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产业模式创新对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
——以巢湖峔山岛为例

2020-01-08王银永

湖北农机化 2020年5期
关键词:巢湖绿水青山民俗文化

王银永 王 静

(1.安徽新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2.安徽新华学院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1 巢湖农村发展现状

巢湖峔山岛是一个地域性较强的旅游地,当地的经济水平总体较好。在长期的发展和规划中,现已建立较为完善的旅游业体系,但由于地域性限制,在产业投资的引入和发展上还有待提高。在发展建设中,工业支撑能力弱、工业发展持续动力不足是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导产业规模较小,品牌效应不够。(2)产业链不够成熟,彼此间带动能力不强。(3)部分特色产业过于分散,集中规模小。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迁移城市化是农村现阶段的普遍现象。在此过程中,有大量资源闲置,可被开发和利用。

2 巢湖农村的发展建议

2.1 坚持经济发展,推动特色产业建设

经济的发展是农村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的发展进度。首先,明确坚持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当地特色产业为主要切入点深入挖掘,对标发展。

2.2 坚持“绿水青山”,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同时还要使之能够成为子孙后代的“靠山”。现阶段,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精神需求随之提高,在农村发展中,始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生态文明作为发展之根本,将“绿水青山”作为发展之资本,以挖掘、传承、创新农村历史文化为具体发展主要路径,从而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2.3 坚持弘扬传统文化,推动本土民俗建设

民俗文化是游客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旅游业的灵魂。与城市相比,乡村有着简单的民俗、更多的邻里关系和更深的爱。浓厚的乡村情怀是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景观。一方面,通过传统文化了解当地历史发展中传承下来的风俗习俗,从而观察其背后可贵的实用价值。第二,将弘扬传统文化作为农村思想建设的一项具体举措,提升本土村民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使命感。保护原有的乡土民居民族特色,充分体现农村环境景观的审美特性以及民俗文化商业价值。规划前,对现有建筑进行质量评价,对现有优质砖瓦房进行保护,对景观进行再开发,将营造文明的农村氛围作为关键措施,如村委会调解、道德评价、典型示范、村规民约等。施行乡村社区服务积极参与扩展历史文化文物古迹,逐渐在治理业务部门以及市民“上下结合”的运营方式下,把乡村自然景观格局以及历史风貌资源整合相符,推动民俗文化发展。

2.4 坚持“线上+线下”,推动多渠道营销模式建设

互联网经济时代的今天,对于农村发展来说是具有很强优势的时代,在传统营销中更多的是线下进行,当面交易;现如今,线上交易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目前全省已经树立4个区级电商运作服务站、6个区级运输物流配送核心、96个镇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685个乡镇电商效劳点,物流及效劳营业覆盖率达90%,电商服务网点的建立促进了农村产品的输出,政府应引入和完善因地制宜、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扶持政策,完善政策措施,加强政策监督。财政上,每年以一定的增长速度设立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业物联网专项资金,从税收、人才引进和融资等方面支持和奖励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和农业物联网项目。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推动总体营销,提升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深度。

3 结论

农村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当地的地域条件、本土的文化历史、国家政府的帮扶政策、当地人们的价值取向等等,经济是否发展了,农民收入是否提高了、生活幸福感是否提升了等等这些可量化的东西还是会反映在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产业模式创新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举措,这对于农村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找准定位,对标实施,多措并举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巢湖绿水青山民俗文化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巢湖,我的母亲
巢湖,我的母亲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安徽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