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平原洼地治理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2020-01-08段修宇

山东水利 2020年1期
关键词:项目法人档案资料工程质量

段修宇

(水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250000)

山东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南四湖片治理工程是国务院确定实施的172 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之一,涉及济宁、菏泽、枣庄3 个市,其中菏泽项目位于菏泽市牡丹区、定陶区、巨野县、郓城县、鄄城县、东明县、曹县、单县、成武县共计9 个县(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治理河道407.4 km,两岸复堤72.26 km,新建防汛道路15.66 km,疏挖干沟29.23 km,治理水闸19 座,治理排灌站4 座,治理涵洞25 座,改建桥梁119座,总工期36 个月,总投资8.12 亿元。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投资的91%。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菏泽市多措并举,全面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

1 质量管理措施

山东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南四湖片治理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更是公益性民生工程,项目参建单位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单纯追求工程进度,而是更加注重工程质量管理。主要管理措施如下:

1.1 规范质量管理程序、严格落实责任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各参建单位从设计到施工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有关技术规范,建立健全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保证、检测单位评价和政府监督“五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各参建单位均建立了现场质量管理机构,成立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人员分工和岗位职责,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工程开工前,各参建单位签订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全面落实水利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在工程竣工验收前设立永久性责任标牌;项目法人到相应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办理监督手续,签订《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书》。主体工程开工前,项目法人组织监理、设计及施工单位进行工程项目划分,确定主要单元工程、主要分部工程、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并将项目划分表及说明书报相应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确认。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对以上工程的项目划分进行调整时,项目法人重新报送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确认。工程验收前,提前通知质量监督机构列席验收会议,做好质量等级的核备(核定)。各种措施的实施,确保了质量管理体系高效运转,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1.2 以过程和环节控制保证工程质量

工程开工后,各参建单位根据自身职责,从图纸会审、设计交底、施工组织设计审核、专项方案制订、材料进场检验、“三检制”、工程质量检测、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及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质量签证、现场试验、监督检查等制度和环节,做好质量行为管理与过程质量管控。

1)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保证原材料质量。在原材料进场时,相关人员恪尽职守,对原材料进场进行严格把关,对其质量与规格进行严格的检测与检查。在监理单位或项目法人的见证下,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由施工单位专职材料试验人员在现场取样或制作试件后,送至符合资质资格管理要求的试验室进行试验。在原材料进场后进行妥善保管,并对原材料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与管理,确保材料的科学合理使用。

2)施工过程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与各项施工工序密切相关,各施工环节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保证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质量。首先,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和相关技术规程、标准等,加强对各施工工序的管理。其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隐蔽工程质量控制尤为重要,这是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的关键。项目法人定期组织召开施工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工作总结会,有效地解决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保证了施工质量。

1.3 加大档案资料管理及质量监督检查的力度

项目法人(代建单位)非常重视档案资料的管理,各参建单位在其项目部设立档案管理部门并配齐所需设备和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各参建单位建立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各部门参与的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对本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负责。通过建立档案管理体系,实现项目法人统一要求、各参建单位各司其职、档案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全体人员参与配合的四级档案管理网络,为工程档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档案管理是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复杂性系统性工作,仅仅依靠项目法人(代建单位)重视档案管理是不够的,在施工过程中加大对各参建单位档案管理的监督和指导,适时举办档案资料专项培训班,提高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质量,确保档案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在工程完工后,及时组织各参建单位进行档案资料归档。各参建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做到了内业资料与外业同步,及时填写、整理各项记录及档案资料,真实反映工程实际情况,将过程管理落到实处。

为加强质量管理,项目法人(代建单位)主要从质量管理体系与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着手加大质量监督检查的频率和力度,在工程建设前期主要对各参建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与行为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从源头进行质量控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与专项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坚持定整改措施、定负责人、定整改完成期限、定验收人的“四定”原则,严格落实质量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4 引入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

第三方检测结果是质量监督、检查、质量评定、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是用检测数据来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科学性与权威性的重要手段。

为加强质量管理,项目法人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了综合实力较强的第三方质量检测单位。在工作中,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始终坚持“公正、科学、准确、规范”的方针,定期将检测结果向项目法人(代建单位)汇报,如实反映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实体质量情况。通过第三方质量检测,进一步增强了各参建单位的质量意识,对工程质量起到了良好的推动和控制作用。

1.5 持续优化质量管理机制

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为了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在建设过程中各参建单位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对质量管理机制进行了持续优化。制定了质量管理责任机制,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责任进行划分,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最终将具体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和个人,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准确的找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而提升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各项质量管理机制在推进过程中得以贯彻落实,对于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结 语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已成为拉动内需的重点建设领域,为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强对质量管理的探索,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水利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而且更加能够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猜你喜欢

项目法人档案资料工程质量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制浅析
广东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分析和探讨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公路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信息化创新
地质档案资料的保密工作探析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简述基建工程档案资料的科学化管理策略
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的重要性、问题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