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加强高职学校的财务管理
2020-01-08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李红红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李红红
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观念、财务管理体制运行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不足,为了能够解决这些不足之处,需要高职院校的领导进行从上而下的变革,将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中的弊端予以排除,并且将时代发展下的优秀经验引入进来,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财务管理模式。
1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现状
1.1 财务管理观念落后
受传统经费分配体制的影响,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观念严重滞后。大多数院校的财务管理重点放在了如何增加收入上,缺乏提高成本本身所衍生出来的效益的观念。当需要资金时,一些院校往往习惯于想方设法地向国家财政要钱。但是,随着近些年高职教育不断发展,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政策和要求发生了变化,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目标和任务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尽快转变财务管理观念,树立起统筹筹集资金、合理分配资金、高效使用资金的先进管理观念,促进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健康有序发展。
1.2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体制运行缺乏科学性
中国高职院校目前普遍实行的财务管理体制有“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两种形式。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体制的学校,财务集中管理,财权集中,学校下属院系没有得到学校的授权,没有权力却要对外承担责任,不享有相应的利益,却还要担心承担责任,院系领导在此种模式下,自然没有用心工作的动力,工作积极性不高。而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的学校,财权分给下属院系和部门,下属院系得到了授权,但是责任承担体制不健全,权责划分不明确,责任划分混乱,容易出现各院系之间,院系与学校之间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形,使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1.3 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受传统观念影响,会计工作往往取代财务管理工作,会计人员兼任财务管理人员。实际上会计工作大大不同于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是对财务活动及其财务关系进行管理,统筹各项财务项目,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会计为财务管理服务,提供信息数据支撑,但会计不是直接管理财务活动,不会直接进行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分配、财务监督等。会计工作更多的是一种手段,而财务管理不仅是手段,更是目的。
当前高校多的是记账、算账、报账的会计人员,却缺乏专业的、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致使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因为缺乏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统筹协调,出现目标不明、重点不突出、决策定位不准确等问题。
2 高职院校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
2.1 顺应时代,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观念
首先,应及时调整和改变过去落后管理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调整,高职院校对于资金不能一直依赖国家财政支持,要创造出更多的资金来源渠道,并且根据学校的自身特色,打造出学校自己独特的创收项目,自力更生,创造内生动力。促进学校财务部门的职能由会计核算型向财务管理型转变,促进学校财务管理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学校的财务管理部门不仅仅是担任简单的记账、报账等会计核算工作,更多的是从决策、制定方案、实施、监督、管理,全方位、多环节的对财务活动进行综合管理。
2.2 建立和健全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体制
对于“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体制的学校,适当将权力下放,赋予院系领导的部门负责人更多的权力,调动相关领导和负责人的积极性;而对于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的学校,明确责任划分,使院系领导承担起与其权力相匹配的责任。同时加强财务制约和监督,形成有权有责、权责一致、权力制约、权力监督的完善高效的财务管理体制。
建立重大财务项目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学校的重大经济决策由学校决策机构集体讨论决定,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征求专业财务管理机构和人员的意见,引进专业人员参与决策,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对于涉及学校及职工重大利益的经济决策,应当向全体师生公开,保证决策的公开性。
2.3 强化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一方面,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财务部门和其他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形成内部制衡机制,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监督,防止发生推诿扯皮、推卸责任的情形。另一方面,顺应时代,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的优势。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的作用,对院校资金的动向进行实时监督,及时反馈,利用信息分析技术对资金数据进行分析。
3 结语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国家、社会各方面经济政策,市场形势的变化,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在自身建设、综合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如何加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是高职院校发展提高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