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
2020-01-08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后旗林业局满达陈春王晓艳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后旗林业局 满达 陈春 王晓艳
当前我国林业工程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为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等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在林业工程发展中抗旱造林是重要的构成部分,抗旱造林,有助于优化生态环境,但是抗旱造林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因地制宜加强技术的探索应用,才能有效提高成效。因而加强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探索意义深远。
1 加强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探索的意义分析
在林业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抗旱造林技术作为重要的基础技术需要结合实际进行科学探索与应用,才能更好地保证育林护林成效。抗旱造林主要是以抗旱为目标,通过相关的造林活动等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我国人口众多,且耕地需求量大,而公众在自然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意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森林建设保护工作的开展。此外可以看到虽然国家森林面积不断增长,但是抗旱造林形势也异常严峻。加强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管理,一方面可以针对森林资源保护等进一步加强抗旱管控,通过积极采取相关的造林工程建设等进一步提高森林管理成效,实现森林资源持续健康应用与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及时对目前在林业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因地制宜提高森林资源储存与开发利用效能,减少工作人员的负荷,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 目前林业工程抗旱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林业工程抗旱涉及很多环节,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影响整体林业建设成效,所以需要对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全面排查,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的发生。当前林业工程抗旱技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抗旱树木种类的选择方面
想要切实提高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成效,首先要从源头来加强管理,需要对树种自身的特性等进行研究,充分考虑不同树种的生长特点和环境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种植成活率。但是目前在抗旱树种的选择方面容易犯经验主义方面的问题,或者直接参照其他地区的模式来进行树种的移栽等,不但耗费大量的人、材、机资源,而且也没有收到良好的成效,树木资源浪费严重,树木成活率低,且抗旱效果不佳。
2.2 抗旱造林技术应用领域
目前在抗旱造林技术方面的探索虽然越来越深入,相关的技术也比较先进,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基层的人员对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原理、方法等未能全面的掌握,习惯于经验管理和依据传统的植树、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导致技术效能未能有效发挥,如果在大规模的抗旱造林管理工作开展中出现这方面的问题,将严重影响持续建设与发展。此外在抗旱造林过程中还容易受到水资源缺失等方面的影响,一些树木在成长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但是如果水资源供给保障不足,遇到恶劣的旱季高温环境等,将不利于抗旱造林工程的有序推进。
3 加强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管理的具体措施
为了切实提高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管控成效,更好地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优化完善。
3.1 科学选择抗旱造林的树木种类并加强区域管理
一方面要慎重选择抗旱造林树种,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加强资金保障,从环境和树种本身进行统筹考虑,将相关的抗旱性、耐寒与耐旱性、抗病虫害以及所需光照、肥料、成本、生长周期等因素考虑在内,从而确定系统的选择标准,便于抗旱造林工程的有序实施。不同的林木种类不同,抗旱性存在差异,比如槐树、椿树等阔叶类树种,柏树、油松、樟树等针叶类树种,山皂角、狼牙刺、连翘等灌木树种都比较适合作为种植树种。另一方面要加强整地管理,在造林工程实施前根据季节、气候等把握基本的处理原则,对区域实施整地管理,确保为抗旱造林工程的实施提供基础保障。
3.2 不断优化植树技术
目前比较常用的技术包括容器苗造林技术、覆膜造林技术两大类,技术人员应当对两种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具体实际等加强技术的科学应用,确保现实条件符合应用要求,才能切实提高技术的效能。要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对各类突发情况等进行预测分析,完善相关的技术装备,切实提高造林成效。此外,在水资源方面要加强水量保障供给,积极探索更加实用的处理技术,比如通过引入覆膜造林技术,为幼苗期树木提供足够的水资源,将保水剂保水技术,应用于荒漠治理等大面积树木抗旱管理领域。
总之,在林业工程抗旱造林过程中应当全面加强基础管理,强化管理模式和技术的创新,统筹调度各类资源,这样才能切实保证抗旱造林工程的有序实施,进而实现既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