名单》。

③ 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未公开资料《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16年综述》。

猜你喜欢

阿马分馆流动
虚张声势的阿马加龙
流动的光
关于图书馆分馆建设的思考
夏夜十点钟
商务印书馆双甲子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高校图书馆专业分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专业分馆为例
提高分馆服务效益的实践与思考
彝家杂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