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的生涯发展研究
——以数位插画师为例

2020-01-08

湖北农机化 2020年1期
关键词:数位画师生涯

吴 炜

(辅仁大学,台湾 台北 999079)

1 互联网时代的工作

1.1 从电子化工作到互联网工作

探讨互联网工作(Internet work)就必须要从电子化工作(Telework)谈起,这是先于互联网工作诞生的词汇。电子化工作一词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Martino等人把它定义为“在远离中央办公室和生产设施的地方进行工作,工作者与同僚间没有任何个人接触,但能使用新技术进行正常沟通的一种工作形态”(Martino&Wirth,1990)。Martino等人指出,电子化工作比起传统工作有4个特点:一是雇员的大部分工作都在自己家中完成,使用新信息和沟通技术;二是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分散,但依然能依靠电子设备与技术与所服务组织联系;三是共享电子设施,工作者通常会使用自己家附近的电子设施进行生产作业,而这些电子设施是公用共享的;四是工作者会通过电子沟通设施来发送电子邮件给总部,或者以此获取总部数据库里的资源。

可以看到,电子化工作形态已经有了互联网工作形态的雏形,但二者依然有许多不同之处,譬如互联网工作者已经完全脱离了固定的某个组织,不再是某个特定组织的长久雇员,而是会与多个组织同时接触,互联网工作者所依靠的生产设施已经完全放置于家中,不再需要与他人共享了。鉴于此,本文把互联网工作形态定义为“在远离传统实体组织的地方工作,介于实体组织和虚拟组织之间的,以互联网为沟通与传达为主要媒介的一种工作形态。”

1.2 数位插画师的工作内涵

数位插画师作为互联网工作形态的代表,在具体的分类上仍然有所区别。笔者在研究中发现,数位插画师群体大体来说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是为传统杂志、报刊和商家广告进行插画绘制的画师,这类画师的工作虽然也会依靠个人计算机来完成,但是在工作形态上和传统插画师并没有太大差别。第二类是在动漫和网络游戏公司上班的员工,这类工作者虽然也从事数位插画工作,但是和大多数工作者并没有太大区别——他们仍然隶属于某一实体团队和组织,在任务相关的沟通、委派和完成上也不依赖互联网。

而不同于上述两类的第三类,正是本研究所要探讨的,基于互联网络和个人计算机而生的类型,这类数位插画师在工作形态上,有着与传统工作者不同的鲜明特点:一是他们在工作的形式上与传统实体团队和组织的联系较为离散——他们一般通过远程合同的方式与用人单位签订合约从而在家里完成任务,他们会同时供职于多家公司,并且在公司的选择和进退上会更为自由;二是他们在工作类型的选择上有着更高的主导权,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来接受,而不再是被动式地完成公司所委派的任务;三是与家庭的关系极为亲密,这类数位插画师的工作大部分都在家中完成,家庭与工作的边界变得模糊,但是不同于传统职业(例如作家和画家),他们的创作产出作为“商品”,会受到很大程度的互联网市场的影响。

2 生涯研究的理论典范

2.1 生涯理论的源起

谈到生涯理论,就应该提及19世纪初期的时代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在职业选择上有了更多的需求。其理论根源最早可以追溯至Parsons始于1903年在美国波士顿的职业指导宣传工作,其在1908年1月13日,创立了“波士顿职业局”(Vocational Bureau of Boston),并于1909年5月正式出版了《选择职业》(Vocational Guidance)一书——虽然书中使用的是“职业”(Vocation)一词,而非现在常见的生涯(Career),但是一般认为,这本书的出版,就是生涯理论的起点。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都是为生涯选择服务,但生涯理论还是可以分为不同的典范:Parsons的理论比起“发展”来更侧重于“当下的选择”,强调个人职业选择和人-职匹配的研究,主张求职者不仅要对自己有个清楚的认识——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能力、抱负、资源和限制等等因素,同时必须清楚目标职业的性质和要求相关的因素,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对2组因素的关系作出正确的论断。这种认识的过程通常要借由专业科学的测量和资料收集来得到,这种思想后来被Holland发扬光大,提出了著名的职业兴趣理论(Personality-Job fit theory)因此有学者把Holland一派的生涯理论归于选择或指导(Guiding)典范。

之后,Buehler的(Buehler,1933)研究工作首次尝试把生命历程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她聚焦于每个阶段人们对生命目标(Life goal)的追求,提出了一个持续变化性的结构以反映各阶段的主题;Erikson的研究(Erikson,1950)的研究则更关注生命路线(Course)上自我认同的发展,并以此把生命历程分为了8个阶段,此外,他的研究也开始注意到人和环境互动性的问题。

2.2 Super等人的生涯发展论

虽然生涯理论有着漫长的历史,但是从真正意义上来说,第一个以“发展”为主题进行生涯研究,尝试提出一种一般性(General)理论的人是Ginzberg,其1951年在《关于职业选择的理论》一文中指出,生涯选择应该是一个发展的历程(Occupational choice is a developmental process)——从想法到实际,发展出一种长期的时间观,学会推迟期望的满足,寻求与现实的妥协。其认为,生涯选择一般以10年左右为周期,是一个不可逆的,兴趣、机会、价值观、能力“妥协”的一个过程。

Super在1953年肯定了Ginzberg的研究(Super,1953),并在学术会议上力推他的方法,但也认为其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改善,Super在此基础上,对Ginzberg的理论不断进行研究直至其逝世,他对生涯发展理论的贡献,已经超过了创始者Ginzberg本人。其相较于Ginzberg理论的主要进步之处在于:首先,Super对Ginzberg的三阶段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基于Buehler生命阶段(Life stage)的概念,把生命发展分为5个阶段,并且认为阶段间存在循环——譬如工作转换的时候,而并非如Ginzberg所说完全不可逆;其次,Super引入了生命空间(life space)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会所扮演不同角色——而即使在生命的同一阶段,个体也可能同时扮演多重角色——根据环境和脉络的不同,工作角色很可能并非最重要的,后来Super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生涯彩虹图;三是对于Ginzberg理论中模糊不清的“如何妥协”的问题,引入了“自我”(Self)的概念进行解释,其认为,生涯选择的过程其实就是自我概念实现的过程——“自我”是个人自身条件与外界各种条件、各种反响的相互作用的产物。

2.3 生涯理论的后续发展

在Super之后,也有许多学者尝试从跨领域的角度,对生涯问题进行研究,这些研究考虑到了更大的社会环境的脉络,并且更具有时代性。Gottfredson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其于1981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研究(Gottfredson,1981),首次提出了他的职业抱负发展理论(Development theory of occupational aspirations)。Gottfredson的理论承袭了Super研究的传统,把“自我”的概念进一步发扬光大,并且引入了社会学的一些观点。其认为,“自我”这一概念不仅包括之前研究者所述的心理层面(如价值观、人格、兴趣、能力等等)的问题,而且还应该包括社会层面(如性别类型、社会声望等)的问题。Gottfredson的理论主要认为生涯发展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设限和妥协的过程,个人会把目标职业领域(Field of work)的两方面——性别类型(Sex-type)和社会声望(Prestige)与自我概念的两方面——自己将来希望从事的职业的社会声望和性别类型进行比较,评估两者符合程度,从而确定最终要从事的职业,而这种“自我概念”并非一成不变,它的发展受到外在的所在社会因素(如社会阶层)以及内在个人因素(如兴趣水平)的影响,从而体现出一个自我设限和不断妥协的过程。

Savickas相较于上述学者,是发展论比较晚期的代表人物,他一直试图重振生涯研究(Savickas,2002)。其大部分研究都深受Super理论的影响,但其许多研究亦有自己的特色,譬如更偏向生涯商的实务工作。Savickas最大的贡献就在于提出了著名的生涯建构理论(Career Construction Theory,即CCT),所以也有部分学者认为,Savickas的理论应该另外划归生涯设计(Design)典范。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该注意到的是,上述的这些经典理论虽然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体系,但是研究对象还是主要局限于传统工作者,缺乏对互联网工作形态的探讨。互联网工作形态的从业者,相较于传统工作者在工作方式和生涯发展的脉络上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尝试以叙说研究的方式,透过笔者的个人自述和案主访谈的资料的采集,分析数位插画师的生涯发展历程,并且结合传统的生涯理论,作出初步讨论和解释。

3 个案讨论——数位插画师之生涯发展历程

笔者之所以会选择叙说研究的方法作为研究的开始,是由2个原因决定的:一是研究对象的问题。数位插画师不同于传统工作者,有着匿名性,分散性的特点,因此对于这一群体,如果直接采用量化的方法进行研究,很难收集到足够多的样本,即使能够收集到,在信效度上也会有很大问题;二是研究主题的问题:本研究的主题是探讨数位插画师不同于传统工作者的生涯发展历程,因此在研究方法的选用上也应该有利于此命题。量化研究有其优势之处,特别在分析大量数据和必须依靠(准)实验的研究中尤为能发挥其优势,但是也应该注意到量化研究最大的诟病在于其缺乏对社会历史和个人生命脉络的考量,因为这些因素是难以量化的。因此对于本研究来说,在初期阶段选择质性方法要比量化更为妥当。至于量化方法本身,可以考虑在质性研究有一定成果的基础上再针对特定的主题展开。

其次,是方法使用上的问题。研究在方法的使用上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笔者的自述,自述所依靠的资料大部分来自笔者这些年来的随笔、网络短文和聊天记录,写作主要聚焦于笔者作为数位插画师的工作、生活和成长的经历。第二阶段则是对两位笔者熟悉的数位插画师(下文以A和B化名指代)的访谈,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生命故事。在资料的分析上,本研究采用了解释现象学分析法(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Smith等人认为(Smith编,丁兴祥等译,2006)这种方法的目标在于“探索个人如何对自己的个人世界与社会世界赋予意义,尤其是特殊经验、事件及生命状态的意义”。IPA的目的不在于追求客观描述,而是寻求凸显个人对某个对象或事件的主观上的知觉和描述,强调研究者要能够以局内人(Insider’s perspective)的视角来贴近被研究者的个人世界。因此从这点来看,也正好迎合本研究的需求——本研究以数位插画师为研究对象,目的不在于从研究者(客观)的角度寻求一条通用的生涯发展的最优化路径,而是希望能从包括笔者在内的插画师的生命经历出发,探求不同于传统工作者的生涯发展历程,对这一群体的生命有所裨益。笔者通过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利用IPA群聚出以下几个生涯主题,希冀以此勾勒出插画师的生涯发展历程,以利于将来进一步的研究。

3.1 生涯起源于兴趣

谈到生涯选择的问题就离不开讨论兴趣的议题,兴趣和个人能力、人格、价值观等因素一样,都对生涯选择的影响举足轻重。但是不同于大部分传统职业,兴趣对数位插画师生涯的影响是从幼时就开始的,且贯穿其一生。譬如A提到她从幼时起,就展现出对画画的浓厚兴趣:“我的话……觉得接触到画画的话,我感觉就是我有了印象……开始大概两三岁的时候,那个时候小孩不是都喜欢乱画吗?在墙上画。我家里人对我的包容度还挺高的,因为我们那个时候也是,住的是单位的宿舍嘛,基本上我画的整面墙全部都是!只要我够得着的地方……”随后随着年纪的增长和对画画更多的了解,这种兴趣更进一步,逐渐转换为一种欲望:“书里一些画面,我看反复看很多遍,还临摹……嗯……反正就是一直都有那种自发性的动力,想着自己呢,能够画这样的书吗?我以前没有学专业的时候,在家里也经常帮我,就是家里的亲人啊,我妈她们(那边的亲戚)画那种自画像,就是给他们画画,像我自己现在还留着不少图,都是当时给他们画的那个头像,就是自己有那种想要创作的一种欲望吧,就是这种感觉。”

B则在这个问题上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对她来说,绘画不仅仅是兴趣,它更是一种超越了一切的“爱”,她似乎从小学起,就认定了自己画画的道路:“小学会给你各种各样的选择,你会接触到各方面,你会挑一个你喜欢的,但那个喜欢是没有理由的。就是你可能,也许那个是天赋,但也许是……嗯,就可能你自己觉得你是会擅长这个。但小时候那个自信是没有逻辑的。”但是可惜的是,家庭对B的这一兴趣并不支持,这让她有点难受,但又憋着一股劲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我其实有一种就是有一种,憋着一股气的那种感觉!如果你只是……那个兴趣是很短暂的,然后当你被,就是被限制了,然后可能过一段时间你有了新的兴趣你就忘了。但如果那个东西是你真正喜欢的,它那个喜欢是没有理由的,你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你就是不会放弃,然后它就一直都在你的脑子里转,就是你有机会的话你就要去做。”幸运的是,B在大学毕业后,随着家庭对她控制的减弱,她终于可以自由地重拾自己热爱的事——画画,这种久别重逢的感觉令其欣喜若狂:“我的那个过程……如果从6岁开始算的话,差不多有将近20年,然后都想着画画这件事情!然后它是一个很强大的力,然后就会导致……然后就会导致你……当你觉得你要去画画的时候,记得最开始的时候,不是因为勤奋,就是因为太喜欢了!你会忘掉时间!开始的话,其实你也不知道画的是些什么东西,反正很烂,但是你就准备坚持下来,那个就是……爆发出来的一种情感,就是很舒适的那种,唉!反正就是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你终于能做这个!就很幸福的感觉。啊……我也知道这个职业很苦,但是你喜欢的话你就感受不到能够。就像有些人玩电脑的时候熬了个夜,只知道很累,但是还是废寝忘食。”

由此可见,兴趣,或者说对画画的热爱,既是数位插画师生涯的起源,也是他们能够坚持下去的最根本动力。兴趣的影响不仅决定了数位插画师生涯发展的路径,并且正是有着这种从一而终,认定不弃的坚持和热情,才能让他们熬过生涯中最困难的那段时光。

3.2 学生时代的挫折与坚持

数位插画师职业萌芽于他们的学生时代,一部分来源于上文所述的对画画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自身的学习状况,家庭和周围的环境也对此有着比较大的影响。譬如B虽然对绘画抱有浓厚兴趣,但在学生时代,却由于家庭的影响终究未能如愿:“我有提出过要求,说想要报一个画画班,不过家里不同意。嗯,他们觉得……也不是说画画没有钱,我只是画画,是一个,嗯,在大多数人眼里需要验证的一个职业,就是你要验证你有没有这个天赋,需要非常长的一个时间,因为就算你很有天赋,也不会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就能展现出来,尤其是在小时候,然后会让人认为就是……嗯……画画是很难有前途的,会有这样的印象。所以就是没有,没有让我尝试,就给我毙掉了。因为后来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一直到考大学……比如你要升初中,然后你要升高中阶段,家长会认为就是如果你去学一个跟学校里要考试的内容无关的东西的时候,也就是在浪费时间。”但是比起笔者来,B显然在画画的热情和坚持上要更胜一筹,虽然没能如愿走上美术生的道路,但她在高考最后的报名阶段毅然决然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嗯,高考完了之后,是等于,因为你没有美术成绩,就没有办法报美术类专业,然后就这样完美错过!我那个时候其实是,我还是很想学艺术类,所以我就强行的,就是选择了一个不太好的大学,因为就是,如果选择一个民办的学校的话,其实它的办学也是要赚钱,所以在专业的划分上就不会那么严格。然后当时呢,我报那个学校的艺术类里有一个专业实际上是可以不要美术成绩的,不需要你是美术生就可以读。我就报了这个专业!”B的这份坚持最终给她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大学期间所读的专业虽然不涉及直接的美术创作,但在艺术和新媒体方面的耳濡目染对其之后的职业化依然有所助益。

相较之下,A在学习和画画的冲突上虽然也遇到了些麻烦,但是家庭方面还是给予了比较大的理解和支持:“……然后初中那个时候就是一直在练嘛……反正学习这个东西的话,当时下滑也比较厉害嘛,然后在家里我妈要是跟我大吵,然后就是要撕我的(画画相关的)书,叫我不要弄那些!反正当时……我家里还是不算特别反对,虽然也吵也闹,但是最后还是默许了我这种行为吧。”慢慢地,A一方面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强人意,学习对她来说似乎是一件痛苦的,但又必须坚持的事情——另一方面,她却越来越展现出画画的热情与天赋,因此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最后走上美术生的道路也就顺理成章了:“……大概到了我高二的时候,那个时候已经面临了一个升学的压力了。因为这边的分数线还是比较高的嘛……我当时应该是500多分左右吧……500多分一点点,但是我们那个分数是考不上比较好的一个大学的,然后我们当时那个班主任就是说,嗯……因为他也知道我在画画嘛,嗯……还教过我的书,然后就问我要不要去学专业,但是其实我当时学专业已经很晚了,就是高三的时候还学的话就是机会可以说是比较渺茫了,但是我还有一点点这种,一直在坚持不懈练习的一个手绘的功底,所以说我就,然后我妈妈她就,嗯!听了我们老师的话,就让我去一个比较偏的一所学校去借读,就是专门有那个美术班,我呆的原来的学校是没有那种专门的美术班的,因为我们那学校是就是直接文化分冲刺的嘛,然后我就去那个新学校。”虽然A最终通过自己的在新学校的努力,顺利考入了美院,但她在大学的专业的报考上却不尽如人意:“……当时新媒体这一块,最热门的专业就是动画专业,因为都说动画专业有扶持之类,但是进了那个专业以后你就会发现这个专业其实就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然后我进去以后,当时我在学校里面,我就觉得因为动画类的东西学的是运动规律和那个……一些镜头和那些方面的一个东西,这个其实属于一个偏电影的一个范畴对吧?并不是我感兴趣的……”因此A在大学阶段开始了辛苦的再学习——一方面,她要对付不太喜欢的动画专业的课程和作业,另一方面,她也要抽出时间来练习自己感兴趣的插画,好在这份坚持没有白费,这一阶段许多课余时间的练习和画稿,都为将来的职业化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数位插画师的学生生涯经常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孩子还是学习为先,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很难改变——即使他们能够支持和理解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也不希望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以外的事情上,这就让这一群体的生涯之路显得特别艰辛:一方面,必须要把大部分精力用来努力应对自己不太感兴趣的文化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还要经常面对和家长的争执,这种压力和挫折是许多人所无法承受的,可以说,没有家庭的支持,最后要走上美术生的道路真的是难上加难。此外,也应该注意到,从Super的理论的角度来看,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正是处于生涯的探索阶段,但是对于数位插画师群体来说,他们往往已经迎来了职业的建立初期,这种过早完成生涯选择的现象,需要更多家庭和学校的理解、引导与支持。

3.3 职业化的痛苦与挑战

就像许多其他职业一样,数位插画师的职业化过程面临着许多艰辛与挑战。遗憾的是,许多人都没能熬过这一关,最终只能把它作为一个业余的爱好而非终身职业。笔者本人,也停留在这个阶段的前期,艰难前行:“……说到职业化,那确实是非常辛苦……或者说有点难受的一件事,数位插画师……我们一般都自称画手,或者相互间以画师称呼,画家那是对传统那些,真正可以画自己喜欢的画的人的称呼。如果只是作为兴趣,或者只是画些同人的话,那确实可以闷起头来只画自己的东西。但是数位插画师的工作必须面对市场,商业化程度很高,你要画东西不仅要自己喜欢,还要能够迎合市场当下的,大部分人的喜好,因此就必须根据市场的喜好来调整你绘画的风格。另一方面,即使你调整了你的绘画风格,在接单的时候依然要面临许多修改,有时候你觉得这样画是最好的,这样画最能表现画面的情感和张力,但是约稿方就不让你这么画!况且常常约稿方都是不拾画笔的非专业人士,因此最后改完的画有时候会让人很挫折——是真的我画得不好?还是甲方的要求太高了?……”

B在职业化的道路上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是最大的问题还是她非科班出身,美术的功底本身不好,因此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好在她锲而不舍,勇于尝试的精神帮了她:“……但有很多人是这样的心态,就是你知道你自己画得不好,然后当别人问你,你能不能画一个什么什么样图的时候,就会拒绝。你会说我不行。我跟他们不一样。其实我在看到这个图的时候,我没有谦虚,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不行,我画不出来,但是我会说我可以画,把单子接下来。然后接下来以后,其实因为你已经说出去了,你已经说会画了,你就必须得画!然后一般他们给的时间很短,可能就1~2周嘛,我就会在1~2周里拼命地去学习!想尽一切办法!哪怕只是说为了能像那个风格,嗯……其实没有,没有很慢很细致地学习,就是像填鸭似的!但是自己想办法,找方法这样。然后在短短的……可能半年里面,然后那一段时间,就是接触到的,各种各样风格的图都接,然后就一下子变成……我,我会有很多画风,然后就有很多不同的方向……嗯……但到最后你会取舍的,最后,你会掂量着要留下哪些作为你主要的,能让大家都喜欢的风格……”

A面临的困难主要还是在自己的绘画风格和市场喜好风格的冲突上,但是她对这个问题最终做出了妥协——接受并修改:“……修改之类的我还是愿意的……就是我不会像,某一些……就像有一些人,他是觉得我画的东西是天下第一好看的,没有人可以说不好,我是不能修改这个东西的!就是有些人会有这样一个态度。这样一个态度的话接着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但是我当时就没有……现在想起来,就是还是能够,愿意接受修改的,所以说就是这么被压着,就让我改,然后慢慢地调整,就把风格调整,调整就是比较……慢慢地就是归拢到一个比较适合商业创作的一个方面来了……而且我一直都有在学习,我很欣赏的一些画手,然后也会看一些流行的漫画的连载嘛,因为连载它就是时下比较新的一个风格,会给你新的资讯和新的一个引导,所以说反正就是慢慢地调整。”

由此可见,数位插画师的职业化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内外部共同作用,反复磨合的一个过程。在职业化的初期,画师可以依靠自己的个人能力接到一些简单的单子,但是很快他们就会面临来自市场和甲方的挑战,他们要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要坚持自己的风格,还是根据他人的要求来做一定程度的调整?对于一个想要在行内继续干下去的画师来说,毫无疑问,选择的会是后者。然而这个选择对于许多画师来说,是非常致命的——10多年培养下来的美感和画风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因此想要真正完成职业化的转换,一方面,要求画师本人在性格上比较随和,“不那么钻牛角尖”,另一方面,也要求画师有一个长期,持之以恒的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不再是课堂和画室里练的基本功,而是要能够把握市场喜好的动向,与时俱进地,持续地调整自己的画风。正如A所言:“……我觉得能剑走偏锋,坚持自己风格的,也许能成为一个很厉害的画家,但是却很难成为一个职业插画师。”

4 讨论

笔者想从理论层次,对生涯议题做一番探讨。首先,不妨回到源头,从Holland的理论来看待生涯选择的问题——数位插画师是如何决定了他们的生涯道路的?显然,大部分插画师都不是通过生涯测试来决定他们的生涯方向的,他们会选择这个职业,只是单纯地出于对绘画的兴趣和热爱——这与Holland说提到的兴趣的主体地位不谋而合,Holland认为,影响个人职业选择的因素有很多,而兴趣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文认为对于数位插画师来的生涯研究来说,有2个注意点:一是应该区分生涯(Career)和职业(Vacation)这两个概念,对于数位插画师来说,兴趣在生涯发展上的作用比起大部分传统工作来更为强烈,兴趣植根于画师的童年,贯穿其一生,对于数位插画师来说,兴趣本身就在早期决定了生涯选择,而在这一选择决定后,画师才会在成长中逐渐以此为中心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需求,并且完善自己的技能,最后再反过来调整自己的职业选择。二是要考虑到,兴趣能凌驾于其他因素,对生涯发展起到如此明显的作用,是否也和数位插画师本身的职业特点(和他人、组织、社会的关系较为离散)有关?正是这种不同于大部分传统工作的特点,让画师的选择能够更加倾向于个人偏好,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小。

其次,包括Super、Holland和Savickas在内的许多学者都认为,个人的职业行为,应该视为个人的人格和所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人所处的环境会影响其人格的形成,而随后,不同的人格类型又会展现出在职业环境的选择和适应上的差异。从这个角度来看,笔者认为要注意到的是前后2个“环境”的不同,对于数位插画师来说,影响人格形成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学校的环境,而随后在职业化阶段,面临更多的则是网络市场和环境——画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而组织也可以根据画师的情况提供适宜他的环境,也就是Holland所说的“人-境匹配”。但是遗憾的是,笔者在研究中发现,数位插画师的成长环境都不尽如人意,他们都经历过许多挫折和困难,因此对于学校和家庭来说,应该给予这部分孩子以更多的理解和引导,而非机械性地强调学习——如果能及早发现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往美术生的道路上培养,不仅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减少许多矛盾与冲突,还可以避免很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在画师职业化过程中,对于组织和工作环境的选择这一问题上,笔者所考虑到的是,数位插画师这一职业相较于传统工作的不同:虽然Holland很早就提出了他的“人-境匹配”理论,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受制于多方面的因素,这种匹配往往很难完美达成,然而,数位插画师在职业特点上不同于传统职业的特性(一方面,它相较于传统职业,会给予个人更大的选择的自由,另一方面,它不同于作家画家之类的自由职业,它所面对的是虚拟的互联网市场),能够让插画师摆脱传统体制的束缚,真正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场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的成果。

最后,从上文不难看出,数位插画师的生涯发展,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童年的绘画启蒙;学生时代的探索和能力的培养;职业化阶段的尝试、建立与稳定。如果从Super发展论的角度来看,以上3个阶段可以分别对应到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和建立阶段。也就是说,数位插画师的生涯发展规律,和传统理论是基本符合的,但是本文认为,在考虑到一般规律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以下2点:一是数位插画师在生涯选择的问题上,正如Marcia所言,呈现出过早完成的现象(Marcia,1966),许多画师在中学时代就确定了自己的职业志向,并且在大学阶段就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这就需要家庭和学校对他们能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引导。二是数位插画师的职业特点,数位插画师本身是个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职业,从业者都比较年轻,即使是资深画师,生涯也都还处于建立阶段或者维持阶段的初期,同时笔者也在研究中发现,数位插画师对从业者本身的体力、精力、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很可能会较早迎来事业的瓶颈期,面临退休和转业的问题,所以对于数位插画师来说,将来进一步的发展状况,还有待长期性的研究。

5 后续研究展望

本文在数位插画师生涯发展的议题上,采用叙说研究的方式,“旧瓶装新酒”,以传统生涯理论来探讨新兴工作的问题,做出了第一步的尝试,但是仍然有许多工作尚未完成。首先在性别和社会声望议题的研究上,还有许多工作值得去做:笔者在研究中发现,两位受访画师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在他们认识的许多画师中,选择在家工作的数位插画师在性别上,女性要远多于男性——大部分男性画师还是会选择在传统公司或者工作室里,从事和他人共事的工作,而不会把家作为主要工作地点,这也和笔者本身的体会一致。Gottfredson认为,生涯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设限和妥协的过程,而对于个人来说,性别类型和社会声望会是最重要的2个考量因素。对于性别来说,之所以女性会多于男性,很可能是由于刻板印象决定的——男性在家中不出门,对于许多家庭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事情,而相对的,女性在家中工作的同时兼顾家庭和孩子,则认为是可以接受的。而在声望方面,需要注意到的是坐班制的工作方式可以获得更多现实中的,工作上的肯定和升迁的机会,并且有利于将来的职业转换,而在家工作的方式,能收获的则是来自虚拟网络的声望——许多成名的画师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网红”(网络明星),他们拥有大量的网络粉丝,在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上极为活跃。因此,如何从性别和社会声望的角度,重新看待数位插画师生涯发展的问题,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

其次,数位插画行业虽然有着比较浓重的商业气息,但是其依然有着绘画创作本身具有的艺术性,对画师的创造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将来的研究中引入Csikszentmihalyi的“心流和创新心理学的理论”,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尝试(Csikszentmihalyi著,黄珏苹译,2015)。Csikszentmihalyi认为,“心流”意味着“全神贯注,精神力高度投入于某种活动的状态”,心流会衍生出一种积极正向的心理情绪,对提高专注度、充实感,以及创造力的激发都有所裨益。而在创造力过程达成“心流”的状态,需要有三个条件——“目标的明确性”、“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面对的挑战与自己具有的技能间,要达成某种平衡”,此外,个人所处的环境,也对创造力的激发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数位插画师的生涯研究来说,需要考虑的是:有着明确个人阶段性目标,喜欢挑战自己未知领域的画师,是否能够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以利于作品的完成、能力的提高以及事业阶段的提升?画师与约稿方反复讨论改稿的过程能否视作反馈的一种方式——还是说反而阻碍了画师创造力的发挥?画师要如何改善自己所处的物理环境,家人和学校又能提供怎么样的外部环境来促进他们创造力的激发?……以上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最后,是更高层次的,社会学的议题。Bourdieu认为,资本有3种不同的形式: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Bourdieu的理论采用了经济学的架构来看待文化资本,其认为文化资本的积累是一个需要时间、金钱和背景的过程,因此并非所有阶级都有条件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有能力来满足文化资本积累的条件。他认为,文化资本的再生产是一种“社会炼金术”,即“占据社会权力的集团以及社会成员,试图以当代文化再生产制度和组织,通过文化再生产的运行机制,玩弄一系列象征性策略手段,保障他们一代又一代地连续垄断文化特权。”(Swartz著,陶东风译,2006)

笔者认为,Bourdieu的这一观点对数位插画师的生涯研究颇有助益,可以考虑到两方面问题:一是由于插画师职业的特殊性——横跨虚拟和现实的两端,分析起来也就具有了两面性——一个插画师很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较低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但在虚拟网络世界中有着极高的声望和作品评价——他会有两个不同(场域)的文化/社会资本共存。二是这两个不同的文化/社会资本转换的问题,要注意到场域的复杂性:对于数位插画师来说,资本转化的“场域”不再仅局限于传统的现实社会,而是牵扯到了虚拟世界,这也就使得问题更为复杂化——一方面,传统的资本制度化形式依然有效,学位文凭和社会声望依然可以作为符号或形式,但它的作用很可能会被大大削弱——网络虚拟世界的场域里,现实社会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难以分辨,其重要性也就变得模糊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有另一套符号和制度,譬如可能是粉丝人数、上榜次数、直播观众、作品引用量等等,但是究竟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另一方面,数位插画师同样要回到现实世界,面对现实问题,尽管在分析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上有所区分,但在衡量经济资本的标准上应该是相同的,这就引出了另外两个假设:一是虚拟场域中的资本转换是否会比现实更为容易?二是数位插画师在两个不同场域中的社会和文化资本,是否可以以经济资本为中介进行转换(在虚拟场域中有着高社会和文化资本的人,以经济资本为中介,最后提高了现实场域的社会和文化资本)?

如果上述2个假设都能成立(虚拟场域中资本转换比现实场域更为容易,以及现实和虚拟2个不同场域的资本可以经由经济资本为中介进行转换),那很可能对生涯发展研究提出一个新的视角:Bourdieu认为现实世界的阶级跨越是很难实现的,但是这种观点是建立在传统工作基础上的,很可能并不切合数位插画师这一新兴工作形态,对于画师来说,阶级跨越也许并不再是那么困难的问题,因为可以尝试通过提高虚拟场域的资本,经由经济资本中转后,进而提高自己现实场域的资本,从而实现阶级跨越,拓宽生涯发展空间。当然,这些观点都还处于初步阶段,需要将来进一步的研究来完善。

猜你喜欢

数位画师生涯
我的教书生涯
吐槽退役生涯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相同数位相加减
分清数位 照“位”读写
你了解“数位”吗
敦煌画师,I服了YOU
《艺术家生涯》开启莫华伦导演之门
认识数位
插画师笔下的时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