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心结缘成善业 立命荷担作书僮
——广东流动图书馆随感

2020-01-08李昭醇

图书馆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流动广东图书馆

李昭醇

1 挂职

广东流动图书馆的创意,始于我一段“文化沙漠”的亲历体验。

1996年4月17日,时任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下简称“省馆”)副馆长的我接到广东省委组织部下发的到清新县挂任副县长1 年半的通知。根据通知,我这个长期在大城市大型公共图书馆象牙塔工作,有着“拥书百万小诸侯”优越感的人,一下子来到一个没有一家书店,没有公共图书馆建制的特困县县城,感觉就是到了一个没有文化的不毛之地。清新县委县政府分配给我的工作是协助分管教育。适逢广东省向教育部申请“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验收。清新教育事业欠账多,1995年县财政收入仅3,000万元,而“普九”欠账就达3,350万元。我最关注的是按照普九达标标准,全县23个镇场40所中学图书馆(室)欠缺藏书达26.3万册。我初来乍到,单枪匹马,资源动员能力有限,于是就选了全县最穷、号称“广东寒极”的偏远山区桃源镇蹲点,希望为基层扶贫助学做点实事。到桃源镇蹲点后,我以为远离了文山会海等,可以在“世外桃源”广开渠道,筹措基金,在扶贫助学上大干一场,不料现实的骨感敲了我一闷棍。

一天,我在镇党委委员陈继先陪同下,去桃源镇最偏僻的村庄考察。吉普车开了不到1 小时,就开始步行,翻过一座又一座山,走了约1个小时,来到了桃源镇的尽头。这里是与阳山县和怀集县的交界处,就几户百姓。逐家逐户拜访,几乎空无一人。陈继先说,大家都上山干活了。我看了看四周,就像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态。村边有一户人家,两个小孩在地上玩耍,小孩父母刚好在家。我环顾四周,没有任何现代社会的痕迹,更没有一本书、一张纸,哪怕是一个汉字或阿拉伯数字。抬头看天际,没有高压线,一问,原来不通电,也不通电话、广播、邮件。这是1996年,这里与广州的直线距离也就100公里!这是我作为一个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的亲历见闻,可以说这是一个文化沙漠的缩影。深山访贫问苦,触目惊心的极度贫困和“文化饥渴”一幕,像一根刺扎在心上,使我很长一段时间食不甘味、夜不安寝,心里总感觉有一个特殊的社会责任、一种欠账的负疚。即使我挂完职回馆后,虽然卸下政府官员身份,但曾经是代表了人民政府行使政府行为要有所作为的冲动仍然时刻感召着我,而不能自已。郑板桥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今天回忆往事也不轻松,但愿精准扶贫已经到位,但愿两个孩子已经上学,但愿两位老人安享晚年,但愿村子里有一些广东流动图书馆漂流的图书。

我结束挂职前,清新县图书馆事业刚刚起步,填补了建制和馆舍的历史空白。这件事多亏了邓光荣县长。他曾跟我说当年考大学,填志愿时想报北京大学或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遗憾的是没考上。他有图书馆情结,刚好我到县里挂职布道,触动了他青年时代的夙愿和追求。他说,再穷也要把图书馆建起来。邓光荣做的这件好事,后来成为设立广东流动图书馆清新分馆的硬件。而我蹲点的桃源中学因有了图书馆,全校师生掀起了读书热潮。几年后全县教育评估的总分,这个偏僻山区的中学从包尾位置跃升至仅次于县城的第一中学。罗佛养校长说,学校有了图书馆,对师生精神面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不可思议的作用。

2 谋划

广东省文化厅2001年度全省文化事业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省129个公共图书馆中,2000年购书册数为零的有16 个(2001 年升到19 个);购书册数在15册至数百册不等的有29个;藏书建设严重滞后的有45个,文献资源贫乏或极度贫乏现象在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这对我触动很大。我有在清新挂职的阅历,深知想靠当地“吃饭财政”投入,在短期内实现根本性全局性改变,不切实际。经过调查思考,2002 年我在《图书馆论坛》发表《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思考》[1],探讨了弱势群体的社会处境、心理状态、行为取向和文化资源现状的不适应,从社会职能和政治势能角度思考公共图书馆的使命。在阐述中寻思路,寓对策于思考,这篇论文可以说是后来广东流动图书馆实践的理论先导。

其时恰好《羊城晚报》社长曹淳亮调任省文化厅厅长。他是省馆老读者,对省馆有近乎疯狂的情结。当年没有借书证,他每每乔装成干部模样溜进馆看书。他平生最大的抱负是当图书馆馆长,以自由自在地畅游书海。他曾对我开玩笑说:“没想到馆长的位置被你霸占了!”曹厅长以一个读书人和一个文化主管部门领导的视野思考全省读书人的渴求,他说:“理论上省馆是全省公共图书馆的龙头,但是,如果你手上没有一把米,龙身和龙尾就动不起来,这样的龙头徒有虚名!”这个形象的比喻令我茅塞顿开。从此,为基层馆找“一把米”列入我的议事日程,也就是要尽快设立一个覆盖全省公共馆的项目。

3 提案

2003年1月11~17日,我出席省政协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 月15 日,我领衔提交《关于建立广东流动图书馆的建议》《关于把公共图书馆建设纳入我省城市建设规划》两个提案。第一个提案的联署政协委员中有几位重量级人物,以签名先后为序,包括广东省文联主席刘斯奋、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曹淳亮、南方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范以锦、广东省广播电视局局长阎宪奇。他们的鼎力加持增加了提案的份量和关注度,提案列为(文教类)第383号提案。

政协会议期间,在一次省宣传口政协委员集中开会时,省委宣传部部长钟阳胜前来听取委员发言,会后集体合影。他对我说:“你这个委员是我推荐的。你要做好参政议政的工作。”他在省委常委会上以界别代表名义推荐我并获通过。

我结识钟阳胜部长源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视察省馆后,他于2001年元旦节后第一天主动来省馆视察,他进馆门的第一句话是:“我是中山图书馆的老读者,今天来看看大家。”后来他在办公室多次召见我和副馆长莫少强谈工作、作指示。他一心要落实李长春书记视察省馆后所作批示。当年在省委宣传部有限的财力内,他重点抓了广东数字图书馆建设,为广东流动图书馆奠定了数字服务基础。也许他预见到省馆将要在“文化大省”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也许他在两年的交往里考察了我,知道我是干实事的人,所以委以一份社会责任,提供参政议政的大平台。事实上他也是省馆《决策内参》老读者,省馆十年如一日地虚功实做,为党政机关提供决策信息服务,已经具备和胜任参政议政的条件和能力。所以,他对省馆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爱屋及乌,让一个有准备的人碰上了一个机遇。

开完省政协会议,综合各方面信息,我认为广东流动图书馆构想很有可能立项。要把设想变为设计,必须对全省山区基层公共馆做一番调研,才有可能结合实际需求做好实施方案。2003年2月24日至3月4日,我和研究辅导部的陈卫东,以摸查全省公共馆评估情况的名义,隐含建立广东流动图书馆的设想,到粤东西北29个市县30个公共馆做调研,行程3,100余公里。我们虽走马观花,但被基层馆在艰苦环境下坚守阵地、守望文化的精神所震撼。我经受了一次精神洗礼,觉得每一位基层馆员都是学习的好榜样。我在心里千百遍地重复“跑断腿,磨破嘴,汗水加泪水”真言,想象着基层馆长们为争取购书费的艰辛形象。我认识到,如果在任内不能为基层馆做点什么,我就会像曹厅长一针见血地指出的那样,是徒有虚名的省馆馆长。

2003 年3 月11 日,省馆上报省文化厅《关于请求拨专款建立全省流动图书馆的请示》,要求下拨经费预算575万元,其中购书费500万元,购置书架、电脑等配套资金75万元。

2003年3月26~28日,我随省文化厅副厅长杜佐祥赴上海出席“部分省市图书馆资源共享工作座谈会”。上海图书馆以中心馆为抓手,以本馆馆藏供全市高校、区县馆资源共享的做法,契合了广东流动图书馆的设想,我深受启发。

2003年4月11日,省文化厅向省财政厅提交《关于申请拨专款建立全省流动图书馆的函》,并转呈省馆请示,预算同样是575万元。

2003年6月11日,我收到省文化厅《对广东省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第383号提案的答复》。

李昭淳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立广东省流动图书馆的提案收悉,现就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省政协委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公共图书馆发展迅速,但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较为突出。建立全省流动图书馆,对于缩小城乡、地区差别,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的人民群众的求知欲望和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要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今年初,省文化厅领导提出以大物流思路构想图书流动;4月上旬,我厅向省政府申请建立全省流动图书馆启动经费575万元;省立中山图书馆已起草关于建立广东流动图书馆的实施方案。目前,我厅除向省财政厅单独申请建立全省流动图书馆启动经费外,还在争取在将出台的文化经济政策中明确省财政给予安排每年运行的经费。

如果按正常程序,即使顺利,专项经费最快也要2004年才能下拨,而流动图书馆仅凭想象力去实施是不行的。既然要覆盖全省山区市县馆,就必须有试点,取得实践经验,以利全省推广。我找曹淳亮厅长谈了要设立试点的意向,他认为应该如此,商定由省文化厅拿出100万元机动经费,争取年内设立3个试点。他找来计财处谭慧子处长,当面交待尽快拨专款。

2003年7月2日,省文化厅下发《关于拨给建立全省流动图书馆试点专款的通知》,一次性拨给省馆100万元,专项用于试点。其实早在6月24日,100万元专款已经到位省馆账户。

鉴于省文化厅垫支试点资金,省馆随即召开馆长办公会议,决定由广东省新华书店集团负责试点馆的配书任务。

4 启动

2003年7月24日,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视察省馆,我和副馆长颜良辉、莫少强接待。她高度评价省馆为广东发展做出的贡献,指出省馆改扩建工程已成为省政府十大工程之一,一定要抓住机遇,抓紧项目论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要一个一个项目搞好;文化部门要分析优劣势在哪里?要明白集中财力,今年解决什么?明年解决什么?这样就可以做一件成一件。雷于蓝副省长的讲话含蓄地透露一个信息,她对广东流动图书馆立项心中有数,但要排队,毕竟省馆改扩建工程已等了3年半。

2003 年8 月18 日,根据雷于蓝副省长指示,省文化厅向省计委报送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明确省政府投入5亿元。

2003年8月19日上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雷于蓝副省长、曹淳亮厅长等陪同下视察省馆。张德江书记先后视察少儿阅览室、中文图书阅览室、中文外借书库、网络信息部、报刊信息开发中心、外文部和特藏部。送别时,我对张德江书记说:“张书记您到浙江省馆17次了,我希望您能多来广东省馆。”他回答说:“还会来的,还会来的。”后来省馆改扩建工程由省政府确定投入5亿元,以及张德江书记特批一次性由省委宣传部单列增加省馆购书费1.2 亿元,完全得益于张德江书记的“文化大省”战略部署,营造了重视文化和文化投入的氛围。

2003年9月12日,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在雷于蓝副省长、曹淳亮厅长等陪同下视察省馆,当我汇报广东流动图书馆时,展开了讨论。

李昭淳:我们馆要搞全省的流动图书馆,看能不能单列500万元,以便我们更好地为基层图书馆服务。

黄华华:流动图书馆有什么好处?

李昭淳:就是省馆把县级馆带动起来,实现全省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缩小区域间差距。

雷于蓝:关键问题是县级馆非常薄弱。省馆发挥馆藏流动作用,一本书等于四五本书甚至十本书来用,发挥省馆龙头作用,让基层馆转起来,这个效益会比较好。

曹淳亮:基层馆即使有点经费分下去,也买不了多少书。

雷于蓝:如果还是用以前的办法,上面给点钱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

李昭淳:我们在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采取流动图书馆的办法,带动全省图书馆事业发展。

雷于蓝:就是让基层群众不断有新书看,整个流动起来。

黄华华:购书经费问题,我们再研究。

李昭淳:谢谢黄省长!雷省长,请您亲自过问流动图书馆的事,谢谢您!

雷于蓝:好的,我和曹厅研究一下。

黄华华省长的视察和现场办公,除敲定省财政保证5亿元投入改扩建工程,也把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的功能和前景听进去了。

2003年9月13日,曹淳亮厅长向我提出省馆要做几件“流芳百世”的事。我说尽快争取《新广雅丛书》立项(当时已筹备1年,等经费,后来定名《广州大典》,由广州市立项出资);至于广东流动图书馆,以后会载入史册。我提出选定首个试点馆标准的意见,选址标准第一点是该县必须人文积淀厚重,文脉源远流长;第二点是该县必须地灵人杰,诞生过广东伟人,而且要有说服力。我想到了一个故事,也核实了资料——1956年5月毛泽东主席在广东视察时对陶铸等省委主要领导说过一番话:“广东有个惠能,你们知道吗?惠能在哲学上有很大的贡献。他把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推到最高峰,要比英国的贝克莱早一千年。你们应该好好看看《坛经》。一个不识字的农民能够提出高深的理论,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2]我说:“毛主席对惠能推崇备至,重点是惠能完成了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也许主席内心的思考是怎么完成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听完我这段话,他感同身受,确定广东流动图书馆第一个试点馆为惠能的家乡新兴。

2003年11月12日,我到新兴调研设立试点第一分馆的准备工作,领略了六祖文化。

2003年11月23日上午,广东流动图书馆启动仪式在省馆隆重举行,副省长雷于蓝等省领导,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副司长刘小琴,省文化厅厅长曹淳亮、副厅长杜佐祥,社会文化处处长陈小明、副处长陈瑞春,以及新兴、广宁、紫金县委县政府领导、文化局长、图书馆长等100多位嘉宾出席,刘小琴副司长宣读了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的贺信。《人民日报》《大公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中国新闻社、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广东电台等权威媒体作了报道。周和平副部长贺信全文如下: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欣闻广东流动图书馆启动,谨表示热烈的祝贺!

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敢为人先,勇于进取,在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广东省委省政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任务。建立广东流动图书馆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举措,将对改变欠发达地区文化事业滞后的现状,推动全省图书馆事业的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广东流动图书馆的建立在全国属首创,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一种很好的形式,值得倡导。希望广东流动图书馆红红火火,蓬勃发展。祝愿广东图书馆事业更上一层楼!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兴旺发达而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进取,做出更大的贡献!

5 关怀

2003年11月23日下午,广东流动图书馆新兴分馆正式挂牌。

2003年11月25日,广东流动图书馆紫金分馆正式挂牌。当天省文化厅下发通知,2004年省馆购书经费从2003年717.3万元(含厅一次性拨100 万元专项用于流动图书馆试点)增加到3,117万元(含流动图书馆专项购书款500万元)。

2003年12月4日,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和社会文化司司长张旭专程从北京赴广宁出席广宁分馆挂牌仪式。周和平副部长在挂牌仪式讲话中指出,广东流动图书馆体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山区人民的关心,是得民心的大好事;广东流动图书馆是一项有创意的重大举措,值得推广;图书馆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志,是全民教育的终身学校,广宁分馆要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共享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为山区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协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003年12月20日上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参观“首届广州人文社会科学交流会成果成就展”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展区,在省馆总体规划模型前,我向张书记报告前几天省政府已正式立项改扩建工程,总投资5亿元;汇报他特别关心的建设“广东学术论坛”的思路和方案,张德江书记特别询问了报告厅座席数量,对省馆方案表示满意。临走前,他欣然接受省馆赠送的梁思礼院士签名本《向太空的长征》一书和《流动是美丽的》小册子。张德江书记对图书馆事业的高度重视进一步激发了我作为一个图书馆工作者的事业冲动。

然而,广东流动图书馆500万元购书款预算的落实到位,也经历了近半年的曲折。2004年是正式的开局年,按计划上半年就要分别在南澳、兴宁、雷州设立分馆,但不知道省财政厅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直到5 月底购书经费仍未到位。情急之下,我一方面起草签发《关于请求下拨广东流动图书馆购书费的请示》,6 月1 日报省文化厅;另一方面紧急寻求常务副省长钟阳胜的帮助,他的关心促成了省财政厅下发拨款文件。

2004年8月23日,省文化厅下发的《关于追加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经费的通知》说,现一次性追加2,000万元,其中含流动图书馆购书费500万元,请专款专用,尽快安排落实。2004年8月底购书款下拨至省馆,必须在3个多月内完成专款专用,当年采编部、研究辅导部同事累并快乐着的情景迄今记忆犹新。

2004年10月底,为彻底解决购书经费下达的“最后一公里”曲折,确保2005年经费顺利下拨,我拜会省财政厅副厅长周高雄。我说:“我希望去年的2,000万预算能形成制度,加上张德江书记特批的1.2亿购书专款分几年下拨,每年能有4,000万以上的购书经费,最好能每年在基数上逐年增加几个百分点。广东流动图书馆除500万购书经费外,还需要有100万配套资金用于购置电脑、书架设备及差旅费。”自2005年起,省馆每年购书经费都在4,000万元以上,流动图书馆专项600万元,再也没有出现过阻滞。

2004年11月21~23日,以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张旭为组长的全国公共图书馆第三次评估定级专家组对省馆进行全面考核评估,首都图书馆馆长倪晓建为评估组副组长,评估组成员有江西省图书馆馆长章伏源、桂林图书馆馆长徐欣祿、天津图书馆副馆长孔方恩、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副处长白雪华。23日下午,张旭司长在代表专家组的总结发言中这样评价广东流动图书馆:

流动图书馆我参加过一次,当时部长提出社会文化主要是抓基层建设、阵地建设,司里研究这个问题时提出固定阵地与流动阵地相结合。省立中山图书馆的做法印证了我们的思路。其实我们在实践一种物流观念,就是图书馆服务延伸到贫困地区,使省馆不仅仅在一个围墙里为读者服务。这一点专家组都认为非常突出,跳出围墙,把服务触角延伸到贫困山区,在贫困山区搞很多流动分馆,这个做法很好。省立中山图书馆通过工作创新,在全国树立了很多典范,评估组说得比较到位。感谢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对广东馆取得这样的成绩表示祝贺!

2004年11月28日,周和平副部长在曹淳亮厅长、杜佐祥副厅长陪同下视察省馆,高度评价广东流动图书馆,希望尽快根据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的指示做好总结材料。

2004年12月18日晚,周和平副部长、张旭司长到广州做专题调研,与曹淳亮厅长,以及颜良辉、莫少强、周国昌副馆长等座谈。省馆就广东流动图书馆和网上参考咨询运行1年多的情况做了汇报。省馆首先利用视频技术将网络连接到广东流动图书馆紫金、端州、南雄分馆,许多读者静静地阅读图书的情景即时展现在屏幕前;各分馆馆长熟练地操作多媒体电脑和视频器,汇报分馆受到读者广泛欢迎,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的情况。周和平副部长对各分馆的运行状况表示满意,并向晚上9时仍坚守在流动分馆岗位的工作人员表示慰问。颜良辉副馆长汇报了建立广东流动图书馆的深刻背景、加盟条件、图书采选标准等,指出省馆将广东流动图书馆作为重要工作,派出精干队伍建设分馆,以认真敬业的作风带动基层馆工作人员,取得了显著的服务效益。莫少强副馆长汇报了省馆合作开展网上参考咨询服务的情况,省馆坚持以读者为中心和公益性服务宗旨,与20个省市图书馆签订网上参考咨询合作协议,向读者免费提供参考咨询和远程文献传输,平均每天解答咨询650例,2004年前11月为全球读者免费提供文献92万篇。当得知南澳县图书馆20年没有买一本新书,设立广东流动图书馆分馆后可一年获得2万多册新书时,周和平副部长感触颇深,认为这是一个典型材料。他指出,广东流动图书馆将资源盘活了,将基层馆的管理水平、队伍水平提高了,是一种新的办馆理念和模式,应该好好总结经验,宣传出去;无论是流动图书馆,还是网上参考咨询,发展潜力大,都可以大作文章。张旭司长说,他对省立中山馆领导班子团结合作、齐心协力为群众服务的印象很深,广东流动图书馆使有限的资源发挥了最大的作用,“流动服务”是一种新理念,这种理念符合区域发展不平衡国情,也符合文化体制改革“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向。周和平副部长总结说:“流动服务是抓社会文化工作一条很好的思路,可以将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文化体制改革16字方针的精髓就是用服务带动政府投入,带动机制改革。流动服务理念给大家带来启发,可以通过这种理念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说‘这是一个创举’,我认为这在世界上都是一个创举。我们回去后将总结有关资料,向中央领导反映,它带有普遍的实践意义。”

6 推广

2005年6月27日,《南方日报》头版刊登记者陈志采写的《流动图书馆点燃希望之火:有书之地,定有希望之火》报道。文章说,一度门可罗雀的广东贫困地区基层公共图书馆因广东“文化大省”建设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流动图书馆,开始出现门庭若市的喜人景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认为广东流动图书馆是“一个创举”。记者在《高端访谈》中采访了周和平副部长。

记者:广东流动图书馆的做法是广东在全国的首倡,您能谈谈广东这个做法的影响吗?

周和平:广东流动图书馆是新时期基层文化建设的一个全新模式,在全国具有首创意义。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发展形势喜人。但是,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现,这在文化建设上表现尤为明显。2003 年全国人均图书占有量0.3册,但县级图书馆人均仅0.1册;中西部地区占全国总人口2/3,但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只占1/3。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的执政目标,为此不仅要缩小不同群体经济方面的差距,还要缩小不同群体精神文化在内的社会发展差距,这就要求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重视不同社会群体对文化的不同需求,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文化需求。广东流动图书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开辟了一个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这一普遍存在问题的新思路。它的实施对转变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激发公共文化单位活力、完善服务方式、提高文化服务能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作用,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

记者:全国县级图书馆生存状况如何?中央对促进它们的发展近年来出台了哪些政策?

周和平:2003 年县级图书馆数量为2,240个,其中一些图书馆生存状况堪忧。据不完全统计,124个县级图书馆没有书架和藏书,534个购书费为零,516个全年没有购进1册书。近年来,中央陆续启动了多项文化项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入4.8亿元实施两馆建设项目,初步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的目标。2002年起,文化部和财政部启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对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利用覆盖全国的网络服务系统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优秀的文化信息服务。为有效解决基层群众读书难问题,文化部和财政部启动送书下乡工程,即从2003年到2005年,投入6,000万元专项经费,向300个国家级贫困县图书馆和3,000个乡镇图书馆赠送图书500万册。广东流动图书馆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图书馆购书难的又一有益尝试,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很好,广东流动图书馆在全国具有导向作用。

2005年8月14~18日,第71届国际图联大会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召开,我和馆长助理潘妙辉随中国图书馆学会代表团参会。16日上午,潘妙辉在流动图书馆分组会议上用英语作了题为《流动图书馆群:改善贫困地区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之举》发言,我回答了与会代表关于广东流动图书馆与传统流动服务的差异、流动图书馆与社区图书馆的关系等问题。论文被译成法文在国际图联官方媒体发表。广东流动图书馆的起步建设和初步成绩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赞扬。

2006年5月10日,新华社内参《国内动态清样》第1412期刊登记者赖少芬采写的《广东创建“流动图书馆”实现图书资源共享》。国务委员陈至立、文化部孙家正部长、周和平副部长分别作出批示,充分肯定广东流动图书馆模式。

5月10日,至立同志批示:请家正同志阅,可推广这一经验。

5月12日,家正同志批示:按至立同志批示办,进一步做好广东流动图书馆经验的推广。

5月17日,和平同志批示:此项工作已专门召开过会议推广广东经验,请张旭、小琴同志注意继续总结各地经验并加大推广力度。

5月17日,湖北省图书馆发来《关于湖北省赴广东省考察建立流动图书馆的函》传真件。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广东省创建“流动图书馆”,实现图书资源共享的经验,在媒体报导之后,受到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俞正声专门批示“广东的做法很好”,省委宣传部部长张昌尔批示“广东的办法的确值得借鉴,请文化厅研究提出意见”。为此,湖北省文化厅会同财政厅联合组成调研小组,将赴广东开展调研考察,并提出湖北省学习借鉴广东省流动图书馆的意见及措施,作为湖北省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敬请安排接待。

同时发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5月12号在《国内动态清样》上的批示“广东的办法好,请昌尔同志阅批”复印传真件。

2006年10月16日,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通知。广州、佛山、梅州、东莞、茂名、肇庆市文改办、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岭南美术出版社、中山图书馆:

经省委领导同志同意,全省文改办主任会议将于11月3日召开,请你市(单位)做会议发言,介绍本市(单位)自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以来的工作进展情况、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及建议。发言时间20分钟,请突出重点、亮点,并将书面材料(3000字以内)于10月25日上午前报省文改办。

2006年10月24日,省文改办下发等级为急件的通知。广州、深圳及各地级市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

经部领导同意,现定于11月3日(星期五)上午9时在珠江宾馆中心大楼迎宾厅召开全省文改办主任会议(会期一天),传达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座谈会;听取各地近期文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确定一批省文改办直接联系指导的市属试点单位。请做好准备,并于10月27日(星期五)上午12时前将参加会议人员名单传真至省文改办。

为一次会议发两次通知,其中一次是急件,可见建设“文化大省”的力度之大。省馆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与广州等6个城市并列,说明广东流动图书馆的工作初见成效。我执笔完成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会议发言材料,出席了会议。

2007年1月10日上午9时50分,省文化厅办公室(文化产业与法规处)邹炜接到省府办公厅电话,要求提供关于广东流动图书馆的材料,主要内容包括广东流动图书馆的构想、意图、举措、实施过程、成效评估及下一步的打算,事实与分析兼备,省府办计划作为重点信息材料上报国务院。省文化厅办公室主任李剑先请社文处拟稿,后省馆接受任务,我用半天完成《广东流动图书馆情况汇报》材料,提出“书香新农村”惠农工程的新想法,希望进一步把工作下沉到乡镇村,完善服务网络。

对省馆初步取得的良好发展态势,饮水思源,我不禁回想起1999年9月1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到馆往事。当天在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罗东凯,省文化厅厅长阎宪奇、副厅长林迪夫陪同下,李长春书记参观省老干局主办的“老年人书画展”后,视察了中文图书阅览室、中文图书外借处、网络信息部、海外中文报刊中心和特藏部,边走边看边讲,指示阎厅长要增加购书经费,购置空调,改善阅读环境。视察结束后,省馆根据录音整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视察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谈话纪要》,上报省委办公厅。李长春书记于10月5日在此件(根据录音整理,已经本人审阅)上批示:“歧山(时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十五规划要把改造省图书馆列进去。”李长春书记的视察及批示给省馆带来了百年历史上最重大的发展机遇。

2007年1月13~14日,周和平副部长在陪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广东基层文化建设前夕,莅临省馆调研信息资源共享、改扩建工程等,并深入乳源县图书馆了解广东流动图书馆及基层文化建设情况。13日下午他在看完广东流动图书馆汇报材料后,对省馆计划将广东流动图书馆服务点辐射乡镇,建设“书香新农村”惠农工程表示认可。他说,广东流动图书馆是解决贫困地区看书难的一种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在乡镇建设广东流动图书馆,关键是要有长效机制,建设好人才队伍。14日晚,我陪同周和平副部长来到乳源县图书馆,他对流动分馆琳琅满目的新书满口称赞,随手抽阅。在阅览台前,他和乳源县文广新局局长张光胜、副局长谭群英,乳源图书馆馆长刘丽霞和工作人员,以及省馆陈卫东等亲切交谈。他询问乳源分馆以及必背镇文化站情况,充分肯定广东流动图书馆的图书物流和虚拟信息流辐射到基层的工作。他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共享工程利用网络手段在农村推广,2010年在全国实现村村通工程;要在县一级设立共享工程分中心基础上,逐步设立乡镇级、村级服务点。

2007年7月23日上午,广东省博罗县图书馆馆长林建月给我发来1封邮件和3张照片。她在邮件中说:“7月22日,省委书记张德江及市县领导亲临博罗县罗阳镇寨头新村流动图书室视察。张德江书记表示:‘基层流动图书室效仿广东流动图书馆模式办得好,真正达到了让广大群众享受资源共享的目的,这是好事,值得全省推广。’博罗县图书馆能受到省委书记张德江的表扬,离不开省馆的大力支持与关爱。在此,我代表博罗县图书馆表示衷心的感谢。”张德江书记对最基层的村图书室的视察和评价,其实就是“文化大省”建设必须注重工作重心下沉的战略部署和舆论导向。

周和平副部长一直关心广东流动图书馆,只要有需要,常常不远千里来粤支持。2008年5月9日,广东流动图书馆第五次工作会议暨“文化共享奥运行”剪彩仪式在河源举行,周和平副部长,杜佐祥副厅长,河源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善平,河源市文广新局局长蒋武生等出席。周和平副部长在会上指出,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党中央的重要决策,流动图书馆的意义在于均衡资源,使资源落到基层,落到农村,要把流动服务和基层图书馆网建设结合起来;要大力推进共享工程建设,使大量的信息资源能够为基层读者所用,流动服务将是21世纪图书馆的重要服务模式。他还为罗定分馆等2007年度十大广东流动图书馆分馆颁发先进集体锦旗和证书。周和平副部长的与会使广东流动图书馆分馆馆长和工作人员倍受鼓舞。

周和平副部长退休后,只要来广东,都要到基层馆看看,继续关爱广东流动图书馆。2014年11月14日,退休多年的我陪同他到新兴县调研属于六祖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论证,顺道到广东流动图书馆第一分馆新兴县图书馆考察,在听取杨琪先馆长汇报后,他对一个县馆的基层乡镇村校图书室的工作做到极致大为赞叹,深为感动。我乘机试探一下国家图书馆是否有可能“开个小灶”,调拨一批书刊给该馆予以支持,谁知当年荣任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的他一口答应,回京后落实了此事。2015年11月27日,国家图书馆调拨给新兴县图书馆的图书、期刊共2万册运抵新兴县图书馆。

7 延伸

在实施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过程中,我感觉到这个项目本身就是一种服务新思路、新观念、新平台,可以站在文化体制改革高度,跳出项目原来比较狭义的维度,赋予其更大的内涵和外延,使广东流动图书馆这个抓手从“管脚下”迈向“管天下”,进行克隆,结合日常工作发挥更大效益。比如,在监狱服刑读者的文化权利保障上,以及在省委省政府“文化援疆”“文化援藏”“援助巫山”等政治任务中发挥作用。

2004年4月20日,省馆与广东省监狱管理局在广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举行“求知图新”读书基地赠书签字仪式,省文化厅副厅长杜佐祥、社会文化处副处长陈瑞春,省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马军港、教育处处长陈超海等出席。我和省监狱管理局及6所监狱的领导签订共建“求知图新”读书基地协议书。我在发言时说:“服刑人员的犯罪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教化的缺位、公共教育的失当、道德体系的缺陷造成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共同努力。我们做的是亡羊补牢工作,贯彻落实“文化大省”战略,监狱文化建设是题中应有之义。”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省馆在全省25所监狱设立监狱流动图书馆。省馆共青团员志愿者从此与广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少年犯定期开展“结对帮教”读书辅导活动。省馆在为监狱服刑读者服务中有几件事比较突出,特记载。

2005 年5 月31 日,首届服刑人员“春之声”文化艺术节开幕暨赠书仪式在省女子监狱举行,省司法厅副厅长何铭清,省文化厅副厅长杜佐祥、社会文化处副处长陈瑞春,省监狱管理局副局长杨伟杰,广州图书馆馆长惠德毅,省女子监狱监狱长陈育生出席。我代表省馆向省女子监狱、省未成年犯管教所赠送1.5万册《中华道德名言精粹》。我在发言中指出:“赠送给服刑人员的《中华道德名言精粹》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亲自过问出版的一本好书。送书的目的是配合法律手段,从道德、伦理、法纪、科学、文化、专业教育等方面对服刑人员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改造。中山图书馆承诺愿意为女子监狱的读者提供技术学习、科学研究、文艺创作等方面的专业资料以及学习指导、课题研究的跟踪服务,并采取特事特办的方式为大家提供特殊服务。”杜佐祥副厅长、何铭清副厅长等在致辞中表达了监狱教育改造与文化建设有效整合是社会责任的观点。最后省女子监狱举行了一个特殊活动,由出席仪式的领导和嘉宾与女子监狱1,000多名服刑母亲一起,共同为狱外孩子放飞系着纸鹤的氢气球,1,000多只写有祝福语的纸鹤带着服刑母亲对孩子们的思念和祝福,五彩缤纷地飘向高墙外的蓝天,渐渐远去、消失。这个活动彰显了监狱文化和人文文化融合的社会教化,感人至深,令人难忘。

2007年,我看到吕代豪从囚徒到博士的专题报导。吕代豪是我国台湾最大黑社会组织竹联帮的一名杀手,多次入狱,服刑时长累计达7年。出狱后,他矢志求学向善,取得美国北德州大学教育学学士、美国达拉斯神学院神学硕士、台湾华北神学研究院神学博士、美国加州国际神学研究院教育学博士等学位,到北京大学攻读哲学博士,从此致力于服务社会,传播仁爱,助人向善。

后来我又看到呂代豪著《收刀入鞘——一个沉沦与救赎的真实故事》,马英九在题为《代序——奇异恩典让他成为新造的人》中写到:“我乐于为《收刀入鞘》写序,并郑重向社会大众推荐。呂牧师的传奇故事,对受刑人、更生人、青少年朋友、家长、社会工作者及教会工作者,都饶富教育及激励的意义。”我看完全书,想到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少年犯、广州工读学校的“问题少年”和全省监狱中的涉黑服刑人员,马上请广州日报社采访过吕代豪的记者吴波联系吕博士两件事:一是授权出版社专门为省馆重印该书1.2万册,作为图书漂流读书活动之用;二是邀请他为监狱服刑人员作演讲。呂代豪爽快地答应,省监狱局大表欢迎。省馆作为这项活动的主办单位,我专门在书末加页写了几句有关图书漂流的话:“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孟子说:‘人皆可成尧舜。’吕代豪博士的心路历程就是典型。尊敬的读者,请你阅读此书后,就像击鼓传花,推介给亲人、同学、朋友。让入鞘的刀漂流在生命的河床,钝化为铧犁,诗化为玉帛,虹化为金刚。你将会体味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将会体认春风化雨,滋养心田;你将会体悟煦日祥云,拈花微笑。请试试看。”书封注明:“拯救灵魂 重塑自我——邀请吕代豪博士来粤现身说法演讲:大病救人,免费赠阅监狱服刑人员;小病救心,免费赠阅品行偏常青少年;欲病救萌,免费赠阅有需要的家长。”

2008年1月30日上午,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未成年服刑人员迎来了新年的第一份礼物——省监狱管理局、省馆、广州日报社联合举办吕代豪博士爱心演讲会。在1小时演讲中,他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人生经验、催人泪下的亲历故事,感动了每一个未成年犯。省监狱管理局对演讲全程录音录像,供全省监狱电视台播出。演讲结束后,省监狱管理局和省馆向他回赠“现身说法 救心救人”匾牌。他表示,以后只要广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有需要,愿意免费来粤做爱心教育,辅导英语、日语。据悉,吕博士一行是省监狱系统1949年后首次有我国台湾客人到访。当天省馆向广东未成年犯管教所全体未成年服刑人员及干警人手一册共赠送4,000 册《收刀入鞘》。第二天,他前往广州市工读学校演讲,受到全体师生欢迎;省馆随即送上《收刀入鞘》,人手一册。不久,省监狱管理局监制、省女子监狱编辑制作《收刀入鞘:吕代豪博士演讲》录像录音光盘。

2007年8月2日,研究辅导部主任陈卫东赶到四会市济广塘监狱,出席一个简朴而不失庄重的仪式:中国人民大学为在这座监狱中完成博士课程的博士研究生颁发结业证书。这在我国司法史、教育史和人权史上都没有先例。这个在监狱的在读博士研究生就是黎元江,他是载入史册第一人。黎元江入狱前曾任《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年轻时以“广东四才子”之一享誉社会,与于幼军、朱小丹、曹淳亮齐名。1998年,他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业博士生,1年后完成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当进入毕业论文撰写关键阶段,他进了济广塘监狱。他抱着一线希望给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写了一封信,恳求延长论文答辩时间,学校很快批准。然而要在监狱中继续完成博士课程的难度不小,特别是要写出几十万字的博士论文,时间紧迫,环境特殊,压力巨大,最大的困难是缺乏图书资料。黎元江博士论文题目是《纸上谈兵——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报业跨国化》,专业性强。正当他为参考书籍大伤脑筋时,获悉省馆在省内监狱设立读书基地的信息,于是他通过夫人给我写了一封信,提出提供论文写作参考书的要求。黎元江是省馆老读者,他的成长离不开省馆服务。比如,他利用省馆馆藏著书立说,与于幼军合作出版《社会主义四百年》,轰动一时。既然省馆承诺为广东女子监狱服刑人员提供特殊服务,自然对这个老读者更可以提供特殊服务。他开列的图书清单,省馆尽量满足;如果是缺藏图书,采编部马上补购。

准备好图书后,我约请省监狱管理局教育处处长陈超海一起专程送书上门。那天我是被破例安排在尚东平监狱长办公室与黎元江见面,他穿着囚衣从制鞋车间匆匆赶来。我俩简单寒喧叙旧后,我按清单一一当面让黎元江过目,让他知道配书完备,然后移交给监狱图书馆保管,在他写作需要参考时办理借书手续借出。待黎元江离开后,我提出一个建议:“既然经过中国人民大学、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济广塘监狱层层上报审批,都同意黎元江写博士论文,不如也为他创造一个写论文的环境。他50多岁了,在制鞋车间与年轻人相比,不会有什么产量,而且一天劳动完,也没有多少时间写论文。不如给他一个创办监狱报的任务,他既然能把《广州日报》办得风行全国、享誉海内外,办一份监狱报自然不在话下,这样可以腾出足够的时间让他写论文。”陈超海处长说,应该这样调整劳动岗位,不要大材小用。监狱长当场接纳建议,吩咐副监狱长第二天就实行。于是黎元江不负众望,最终完成70 万字的博士论文。期间黎元江驾轻就熟,创办济广塘监狱报《晨光》,每期执笔写一篇“社论”,该报彩印,图文并茂,一时跃居全省监狱报前列。

2009年12月25日,出狱后的黎元江、黄幸群伉俪来到我办公室,向省馆赠送博士论文《纸上谈兵——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报业跨国化》手稿及四会监狱报《晨光》合订本。后来黎元江在省馆百年馆庆时撰文《铁窗书缘》,详记此事。

省馆自2004年4月开始在省监狱设立“求知图新”读书基地,到2006年2月16日实现全省25所监狱全覆盖,分4次赠送11万册总价值超过320万元的图书。省馆与共建单位开展了一系列读书和普法活动,省馆团委青年志愿者长期与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未成年服刑人员开展结对帮教,带去了温暖,受到欢迎。这是省馆进一步延伸社会教育空间,关心弱势群体,丰富监区文化,促进服刑人员改过自新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的有效途径。

2007年8月19~25日,第73届国际图联在南非德班召开,大会主题是“未来的图书馆:进步、发展与合作”。我和黄群庆研究馆员的论文《图书馆向弱势群体延伸服务》被评为“主题最佳实践”,被邀请参加8月22日的主题发言。我委托黄群庆出席会议并发言。这篇论文被推荐到IFLA出版物于2008年第1期发表。

8 援建

省馆按照省委“文化援藏”部署,先后在西藏援建墨脱分馆、察隅分馆和鲁朗分馆,援助林芝图书馆及基层图书室、察隅沙马边防连图书室。在我记忆中有两个印象特别深刻的故事。

2006 年8月,墨脱是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省馆赠送的价值50万元的17,110册图书和电脑设备共打包317件7,500公斤,由顺丰速递公司总裁王卫赞助15万元雇请300多人次背夫,在大雪封山前分3批(每次背夫要在泥泞的山路连续行走4天)背进县城和36个学校分教点。揪心的是,当墨脱县委副书记许晓珠派工作人员随背夫拍摄录像资料送给我时,我看到在艰难行进的队伍中有一个门巴族学龄小姑娘,她也背着装着书的背筐,跟在妈妈后面爬山,她用单薄的身板和稚嫩的双肩过早承受生活的重压!特别是我看见小姑娘在中途休息时,两只小手托着脸颊,露出疲惫的神态和忧郁的眼神,我强忍泪水,即刻请许晓珠副书记报县里辍学孩子人数,请求顺丰总裁王卫再帮个忙。很快有了结果,援建墨脱分馆此行的另一个收获是王卫总裁追加赞助24万元,让100名门巴族辍学孩子重返校园,包括年仅9岁的小女孩“背夫”。

2007年5月,在广东援藏干部、时任察隅县副县长欧中兴的强烈邀请下,我和采编部主任毛凌文、网络资讯部张弘昕进藏援建察隅分馆。这次进藏要翻越4,700米的色季拉雪山和5,080米的米德姆拉雪山,而途经国防公路排龙天险“老虎嘴”时,要经过一座由部队工兵在悬崖上搭建的钢架桥,钢架桥附近挂满经幡,这是藏民为亡人招魂的风俗,这道景观无声地表明了人车过桥的风险。司机介绍,没有一定胆量不敢过这座临搭桥,一旦不慎掉进江里,汽车马上会四分五裂,人也粉身碎骨,从未有人侥幸逃生。搭载我们的司机过桥前喝了几口酒,这在内地是违规的酒驾行为,但在藏地称为壮胆酒,颇有军人出征前喝壮行酒的视死如归气慨。我在汽车过桥后,步行重返桥头拍摄留念,领略这条浊浪滔天、涛声咆哮的帕降藏布江的气势。

5月7日,我和毛凌文正在紧张地给1.5万余册图书上架,张弘昕则一边安装电脑、测试设备,一边培训察隅图书馆工作人员,突然有两个小姑娘闯进尚未开放的图书馆,其中矮小的姑娘竟然大大方方地径直走到我跟前,用一只小手抓住我的右手,仰脸对着我,迫切而恳切地说:“叔叔,我要看‘史努比’!”我仔细端详小姑娘的圆脸,但见她曾经兔唇,术后的疤痕凸起,像极了一颗红宝石,青鼻涕在鼻孔伸缩着,双眼清澈明亮,肤色则是藏地红,集美丽、野性、奇幻、淘气、可爱、神秘于一身。我吩咐毛凌文赶紧找一找“史努比”。我蹲下身子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叫丑丑。”“谁给你起这个名字呢?”“妈妈叫我丑丑。”“那你的大名呢?”丑丑姑娘愣住了,一时回答不了。旁边叫杨婷婷的汉族小姑娘代丑丑回答:“德吉央宗。”虽然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个汉译藏名的藏文涵义,但我一听这4个字就肃然起敬,丑丑姑娘长大了,必须得配这个大名(后来请教藏地老师,藏文含义是“幸福聚宝”)。毛凌文找到了一本“史努比”,还推荐了几本童话彩绘本给两个小读者。两个小读者看得津津有味,眉飞色舞,一片欢声笑语。她们是察隅图书馆第一批特殊读者。作为一个图书馆工作者,亲历此情此景,还有什么比此时此刻更惬意、更舒怀、更享受呢?

9 曲折

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社会效益,但并不是一直顺利开展。

2007年11月,我随省政协视察团赴湛江考察文化产业,就雷州市图书馆本年度购书费未到位质询了雷州市政府。据当年的雷州市图书馆馆长符星伟反映,临近年底,5万元购书费仍未下达,可能连图书馆最基本的报刊也订不上了。质询没有结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后来雷州市图书馆连电话机也欠费停机了一段时间,基层的实际情况堪虞。所幸,经过数年努力争取,后来雷州市财政预算给予购书专项经费单列,2020年财政预算购书经费15万元、水电费2万元、设备维护费1万元,比以前翻了几番。以雷州市图书馆现任馆长邱素娟的话来说,这都是广东流动图书馆带动服务效能提升,社会评价提高,从而引起领导重视的结果。

2008年7月,我接到清新县图书馆馆长林昭荣的紧急求助电话,反映县图书馆将被挤占馆舍,流动图书馆也面临搬迁。省馆多次去信、派员前往协调沟通,无果。出于历史原因,图书馆几经撤并搬迁,颠沛流离,当地图书馆事业跌入低谷,几乎无人问津。2013年底,政府投资350万元对区(县)文广新局原办公大楼(太和镇中山路33号)进行升级改造,作为清新县图书馆和清新分馆的新馆舍。新馆舍4层,建筑外观简洁,馆内设施齐备,功能齐全,清新县图书馆及流动图书馆又焕发活力,清新图书馆事业走上了新的台阶。

10 情怀

回首职业生涯,能从事图书馆工作,我感到非常幸运。最后我用1个故事和几段话,作为全文的收束。

2008年3月21~22日,我赴京出席中国图书馆学会七届六次常务理事会暨七届四次理事会。21日上午讨论《图书馆服务宣言》时,有理事觉得过于激进,表达了质疑,我则从人文情怀、价值导向、理想主义角度力挺。《图书馆服务宣言》投票表决时,以高票获得通过。会议中途休息,不少公共图书馆馆长主动和我握手表示支持。其实这是长期萦绕我心头的理念和情怀,实际上是理想主义。我的发言如下:

《图书馆服务宣言》是图书馆工作者就专业内涵的文化势能进行准确的理性价值判断,以及事业良知的综观能力和思辩能力来决定自身的价值取向,基于事业无可选择的神圣天职所赋予的道德和理想高度:让公众沉浸在人类伟大的文明成果之中,给予任何人以无限的可能性。这是我们所认同和共勉的社会责任具有的更为广博的公共情怀的服务意识,这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当代演绎——人文情怀、社会担当和服务承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井”字为馆徽形象,体现的就是事业的鲜明公益性。我馆“渊深者修诸己,汲养者惠于人”的馆训释义为:“图书馆是社会公器,思井德益人而不计私利。承砵人类文明积淀,续往圣绝学,掘学问深井,滋养社会,嘉惠士林,膏泽子孙。”这就是我馆对百年传统服务精神的崇尚,是我馆服务读者价值导向的人文本源,也是图书馆工作者人生价值的终极体现。

我曾与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潘燕桃教授探讨过,图书馆在专业标准之外,还应有人文标准。我认为,一个公共图书馆,从“管脚下”到“管天下”的观念更新,为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利的资源动员能力、区域覆盖能力、远程辐射能力,就是我界定的人文标准。这是我从事图书馆事业33年用以自我拷问的人文标准,也是用以指导工作的人文标准。我们做学问时常说“我注六经,六经注我”,按照人文情怀和人文标准,其实应该是“六经皆我注脚”。

2020 年初,广东图书馆学会秘书长陈卫东,我草创广东流动图书馆的得力干将,来函约稿,触动了我记忆的闸门。幸好手边有档案史料和日记,对照核实,删繁就简,拾遗补阙,草成此文。在写作过程中,我心中有一种强烈的驱动感,就是希望通过此文,让所有支持、鼓励、参与、合作、共事过广东流动图书馆的领导、前辈、朋友、同仁,以及兄弟省份,广东各市、县、镇、村、校图书馆工作者等有缘份、有贡献、恪尽天职,以及逆增上缘的旧雨新朋的芳名铭刻在这块文化历史的丰碑上,永久纪念,以昭来者,同时寄托我由衷的感恩之情。

猜你喜欢

流动广东图书馆
Gardening is popular in schools
流动的光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图书馆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广东舆情
去图书馆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