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肛门畸形腹腔镜下肛门成形术术后患儿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020-01-08赵杭燕陈朔晖黄寿奖
赵杭燕,陈朔晖,黄寿奖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杭州 310052
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是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发病率为1/1 500~1/5 000,其发病、预后与直肠末端肠壁内神经系统的发育异常相关,出生后患儿在正常肛门位置无肛门开口,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肠梗阻,根据直肠盲端相对于肛提肌的位置,将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分为高位、中位和低位3种类型[1-2]。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也逐渐应用到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的治疗中[3-5]。腹腔镜下肛门成形术(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anorectal pullthrough)相对传统的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术后会发生低体温、腹腔感染、直肠回缩、直肠黏膜外翻等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及切口愈合,远期可发生大便失禁,严重影响患儿和家庭后续生活质量[6]。因此,早期识别腹腔镜下肛门成形术的并发症并及早干预非常重要。2010年1月至2018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对138例直肠肛门畸形患儿行腹腔镜下肛门成形术,经积极预防及治疗护理,患儿恢复良好。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8例,均为男性,年龄35~126 d,平均(52.62±27.31)d,均因肛门闭锁入院,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胸片、倒腹部立位片,确诊后立即行一期结肠造口术,其中81例横结肠造口术、57例乙状结肠造口术,经术后1~3个月的合理喂养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营养状况良好,行二期腹腔镜下肛门成形术,三期再行造口还纳术。
1.2 腹腔镜下肛门成形术方法
采用静吸复合全麻,麻醉成功后仰卧,取头低脚高位,并在脐旁穿刺,放置气腹针,建立气腹。脐孔置入5 mm穿刺器,左下腹和右腹直肌外缘置入3 mm穿刺器,分别放置分离钳和电凝钩实施操作,观察盆腔粘连情况,向患儿头部方向提拉直肠远端,在直肠肠壁与后腹膜交界处切开腹膜,沿乙状结肠远端紧贴肠壁,逐渐向远端游离结肠、直肠。耻骨上腹壁进缝线针,牵引固定膀胱后壁后,牵拉缝线将膀胱后壁悬吊在前腹壁,并反折腹膜,进一步向头侧牵拉并游离直肠,5-0吸收线缝合瘘管远端,切断瘘管,继续向远端分离,直至肛提肌。在会阴侧肛门凹陷处电刺激找到肛穴收缩中心点,切开皮肤做1 cm切口,点刺激再次确认盆腔肛提肌收缩中心点,操作钳向收缩中心逐步分离后穿出,使用扩肛器扩张至14号扩肛器为止。用组织钳从此处拖出直肠的末端。5-0吸收线将直肠和会阴皮肤缝合一圈,形成人造肛门。冲洗清洁盆腔,根据术中盆腔污染的严重程度选择放置引流管,撤除腔镜,关闭腹腔,手术结束。
1.3 结果
138例患儿腹腔镜下肛门成形术手术顺利。术后出现低体温11例,直肠回缩17例,术后直肠黏膜外翻8例,腹腔感染6例,肛周狭窄1例,大便失禁1例。经治疗和护理,于术后7~12 d顺利出院。137例自术后2~3周开始规律扩肛,1例大便失禁的患儿于术后1年恢复排便功能,并继续扩肛治疗。
2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1 低体温
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术中大面积暴露腹部、气腹的建立注入未加温的CO2、全身麻醉等影响体温调节中枢,降低了体温设定点,麻醉后体表和肢端血管因环境温度降低,造成收缩功能减弱,体温由中心向外周重新分布,增加散热,导致体温降低[7]。低体温是患儿在麻醉和手术中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72%[8]。因此,需做好术中保温和转运过程中的保暖工作。手术结束前,巡回护士预先加温转运床和毛毯包被。转运过程中患儿头部始终佩戴婴儿棉帽,四肢包裹棉布,转运至监护室后继续上述保温措施,每30 min监测1次患儿体温。本组11例患儿转至监护室时体温35.3~35.9℃,置患儿于辐射床,每15 min测量1次体温,术后1 h患儿体温上升至36℃以上,复温效果良好。
2.2 直肠回缩
直肠回缩发生在术后1周左右,术中直肠松解不充分,吻合口张力高,肛门成形后,局部有炎症反应,造成直肠回缩,表现为肠壁缝线松脱或全部脱开回缩[9]。术后密切观察肛门局部形态及皮肤黏膜,观察有无直肠回缩表现。肛门周围有肠道引流物流出时,及时用等渗盐水棉球擦拭肛门局部切口,并保持切口及肛门局部干燥,促进切口愈合。本组17例在术后5~7 d发生直肠回缩,其中16例肠壁缝线部分脱开,遵医嘱加强局部护理,不定时使用等渗盐水和0.5%聚维酮碘擦拭,动作轻柔,并抬高臀部,暴露肛门,护理4 d后肛门局部切口黏膜生长,皮肤发红不明显,肛门外观均良好;1例缝线全部松脱,再次行肛门局部清创缝合术,术后加强肛门切口皮肤清洁消毒,保持切口干燥,用红外线灯照射20 min,每天2次,照射时距离皮肤50 cm,避免烫伤,3 d后创面新鲜,肛门外观良好。
2.3 直肠黏膜外翻
由于固定直肠两侧肌肉收缩力的差异,固定直肠松弛,导致直肠黏膜外翻,表现为肛门黏膜部分或全部翻出[10]。术后避免患儿剧烈哭吵,预防便秘等,以免增加腹压,加重直肠黏膜外翻。排便后观察患儿肛门口形状,是否有外翻及外翻的程度;用温水清洗肛门口,并勤换尿布,防止外翻黏膜摩擦出血。本组8例术后2~3周发生直肠黏膜外翻,其中5例予再次手术切除外翻黏膜,3例予再次切除部分直肠,行肛门成形术,术后8例患儿外翻纠正,肛门外观良好。
2.4 腹腔感染
腹腔感染是术后早期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术中需要切开直肠远端瘘管,肠内容物溢出污染腹腔所致。术后3 d每8 h监测1次体温,并密切观察患儿腹部体征[11],有无腹痛、腹胀、全身中毒症状等腹膜炎症状。遵医嘱使用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每天2次静脉滴注,连续5 d。保持胃管和盆腔引流管引流通畅,每班测量导管外露长度,确保导管位置正常并挤压盆腔引流管,观察引流液颜色并记录引流量。术后24 h内先给予清饮,如清水、10%葡萄糖溶液、无渣果汁、碳酸类饮料、清茶等,无不适症状后喂食母乳、配方奶、米汤、粥等易消化食物,促进胃肠道功能缓慢恢复。本组72例在术中放置盆腔引流管,术后引流通畅,其中5例在术后3~4 d体温上升至38.7~39.8℃,伴血白细胞明显增高,下腹部压痛明显,考虑为腹腔感染,更换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治疗3~4 d后好转;1例在术后第3天出现腹胀明显、呕吐等麻痹性肠梗阻表现,遵医嘱予禁食,更换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治疗4 d后好转。
2.5 肛周狭窄
肛周狭窄是比较少见的术后并发症,多为扩肛不规律所致,表现为肛门处顽固性瘢痕组织增生,伴有排便困难[12]。术后交替采用侧卧位与俯卧位,暴露肛门及周围皮肤,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注意观察肛门口局部外观有无瘢痕增生,有无红肿,以及分泌物的量,不定期予0.5%聚维酮碘消毒液局部擦拭。术后2~3周开始扩肛,依据患儿肛门大小选择从6号到9号扩肛器开始,由小到大,操作时外涂石蜡油,动作轻柔,防止用力过猛引起肛周皮肤黏膜出血;插入肛管深度10~15 cm,以超过肠道手术切口处为宜,每天扩肛1次,每次10~15 min,扩肛3~4周,达到13~14号扩肛器后,行肠造瘘回纳,并继续扩肛半年,同时告知患儿家长定期门诊随访。1例患儿术后肛门瘢痕增生严重,且扩肛不规律加重狭窄,重新选择6号扩肛器扩肛1个月后,逐步过渡至7号扩肛器,术后1年可通过11号扩肛器,并继续扩肛治疗。
2.6 大便失禁
由于括约肌发育不良,术后扩肛不规律,伴肛门处瘢痕增生狭窄,收缩功能差,导致大便失禁,常在出院后发生。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其肛门排便功能会逐渐改善[12]。术后向患儿家长强调规律扩肛的重要性,绝不能随意中断,维持肛门扩张的状态,并指导家长正确扩肛。本组1例术后扩肛不规律,局部瘢痕增生硬化,导致肛门排便功能差,大便失禁,后续依据患儿肛门大小选择从6号到9号扩肛器开始,由小到大进行扩肛,术后1年大便失禁好转,每日排便5次,并继续扩肛治疗。
3 小结
随着腔镜外科的迅速发展,腹腔镜下肛门成形术日趋成熟,显示出游离直肠充分、对括约肌复合体损伤小、会阴部切口小、感染率低等优势,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仍是一大难点。术中及术后给予综合保温措施,避免低体温发生;加强肛门切口护理,妥善固定各类导管,保持引流通畅,密切观察肛门局部形态及皮肤黏膜,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干燥,规律扩肛,预防直肠回缩、直肠黏膜外翻、肛周狭窄和大便失禁,促进切口愈合;严密观察病情,监测体温变化,重点关注腹部体征,并合理选择抗生素,预防腹腔感染;同时做好出院宣教,嘱规律扩肛。经上述措施的预防和护理,促进患儿快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