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教学”理念在毕业年级重修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

2020-01-07宋淑梅王卉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云教学重修

宋淑梅 王卉

【摘 要】云技术等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出现及融合,实现了教育教学升级。但云教学在实践过程中仍面对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把握云教学平台与传统线下教学之间的尺度关系,形成“老师—云教学平台—学生”与“老师—学生”的共生协同机制,才能实现学校真正意义上的云教学及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云教学 重修 互联网教育平台

2018 年 4 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办好网络教育,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为顺应教育信息化趋势,我校提出了云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施方案。本文将着重探讨云教学理念在我校毕业班重修工作中的应用及实践,以发现云教学与重修教学深度融合之道。

一、何为云教学

云教学,作为新生事物,目前学界尚未形成共识性概念,有学者认为“云教学活动内容包含教学工具、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监督与评价几方面的全面云技术化和大数据化。”1也有学者将云教学界定为“依托移动互联网、智能学习终端及网络教学支撑下的线上线下新型教学体系。”2笔者将“云教学”界定为,以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为背景,依托各类“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充分利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开展教学的过程及形式,这一过程涵盖相关的在线学分管理、学籍管理、学习成绩评价及教学考核等相关制度。

云教学理念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依托“互联网+教育”平台实现全面育人的理念。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目标和价值体现,教育信息化的今天,信息技术能力已成为一个现代人是否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云教学,不仅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工具理性,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价值理性。

1 商桑 靳新.云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

2 李健 王海明 李凤娟.云教学支撑下的《工程力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世界,2018

实现教学过程开放、高效、便捷的理念。传统教学方式,在空间上受限于教室,时间上受限于课表,导致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学习效率低下,效果甚微。而互联网的“人—机—人”模式完全打破了教室的空间约束和课程的时间界限, 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开放式教与学,学生学习更加高效便捷。

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传统教学以教材为主,因老师的个体差异性导致学习成效参差不齐,而云教学打破了国家之间、地域之间、学校之间、老师之间的差异和屏障,老师可提供教材以外的丰富的辅助学习内容,同时,学生可以依托互联网教育平台获得丰富的优质学习资源,实现真正的教与学共享。

依托大数据实现个性化教学与自主化学习的理念。实现个性化教学,首先需要老师全面性掌握各个学生的主要情况,但传统教学因师生间例行性见面、班级人数众多,数据难以收集等困难而难以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教学。云教学背景下,相关互联网教育平台可以记录学生各模块学习进度和情况,老师也可设定智慧数字化考核和激励模式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二、云教学模式在网络重修中的应用实践

因毕业班学生的学习与教学安排等实际,我校一直依托“互联网+教育”网络平台实施毕业班重新学习工作。毕业班网络重修工作实现了教学过程从孤立走向互动、教学资料从单一走向全面、教学考核从呆板走向灵活的转变。

课前推送课程,教师准备并上传资源,完成建课。毕业班网络重修工作在学生报名结束,教务处协调其他部门推送相关重修课程至云平台。老师结合实际准备的教学资料,教学大纲、教案、课件、复习计划、音频、视频等资料,老师完成资料上传后,可依据西区网络重修时间安排在平台上进行建课,并设置相应的任务点、讨论主题和学习考核指标。

学生根据课程资源自主学习,完成相关任务点,并与老师互动。学生可通过电脑端、手机端登陆云平台,查看课程资料并进行学习,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均可在公共讨论区或教师私聊窗口进行问题咨询,并完成老师设计的任务点、讨论等环节以获得相应学分。

重修考核以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相结合。毕业班云平台重修课程坚持过程性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重修成绩由各环节成绩按比例构成。在重修课程成绩构成比例上,毕业班云平台重修课程更强调平时成绩,总结性成绩占总成绩一般不超过 50%。云平台持续性地记录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记录,这为老师考核学生成绩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

老师网络重修工作量核算指标多样化。传统重修方式,老师工作量以课时费为基本标准,云学习方式下,教务处根据平台实际情况设计了阅卷份数、课程访问量、老师发帖及回帖量、学生发帖及回帖量四个系数指标,调动了老师依托云平台开展重修工作的积极性。

虽西区毕业班重修采用云教学由来已久,但网络重修工作与云平台的融合, 云教学理念在重修工作中的渗透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如网络重修工作受限于云平台本身的缺陷与不足、教与学形式主义、老师与学生共教共学机制尚未建立、师生信息技术能力不够、考核资料形式存疑等问题。

三、云教学与重修工作深度融合路径

其一,以培训、学习等方式推动师生形成云教学理念。推动云教学工作实施, 关键在于师生“云教学”“云学习”意识形成。因此,可以会议、文件等方式宣传云教学理念,以培训会的方式培训教师云教学平台的使用能力,以线下见面课的方式培训学生云学习方式和能力。

其二、教育单位应定时收集关于云平台使用的困难和问题,反馈至平台所属公司对接人员。云教学不仅对师生是新的挑战,而且受制于互联网教育技术和教育平台现状,只有形成互联网教育技术与学校教育之间供需透明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才能推动云教学理念在高校各教学工作中的良好运用。

其三,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根据课程特色设计线上和线下课时比例,以杜绝云教学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和程序主義。目前而言,云教学重修工作面临的较大的挑战即为学生学习的真实性无法核查,学生学习陷入了形式主义,而要突破这一困境,只有辅助以包含学生照片的签到、线下见面课、视频直播以及相应的惩罚等机制,保障教学过程真实性和实质性。

其四,以顶层制度设计促成师生共建共学的机制。云教学理念下的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学习的促产士,教学过程不再以老师、教材、课堂为中心,而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中心。学校可根据实际,制订面向网络重修课程教与学的教学理念执行、教学过程监管、教学效果反馈、教师绩效考核的一整套制度,逐渐形成师生共教共学机制。

其五,多样化形式完成考核资料存档。云教学的另一考验是存档资料问题,为此,可依据学校实际探索多样化的资料存档形式,如导出并打印成纸质材料,或以光盘提交。若有技术支持,可探索电子档案馆形式。

云技术等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出现及融合,实现了教育教学过程的升级。但云教学在实践过程中仍面对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把握云教学平台与传统线下教学之间的尺度关系,形成“老师—云教学平台—学生”与“老师—学生”的共生协同机制,实现学校真正意义上的云教学。

【参考文献】:

[1] 商桑 靳新.云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

[2] 李健 王海明 李凤娟.云教学支撑下的《工程力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世界,2018

猜你喜欢

云教学重修
学分制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重修问题探究
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教学新模式
高中数学云教学实践与研究
普通师范学院学分制背景下的重修现状与对策
区域云教学平台支持下的小学语文互动教学策略研究
积分制与云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重修教学探讨
独立学院学生重修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如何提高大学物理重修过关率的探讨
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实验云平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