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分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20-01-08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马琳

河北农机 2020年6期
关键词:基础工程造价分类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马琳

在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和教学总体目标要求,制定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分别配备相应的师资力量,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能够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人才培养目标、企业发展需求和学生终身职业发展的要求纳入统一体系中,全面提升教学实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1 专业分类教学实践的基础

专业分类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在课程构建、师资力量和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全面完善教学模式实施的基础,从而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应有的基础。就工程造价专业来说,主要是依据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要求,首先将工程造价专业按照工作内容划分为土建、安装、市政园林三个方向,其次是根据工作岗位和资格考试要求分为造价师级和造价员级两个层次[1]。在学生入学之后,引导学生选择对应的方向,实施分类培养模式。造价员级的教学内容,更加侧重于造价员的工作流程,重点培养学生通过造价员资格考试和技能竞赛能力。而造价师级的培养则更侧重于造价师资格考试,更侧重于造价管理工作的创新。

2 专业分类教学实践的内容

以本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分类教学实践的内容为例,在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类的基础上,深度明确教学标准,同时选择4或5门专业主干课程。对于选定范围内的课程内容,通过组织对应的教学团队,明确各个层级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团队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兴趣特征、就业需求和学习状况等,进行分组教学。利用微信群和教学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互帮互助学习,为学生学习内容拓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基础。在同一学习层次中,尽量提升成员之间的协调学习力度,在不同的教学目标指引下,确保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不断提升,不断提升其核心素养。

3 专业分类教学实践的途径

专业分类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推广应用过程中,主要是依托以下几个途径开展教学工作:一是构建对应的课程教学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程、职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学生根据自身的选择和整体目标培养要求,在对应的平台上选择与自身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在四个平台中,公共基础课程是所有学生共享的,职业基础课程则是各专业的必修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则需要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个体进行选择。二是建立专业群,在高职学分制教学与辅修课程体系共同指导下,根据学生所选专业的不同,合理优化课程体系,将不同需求的同学集中在统一的微信群中,做好课外交流与辅导。同时为学生组织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专业化学习和个性化技能训练的需求[2]。三是建立工程咨询工作室,定期聘请相关方面的工程师开展咨询服务,组织学生以学习、提问和交流的方式,与工作室人员开展互动。这种方式既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又与真正的项目实践有所差异,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

4 专业分类教学实践的探索

专业分类教学实践,是高职院校整体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完善现有教学体系的重要途径。由于目前对专业分类教学的理论认识还存在较多方面的不足,在教学实践中也还存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尤其是在课程体系组织方面,暂时还无法摆脱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因此在本院校专业分类教学组织过程中,暂时以建筑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为对象,在小范围内进行对应地教学实践,在经验总结和主体框架较为成熟的情形下,逐步将范围拓展到建筑设备工程、建筑监理工程等专业中,进而为更大范围内的推广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更好地引导分类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在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同步导入课程考评体系改革,根据考核结果与传统评价模式中反映问题的不同,为后续改革的实施提供指导。

5 结语

分类教学模式是根据高职教学显示需求和发展特征所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应用原理方面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能够带来的效果还有待考证,对于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支撑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总结和分析。随着分类教学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其所能够展现出来的效果必将更加明显。

猜你喜欢

基础工程造价分类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探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实践举措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分类算一算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