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及对策
2020-01-08丰化苓赵梦含
丰化苓 赵梦含
(商丘工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1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1.1 家长是幼小衔接的核心成员
目前很多家长存在“学前热”现象,笔者通过访谈,向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发展现状,多数家长对基础知识的衔接较为关注,也有部分家长关注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调查和访谈,笔者发现很多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存在误区。所以,在每学期家园交流会上,幼儿园应将学期的计划、具体的教学活动展现给家庭,使其了解幼儿园的工作内容,这可以从观念上让家庭明白幼小衔接的真正意义,积极与教师进行沟通,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作为孩子出生的第一任老师,不仅要清楚孩子的早期学习经验,还要了解孩子的社会性交往、基础知识学习、自我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发展。父母的参与是幼小衔接重要的因素之一,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在园的亲子活动、游戏活动等各个方面活动,对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家长应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可以协助幼儿园、教师开展有效的幼小衔接活动。
1.2 儿童是幼小衔接教育实践的主体
幼儿在幼儿园期间,教师尊重幼儿的自主学习,要让幼儿学会感知世界、与人交流,学会寻求帮助、提出解决问题,在进入小学之前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但在幼小衔接中,需要幼儿更加努力把之前的技能强化,并且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学习新事物,同时,教师在园要提高幼儿进入小学的积极性。多数幼儿都比较向往小学生活,幼小衔接过渡可以让幼儿提前参观小学校园、让他们和大哥哥、大姐姐沟通,这样会给幼儿带来安全感,而不是恐惧小学生活。科学的幼小衔接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可以让幼儿正确尊重、信任他人,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更加快速地适应小学生活。
1.3 幼小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
教师,是幼儿能否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师在园组织的一日活动、游戏活动等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幼儿教师具有示范性的特点,其自身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与幼儿教师在一日生活中的引导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要想幼儿园和小学的顺利接轨,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重要的。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小朋友愿意上学的兴趣和愿望,让“我长大了,要上小学了”这种思想深入到幼儿的心理,激发小朋友上小学的积极兴趣,从情感上愿意去上小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幼小衔接出现的问题。
2 做好幼小衔接的对策
2.1 明确幼儿园与小学差异
作为幼儿园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到幼儿园与小学的差距,在幼小衔接的工作中并非单纯地给幼儿传授小学的知识内容,教师要从观念上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更新自身的专业理念,从根本上意识到幼儿园和小学对幼儿的教育价值,做好幼小衔接的过渡。
(1)从健康领域出发。教师要充分掌握3~6岁学前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做好幼儿到小学的心理上的准备工作,观察幼儿,及时疏导幼儿对小学的不适心理。进入小学,教师更多关注教学方面的问题,对于孩子的关心不再像幼儿园教师那样贴切。因此,在幼儿园大班教师要让幼儿学会关心爱护自己的身体以及培养健康的心理。
(2)从学习领域出发。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创新,让幼小衔接工作贯穿到幼儿在园的各种活动中,真正关心爱护幼儿。进入小学,学习的内容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会有明显的不同,学校会以学习为主,游戏不再是幼儿学习的主要部分了。因此,幼儿教师要和小学教师保持沟通,针对幼小衔接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从生活领域出发。幼儿园区别于小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幼儿在园的生活各个方面都由保育教师精心照料,小学则更多是独立为主。因此,幼儿教师要在日常培养幼儿生活独立性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幼儿时间意识。因为只有这样,孩子在进入小学后才能根据活动时间解决好自己的生理需要,否则小朋友在小学可能会出现尿裤子等现象,对幼儿心理也会造成压力,长此以往幼儿会对小学产生厌烦、焦虑的心理。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多方考虑幼儿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工作的预见性,为幼儿的入学做好良好的铺垫。
(4)从社会领域出发。幼儿在园基本行为是不受老师限制的,主要以尊重幼儿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因此幼儿园没有过于强硬的纪律。进入小学以后,学校会上下课分明,禁止乱走动、说话、喝水等制定相应的纪律,幼儿一时难以接受。因此,教师在幼儿大班要制定相应的过渡计划,尊重幼儿自主活动的同时也要设置必要的纪律。
2.2 加强幼小教师之间的沟通
想要幼小衔接工作顺利进行,幼儿园和小学就必须加强交流与沟通,教师之间也要相互探讨,共同努力制定出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使衔接工作能够有效进行。学习内容:幼儿园教师要根据小学的学习目标制定适合大班幼儿的过渡目标,通过幼儿在园的游戏等基本活动让幼儿简单接触数字、汉字。小学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促进学生发展。学习方法:在幼儿园,幼儿的活动基本在游戏中进行;小学则有一定的纪律。因此,幼儿园教师在活动中尊重幼儿自主性的同时也要设置必要的纪律。教师也要注重幼儿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给幼儿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小学教师要照顾到每个幼儿,教学方法尽量简单明了,满足幼儿的需求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快速适应,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幼小共同合作使幼小衔接工作顺利开展。
2.3 家长应树立合理的期望
幼儿园作为家园沟通的纽带,在整个幼儿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两大职能,一方面承担着教育教学活动的任务,旨在培养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全面发展的幼儿;另一方面要时刻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这也是家园合作最重要的一环。相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城市家长大部分都是一些高级知识分子,有着稳定的收入和良好的家庭氛围。从观念上对孩子的教育也都非常重视,旨在为他们孩子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教育。因此,城市幼儿家长多数不再注重孩子在幼儿园学会几个汉字、拼音等,让家长更为重视的是幼儿在园的身体健康、膳食营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否游戏玩得开心以及与同伴交往的基本技能。城市幼儿家长多数注重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农村孩子的家长大部分都是一些务工人员,接受的教育、家庭收入与城市父母也有很大的差异,也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因此家长的教育观念较为落后,把学习当作唯一的出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而不再是像自己一样务农打工,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因此,特别注重孩子的学习。
3 结语
幼儿进入小学以后会有新的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和人际交往环境,幼儿能否适应新的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部分家长认为,只要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就没问题,这种观念是非常片面的。幼小衔接不仅只是知识层面的过渡,还包括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幼儿园和小学合作共育,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包括与与家长的沟通,承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三方共同努力有效地完成家园共育。学校可定期开展亲子活动,邀请幼儿和家长一同参观小学校园,熟悉教师和校园环境,让小学的大哥哥、大姐姐与幼儿成为好朋友,并向其传递学习、生活经验,这样让幼儿对小学生活更加向往。学校在设计幼小衔接活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渐拓展活动的范围和水平,在此过程中,可邀请幼儿园的教师加入,使幼小衔接工作更加有效。幼儿园、小学以及家庭三方共同努力,为幼小衔接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