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杰作
——深圳经济特区40年的历史性贡献与新时代新使命

2020-01-08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0年4期
关键词:深圳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深圳

钟 坚

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办与建设,虽然只有短短40年时间,但其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所取得成就却是举世瞩目的,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生动缩影,为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重要贡献,是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伟大杰作。

一、兴办经济特区,是邓小平亲自倡导、设计并始终关注和支持的一项崭新事业,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

任何社会变革都需要有一个突破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同样需要排头兵。兴办经济特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邓小平的倡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顺应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趋势,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邓小平要求:“在全国的统一方案拿出来以前,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逐步推开。中央各部门要允许和鼓励它们进行这种试验。”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0页。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共中央和广东、福建两省上下互动,酝酿利用两省毗邻港澳台、华侨众多的优势,在对外开放中“先走一步”和试办特区。1979年11月26日,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将深圳市由原省地双重领导的体制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直属广东省领导。1980年5月15日,中央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采纳广东省的建议,将“出口特区”名称改为内涵更加丰富的“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完成经济特区国家立法程序。1980年11月初,邓小平接见即将到广东省赴任的主要领导时说:“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厦门、珠海、汕头那几个地方,而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对于搞特区,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①梁灵光:《广东改革开放的实践与探索》,《百年潮》2003年第9期。1984年1月24日至2月26日,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为深圳、珠海、厦门特区分别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珠海经济特区好”“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更好些”。邓小平说:“办经济特区是我倡议的,中央定的,是不是能够成功,我要来看一看。”②《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954页。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同中央几位领导同志谈话时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他强调:“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1985年7月15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深圳对我们来说是个试验。看来,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还是正确的。深圳的发展还是很快的,但毕竟是个试验。”③《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060页。1985年8月1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访华团时说:“我们特区的经济从内向转向外向,现在还是刚起步,所以能出口的好的产品还不多。只要深圳没有做到这一步,它的关就还没有过,还不能证明它的发展是很健康的。不过,听说这方面有了一点进步。”“前不久我对一位外国客人说,深圳是个试验,外面就有人议论,说什么中国的政策是不是又要改变,是不是我否定了原来关于经济特区的判断。所以,现在我要肯定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第二句话是,经济特区还是一个试验。这两句话不矛盾。我们的整个开放政策也是一个试验,从世界的角度来讲,也是一个大试验。”④《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064页。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我们的对外开放采取了多种形式,包括经济特区,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开始的时候广东提出搞特区,我同意了他们的意见。我说名字叫经济特区,搞政治特区就不好了。当时我们决定先搞深圳经济特区,除了深圳以外,还有珠海、汕头、厦门。一共四个经济特区,广东省占了三个,福建省占了一个。”“我去过一次深圳,那里确实是一派兴旺发达气象。”深圳搞了七八年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当然一个完全新的事物不允许犯错误是不行的,有一点错误也是很小的。他们自己总结经验,由内向型转为外向型,就是说能够变成工业基地,并能够打进国际市场。这一点明确后,也不过两三年的时间,就改变了面貌。深圳的同志告诉我,那里的工业产品百分之五十以上出口,外汇收支可以平衡。现在我可以放胆地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所有的怀疑都可以消除了。”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9页。1988年10月,国务院批准深圳为国家计划单列市,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1988年6月3日,邓小平指出:“现在有一个香港,我们在内地还要造几个‘香港’,就是说,为了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目标,要更加开放。”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7页。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再次视察深圳、珠海特区,他指出:“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⑦《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0页。“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页。“到本世纪末,上海浦东和深圳要回答一个问题,姓‘社’不姓‘资’,两个地方都要做标兵。要回答改革开放有利于社会主义,不利于资本主义。这是个大原则。要用实践来回答。”②《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340页。

我国经济特区的发展倾注了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心血,中央主要领导人一如既往地对经济特区的发展都给予巨大关怀、支持和指导。2006年5月,中央批准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2009年8月,国务院批准建设珠海横琴新区,把横琴岛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批准海南经济特区建设国际旅游岛。2010年5月,国务院批准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2010年6月,国务院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厦门全市。2010年8月,国务院批准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2010年8月,国务院批准将珠海经济特区范围正式扩大到珠海全市。2011年3月,国务院批准将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汕头全市。2017年4月, 中央批准河北雄安新区开发开放。2018年9月批准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并逐步探索、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2020年6月,中央批准设立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此外还先后兴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喀什、霍尔果斯)、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境外经贸合作区,经济特区发展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从沿海到内地延边,从国内到国外,发挥重要作用。

邓小平不仅倡导建立经济特区,而且一直关注并亲自指导着经济特区的建设和发展。1984年和1992年邓小平两次视察经济特区,发表一系列有关重要讲话,就办什么样的经济特区、怎样办经济特区做出了许多重要指示。1990年11月,江泽民指出:“10年前,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后不久,经邓小平同志倡议,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运用对外开放的条件,加快经济发展。这是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创举。”③钟坚、郭茂佳、钟若愚主编:《中国经济特区文献资料(第3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48页。2000年11月,江泽民又指出:“兴办经济特区,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的重大决策。”2010年9月,胡锦涛指出:“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的一个伟大创举。”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指出:“邓小平同志1984年、1992年两次到南方视察广东、深圳,当时他就说要解放思想,要敢于闯、敢于试。30多年过去了,深圳、广东、中国的实践充分证明,当年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是英明的、正确的。邓小平同志不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④《南海之滨又东风:习近平在深圳考察纪实》,《深圳特区报》2012年12月14日。邓小平不仅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而且是我国经济特区创办的主要倡导者和决策者,他亲自倡导缔造了经济特区。可以说,没有邓小平,就没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就没有经济特区发展的今天。历史永远不会忘记这位伟人为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与发展,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二、深圳经济特区不辱使命,在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窗口”作用,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指出:“40年来,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不辱使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在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窗口’作用,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①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4月13日),《人民日报》2018年4月14日第2版。

第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排头兵”作用。兴办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重大步骤,是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崭新试验。深圳经济特区通过改革开放,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社会取得快速发展。1979—2019年,深圳本地生产总值从1.96亿元增长到26927.09亿元,年均增长26.90%,经济总量先后超越广州、新加坡、香港,居亚洲第五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06元增长到203489万元(29498美元),年均增长15.65%,继续居内地副省级以上城市第一位,超过台湾(26346.38美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从0.17亿元增长到3773.21亿元,年均增长28.43%。②数据来源于《深圳市统计年鉴》(历年)和《深圳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深圳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县城迅速崛起成为一座拥有上千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罕见奇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圳速度”和“深圳质量”。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速度不仅超过西方国家任何一个历史阶段的发展速度,而且超过亚洲“四小龙”任何一个阶段的增长速度。2015年英国《经济学人》曾这样评价:“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实践是经济特区。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深圳特区的实践,打破只有资本主义才能实现现代化的西方神话,充分说明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通过主动地改革开放,同样可以创造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实现现代化。

第二,在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深圳经济特区创办以来,就充分运用中央赋予的改革试验权,跳出“现行体制之外”,敢闯敢试,勇于探索,从单项改革突破到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从经济领域改革到其他领域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基建、价格、劳动、工资、干部体制改革等为突破口,率先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到20世纪80 年代中期率先进行国有企业、股份制、外汇体制、土地使用制度、住房制度、财政金融改革,在全国率先建设要素市场和证券市场,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到20世纪90年代综合配套改善,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再到新世纪以来,推动营商环境、商事登记制度、科技供给体制机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营造更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4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创下1000多项全国第一,率先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率先实现从封闭向全方位对外开放转变,率先实现从依靠优惠政策促进发展向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市场活力转变,为全国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提供宝贵经验和有益借鉴,充分发挥了“试验田”作用。

第三,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的“窗口”作用。深圳经济特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台和港澳台胞侨胞的优势,充分运用中央给予的优惠政策,率先通过“外引内联”和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三来一补”等形式,充分利用境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发展经济,取得巨大成就。截至2019年底,深圳市历年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87832个,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76.62亿美元。③根据《深圳市统计年鉴》(历年)和《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历年)数据得出。2019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773.86亿元,其中出口总额16708.95亿元,④《深圳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出口总额连续二十七年居内地大中城市首位。近年来深圳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全球产业链、创新链,“走出去”取得突破性发展,对外直接实际投资超过直接实际利用外资。截至到2019年底,深圳企业在境外14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7038家企业和机构,海外员工超过10万人。深圳市对外投资存量达到1450.83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累计签订合同额2024.8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689.65亿美元,均位列内地城市首位。①《深圳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对外投资合作专场)》,深圳市政府在线,www.sz.gov.cn/cn/xxgk/xwfyr/wqhg/20200623/。华为、中兴、中集、腾讯、招商局港口、正威集团、欣旺达、传音控股、大族激光等一批本土龙头企业,组成本土跨国公司集群,加快走出去,成为全球瞩目的“深圳力量”。深圳经济特区成为我国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成功典范和杰出代表,在经济开放度、技术开放度和社会开放度上都名列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与中国重要的国际门户之一。深圳经济特区在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历史进程中, 发挥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作用,成为内地许多省市走向国际经济舞台的“桥头堡”,也成为国际资本、技术、信息走向内地的重要桥梁。

第四,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中发挥了“示范区”作用。创新是深圳经济特区的精髓,是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不竭动力。1984年邓小平提出经济特区“四个窗口”的定位中,“技术的窗口”被摆在第一位,足见邓小平和中央对特区引进、吸收、消化、创新技术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度重视。2019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2%,居全球前列。国内专利总申请量261502件,国内专利授权量166609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17459件,占全国的30.6%,占广东全省总量的70.6%,连续16年居全国城市第一名,②《深圳市2019年度知识产权统计分析报告》和《深圳市2019年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华为以4637件连续三年居全球第一,七家企业(华为、平安科技、中兴通讯、大疆创新、华星光电、腾讯、传音控股)闯入全球国际专利申请企业50强。深圳大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两年排名全球高校第三。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授权量增速、有效发明专利五年以上维持率、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五项核心指标居全国第一。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06.35件,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八倍。PCT国际专利申请公开量仅次于东京,大幅领先硅谷、纽约和以色列。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7001家,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密度居全国之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6277.9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230.85亿元(占GDP3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0155.51亿元(占GDP35%),建成创新载体2258个,其中国家级115家。拥有人才资源总量548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3.50万人,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47.3户,创业密度居全国城市首位;中小板和创业板商事企业数量连续13年居全国第一。③《深圳营商环境居全国前列 创业密度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深圳特区报》2020年3月12日。在新一代通信技术5G技术、基因测序、石墨烯、无人机、柔性显示示、超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居世界前沿。

第五,在梯度推进、共同发展中发挥了“带动”作用。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其服务支持全国发展大局的能力显著增强,发挥自身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开展与周边地区和其他省市的经济合作,促进区域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辐射和带动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参与国家推进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对口扶贫、脱贫攻坚等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累计上缴中央财政46300多亿元;④根据历年深圳市上缴国税收入统计累加得出。2010年以来,累计上解中央、省资金1100多亿元,⑤根据历年深圳市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草案的报告有关数据累加得出。深圳经济特区服务和支持全国、广东省的能力不断增强。当前扶贫协作和合作交流地区涉及全国10省(自治区、直辖市)54个县,受援地总面积约19.5万平方公里,涉及2446个贫困村、169万贫困人口。仅十八大以来,就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逾300多亿元,选派挂职干部和支医支教人员约3400人次,援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约4万个,累计帮助116万人实现脱贫。⑥《十八大以来深圳累计投入300多亿财政帮扶资金》,《深圳特区报》2019年11月19日。深圳经济特区在我国梯度推进、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对内地示范、辐射作用,直接带动了内地经济的发展。

第六,在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和保持香港繁荣稳定方面起促进作用。深圳过去曾是内地逃港风潮的爆发点,而现在却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对于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和保持香港长期繁荣与稳定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

三、新时代中央赋予经济特区新定位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深圳等经济特区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迫切需要经济特区有新的作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经济特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新时代经济特区新的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要求深圳等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出水平。

2012年12月7日至11日,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首次离京到地方考察就来到深圳经济特区,并视察前海合作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的决定是正确的,我们今后仍然要走这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富国之路、富民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开拓,要上新水平。”“深圳是我们国家最早实施改革开放的城市,也是影响最大、建设最好的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前海如今的开发开放,让我们重新看到了深圳经济特区初创时的景象:一张白纸,从零开始。但也正因为是一张白纸,可以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既然授权给你们了,就要大胆地往前走!”①《南海之滨又东风:习近平在深圳考察纪实》,《深圳特区报》2012年12月14日。。2015年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深圳市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进一步开动脑筋、解放思想,特别是要鼓励广大干部群众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中创造新业绩,努力使经济特区建设不断增创新优势、迈上新台阶。”②《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深圳特区报》2015年1月8日。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嘱咐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强调“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③《深圳:奋斗新时代 走在最前列》,《深圳特区报》2018年4月3日。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庆祝大会时指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征程上,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党中央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赋予经济特区新的历史使命,经济特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寻找新的方位,把握好新的战略定位。”“经济特区要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经济特区要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平台”“经济特区要成为改革开放的开拓者”“经济特区要成为改革开放的实干家”。④《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4月13日),《人民日报》2018年4月14日第2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特区地位和作用的“四个战略定位”的高度总结和精辟概括,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经济特区“四个窗口”思想,进一步丰富了经济特区的特质和内涵,对于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有重要指导意义。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和深圳经济特区,并视察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指出:“党的十八大后我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再来这里,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要坚持并不断完善。实践证明,我们走改革开放这条路是一条正确道路,只要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再接再厉,必然创造出新的更大奇迹。深圳要扎实推进前海建设,拿出更多务实创新的改革举措,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深化深港合作,相互借助、相得益彰,在共建“一带一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①《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6日。2018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工作再次作出重要批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深圳市委、市政府要始终牢记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意图,认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成功经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全面扩大开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希望深圳市广大干部群众继续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改革开放再出发,不断推动深圳工作开创新局面、再创新优势、铸就新辉煌,在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②《总书记四年后再次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赋予深圳新的崇高使命》,《深圳特区报》2019年1月6日。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要求深圳“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2019年8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前者是要从面(区域)上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全球最高端:粤港澳大湾区,而后者是要从点(城市)上要把深圳建设成为全球最高端。这两个文件出台的战略意义,不亚于1979年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试办特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的中央50号文件,将对粤港澳和深圳经济特区未来进一步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影响。如果说,1979年中央50号文件带来过去40年广东和深圳经济特区快速发展和崛起,那么2019年中央这两个文件的出台,将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经济特区今后40年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深圳经济特区在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赋予深圳经济特区未来进一步发展的“五大战略定位”(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和“三步走目标”,将为新时代深圳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擘画宏伟蓝图,指引前进方向,拓展发展空间,注入强大动力。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深圳经济特区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尖兵,建设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现代化建设的新标杆,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深圳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深圳
经济特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者
——评《中国经济特区四十年工业化道路: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第23届SIMM深圳机械展
热炼健身·深圳侨城至臻会所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深圳:无人机灯光秀精美绝伦
陈云在经济特区建设过程中的思想变化探析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临港新片区的法治期待
论经济特区在我国非均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