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0-01-08吴金群
吴金群
(宣城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安徽 宣城 242200)
1 中等职业电子电工教育实践中理实一体化的可能适应性原因
1.1 基本概念
理实一体化作为一种新式教育模板,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融合,以三维立体的空间维度做切入点,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广角教育”对于进一步提升受教育者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实际操作水平的界限[1]。理实一体化的教育观念依靠其向着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教学的集中性与贴合性方向发展,在近年来逐渐成为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首选的教育观念,它在一线教学实践中的快速普及和广泛应用都将对电子电工相关教育、人才培养与动能输入提供更加优质、更为优化的理论与实际经验。
1.2 必要条件
首先,理实一体化的必要性在于全面铺设专业知识网络。在将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基础前提下,学以致用则成为一线基层教学课堂的主体态势,教育者在给课堂源源不断输入能动力量以后,受教育者则会接收到活灵活现的信号,进而释放出强烈的学习意愿。其次,理实一体化的必要性还在于充当永动机向国家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精尖技术性人力资源。在如今市场化的大背景下,用工单位对于职业技术人员的招募要求标准也愈加提高,那么中等职业技术院校对于受教育者的培养必须更加专业化、规模化,以更好地使学员们应对教育改革,缓解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2]。最后,理实一体化的必要性更在于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当下国家教育部门提倡素质教育先行,这对广大中等职业院校提出了新一轮的挑战。总的来看,电子电工职业教育往往存在脱离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大问题,这必然导致理论掌握和实操水准背道而驰,职业教学难以顺利进行。而注重思维创新与能力培养的理实一体化教育观念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落实这种新的教育模式方可保障电子电工教学的顺利进行。
2 中等职业电子电工教育实践面临的困难
2.1 知识掌握脱节于实际操作
多数中等职业电子电工教学在实际上不能避免专业术语模糊化的弊端,而受教育者往往在学习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脱离了实际操作的辅助,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不仅使受教育者对于知识的渴求程度大幅降低,教育者自身也会存在行为主体导向性方面的偏失,知识掌握脱节与实际操作违背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原则性要求,必然会导致中等职业院校电子电工教学不能够做到保质保量地向国家一线电子工人群体输出可用的人力资源。
2.2 高端实操器具供不应求
高端电子科技用品例如新媒体显示屏幕等等都是中等职业电子电工学院的刚性需求,而教育资源区域差异化影响下的教育部门资金储备不平衡成为了高端实操器具供不应求的最大原因。然而,即便是资金申请与落实均到位后,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的设备故障问题与器具落后问题也亟待解决,许多因教学工具老旧而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更是时时刻刻危及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2.3 教育者缺乏实操经验
教育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重要任务,大部分中等职业院校教职工都能够将专业知识的体系进行自我革新与不断完善,长时间专注于书本理论必然会带来实际操作经验上的缺乏程度不断上升。与教育者同呼吸共命运的受教育者无法及时获取实际操作方面的有效信息,长时段处于脱离实际的状态之下,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受到限制,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只能落空。
3 解决中等职业电子电工教育实践弊端的举措
3.1 提高教育内容与节奏的质量
中等职业院校必须因地制宜地提高教育内容与节奏的质量、不断强化受教育者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力度,方能精准保障理实一体化教育观念的传播与落实,与此同时增加受教育者专业知识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双重自信,以促进中职电子电工教学的永续进行。
3.2 在一线教学中增加新媒体的运用权重
新媒体运用是现代教育技术杰出的教学研究成果,不仅仅在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引领作用,亦是有针对性地、能够将中等职业电子电工院校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的有力保障,理实一体化观念的发展建设将更加有利于激发受教育者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并开拓想象创造空间。
3.3 对落后的教学器具及时更换
教学器具经费的应用要用在刀刃上,这才能保证高端机械设备在中等职业电子电工教学课堂上物尽其用,为了保证教学进度的统一性与适应性,要对老旧落后的机械器具进行及时地更换,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并进一步避免教学资金浪费问题的发生。理实一体化离不开机械器具等刚性支持,无论是协调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协作能力,还是强化电子电工教育在一线基层的落实到位,都给教学设备提出了高标准的严格要求。
3.4 加大对教职工的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的培养力度
理实一体化对于教育者专业知识层面与实际教学能力都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那么,在中等职业院校聘请教育者时就要做好从源头把关,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固然是录用的先行标准,但是教育者在走上教育岗位之前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能力与教学经验。综合性的招收人才标准能够适应理实一体化对于教师与学生的双面趋向性要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育改革落到实处的要求,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观念逐渐成为中等职业院校电子电工课堂中的主体观念,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动手能力合二为一,不但能够改善传统学习模式的枯燥无味,还能够为构建创新型人才社会作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