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操“热”现象的“冷”思考
----对大课间体育异化的审视
2020-01-08霍鹏飞史冬博
霍鹏飞,史冬博
自1985年我国开展第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开始至今,学生体质下降问题就一直是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关注的重要议题。然而,经过近30年的学校体育发展变革,我国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质下滑仅仅呈现出微乎其微的缓解趋势,诸如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前位,儿童超重和肥胖率不断攀升等问题仍然困扰着国人。与此相呼应的另一个焦点是中国足球水平几乎停滞不前的痼疾难以根除的问题。中国男足国家队队员的窘迫战绩大大影响了青少年踢球的热情,青少年足球人口严重萎缩,足球发展的社会基础薄弱,全国的足球人口呈直线下滑之势。
在此背景下,2009年4月14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体群字[2009]54号),制定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并于2009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校园足球工作,其根本目标是培养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最终目的是提高中国足球运动水平。之后,教育部从2014年底开始,正式牵头负责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正如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所言,经过四年的努力,校园足球工作可以说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经历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足球特色学校;(2)足球师资储备;(3)场地建设方面。王登峰司长坦言四年间校园足球已经呈现出完善的教育体系、完善的竞赛体系、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三个特点。[1]
在校园足球工作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这个进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诸如:“没有足球课”“一校一队”“金牌崇拜”“财力偏向”“竞赛泛滥”“遏制同类”“场地远离学生”[2]等众多与校园足球初心偏离的问题,其中遭非议较多的就是校园足球中关于“足球操”的是非问题。在国家全力推动校园足球工作的大环境下,足球操作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被众多学校所热捧直至发展出现异化。这反映出以课间操为代表的大课间体育发生变质,其符号形式与原初内涵渐行渐远、与传统大课间体育的意蕴逐渐背离。这个状态在本质上可理解为人同自己生产的大课间体育“意义”相异化造成的。笔者以足球操的异化为逻辑起点,对大课间体育的异化进行审视,企盼能引起学者对归正当下大课间体育的思考。
1 足球操“热”现象中的异化
“异化”(Alienation,Entfremdung)是一个哲学概念,主要是指这样一种现象,人作为有自我意识和能动性的主体亲手创造出来的力量外在于人,独立于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人疏远或隔阂,甚至转过来支配人、奴役人。[3]19世纪,费希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分别从“自我论”“绝对理念”和“人本主义”出发将异化概念转变为哲学范畴,之后卡尔·马克思最终完成了异化理论的建设。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卡尔·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指在私有制,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异化劳动呈现出四种形式:(1)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2)劳动者与自己的生命活动相异化;(3)劳动者与其类本质相异化;(4)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4]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定义足球操被热捧后出现的异化现象呢?足球操仅属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之一,因此我们只需定义大课间体育异化这个集合概念即可。根据马克思提出的异化概念,大课间体育异化可以尝试性定义为:在学校体育背景下,大课间体育产生出于自身本质相殊离的产物。它在取得独立性的同时反过来成为制约人、统治人的力量。而造成物对人的统治的原因在于社会关系中如权利等对人造成的异化;它的结果表现为运动由人的自由、自觉、快乐的本质活动蜕变为困苦的、异己的、被迫的活动。[5]
1.1 足球操内容的异化
足球操是在国家大力推动校园足球工作开展的背景下作为大课间活动的设计内容被各地方学校所纳入。事实上,除足球操以外在中小学大课间的设计内容中还有诸如篮球操、排球操、羽毛球操、网球操等多种多样的球操形式。这些球操同武术操、搏击操、街舞操、瑜伽操、跆拳道操、柔道操、啦啦操、八段锦操、五禽戏操等构成了“运动项目操”作为课间操内容的全部形式。而在我国早期的课间操文化中,充当课间操主要内容的一直是国家编排发行的广播体操。足球操在创编之初,其组织形式继承了广播体操发展的标准样式,即在大课间25~30分钟的时间内,全校学生在体育教师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下,以集体参与的形式在同一空间场地内做统一规定的足球基本技术动作。
在开展校园足球工作的过程中,大课间被校园足球的基层工作者一眼看中,将其视作面向全体学生最理想的足球教育时空。于是,除去那些足球基础较好的足球特色学校外,许多基层学校的大课间都理所当然的变成了“足球大课间”。而针对足球大课间的内容设计,这些学校不约而同地把足球操作为大课间的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足球兴趣,向学生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初衷所设计的大课间足球操,内容基本涵盖了增强球感的球性练习——挑、拨、拉、扣、踩、颠等;幅度较小的传球、接球、头球练习;短距离的运球练习这三大方面的动作内容。这些内容的设计符合足球运动的本质规律,有利于学生在参与大课间运动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足球基本技术。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提醒我们新兴事物的发展必定会受到各种不可控因素的干扰而出现异变。足球操从萌生到创编到逐渐发展至今还没有经历很长时间,因此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很快出现了异化现象,首当其冲的就是足球操内容的异化。2015年11月,河南驻马店第二实验小学举办校园足球操大赛,持续三天的活动共有5000多名学生参加,“整齐划一”的足球操给大众带来了十足的视觉冲击力。而这里的“整齐划一”指的是学生双手抱着足球去做操所表现出来的整齐。2018年11月12日,在曾经亚洲球王李惠堂先生家乡的梅州梅县区华侨中学,梅州市中小学足球排舞培训活动开始启动。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旨在让广大学生在舞蹈(足球舞)中感受足球、认识足球、推广足球的本次排舞作品却被“对足球放置身前置之不理,围绕身前的足球做出妖娆的扭臀、摸脖、摸头”等与世界第一运动足球本质大相径庭的舞蹈动作所填充。在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类似的校园足球大课间“足球操”或“足球舞”不胜枚举。这些悖离校园足球开展初衷的异化的足球操设计内容与大课间体育的发展理念背道而驰。
1.2 足球操参与主客体的异化
1.2.1 足球操参与主体-学生的异化足球操出现异化对学生的思维认知和身心健康首先产生了不利影响。体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作为恢复人的本质与价值的生命活动及社会实践,体育意味着人的一种解放。[6]校园足球大背景下,学生在大课间按学校要求“被迫”进行异化的足球操练习,不仅不能保障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以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而且对足球这项以脚为主支配球的同场对抗性运动产生了认知偏差。在足球大课间参与过程中,对于那些原本接触足球运动较少的学生而言,他们从足球大课间认识到的足球是如此的“妩媚”和“妖娆”,这影响和改变着他们对足球运动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这个项目的喜爱与否。而那些对足球运动感兴趣的学生则会将“妖娆的足球操”与之前向往的“世界杯足球”进行惯性对比,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这些学生对足球这项运动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学生喜欢踢球但讨厌参与大课间体育的现象也接踵而至。学生把足球大课间看成一种负担,有的学生甚至编出各种谎言逃避参与大课间活动。这种身心分离的体育参与过程不仅不会给学生带来运动参与的快乐,而且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身心的折磨。在这样异化的大课间活动过程中,异化的足球操使学生身体异化的同时也异化着学生的道德品质。
1.2.2 足球操参与客体-教师的异化校园足球中出现的异化的足球操一般都是舞蹈和健美操老师根据之前的舞蹈或者健美操作品编排而成的。[7]“足球”在其中仅仅只是作为一个“道具”或者所谓的“足球元素”被画蛇添足般地加之进去。学校编排足球操的出发点就是应付检查或者盲目跟风、搞迎合,这些老师不仅不了解足球,更别谈尊重足球运动的本质规律,但却可以将足球操在形式上编排的惹人眼球,从而给校园足球大课间营造轰轰烈烈的氛围。教师在学校“政绩观”“利益观”的导向下丢失了作为施教主体的“本我”身份。过分追求大课间形式上的满足,忽视了教育客观发展的规律,完全背离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初衷。足球操引入大课间体育是为了更好地向学生普及足球运动、增强学生体质,但在教育行政和管理人员“急功近利”思想的诱导下却只注重制造大课间抓人眼球的效果,为了大课间而进行大课间,把手段当做大课间体育的目的。在这样异化的情境中,基层教师在日复一日简单的轮回中日渐丧失了应有的智性和灵性。这种状况的延续,久而久之使教师的性格、品格也发生异化。[8]
2 足球操异化现象的诱因
足球操在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被诟病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笔者认为致使足球操出现异化是一系列因素导致的结果。足球操面对的行为主体是中小学不同足球基础的学生。他们的足球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几乎没有接触过足球。对于那些长期以来足球只面对少数学生、绝大部分学生足球基础不好的基层学校来说,想要面对全体学生就会首先面临“学生不会踢球,足球在脚下什么都不是”的技术掌握问题,同时也面临着“场地太小容不得全体学生踢球,甚至连站下全体学生都困难”的场地问题,更面临着给同行领导展示时的“场面一团糟,脸面过不去”的政治问题。[9]只有“手抱着足球做操或跳舞”才能最快解决以上所有问题。在这样的因素作用下足球操堂而皇之地走上了异化的道路。因此我们可以将足球操的异化诱因归纳为以下三点:
(1)教育工作者在将“足球操”这项内容引入大课间活动时没有充分考虑足球运动本身的特点,足球相对于其他运动项目不易于操化的属性被忽视。
(2)基层学校领导对足球发展理念模糊不清。在国家大力开展校园足球的背景下存在盲目跟风、搞迎合、急功近利主义思想的非理性行为。
(3)“足球”“大课间”“操”在同一时空内三个概念维度的融合与交叉存在根源上的矛盾,即足球运动负荷较大且不易操化而大课间需要发挥课间“休息”的功能。
3 大课间体育异化的审视—析因
足球操在学校大课间体育中发展至出现异化的现状不只是说明足球这项运动进入大课间体育后发生了异化,更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以足球操为典型的学校大课间体育发生了异化。大课间体育的活动内容“丰富”起来了,但是其趣味性和时效性却让人堪忧。大课间体育被赋予的职能越来越多,多而生乱!其发展目标日渐模糊。以上一系列的问题都印证着“大课间体育”发生异化的现实窘境。因此,笔者对“大课间体育”从最基本的概念出发进行必要的审视,逐步辨析其出现异化的本质原因。
3.1 “大课间体育”概念的逻辑混乱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从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而来,在我国全面推广是从2005年10月鞍山市举行的全国“落实中小学生每天l小时体育活动”的现场会上开始的。在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7号文件)第七条明确指出: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10]在2012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中再次提到各级各类学校要制订和实施体育课程、大课间(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的阳光体育运动方案。[ 11]“大课间体育”推广的意义就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文件中得到一致的认可,并成为大众公认的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在中小学学校体育检查工作中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但是,值得我们冷静思考的是大课间体育的本质是课间活动。课间活动是学校生活中为了使学生调节和缓解学习疲劳而提出的一种积极性休息方式。它的根本目的并不是直接为了通过给学生一定的运动负荷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或增强学生体质。大课间体育在时间上由课间操的15~20分钟增加到25~30分钟,希望通过这样的时间安排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每天进行1小时的体育活动,避免学生身体素质由于学习任务繁重和运动量不够而下降。但这样的设计本身就存在理论问题和操作上的困难:大课间活动中如果运动量不足、运动负荷过小,就达不到增强体质的作用;如果运动负荷过大使学生过于疲乏,又会影响下一节课的课堂学习 ,与“课间”作用相违背。[12]因此,大课间体育概念中的“大”(时间延长,运动量增大)和“课间体育”(课间休息时的体育活动)在逻辑上存在根本矛盾。“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产物”,“科学理论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及与这些概念相应的判断,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组成的”。[13]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我们没有确定大课间体育的基本概念就不可能找到理论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没有形成对基本概念的正确认识也就不能避免大课间体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设计出现错误和偏差。因此大课间体育在基本概念未厘清就迅速进入学校体育工作中蓬勃发展的客观现实为大课间体育的异化埋下了祸根。
3.2 大课间体育职能的交叉叠加
改革开放以来,应试教育倾向日益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受到轻视,校内体育锻炼时间受到严重挤压,青少年学生的基本体育锻炼日益成为问题。[14]面对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呈现出全面下降趋势,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所在。从2007年七号文件发布以来,政府多次在国家文件中反复强调保证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因此大课间体育25~30分钟的时间在应试教育占据主导地位的学校工作中就显得格外宝贵,也理所当然地承担起执行国家政策对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要求的职能。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大课间体育也被主观要求必须保证发挥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不影响学生后续课程学习的功能。
学校是民族传统文化走向普及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 具有系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功能。[15]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教育、文化、交流和增进健康的作用,因而对于促进个人及其所属群体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价值。[16]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深入开展,非遗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式的不二选择。以山西非遗体育项目为例,诸如翼城花鼓、文水长拳(左家拳)等项目已经在当地学校体育工作中充当重要角色,大课间体育的时间也被这些非遗体育项目的开展所占据和利用。如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重视程度越来越深,更多的非遗传统体育项目在研究学者的倡导下陆续加入学校体育工作中。大课间体育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也承担起了传播和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职能。
由于中国足球水平一直徘徊不前,足球发展的社会基础薄弱,足球后备人才匮乏,校园足球自2009年起就成为教育部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而大课间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校园足球工作开展的主阵地。2015年7月22日,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足球运动作为学校大课间和课外活动内容,鼓励引导广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积极参加校外足球运动。”[17]2017年2月9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区)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再一次指出“加强校园足球的大课间、课外锻炼的常态化锻炼机制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以足球为主题的阳光体育活动。”[18]这些文件的出台都在对校园足球工作作出宏观指导的同时,对学校体育中大课间体育的开展进行了具体规定。大课间体育在校园足球工作稳步推进的过程中承担起了向广大中小学在校学生普及足球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足球兴趣、为国家培养和发掘足球后备人才的职能。
综上所述,大课间体育发展至今已经承担起不同层次、不同内涵的多种职能。这些职能是大课间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在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过程中主动生成或被动赋予的。职能的交叉叠加使大课间体育的发展失去了本真。它成为独立于学校体育发展的一种意识形态反过来对学生、教师甚至学校的发展产生制约和统治作用,助长了大课间体育异化的现状。
3.3 社会本位与功利化的影响
我国的教育历来是强调“社会本位”的,强调体育为政治、经济服务。在这种背景下,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在对教育目的的解读与实施中难免过于功利化。[19]大课间体育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部分。校园足球大课间是国家为推动校园足球工作蓬勃发展所提出的一项举措,而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是为了解决中国足球后备人才短缺,足球社会基础薄弱,全国足球人口匮乏的社会问题。足球操出现异化正是基层教育管理人员在“社会本位”的大背景下,对校园足球工作开展目的的解读与实施过于功利化的结果。功利化目标取向导致学校的非健康发展,使工作重点放在了如何制造表面光鲜和轰动效应,而不是真正地解决实际教育问题。[20]习近平主席曾多次提及“功不必在我”“久久为功”,这正是对社会发展过程中那些存在急功近利主义思想之人的鞭策和警醒。足球操异化的现象与我国文革时期出现的“毛主席语录操”有着历史变革的共通之处。那时毛主席语录歌是最时髦的、最流行的革命歌曲,于是用毛主席语录配上乐曲再填加上徒手体操动作这种所谓的“毛主席语录操”就一下子风靡北京、遍及全国。[21]这样的体育存在形式完全忽视了体育的本质属性的发扬。校园足球中异化的足球操是在社会本位与功利化影响下大课间体育发生异化的产物,因此都印证了社会本位与功利化思想对大课间体育出现异化的推波助澜作用。
4 结论
(1)校园足球背景下足球操被热捧直至出现异化的现状是中国社会对足球运动成绩和对学生体质双向需要的合力促成的结果。足球操的异化不只是足球操内容的异化,还包含了足球操参与的主客体即学生和老师的异化。
(2)足球操出现异化源于足球运动本身不易操化的特点,而基层学校领导存在盲目跟风不务实的心理,且“足球”“操”与“大课间”在同一时空内三个概念维度的融合与交叉存在根源上的矛盾。
(3)足球操的异化反映了以足球操内容为典型的大课间体育出现异化的现实。“大课间体育”概念的内在逻辑混乱、承担的社会职能的交叉叠加以及我国固有的社会本位与功利化的影响导致了大课间体育异化的结果。
(4)类似“大课间体育”这样概念模糊不清的术语还有许多存在于我们的学校工作中。我们应该吸取经验教训在厘清概念的前提下再开展工作,否则必定给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埋下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