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俗语的前世今生(之十一)

2020-01-08刘建农

武汉广播影视 2019年12期
关键词:梁国惠子俗语

刘建农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是人类永恒的命题,人们追根溯源,审视自我,翘望未来。一句简单的话语,已然含盖了这一切的努力。于是,人们时不时会引用这句名言,使用多了后,它渐渐褪去华美的哲学外衣,只剩下光膀子的背心短裤,行走于街头巷尾。至此,这句名言就“进化”成了俗语,从笔墨痕迹变成了人们刻骨铭心的思想储备。这似乎就是俗语的形成过程。

那么,这句话又是谁说的呢?出自哪部典籍?为何而说呢?其实,它不诞生于风花雪月的喃呢,也不成就于旧纸堆里的冥思苦想。这句话不是出自哪本书,而是写在画布上,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100多年前的题词,它是一个自杀未遂者的内心独白。这就是俗语的前世今生,也是笔者对俗语感兴趣的源头。对于常用或有歧义的部分俗语,笔者试着重新做了解读,专著近期将由湖北教育出版社结集出版。

富不过三代

“富不过三代”,指富贵之家保持不过三代,就会衰败。这句俗语如果追溯源始,可追到孟子。战国·孟子《孟子·离娄章句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泽:原指雨露,引申为祖业、事业;斩:斩断,引申为衰败。即是说开国君主的英明神武,绝不会一代又一代传诸无穷,到王朝的第四代、第五代,国家承平已久,侈靡之风渐长。后来的君主,生在深宫之内,长于宦寺之手,无不天生就一副败家的高强本领,经过几番折腾,整个国势又开始式微了。第六代、第七代通常都会有回光返照式的中兴,出来几个君主挽狂澜于既倒,如周的宣王中兴,汉的宣帝中兴,唐的宣宗中兴,明的弘治中兴,清的同治中兴。这是王朝的自我调适能力使然。

这句“达观天下”的话,后来演变为:“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不重私德,谈何操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富不过三代”的出处了。可它为何人所著,出自于哪里,我一时还不曾查到。只好先存疑待查。

“富不过三代”或“富不及三代”的俗语在清末民初俗语典籍中均无记载,可见这句俗语形成较晚,应不早于民国初年。

不过,相似的俗语有“富无三代享”,意思相近。清代·黄世仲《廿载繁华梦·第一回》:“只俗语说得好,道是‘富无三代享’。这个是怎么原故呢?自古道:‘世族之家,鲜克有礼。’那纨绔子弟,骄奢淫佚,享得几时?”

“富不过三代”,这话虽然不够全面,但有这种趋势。为什么富不过三代?第一代艰苦创业,第二代、三代就开始过奢侈生活。他们既没有第一代那样艰苦创业的精神,也没有学到第一代创业的本事。能否富过三代不只是家庭、家族及企业的繁荣问题,实质上与国家、民族、社会密切相关,优秀人才辈出才能富过三代。

在充满冲突和战乱频仍的时期,人们朝不虑夕,性命难保,保持财富、富过三代,无从谈起。可见,富过三代,决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财富传承问题,实际上它对社会稳定、国家昌盛、民族振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此外,古代中国人常有多子多福的观念,这也是造成富不过三代的原因之一。多子多福的观念鼓励人们多生孩子,导致了财富加速被分薄,引用韩非子《五蠹》中的话“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富不过三代”,其实很有中国特色。全球100家家族企业荣登2006年《胡润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榜》,第一名是著名的日本大阪寺庙建筑企业金刚组,传到第4 0代,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榜单中没有一家中国的家族企业。

这100家长寿家族企业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和日本。其中英、法、美名列前三位,各有17家、16家、15家,而日本也有10家,第100名家族企业也有超过225年的历史。

家有梧桐树, 招来金凤凰

“家有梧桐树,招来金凤凰”,指有好的条件和环境,可以招来好的伙伴或朋友。这句俗语来自近现代民间,在清末民初的俗语类典籍中均无记载,也有用作:“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等。不过,这句俗语却是大有来头。

梧桐的灵性,传说能引来凤凰。《诗经·大雅·卷阿》云:“凤凰呜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宋代邹博的《见闻录》说:“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中国的龙、凤,在神话传说中,凤是神鸟。能引来凤凰的梧桐,自然是神异的植物。祥瑞的梧桐常在图案中与喜鹊合构,谐音“同喜”,也是寓意吉祥。

“夫梧禽不与鸱枭同枝,麟虞不与豺狼连群,清源不与浊潦混流,仁明不与凶暗同处。何者?渐染积而移直道,暴迫则生害也。”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交际》中有此一段。梧禽:指凤凰。梧,梧桐树。禽,鸟。古代传说凤凰栖于梧桐。鸱:鹞鹰。枭:猫头鹰。旧传枭食母,故以喻恶人。麟:麒麟,古代传说中的动物,为吉祥的象征。虞:即驺虞,神话传说中的兽名,义兽。喻忠臣与奸臣水火不相容。

由此可知,因为凤凰是神鸟,而梧桐又是吉祥的树,因此凤凰要栖息在梧桐上。

我们的祖先把凤凰崇拜为“吉祥之鸟”、“太平之象”、“仁圣之禽”、“稀世之瑞”。栽竹引凤,凤凰至则吉祥来。凤凰是这样的高贵圣洁,便也与帝王结了缘;何况凤还是百鸟之王,百鸟朝凤嘛,因此,“凤”也成了帝王的象征。

另外,凤凰还被隐喻为最清高的文人,它并非世俗所能理解。如战国·庄子在《庄子·秋水》中有这样有趣的一段: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鹓鶵: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醴泉:甘泉,甜美的泉水。

翻译:

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梁国来,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担心,在国都搜捕几天几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鸱(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它,发出‘吓’的怒斥声。难道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威吓我吗?”

在凡人眼中,梁国宰相可不是一般的肥肉;可庄子眼中,这不过是一块臭肉。因为,庄子像凤凰一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具有文人雅士的真性情、真清高。这句俗语,引发人们对人生价值不同评判。

为富不仁,为仁不富

“为富不仁,为仁不富”,为富:想发财致富;不仁:没有好心肠。为:做,引伸为谋求。谓聚财之人往往唯利是图,心狠手毒,不顾他人死活;心地善良的人发不了财。为:做,引伸为谋求。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战国时期,诸侯滕国国君想实行仁政,手下人把孟子推荐给他,他虚心请教怎样实行仁政。孟子说一心想发财的人是不能实行仁政的,就是说“为富不仁,为仁不富”,实行仁政的君主征收赋税是有限度的,只有老百姓富了国家才能富强。

关于这句名言,多个朝代的文人,纷纷加以解释。

东汉·赵岐《孟子章句》注:“富者好聚,仁者好施,施不得聚,道相反也。”

南宋·陈亮《龙川集·喻夏卿墓志》:“昔孟子有取于‘为仁不富’之论,而世俗常言曰‘慈不主兵,义不主财’,其说遂以行。而巷闾之奸夫猾子,借是以成其家,虽见鄙于清论,见绝于公法,终不为之变也。”

民国·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中“为富不仁”一条:“虎恐以仁害富,孟子则恐以富害仁也。”

由于元代以后,大量的杂剧、小说等,引用这句名言,使它逐渐通俗化,成为妇孺皆知的俗语了。

元代·王实甫《破窑记》:“这家为富不仁,薄俗之情,我若不过去,将我似什么人看我。”

明代·邵璨《香囊记·第三十二出》:“一生做事强梁,只是依官托势,须知为富不仁,自来见利忘义。”

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一卷》:“这些伙计,一个个羹香饭熟,饱食暖衣,正所谓:‘为富不仁,为仁不富’。”《警世通言·第二十五卷》:“施生虽是好人,却是为仁不富,家事也渐渐消乏不如前了。”

这句俗语由于社会经济转型,又变得使用率升高了,原因是“为富不仁,为仁不富”,这一千年老话题,又悄然“苏醒”了。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语出《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虽然《论语》不是谁都能读懂,但这句名言却成了朗朗上口的俗语。因为它提供给人的信息非常明确,那就是:“你在哪个位置(职位),就想那个位置的事;你不要去想其它位置的事。”

这种明确的告诫是对人有帮助的,对社会也是有好处的。它给人一把尺子,抑或是一面镜子,告诉人们这是对,那是错。所以,这样的名言才能被人们默熟于心,并千古流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强调了“在其位,谋其政”的重要,有了规矩,才有方圆。人人各尽其责,问题自然就都好解决了。

当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从社会的角度、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的。从个人来讲,“不在其位,想谋其政”的不在少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畅想未来,但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古训来要求:“只想当将军的士兵一定不是好士兵”。

关于如何看待自己本份“位”的问题,圣贤是非常重视的,因为这是儒家一贯的处世态度。《论语·宪问》亦有此语。其旨“欲各专一于其职”。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都是强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道理。

猜你喜欢

梁国惠子俗语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可乐
农民工梁国胜:让自己成为最坚实的桩
Rules in Library
浇瓜之惠
与人名有关的英语俗语
梁国华先生艺术作品选登
客家俗语巧诵读
郑合惠子:率真Lady
数字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