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院所生物医药类科研项目管理探讨

2020-01-08李小芳沈亚文王艳婷周传华

天津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生物医药科研院所科研项目

李小芳,沈亚文,王艳婷,周传华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天津300457)

科研项目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是在有限时间内,通过协调人才、资金、物资等方面的资源,提高研发效率,使技术发挥更大作用,产出更多成果的管理体系。生物医药产业具有技术、资本、人才集成的特点,具有政策导向性。政府的科研项目政策支持对科研院所、企业技术选择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1]。制约科研项目开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科研管理机制、人才队伍、科研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各创新元素不能协调发展。因此,厘清科研项目管理中各个环节的关键问题,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推动科研工作有序发展。建立健全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管好用好项目经费,建设稳定的研发团队,对促进科研项目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 生物医药类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1.1 项目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

生物医药项目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产业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往往由于政府支持具有阶段性,科研院所可持续的项目研发策略不足,科研软环境建设不完善,科研的良性竞争和促进措施不足[2]。此外,部分项目负责人承担项目较多,责任意识不强,在执行过程中缺少对项目的综合评价,对科研项目推动力度不够,导致项目进度缓慢,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进度与项目执行进度不符,经费使用科学性不足。科研管理人员对项目具有主观意识和判断,从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影响项目的成败,对项目指南的研究不够深入,对科研项目研究方向的指导性不足,缺乏高效的沟通[3]。

1.2 项目研究队伍建设不完善

生物医药科研项目的完成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和推动,这就要求项目团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团队的建设情况直接影响项目的执行情况。目前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绩效奖励机制尚不完善,科研人员缺乏创新活力和竞争意识。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常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现有资源相结合选择研究方向,在合作交流不畅时容易导致科研方向分散,资源分散,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目标,部分项目的研究团队结构不够合理,合作不够稳定,未充分发挥项目团队优势。

1.3 科学有效的动态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充分释放科研人员活力与对科研项目研发进展和取得成果有效管控之间尚不平衡。为了激励项目负责人开展技术创新,促进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科研机构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的自主权,但如果项目负责人权利过大,科研管理部门对项目执行中的风险把控不严,可能使项目执行中存在潜在风险;如果项目负责人的权利过小,不能在项目研究、经费使用上获得松绑,创新活力就不能获得有效释放,就不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管理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存在管理交叉漏洞,财务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项目负责人信息不对称,对项目整体运行情况掌握程度不够,推动力度不够[4]。

2 项目管理过程中可采取的方案和措施

2.1 强化项目承担单位责任意识

在落实国家“放管服”方面,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指出,要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减轻科研人员负担,释放科研项目研究的自主权。政府部门将一部分行政权力下放到项目承担单位,强化了项目承担单位的主体责任,并加大了科研诚信体系建设,逐渐形成对项目承担单位的绩效考核机制。这就要求项目承担单位要在项目管理、资金使用等方面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管措施,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水平,预算执行度,严肃项目资金使用纪律,管好用好项目经费,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另一方面,建立起项目研究进展的动态监管机制。项目承担单位应细化管理,明确项目执行的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形成科研管理部门、项目负责人、项目参与人压力层层传导压实的管理机制。

2.2 强化项目负责人责任意识

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国家、地方以及单位自身科技政策的解读与宣传,增强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感,强化对项目推动不力行为的惩处力度。项目承担单位应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完善专家预评审机制,及时跟进项目执行进度,鼓励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项目负责人不仅要保障项目研究的硬件资源稳定,还要保障研究团队稳定,统筹协调项目遇到的各项问题并及时与项目管理部门沟通协调。应针对项目指标合理判断项目执行进度、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等,当技术路线实施中遇到瓶颈时,可开展项目评审,合理安排更改项目技术路线。建立健全科研人员退出机制,避免重要科研人员退出对项目造成的影响。根据项目指标和进度安排,组成项目研究团队,如有人员变动,要及时安排合适的替补人员,保持科研队伍的稳定性。

2.3 建设完善科研诚信体系

创新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建立健全容错机制对激发科研人员活力,促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容错机制的建立要以健全的科研诚信体系为保障,形成科研人员自觉遵守科研诚信的科研氛围。根据破窗效应,如果科研不端等行为未被及时发现并更正,其他科研人员就会认为被默许甚至铤而走险,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污浊不堪的科研风气。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做出了整体部署。2019年9月,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了《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国科发监[2019]323号),对违背科研诚信的行为予以进一步的界定,对处理权责、流程、保障和监督等内容也进一步细化。因此,生物医药类科研院所要充分认识到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性,一方面,加强对国家、地方的科研诚信政策法规的宣传讲解,将科研诚信要求灌输到每一位科研人员心中,形成清朗的科研环境。另一方面,科研管理部门对学术不端、学术造假等违反科研诚信行为的监管和惩处,是避免破窗效应的有效举措。科研院所可设立诚信档案,建立不同违信程度的标准,据此采取不同程度的惩处措施,例如:限制后续科技研发项目的申报、人才奖励申报、职称评定、绩效奖励等。

2.4 构建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

生物医药类科研院所应综合分析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区域发展特点和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聚焦优势方向和资源攻坚克难,开展相应的项目研究,避免资源分散,耗费精力。良好的创新环境对科研人员创新具有重要作用,科研项目研发过程不能脱离市场需求,指标设定、预算编制、技术路线要源于合理的论证。在项目申报、管理、结题等方面不断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形成综合分析项目风险的评估体系、项目结题评估体系,建立预警机制和风险反馈渠道,对于存在风险的因素及时进行规避和调整[5]。例如,按照项目考核指标和所占权重,形成包括技术指标、任务指标、人才培养、经济社会效益、经费使用情况等内容的评估体系,及时进行项目自评和调整。财务部门、资产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要加强信息互通,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形成科研项目研发进度和成果、科研经费使用进度的公开制度,进行社会监督,促进项目监管的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4]。在项目日常监管中,项目管理部门要在项目调整、经费使用、仪器设备购买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并通过召开项目交流对接会、项目汇报会等方式梳理项目研究进展、资金使用、获得成果情况等,促进交流合作和技术创新。对于长时间没有成果产出的科技项目要加强监督,了解项目组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予以帮助。

2.5 建立健全绩效奖励机制

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源泉,也是一项活跃的因素。用人单位要建立健全绩效奖励机制,引导科研人员开展技术创新,将承担科研项目和项目执行情况等与科研人员绩效相关联,量化科研绩效指标,强化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形成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在明确岗位基本工资的基础上,提高绩效收入比例,并向科技创新方面倾斜。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2017年调整间接经费比例,降低学校的科学技术研究院与所在学院占比,并大幅提高项目组绩效占比,有效提高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6]。广东省2017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省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实施意见(试行)》(粤委办[2017]13号),提出在科研项目中将人力成本划分为直接费用中的人员费、劳务费和间接费用中的绩效支出,对科研人员实施分类管理,补足非在编人员的工资缺口问题[8];2019年 1月,广东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粤府[2019]1号),提出人力资源成本不受比例限制等举措[7]。一系列政策对促进科研人员活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2.6 强化科研管理和研发队伍建设

科研院所应打造素质过硬的管理团队。科研管理工作涉及内容广泛,具有学科交叉性,对科研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首先,科研管理人员要热爱自己的岗位,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学习创新,既要有服务意识,又要不断丰富管理理念,提高责任意识;其次,科研管理人员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相应领域的发展方向,要熟悉国家、地方的科技政策,为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再次,科研管理人员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观念,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好单位内部资源,促进人才、资源的有效运转,使资源发挥更大的效力。

生物医药具有知识密集性的特点,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同时也呈现人才聚集发展的特点。科研院所既要注重对高端人才的引进,也要提升现有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良好的科研环境可促进团队的稳定性,提高团队凝聚力[2]。目前科研院所的科研平台、硬件设施都相对完善,进一步建设良好的科研软环境,对人才发展、人才引进、团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科研管理部门要充分听取科研人员意见,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科研人员参与更多的团队建设工作。例如,在制定科研人员绩效管理办法过程中,综合研发、转化、服务等各项因素,构建良性竞争的绩效评价体系,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新,注重民主、和谐的科研氛围[8]。科研团队应是优势互补的科研队伍,科研院所应形成培养与引进并重的管理机制,注重引进高层次人才,带动人才聚集,形成高层次人才带领的专业化梯队。建立单位内部的专家库,形成专家指导和交流机制,为科研项目提供高端的指导和更加专业的规划。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专业知识。开展合作交流,通过项目培养提升科研人员的专业化水平[9]。

3 结 语

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灵活的体制机制,政府部门赋予了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将部分科研项目管理权限下放到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就要有接好、管好项目的能力,将各项促进政策落实到位。科研院所应加强项目负责人的管理自主权和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科研诚信体系建设,聚焦生物医药产业优势方向,强化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增强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和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形成人才聚集效应;完善信息交流机制,合理配置资金、人才、物资等资源;设置风险点,并由责任部门进行把控和反馈,形成动态的评价和风险防控机制,促进科研项目的良好开展。

猜你喜欢

生物医药科研院所科研项目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全球生物医药发明专利 TOP100榜单公布 鲁南制药全球排名59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safety rating of Tui-Pushing chest-back manipulation for children with cough variant asthma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围绕科研项目建立定密管理框架的探讨
苏州高新区:加速驶向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千亿级”新蓝海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科研项目需求变更与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