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调节免疫相关的研究进展及思路探讨

2020-01-08王刘玉

天津中医药 2020年11期
关键词:正气内分泌针刺

王 佩,王刘玉

(江苏省太湖干部疗养院,无锡 214086)

针灸调节免疫是应用针灸学、免疫学理论,或结合其他学科的方法,研究针灸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或机制。近年来,针灸对机体免疫调节的研究已成为针灸基础研究的热点,文章通过对针灸调节免疫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探讨今后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相关的研究思路,以期为针灸调节免疫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1 针灸与免疫

“免疫”一词,最早见于明代的《免疫类方》,为“免除疫疠”之意,即防治传染病。经络联系脏腑和肢体,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全身、抵御外邪、保卫机体之职责。《素问·刺法》:“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素问·遗篇·刺法论》明确指出“刺疫法,只有五法。”这是关于针灸预防疫病的记载。后世的《肘后备急方》又有“断瘟病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不得令知之”来防止传染病蔓延的记载。这些古文献均提示针灸具有预防传染病的作用,其作用的发挥是因针灸补足了人体的正气。正气是人体抵御外邪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诸多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预防疫病,即针灸可增强人体的“正气”。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共同构成,具有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及免疫监视3大功能。“正气”具有防御、抗邪、调节、康复等作用,其基本特性与现代医学的免疫功能相匹配[1]。正气能够抵御外邪、驱邪外出,类似于免疫防御功能;正气可调整阴阳,或在病后促使机体阴阳恢复平衡,又与免疫稳定功能不谋而合;免疫监视功能即正气调和脏腑经络之气血,防止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结石的形成。传统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天人相应、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而免疫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发挥各自的功能以维护机体的生理平衡,可见,现代医学免疫理论也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相呼应。

2 针灸调节免疫研究概况

从现代研究可以看出,针灸引起的免疫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针灸对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且这种调节作用具有双向性、特异性、整体性的特点[2]。近代医家对其机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了诸多参考。

2.1 对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外周血白细胞等,这些免疫细胞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灸对其含量、活性及功能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曾荣华等[3]观察针刺“足三里”对脾虚证模型大鼠肠系膜淋巴结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可明显提高大鼠CD4+T细胞和CD8+T细胞水平,从而提高肠道免疫功能,调节机体免疫稳态。闫亚南[4]对肝癌癌前病变大鼠的“肝俞穴”采用直接灸和隔姜灸两种刺激方式,结果表明两种刺激方式均可提高CD3+、CD4+T细胞含量、降低NK细胞的含量,下调细胞毒性CD8+T细胞含量,调节免疫状态,提高抗肿瘤的免疫功能。谢怡琳等[5]观察针刺对哮喘持续期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治疗 4 个疗程后,CD3+、CD4+、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同时免疫球蛋白(Ig)G、IgM也显著增高,说明针刺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达到预防或减少哮喘发作的作用。刘畅等[6]的研究结果表明火针可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模型大鼠的CD3+、CD4+比例升高,CD8+比例降低,CD4+/CD8+比值升高,缓解大鼠的机械痛觉阈值,认为火针改变大鼠CD4+T细胞的比例以及血清相关免疫因子水平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免疫机制之一。

2.2 对免疫分子的调节作用 免疫分子包括免疫球蛋白、免疫因子等,针灸对免疫分子起着不同的调节作用。施丽薇等[7]的研究指出刺激穴位可使结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的含量明显降低,从而减轻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病变,该作用与针刺调节免疫、抑制细胞凋亡相关。薛小卫等[8]针刺癫痫大鼠的足三里穴,可使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免疫细胞因子IgG1、IgG2a降低,从而抑制癫痫发作、保护脑组织,且观察到大鼠癫痫状态下,针刺足三里可使IgG2a特异性表达。陈向华等[9]的研究结果表明,艾灸“肾俞”“肺俞”可降低哮喘大鼠血清中的IgE、IL-1β水平,升高血清IL-1Ra水平,同时可降低CD8+、升高CD4+T细胞的水平,证实了艾灸可调整免疫紊乱。陈艳萍[10]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天枢(双)、气海穴进行隔药物灸和电针治疗,发现两种方法均可使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的 INF-γ、IL-2 水平下调,IL-4、IL-10 的水平上调,以保持Th1/Th2细胞间平衡,改善免疫功能。田时志等[11]观察到温针灸可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足肿胀程度,有效控制病情,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温针灸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TNF-α、IL-1水平从而减轻炎性反应。刘海伟等[12]对骨髓抑制模型小鼠的大椎、膈俞、肾俞、足三里进行针刺及艾灸治疗,结果显示针刺及艾灸均可上调小鼠血清中IL-7、IL-18的含量,减轻化疗引起的免疫抑制,提高免疫功能。

2.3 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 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过程,这个过程是免疫系统各部分生理功能的综合体现,包括了抗原递呈、淋巴细胞活化、免疫分子形成和免疫效应发生等一系列的生理反应。通过有效的免疫应答,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近年来针灸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国内外均是以针灸可提高巨噬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提高NK细胞的数量、调节机体细胞因子的合成分泌等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为主要方面进行研究的[13-14]。对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是针对针灸可调节免疫球蛋白的分泌与合成、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与活化进行研究。

3 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研究思路

3.1 充分发挥针灸学优势 目前国内外对于针灸调节免疫相关的研究相对缺乏,创新点较少,分析目前研究现状,针灸对于调节免疫功能的研究及假设,一般是从某种疾病出发,观察各种针灸疗法对免疫因子、免疫细胞、免疫应答等的作用,研究数量偏少,疗程较短,尚未观察远期疗效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对于其疗效机制也处于怀疑求证阶段,缺乏更深层次的研究及探索。

中医学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强调把握治疗时机,早期干预,近年来针灸治未病即“逆针灸”的应用即体现了这一思想。彭维等[15]认为逆针灸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特色疗法,可调节多种免疫细胞及免疫物质,在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吴婷婷等[16]的研究也表明逆针灸联合药物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因此,在临床研究及治疗中,应充分发挥这一特色,针对免疫相关疾病,进行早期预防,早期干预,不仅可控制病情、延缓病理进程,还有利于避免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可提高生活质量,节约成本。同时,由于针灸对于某些疾病的即刻效应并不十分明显,对于免疫系统的调节也是一个长时间反复刺激、多次治疗以达到维持和累积效应的结果,因此,在临床研究设计中,有必要对免疫相关疾病进行较长时间的针灸干预,研究长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整体疗效,同时随访以观察远期疗效,逐渐修复并稳定免疫系统。

3.2 结合临床实际,确立规范化研究方案 由于临床上免疫相关疾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临床单独应用针灸难以从根本上控制病情发展,但针灸无不良反应,远期疗效较佳,且针灸调节免疫功能具有双向性、特异性、整体性的特点,这正是针灸的优势所在。因此,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试验设计中有必要借鉴针灸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的成熟经验及研究成果,结合临床实践,参照针刺临床试验国际标准,实现针灸治疗方案的具体化、规范化,对于试验研究设计中的操作细节、对照组设置、辅助干预方法等细节应具体审查,针对影响针灸效应产生的因素如穴位、留针时间、疗程、艾灸的壮数、行针手法、个体差异性、腧穴特异性等,也应考虑在内。

3.3 立足于古文献,注重扶助正气在免疫相关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正气在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显而易见,针灸治疗免疫相关疾病也应注重扶助正气,祛邪外出。穴位的选取以及穴位配伍是针灸效应发挥的关键,针灸扶助正气调节免疫也是如此,应按照经穴的特异性、功效及腧穴配伍的协同作用规律进行处方选穴,在临床研究中,应善于运用某些穴位的特异性,如可选取十二原穴,以补法为主,可激发、扶助正气,另外还可选取足三里、气海、关元、肾俞等穴位,不仅可培补先天,又可滋养后天,以调动机体正气。临床研究表明,关元穴可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红细胞免疫黏附能力,且不同的穴位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不同[17-18]。这就提示应重视选穴组方,根据各类免疫相关疾病的特点,辨病辨证选穴组方。

3.4 加强基础实验研究,进一步探讨针灸调节免疫作用机制 近年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研究已成为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研究热点。神经内分泌免疫学认为,免疫系统存在内部的自我调节,还受到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且免疫系统又可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由此构成了一条复杂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通路[19]。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同时又参与了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20]。Chen等[21]指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网络使人体维持自稳态的生物学基础,存在共同的介质传递信息,推测针灸对机体的调节作用可能是激活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或其存在的共同介质。丁沙沙[22]后期的研究也说明了这一点,通过观察针刺对佐剂性关节炎炎性痛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细胞间通讯网络的调节作用,证明针刺足三里穴可减轻佐剂性关节炎炎性痛大鼠的炎性反应,且这种抗炎作用是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细胞间通讯作用实现的。目前关于针刺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作用的相关研究相对缺乏,今后的研究应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作为切入点,研究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相关机制,尤其应注重研究针灸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间三者的相关性,为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提供科学依据。

3.5 注重多学科交叉研究 针灸学科的发展,需要结合现代科学,多学科相结合、多领域研究人员共同参与,在肯定疗效的基础上,用科学手段阐明针灸的作用机制,有助于针灸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研究亦是如此,除了与现代免疫学的最新研究同步以外,还可结合其他学科,积极寻找创新点并予以结合,如可融合神经生理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深入到蛋白质、基因等水平,建立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模型,从整体水平宏观地剖析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多层次、多靶点调控模式,或从多方面、多学科、多角度阐述针灸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也可结合最新热点,更系统、更实际的解释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内涵,构建以多学科为基础的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相关研究。

3.6 借鉴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的引进及运用,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产生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步骤。循证医学强调临床医生进行诊治必须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任何决策均应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之上[23]。针灸学是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经验医学,循证医学可促进针灸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24]。将循证医学引入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研究是时代的必然,借鉴循证中医学,客观评价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构建更完善的疗效评定标准,对临床及科研工作均有重大的意义。但由于针灸调节免疫功能基础实验及临床试验设计自身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应善于借鉴而不应拘泥于循证中医学,针对各类疾病的特点,设计符合实际的科研或临床方案,建立标准、可行的疗效评价体系,在临床中亦可根据医者个人经验,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以免陷入误区。

4 结语

针灸作为一种绿色疗法,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显而易见。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基础研究较多,但临床研究相对缺乏,针灸调节免疫的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从长远来看,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相关研究,应以古文献为基础,融合多学科,善于借鉴循证医学,加强基础研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充分发挥针灸特色与优势,推动针灸学科的发展。

猜你喜欢

正气内分泌针刺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清明的雨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方天祥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