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的识别与分类
2020-01-08陈善平刘丽萍张中江潘秀刚
陈善平,刘丽萍,张中江,潘秀刚,包 静
1 前言
体育行为规范是指人们在体育活动领域,依据对体育活动中公平竞争秩序的需求和体育活动中利益价值的判断等,所形成和制定的体育活动参与者应遵循的标准和原则。它对体育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具有引导、调节、规范和约束的作用[1]。体育活动参与者的失范行为会破坏体育活动的正常秩序,带来不良的后果和影响。教导学生遵守体育行为规范,不仅有利于防止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养成学生良好体育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德育教育,对人才培养有重大意义。
对学生行为失范的理论研究始于 20 世纪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其时,随着我国社会开放和经济发展,个人行为与社会规范冲突增多受到教育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关于学生失范行为的研究也逐步增多。但直到目前,在体育领域,对青少年学生违反体育规范的行为却还仅仅有一些零星的描述性研究[2],例如:体育课迟到、早退、旷课、体育考试作弊[3]、体育活动中言语和行为冲突,缺乏系统的理论视角和分类等。笔者希望通过对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进行系统识别和分类,构建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的内容框架,为对学生体育失范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一种定性研究范式。其要旨是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通过对原始资料进行归纳,而是上升为系统理论。这是一种自下而上建立理论的方法,是在系统性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事物现象本质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的方法。
2.2 开放式问卷调查
为了让研究对象能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收集到更加全面广泛的研究素材,故研究资料的收集采用开放问卷的方式。研究对象包括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两类。对高校体育教师的问卷中与本文内容相关的调查题目是:根据你的工作经验谈谈你们学校的学生都有哪些体育失范行为?收集到一本院校(包括211和985)、二本院校、三本院校及民办院校31所高校教师的问卷31份。为了避免面对面访谈对学生产生压力而妨碍获得真实资料,对大学生的开放式问卷调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完成。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或经验,撰写一篇以“发生在身边的体育失范行为”为题的1 000字以上的短文。要求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不需要查资料),真实地陈述发生的事实,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共收回短文63篇。其中大一学生11篇、大二学生14篇、大三学生23篇、大四学生15篇。
2.3 资料分析方法
资料分析采用三阶段的编码方式对调查资料进行了编码,包括:开放编码、关联编码和核心编码。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分类的理论依据
失范词义扩展为失去规范。字面意思解释为不规范,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首次将这一概念引入社会学。杰克·D·道格拉斯艾、弗兰西斯·C·瓦克斯勒的《越轨社会学概论》将失范注释为:“一种准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迪尔凯姆认为失范主要指一种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少规范的表现。具体体现为:制度化程度差,使行为处于丧失整合的混乱无序的社会状态。简单来讲,社会学的失范是社会所倡导的文化目标与现实目标的合法的制度化手段之间的断裂或紧张状态;行为学的失范是指个体行为不符合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其实质是行为主体违背社会或群体的既有规范和准则(一般是指道德和法律),行为偏离既定的“正常运行轨迹”的状态[4]。社会规范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内容,指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目的是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包括风俗习惯、宗教规范、道德规范、社团章程、法律规范等[4]。
体育行为规范是指在体育活动中应遵守的规则、准则的总称,包括体育道德、体育竞赛规则、体育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等。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是指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违反体育道德、体育竞赛规则、体育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等社会规范的行为[5]。依据违反社会规范的内容,可以将体育失范行为分为:违反道德规范、违反竞赛规则、违反规章制度、违反法律规范4种类型。根据体育活动实践和访谈资料可知,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分布在不同的活动领域,其表现主要为:体育课失范行为、标准测试失范行为、体育竞赛失范行为、体育社团失范行为、课外自主锻炼失范行为。根据以上的概念和理论推导,在做质性分析时,我们将体育失范行为发生的领域和体育失范种类作为两组初始的核心编码主题,首先对识别出的失范行为按发生领域进行归类,然后再按照违反的不同行为规范种类进行归类。
3.2 体育课堂失范行为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尤其是对于那些教育相对落后的学校,体育课便是学校体育活动的全部[5]。体育课堂规范是保证教学活动秩序、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已有研究将违反课堂规范的失范行为分为违反课堂纪律和违反学习行为规范两方面[6]。本研究根据在体育活动中涉及到的4类社会规范,将从违反体育道德、违反体育竞赛规则、违反规章制度、违反法律规范4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失范行为。
体育道德是指体育工作者以及一切体育运动爱好者,在从事体育竞技比赛和参加体育活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正义性和崇高性的笃信,以及由此产生的履行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7];体育道德失范是指在体育活动中,体育规范的道德价值的缺失或缺少有效性,不能对体育活动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而导致的体育行为的混乱。体育道德失范揭示的是体育精神层面的某种危机[8]。传统的体育道德教育观认为:要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学生公平竞争、诚实守信、勇于进取、团结友爱等良好品质。体育课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上良好的体育道德标准对约束和规范学生行为,保障体育教学正常进行至关重要。本研究将大学生体育课道德规范定义为大学生在体育课活动中应遵循的团结友爱、积极进取、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等行为规范。访谈资料中,大学生对体育课上违反道德规范的表述相对较为丰富,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学生自身方面,缺乏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和积极进取精神;其次,同学之间缺乏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甚至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资料中表述:“有的同学妄自尊大,与同学交往时缺乏诚挚友谊,把互帮互助看成交换功利等”“学生之间因某些琐事发生口角而产生争吵、甚至打架行为,导致学生的肌体或精神受到伤害”;最后,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和信任,说话语气不当甚至顶嘴。资料中表述:“学生对体育运动思想上不重视,尤其是专科学生和艺术类学生上课比较散漫,自由;冲撞老师也是常有的,甚至和老师上课对抗顶嘴”。
体育课堂涉及到的规章制度包括:课堂纪律、考试纪律和场馆管理制度三方面。在资料中有关违反体育课规章制度的叙述最为丰富,从高到低依次是违反课堂纪律、违反考试纪律和违反场馆管理制度。(1)违反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指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不干扰教师上课,保证课堂目标的实现制定的要求学生共同遵守的课堂行为规范[9]。违反体育课堂纪律的行为有:“上课迟到、早退、请假、旷课、还有的人公然逃课”;“在大学期间体育课中,每一节课都会有几个同学或请假或有事‘逃离’这节体育课”。着装不符合要求:“学生穿牛仔裤的情况比比皆是”;“个别学生在体育课上会化较浓的妆”。上课期间说话、打闹和玩手机等:“大家在上体育课时不按照要求排队,反而在队伍里说话、打闹,没有上课该有的样子”;“在老师教授课程时,不认真听讲,自顾自玩手机,做自己的事情”;“教师在讲解时,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而是东张西望或失神发呆,做小动作或与旁边的同学嬉笑、说话”;“组织练习时,玩耍器械、擅自离队或在操场上追赶打闹”;“常常一看到老师不在旁边,就三五成群聊天而不练习,或蹲或站,或玩手机,老师来巡视督促,就暂时跑跑跳跳,老师一离开就又在聊天了”。不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不按照规定方法练习,偷工减料,降低练习标准(偷懒):“长跑中躲藏起来少跑,中途早退现象较多”;见习偷懒或拒绝练习、练习时不与他人合作、老师布置的课程任务和作业不及时完成:“在武术、健美操、篮球等体育课上,第二节课会进行考核,总是有很多同学没有复习,也没有认真学习”。(2)违反考试纪律。违反考试纪律是指不遵守考试纪律,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安排与要求的行为[10]。调查中发现这类行为失范最为严重的是考试作弊。资料中表述:“长距离跑,趁着老师不注意,躲在老师的视线盲区等着其他人跑完最后一圈再一起跑到老师面前”;“为了获得平时锻炼的考勤分数,不择手段,通过盖假章子、替跑、骑小黄车等手段弄虚作假以达到考勤分数”。其次是考试中轻微犯规,学生在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测试中,不能够严格遵守测试要求。资料中表述:“仰卧起坐测试,有同学趁老师没有注意到的时候‘投机取巧’,不规范地做数个动作”;“男生引体向上动作不够标准,臂不伸直,下颌不过杠”。最后是缺考,有些学生无故拖延考试。(3)违反场馆管理制度。不当使用器材和设施:“特别是上课休息时,个别学生练习累了,就坐在乒乓球台子上或坐在篮球上”;“舞蹈课上会将训练道具如扇子、纱巾、花球等器械坐在屁股底下,更有甚者有意损坏体育器材和设施”。有些学生将器材乱放、乱扔,也有学生在场馆随手乱扔垃圾:“关于体育教学,由于场地原因,进入体育馆上课或运动需要换上干净的运动鞋,大部分同学都会遵守场馆要求,但仍然存在有的同学进场地不换鞋的现象”。还有一些同学不注意体育设备的爱护,对体育设备随意破坏:“上体育课时,损坏学校派发的篮球、网球等,以及篮球场、足球场等公共设备”;“不正确使用体育器材,无意或恶意破坏体育器材,弄丢体育器材等”。体育设备的破坏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有些同学公共意识薄弱,对公共财产不珍惜,觉得公共设备与自己无关,所以对公共设备随意损坏。
体育课上也会进行一些教学比赛,但在资料中有关违反体育课上的竞赛规则叙述较少。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还有许多项目在体育课中没有教学比赛,另一方面,一些有教学比赛的课程没有明确竞赛规则,所以学生把课堂上教学比赛中出现的失范行为看成是违反课堂纪律。因此,对体育课堂中失范行为分析时可以把违反竞赛规则合并成违反课堂纪律一起分析。资料中也几乎没有找到体育课违反法律法规的叙述,但有教师提到校园暴力,“偶尔会有校园暴力”,但是并没描述暴力事件的具体内容、时间和活动地点等。违反法律法规毕竟是比较严重的行为,发生事件较少,加之体育课堂活动是由教师指导的有组织、有纪律的重要体育活动,发生这种严重失范行为毕竟是少数。
3.3 标准测试失范行为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测试是学校体育活动中一项重要的测试,是国家为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而推行的一项重要的体育政策。这项测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体育活动和体质健康水平,使学生意识到健康对人一生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在《标准》测试中违反体育道德的表述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学生自身方面缺乏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诚实守信的品质;二是不尊重教师和同学等。
违反《标准》规章制度包括违反《标准》测试要求和场馆管理制度两个方面:(1)《标准》测试要求包括在测试中必须遵守的测试秩序和项目测试的要求。测试秩序包括准时考试、不早退、不缺考、携带考试证件等。体育测试中的缺考也是对考试的放弃和逃避。具体表现出两种方式:第一,开假证明办免测。开假证明办免测是指学生利用办理免测证明的方法,找关系开出医院的疾病证明,取得免试资格的现象。第二,拖延考试。“一部分学生担心自己考试不过,心理紧张,故意拖延考试时间,希望最后补测中能侥幸通过考试”;“学生因为天太热不愿意体测的情况也很常见,尤其是对大三大四已经不上体育课的同学而言”。违反《标准》项目测试要求的表述相对较丰富。轻者如:“仰卧起坐测试,有同学趁老师没有注意到的时候“投机取巧”,不规范地做数个动作”;“测坐位体前屈时,膝盖弯曲,借助身体惯性来完成动作”;“测肺活量时,有的同学偷偷再次吸气去吹”;“男生引体向上动作不够标准,臂不伸直,下颌不过杠”。严重者如:“在测800m或1 000m时,总会趁老师不注意抄近道来提高自己的成绩”;“测50m时,同学之间会相互帮助,偷偷越过起跑线一段距离当做新的起点”。这种现象令人思考,不仅破坏了项目规则,而且造成测试结果的不真实和不公平。更为严重的是考试作弊,如替考及其他种种行为。在百度上搜索“大学生体测作弊”竟有199 000条报道,且已出现“代测族”和“代替客户”等字样。天津某大学大三陈同学说:她替考好几次,有时在大型兼职群发布广告,也有主动和她联系的,全套替考150元,熟人介绍120元[11]。“体质测试对人不对脸,很少会被发现‘替’现象,所以某高校的‘替课中心’也有了‘替跑’的‘副业’。在QQ空间甚至班级QQ群等平台公开发布‘替跑’等信息,明码标价”;“她花100块已经搞定体测了,根本不要跑,并且还向我透露是一个学弟在其中做中间人,不少我们院的学生都通过这个学弟联系代跑的人,学弟作为中间人也在其中牟利”;“据了解,这个代测的需求很大,而且由于大三、大四没有体育课,体测老师往往不认识体测的同学,所以可能会出现替考的现象”;“替考现象比较严重,就比如大四的健康素质测试,有很多学长学姐会找田径队的同学替其跑800米,并且还给予一定的报酬,不仅是本校,我曾经还被同班同学拜托帮助他一个西外的同学跑800米”;“甚至有些学生存在着‘周末测试,周内训练’这种现象。正是这种现象的出现扭曲了体质健康测试‘督促学生日常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本质。我们应当在平时的生活当中督促学生进行身体锻炼,而不是以体质健康测试的形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急训’或是找人代测”;“一些同学会帮助老师登记成绩,利用职务之便给其他同学登记成绩,而让他人免测(我身边就有好几例)”。(2)违反场馆管理制度的表述相对较少,主要为不当使用器材和设施的行为。如“在测试中穿鞋子测体重”;有意损坏体育器材和设施;“测肺活量时,故意将吹嘴下端的通气口用手堵住,造成表盘数字爆表”;乱放器材、垃圾,违反场馆作息时间;将“用过的吹嘴乱扔乱放”;“随手乱放垃圾”;“不在测试时间私自进入场馆测试”。
《标准》测试其实是一项重要的考试。它不是竞赛活动,所以大学生在《标准》竞赛规则一栏没有任何资料表述。这可能是因为《标准》测试中违反法律法规是一项较为严重的违反规范的行为,发生此类事件的概率较小。
3.4 体育竞赛失范行为
体育竞赛活动在校园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校园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体育竞赛活动增强了大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体育竞赛道德规范主要有热爱体育事业、永攀世界高峰、刻苦训练、钻研技术、不伤对手、尊重对手、不负面评价和辱骂对手、不故意干扰对方、不恶意挑衅、尊重裁判、对教练员工作认真负责、赛后认真总结、公平执法等。
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违背体育道德的行为表现比较复杂。具体表现在不尊重裁判、不尊重对手、不尊重观众、缺乏顽强拼搏奋力进取和团结合作精神、不热爱集体、服用兴奋剂和止疼药等。资料中表述:“竞争中不团结、成功时不相互鼓励、集体活动中故意偷懒、游戏中人数不等时无人替补;失败时,队员间互相指责,造成不团结,严重的甚至还产生肢体冲突,因此而造成的肌体受伤,也有辱骂挑衅对手,打架斗殴现象”;“我曾经看过某学院自己组织的运动会中有的运动员会实力稍强,但是因为没有发挥出自己的实力或者由于队友不给力等原因,出现接力比赛到终点直接摔接力棒甩头就走等现象”;“就我自己周围的小伙伴来说,很多球员总会过分高估自己的水平,对于训练和体能锻炼之类的不屑一顾,这就严重影响到一个球队的积极氛围了。一个人的行为总会带着不和谐的气息,传染给身边的人,这样互相波及,一个球队最终只会走向没落”;“观看比赛,运动员不应该带着情绪上场,而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礼貌,不论什么比赛或者活动都应该本着友谊第一的原则参与”;“高中运动会,运动员吃止痛片。因为止痛片含有少量兴奋剂成分,谣传吃止痛片能提高比赛成绩。班级里的体育委员组织运动员一起吃,可能是出于威逼利诱,也可能是因为有同学吃了,自己不吃会让人觉得没有班级集体荣誉感,所以违反规定一起吃”。
体育竞赛规则是各个体育项目自身的游戏规则,是人们在体育竞赛活动中形成的决定体育参与主体行为的一种规范性文化现象,它包含着顺应社会文明化进程要求的价值标准[12]。资料中违反体育竞赛规则的表述相对较为丰富。不遵守竞赛规则的行为有,“学生规则意识不强,没有形成对规则的刚性遵守的意识”;“不遵守游戏规则、不在规定的场地内按照教师交代的方法进行活动;不按照规定的先后顺序进行游戏,导致学生之间产生身体冲撞,从而造成身体伤害”;“运动会中存在替人等违背运动精神的作弊行为,或者运动中的恶意损伤行为”;“在一些竞技性较强的体育运动中(如篮球,足球等),会有不可避免的肢体碰撞,然而有些同学在面对这些肢体碰撞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者怀着恶意揣测别人行为的初衷,从而将正常的肢体碰撞上升到言语上的挑衅、攻击甚至是肢体上的冲突,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篮球足球比赛,虽然我也不是很了解,但也听别人说起过,足球比赛中的黑哨,篮球比赛中故意撞击别人,女生会抓挠对方”。
违反竞赛规章制度的内容包括违反竞赛纪律和场馆管理制度。(1)违反竞赛纪律轻者是指在比赛中不遵守赛事要求的行为。资料中叙述:“运动会上有不上交相关证件、不按时检录和不佩戴号码等行为”。重者是有意犯规、非法冲撞、不公平、起哄等:“在比赛过程中发生的抢道踩踏,故意大叫分散运动员的注意力;喝倒彩肆意引起群体轰动”;“在比赛时,总会因为一些关键得分、防守或是失误引起场下观众的沸腾,而这中间不乏一些倒彩唏嘘之声,更有甚者有人会运用一些污秽的词汇来对场上队员进行人身攻击。这不单会影响到运动员的心情,更有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冲突”;“有一次,我们分两拨打球,纯属娱乐,结果有一名同学一直‘碎碎念’,不管是进球,还是过人,还是被盖帽,他都有话要说,而且说的都不好听,导致大家打球心情都很差,失去了健身娱乐的效果”;“一方面求胜心切,就说出一些话侮辱对方,从而扰乱对方的心智,赢得比赛”。更为严重的是竞赛中作弊,为了个人或集体获得好成绩而延长比赛时间。学生叙述:“在学校举办的篮球赛中,计时人员为了赛事的精彩,随意延长比赛的时间,使比赛失去了公平性”;“特别是在运动会田径比赛中,经常出现某个同学出现在多个项目的比赛中,但是参赛的名字却不同”;“在学校举办的定向越野比赛中,存在有人跟跑现象,还有同学在比赛过程中骑自行车来完成比赛”。(2)违反场馆管理制度,比赛中经常有一些不文明行为,如将矿泉水、饮品瓶随地乱扔、随地吐痰。资料中叙述:“打球休息时运动员喝完水后,总会看到他们把多余的水瓶随地一扔,旁若无人般继续去玩耍,而当他们散去后,那一地狼藉看着格外显眼,严重影响到大家的锻炼环境,更别说那些随地吐痰的了”。
违反体育竞赛法律法规的叙述只有一条,提到了校园暴力,但是并没有对其做详细的描述。体育失范行为严重的可能触及到法律和法规,现实中学生在比赛中违反比赛规则,造成身体伤害的案例很多。许多间接的行为中暗藏着很大的风险,“学生在队列中互相打闹,也是伤害类突发事件可能发生的一个诱因”;“学生之间因某些琐事发生口角而产生争吵、甚至打架行为,导致学生的身体或精神受到伤害”;“不互相配合、故意捣乱、不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计划开展合作活动、合作练习时做其他事情等”;“合作活动时,急于求成或方法不当,造成同伴受伤”;“当需要同伴进行保护或帮助时,有学生调皮或故意使坏,而造成另一学生受伤”;“还有一件事发生在我师弟身上,他在一场比赛中,带球突破对方防线,就在快要射门时遭到对方恶意铲球,造成其小腿骨完全折断,伤势严重,铲球者负全部责任”。以上行为结果严重都可能触及法律法规。
3.5 体育社团失范行为
大学生体育社团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在校园环境内,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体育活动的团体组织。大学生体育社团有自己的章程和制度。团员有共同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体育需求。社团在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掌握运动技术、培养体育兴趣、养成运动习惯、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2005年《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就对高校社团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各高校积极响应文件精神加强了对高校社团的管理工作。最近几年,大学生体育社团迅速发展,并成为丰富校园业余生活的重要因素,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新形势下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13]。
在资料中,学生针对体育社团失范行为的表述整体较少,可能是大多数学生对社团体育活动不太熟悉。如资料中表述:“在我从少年班预科二年级至大学一年级上半学期的学习生活中,很遗憾,我并未参加任何体育类社团,故对体育类社团内的体育行为失范并无了解”;“据同学反映就是经常报了社团但很少参加,原因还是兴趣不足,没时间等”。从四种行为规范比较而言,学生叙述在体育社团活动中违反体育道德规范、违反体育竞赛规则和违反法律法规的表述相对较少,违反体育规章制度的相对较多。在体育社团活动中违反体育道德规范主要表现在没有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的品质,不尊重他人、不服从组织安排、不热爱集体、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也少量谈到在体育社团举办的体育竞赛中违反竞赛规则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我们把它归类到体育竞赛活动的违反竞赛规则的内容中。在资料中也没提到体育社团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说明这种较为严重的失范行为在体育社团发生得很少。
违反体育社团规章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违反社团纪律、章程和违反场馆管理制度。(1)违反社团纪律包括迟到缺席、不完成相关任务、推卸责任、混考勤、等级观念严重、占用公用资源等现象。资料中叙述:“加入那些社团可以减免跑操次数”;“参加体育社团只是为了获取学分,但是从来不按时按规定参加体育训练,不积极配合社团活动。在社团中情绪消极负面,造成整个社团死气沉沉、毫无生机”;“不积极参加体育社团活动”;“对于某些无理占用公共资源的社团,学校不应当纵容”;“在社团当中,等级观念有的时候会非常严重,西区武学社团的大一新生都不敢和大二的回嘴。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这种上下级关系非常不健康”;“在社团留着的大一新生大多数在大一下或者大二退出,留下来的不一定是精英,而是一开始就处理琐事杂物,或者苦于拒绝上级留人要求的学生”。“篮球比赛的记分员是学生会体育部的部员,而体育部的部长也是二班参加篮球赛的成员。这位体育部部长不仅明显假摔,而且勾结记分员篡改比分”。(2)违反场馆管理制度的行为包括不当使用器材和设施、有意损坏体育器材和设施、乱放器材、垃圾,违反场馆作息时间。资料中叙述:“对面的体育馆,既没有在关闭日得到清理,也没有做到按时开放,并且存在某些文化社团为排练等活动而擅自关门不让健身的同学进去。我觉得这是很不合理的”。
3.6 自主锻炼失范行为
大学生课外自主锻炼失范行为的资料表述较少,主要集中在违反道德规范上,包括缺乏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品质、乱扔垃圾、影响他人、多占器材甚至言语伤人等。资料中叙述:“有足球飞过砸到人很正常,但是我认为,别人也应该受到尊重,就算这里是足球场,但是对别人造成了伤害还是要道歉的,至少不应该在一旁嬉笑”;“周末的下午,球场上很多人,大家都在晒太阳,很多人都躺在草坪上。但是在靠近铁门这边的这个足球门,有一群学生和一个老师在踢足球。当时足球场上很多人,但是他们依然在踢足球,并且看起来球技不好,射门基本没有射进过。每次球都会跑偏,或者直接飞过球门,砸到一些坐到草坪上的人”。
大学生在课外自主锻炼中违反规章制度主要集中在违反场馆管理制度方面,包括不当使用器材和设施、有意损坏器材和设施、乱放器材、垃圾,违反场馆作息时间。资料中叙述:“每次去跑步的时候,总会在跑道上的某个区域闻到一股浓浓的烟味,让人很不舒服”;“最后就是我搞不明白为什么单双杠那里总会有人坐在上面,或者就是挂着书包、衣服,有时候想去拉几个引体向上或者双杆臂屈伸都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或许是由于田径场人少,偶尔也会看到一些同学骑着自行车在田径场穿来穿去,让人跑个步都得小心翼翼”;“首先,器材少,而且大部分都摆放得很凌乱,有些器材损坏了也没有维修,瑜伽垫上面也有一层厚厚的灰层,好在也能大致满足需求,但如果有多人想练同一个器材的话,那就只能慢慢等了”;“有些同学一个人占用多个健身器材,并且不愿意与他人公用,给别人带来不便,而且在练习时会发出一些奇怪的喊声,影响他人”。
课外自主锻炼不受竞赛规则的约束,是一种自我安排、自我支配的自主锻炼方式,所以在资料中没有提到相关的内容;也没有提到违反法律法规的描述。
4 结论
(1)根据质性内容分析检验,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可以按照体育活动领域和违反社会规范种类的二级标准进行分类。
(2)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按发生的活动领域包括:体育课失范行为、标准测试失范行为、体育竞赛失范行为、体育社团失范行为、课外自主锻炼失范行为。
(3)由于活动领域性质不同,学生遵守的行为规范有所区别,五个活动领域出现的失范行为类型不同。体育课失范行为包括:违反体育道德行为、违反课堂纪律行为、违反考试纪律行为、违反场馆规定行为、违反法规行为;标准测试失范行为包括:违反体育道德行为、违反测试要求行为、违反场馆规定行为、违反法规行为;体育竞赛失范行为包括:违反体育道德行为、违反竞赛规则行为、违反场馆规定行为、违反法规行为;体育社团失范行为包括:违反体育道德行为、违反社团规章行为、违反场馆规定行为、违反法规行为;课外自主锻炼失范行为包括:违反体育道德行为、违反场馆规定行为、违反法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