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会大屏幕视频制作新探索

2020-01-08

武汉广播影视 2019年12期
关键词:大屏幕晚会舞台

赵 玮

近些年来,基于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大背景,电子大屏幕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舞台背景展现载体,在提升晚会节目整体观赏性、教育性、立体性、连贯性、艺术性层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探究创新优化晚会大屏幕视频制作的具体策略,有着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大屏幕视频制作在晚会中的应用实况

现阶段,大屏幕视频制作在各类型晚会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其打破了传统舞美布景模式的桎梏,实现了对可视外部样式的多样化、创新化组合,通过一些同节目主题相关的动态画面,对节目观众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唤醒和启发,使其在节目表象之外感知更多的内涵,进而达到影响观众心理、丰富节目内涵、活跃演出气氛、提升晚会价值的目的。特别是相较于原有单一固定的舞台设计,将大屏幕视频制作应用于各类型晚会,极大地提升了晚会的整体冲击力与感染力,逐渐成为烘托晚会氛围、丰富晚会内容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晚会内容的有效组成部分。

以央视春晚舞蹈节目《雀之恋》为例,其在表演过程中应用大屏幕动态展现了美轮美奂的自然画面,从而有效避免了单一演员表演给观众造成的视觉疲劳,使其节目具备更强的艺术感染力与视觉冲击力。再以江门市举办的第三届广府人恳亲大会晚会——《梦·中国》为例,在许多节目表演过程中舞台屏幕都穿插了体现华人华侨勇于拼搏、爱国爱乡情怀的效果画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晚会的主题。总而言之,相较于传统的布景模式,大屏幕视频制作凸显出灵活性、多元化的显著特点,其可以在瞬间完成画面的转换与交接,将一些难以用表演直观传达的信息与内涵展现出来,实现了对舞台表演内容的延伸和扩充,这也是这一载体在各类型晚会中广泛应用的原因所在。

需要注意的是,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屏幕视频制作在各类型晚会中得到了愈来愈广泛而多元的应用,但是基于晚会舞台背景所凸显出的屏幕多、尺寸大、冲击力强、空间多元的特点,其视频的制作也显著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视频,这也给相关主体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

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现场

二、大屏幕视频设计与制作案例分析——以“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为例

春晚作为全国人民喜迎春节的重要载体,其所呈现出怎样的视觉效果,烘托出怎样的联欢气氛,同每一位中华儿女关联密切。基于此,本文以“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为例,进一步探讨了其在大屏幕视频设计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希望可以为其他各类型晚会视频制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1、以汉字结构舞台造型为基础

通过对2018年春晚整体表达内容与呈现效果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汉字这一要素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也称得上是春晚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创新。具体来说,汉字为舞台设计提供了大量灵感,即设计者构筑起了以“中”字为主要元素的舞台标志,彰显着源远流长而又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伴随着晚会的推进,汉字也呈现出结构的变化,象征着家国一体、喜迎新春的“门”字映入眼帘。大屏幕视频作为晚会效果呈现的辅助手段,其在制作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春晚独特的舞台造型。以2018年春晚独特的汉字结构舞台造型为例,相关主体在制作大屏幕视频的过程中,一方面采用了整体舞台包装的方式,进一步还原了部分汉字的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拼贴、剪切、整合,最终营造起了更具空间感与视觉冲击力的整体舞台形象。另一方面,相关主体依托于地屏区域所具有的升降功能,在舞台结构重组过程中组建出了新的汉字,进而营造出了更加丰富、多元的视觉形象。总体上来看,舞台结构是大屏幕视频制作的基础,相关主体延续了春晚在节日气氛烘托层面的功能,有效发挥了大屏幕视频制作之于晚会视觉呈现力和创新性提升的作用,为晚会融合了更多中国元素、中国符号,以小见大彰显文化自信。

2、歌曲类节目的大屏幕视频制作

纵观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各个节目,无不彰显着设计者的创新追求,同时也将新思想引领下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赤子之情直观展现出来。我们以成龙与吴京合唱的歌曲《中国》为例,作为抒发全球中华儿女赤子之心、喜悦之情的节目,相关主体在制作大屏幕视频的过程中,必须对其情感进行必要的渲染、烘托与传递,进而同现场的听众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引发情感共鸣。在这首歌曲的大屏幕视频制作过程中,一方面设计者利用大屏幕的视觉效果,展现了祖国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大好河山,从而烘托起了浓郁的爱国氛围;另一方面,设计者同样也把握了春晚汉字结构舞台的整体效果,以地屏区域的升降为契机,构建出了新的汉字,带给现场及电视机前的观众以多元化的视觉形象。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节目,在制作歌曲《中国》大屏幕视频的过程中,其难点在于精确把握地屏变化时间节点,必须要以此为基础,确定歌手的站位与活动方式,这就需要相关主体科学把控时间节点的变化,并且精细剪裁大量的地屏视频文件。

我们再以主旋律歌曲《我爱你中国》的大屏幕视频制作为例,该节目是由来自世界各国的11位艺术家共同合作完成,彰显着百花齐放、相互融合的各国文化,同时也展现出中国文化的感召力与巨大影响力,是文化自信的直观表现,因而在设计其大屏幕视频的过程中,相关主体以长城为视频的主要展现形象。究其原因,长城在我国文化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影响,对于中国走向世界以及世界了解中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对于广大中华儿女来说,长城这一形象象征着力量、团结、意志以及勇气,将其作为歌曲大屏幕视频的主要视觉要素,一方面有利于展现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勤劳勇敢、坚不可摧的意志与精神,同时也彰显了文化大国的包容性与感召力,可谓是一举两得。从该节目视频制作的技术应用来看,其牢牢把握春晚舞台的特点,对歌曲的不同部分结合舞台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从而更好地营造出了富有张力与节奏感的视频画面,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大屏幕视频之于节目效果呈现的作用。

3、歌舞类节目的大屏幕视频制作

歌舞类节目是每一届春晚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以2018年春晚的歌舞节目《欢乐的节日》为例,设计者在对其进行大屏幕视频设计的过程中,希望通过大屏幕营造俄罗斯文化与中国风情相结合的氛围。因而在不同主体表演的过程中,大屏幕视频实现了从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到俄罗斯建筑群像以及中国建筑群像的有效过渡,最终创设起欢乐、祥和的联欢场景,极大地提升了节目整体的观赏性与感染力。总而言之,该类型节目的大屏幕视频制作必须牢牢把握节目内容,确保视频场景的变换、要素的配置以及环境的营造,要符合节目所传达的情感与内容,这也给相关主体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大屏幕视频制作的原则及策略

1、牢牢把握晚会主体

以大屏幕为载体进行视频制作作为丰富晚会内容、渲染晚会主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应用价值的实现,归根到底需要把握晚会的主体,即全面考量每一个节目内容呈现与情感表达的现实需要。以全国首部儿童经典音乐剧——《音乐之声》的舞台再现为例,在视频制作的过程中,有关主体深入发掘了该节目所蕴含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无论是恢弘大气的维也纳音乐殿堂,还是风景宜人的阿尔卑斯庄园,亦或是一泻千里的柔和月光,都有效呼应了该节目应展现的内容及情感,这不仅有利于拓展节目表演主体的表演空间,同时也有利于拉近广大观众与舞台间的距离,为其创设更加广阔的想象平台,可谓是一举多得。总而言之,以大屏幕为载体进行视频制作,必须充分考量节目编排与呈现的现实需要,这也是视频制作理念指导、素材选择、方法融合的基础所在。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实践表明,大屏幕在晚会背景呈现中有着不容替代的重要效果,特别是动态的视频制作,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三个种类,从而落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视频制作原则。首先,针对以情绪为主导的节目,制作者应当牢牢把握节目的节奏与肢体转变,即确保节目节奏缓慢时视频画面的变化放缓,避免造成色彩与画风难以衔接的问题,为观众预留一定的欣赏舞台表演的空间。其次,针对以风格为基础的节目类型,制作者应当注重对节目形式以及具体内容的考量,我们以晚会中常见的杂技类、歌舞类节目为例,制作者应当根据地域、民族、艺术形式等要素对其进行合理划分,从而使视频可以和节目相得益彰,最终达到“动态静景”的制作目的,为观众带来更具视觉冲击力与情感表现力的晚会效果。最后,针对以形式特别要求为基础的节目,我们以十分重视创意设计的魔术表演为例,其节目的呈现应当打破单纯背景模式的桎梏,引入并应用多维立体空间,从而丰富相对单一并且缺乏艺术感染力的节目,最终为节目以及晚会整体增色添彩。

3、明确其表现形式与作用

实践表明,大屏幕视频制作在各类型晚会中的应用,其既可以充当舞台背景,从而加宽、加深舞台的空间感,为晚会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带来更具视觉冲击力与情感渲染力的画面,同时也可以为晚会舞台上的表演者营造更加广阔的表现空间。因而在制作大屏幕视频的过程中,有关主体应当明晰晚会节目所表达的内容与传递的情感,明确大屏幕视频的表现形式与作用,避免陷入一概而论式的尴尬境地。以大屏幕视频在舞台背景创设层面的应用为例,歌手萨顶顶的春晚节目《万物生》就渲染了梦境般的舞台,为其音乐的表演创设了令人惊叹而又熟悉的情景。究其成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视频设计与制作者有效融合了海量背景,并对其进行合理更换,从而将节目最精彩、最丰富的一面呈现给广大观众。我们再以大屏幕视频制作在拓展舞台演员表现空间层面的应用为例。针对一些舞蹈、小品类节目,其所展现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情节性,这就要求视频制作者依托提示性的字幕、不同的场景转换等要素,让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情绪可以随着节目逐渐深入,更好地满足其日趋多元化、层次化、个性化的审美需要。以歌曲《喀秋莎》的表演为例,视频制作者将二战期间俄罗斯的生活环境以及战争场面融合起来,同时合理运用了灯光、造型等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从而为歌舞演员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表现空间,营造出更具视觉冲击力与感染力的画面。

2012年春晚节目《万物生》梦境般的舞台

4、多种技术有效融合

现阶段,各类型视频制作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也给大屏幕视频工作者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具体来说,制作者应当立足于节目呈现的现实需要,有针对性的应用如实拍镜头、Flash动画制作、键控抠像等技术,最终达到提升节目舞台表现力与情感渲染力的目的。在实际制作过程中,有关主体应当突出节目重点,避免陷入杂乱无章的尴尬境地。以晚会节目《军营联欢会》为例,大屏幕以卡通人物形象生动展现了军队联欢的场景,不仅在代表群体上突出广泛性,同时也使节目富于幽默性,可谓是一举两得。除此之外,在构造虚实情境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不同镜头的有效切换。而如何对各种视频制作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则是有关主体应当全面研究与深入探讨的问题所在。

结语

总而言之,有关主体应当打破传统舞台背景展现模式的桎梏,从牢牢把握晚会主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多种技术有效融合等层面入手,全面提升晚会的艺术性与立体性,为广大观众创设更加丰富、多元的视听效果。

猜你喜欢

大屏幕晚会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大屏幕技术在电视演播室的应用研究
日本公布新年号:令和
山水大屏幕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
吧啦吧啦小舞台
会展用大屏幕LED显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