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宜昌市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与防治对策
2020-01-08王前涛韩玉江关迎池唐小兵
王前涛 孟 芳 韩玉江 关迎池 唐小兵
(1.宜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湖北宜昌 443000; 2.宜昌市气象台 湖北宜昌 443000;3.枝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湖北枝江 443200; 4.当阳市植物保护站 湖北当阳 444100)
宜昌市小麦常年种植面积3.55万hm2,其中枝江市1.73万hm2,当阳市1.75万hm2,即主要集中于宜昌东部平原地区。2020年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5级,发生面积3.48万hm2,防治面积9.46万hm2。通过及时监测预报与科学指导防控小麦条锈病,估计挽回损失产量38812 t,实际损失仅2008 t。2020年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极其特殊,通过分析与总结相关的防控经验,对指导今后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病害特点
1.1 秋苗见病期早
2019年12月9日,在枝江市七星台镇董家湾村发现小麦条锈病,比近年发生偏重年份的2015年1月20日见病早42 d,比历史最早年份1983年12月12日还早3 d。2019年12月10日,在当阳市玉泉办事处和育溪镇首先见病,比2017年和2018年平均提早3个月。小麦条锈病见病期打破记录,成为新的历史最早发病时间。
1.2 见病形态特殊
枝江、当阳两市首次见病即为发病中心,枝江市首次见病发病中心0.25 m2,病叶22片;当阳市首次见病发病中心2 m2,病叶200余片,严重度达10%~60%。往年常见为零星病叶,后期再缓慢扩展为发病中心;2020年4月14日,在枝江市发现条锈病侵染麦芒和麦穗并产生鲜黄色锈孢子。
1.3 无明显潜伏期
枝江、当阳两市首次发现的发病中心经处理后无明显扩散迹象,之后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田间调查,病田率较低。1月13-14日,当阳、枝江两市加大普查力度,陆续发现多个较大的新发病中心,说明该地条锈病在发现之前就已传入并不断繁殖扩展,无明显潜伏期。
1.4 时间长且扩散快
从12月上旬见病至4月下旬见冬孢子,2020年条锈病发病持续时间长达5个月,比正常年份长1.5个月。1月中旬至3月下旬,大田普查发现病田率不断增高,发病部位多为上部新叶,发病中心数量增加较快,说明条锈病既有外部持续传入,又有内部不断扩散,其中枝江市1月中旬病田率达4.5%,2月上旬达26%,2月中旬达42%,2月下旬达71%;当阳市1月13日普查病田率为18.2%,2月19日为25.9%,3月23日达到94.7%。2月中旬至3月下旬为病情扩展流行高峰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枝江、当阳两市组织开展大面积普防,3月下旬,发现田间二次流行现象明显。
2 病因分析
2.1 邻省菌源充足
据陕西省植保工作总站通报,截止2019年11月25日,全省小麦条锈病秋苗见病13个县区,12月9日扩展至18个县区,见病面积2.12万hm2,是2010年以来冬前发生县区数最多、面积最大的一年,呈现出发病范围广、菌源量大的特点。陕西病害扩展迅速,通过大气环流为宜昌及湖北省其他地市提供了充足的病源。自北向南,12月3日,襄阳市首次见病;12月7日,荆门市首次见病;12月9-10日,宜昌市的枝江、当阳两市首次见病。
2.2 气象条件适宜
2019年冬季至2020年早春3月的气温和降雨情况均适宜条锈病长时间侵染、繁殖、扩散,从而形成2020年条锈病无明显潜伏期、病情流行扩散快的特点。其中,2019-2020年冬季(12-2月)宜昌市暖湿气候特征明显,小麦主产区平均气温为7.4℃,较常年偏高1.5℃,居1961年以来的第三位,仅次于1998-1999年和2016-2017年。期间虽然出现4次降幅6℃以上的降温过程,但没有出现日均气温低于0℃的天气;降雨量为157.5 mm,较常年偏多近1倍,居1961年以来的第二位,仅次于1992-1993年。平均雨日数为26 d,较常年偏多4 d,平均相对湿度为76%,偏高4%。冬季天气状况整体有利于小麦条锈病病菌侵染扩散,发病中心无明显潜伏期,为病害流行积累了菌源。2020年春季(3-4月),小麦主产区平均气温为15.1℃,较常年偏高1.2℃,期间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有22 d的日最高气温大于23℃,但主要出现4月中下旬;降雨量为137.9 mm,较常年偏少10%,平均相对湿度为70%,偏低5%,期间降水分布不均,3月降雨量和雨日数仍较多,早春3月的天气条件利于病情扩展流行。
2.3 防控难度较大
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枝江等地较早进入封城模式,广大干群的精力和注意力主要放在防疫上,对技术人员下乡开展田间监测及宣传防控工作有一定影响;部分农资经营店年前备货不足,调运物资相对困难;部分乡镇为避免人员聚集,存在阻挠农民下田劳作的情况,导致基层防控进度不一致,联防联控不到位;后期田间菌源量大,未防田块成为已防田块的菌源田,再侵染、再流行现象明显,一般情况下需要防治3次以上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3 防控措施
3.1 及时发布病虫预警信息
市县两级发现病情后及时将情况向主管部门、省植保总站进行报告,按照要求持续开展大田普查、严密监控其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报。12月20日,当阳农业110发布“高度警惕小麦条锈病大流行”预警信息;1月7日,宜昌植保发布“小麦条锈病成偏重发生态势”预报;1月20日,枝江发布“防好条锈,开心过年”防控信息;2月21日,枝江植保发布“2020年枝江市春管春耕技术指导意见”;3月26日,当阳市发布“抢抓晴天,抓好小麦病虫防治”通告。市农技中心植保站按照全省统一部署,从3月9日至5月7日的近两个月期间,实行小麦病虫防控情况周报制,随时掌握全市病虫防控进展。
3.2 攻坚克难全力统防统治
面对疫情下条锈病防控的严峻形势,各地加强宣传发动,整合资源开展防控工作。2月14日,枝江市农业农村局发布“加强新冠肺炎期间农业生产管理的指导意见”;2月29日,当阳市农业农村局发布“关于统筹做好疫情期间小麦、油菜病虫害防治的指导意见”;3月29日,宜昌市农技中心通过微课堂讲授“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全市小麦防控工作开展。枝江市多方整合防控资金,2月23日至3月5日,全市共征调31台无人机、92台大型农机、142台担架式喷雾机,药剂6 t,汽、柴油4万L,完成了主产镇1.63万hm2小麦条锈病的防控工作。当阳市于2月11日开通了农资配送绿色通道,确定了3家企业及3台车辆,承担该市疫情防控期间农资集中配送任务;从3月4日起,启动大面积统防统治,在两河镇、草埠湖镇等主产区调用大型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先进施药器械,实行统防统治,至4月15日,完成小麦条锈病防治5.01万hm2。
4 指导建议
4.1 加强病虫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下条锈病的大发生,对植保专家体系、监测和信息调度体系是一大考验,市县乡各级需要加强植保专家团队建设,稳定植保队伍,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发现和预测病虫的能力;要创新植保信息制作、发布、宣传机制,充分发挥微信、短视频、公众号等新媒体的作用,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布病虫信息,提升防控宣传与动员能力。
4.2 加强病虫疫情应急防控队伍建设
病虫防治季节性强,机防队服务和营利能力有限,队员科学用药知识不过硬,植保社会化服务总体来看是农业现代化和全程机械化的短板,需要加强防疫队伍建设。通过搭建技术服务平台,组建技术指导组,提供病虫情报、田间诊断、用药咨询等服务;建设物资保障组,开展农药品种、价格、销量等市场调研,用市场化手段储备必要的物资和防控器械;加强专业化防治组织登记备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物化补贴、植保器械补贴等方法,提升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通过应急演练、技术培训考核、能力大比武等手段,提升应急调度防控能力。
4.3 加强新药剂与新药械的试验推广
疫情期间调研发现,农户对“粉锈宁”、“多菌灵”等老产品防治条锈病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印象,而对“戊唑醇”、“己唑醇”等新产品的认识有限,对其稀释倍数高表示很不放心;有些复配制剂看似浓度高,但其中高效的新农药含量较低,影响了防治效果。一家一户的小面积耕种不利于植保无人机、喷杆喷雾机等大型先进植保器械的推广应用,影响了统防统治效率,需要加大新药剂、新药械的试验示范与培训推广应用力度,扶持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