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07王晓梅
王晓梅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可以为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提供助力。语文阅读与写作是不能分割的重要内容,将二者进行有效融合,可以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双赢局面,也可以为学生呈现一个更加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在读写结合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意识得到了有效培养,并能够将阅读技巧运用到写作中,也可以结合写作来更好地领会语文篇章的内涵。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意识培养;实践锻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2-0133-02
【Abstract】In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the use of a combin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can help students better acquire knowledge. Chinese reading and writing are inseparable and important content.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can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of promoting writing by reading and promoting reading by writing,and can also present a broader language learning space for students. In the combined teaching of reading and writing,students' thinking consciousness has been effectively cultivated,and they can apply reading skills to writing,and can also be combined with writing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hinese text.
【Keywords】Reading and writing;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Awareness training;Practical exercise
小学语文教育,要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在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培养读写结合意识性、注重读写结合实践性、拓展读写结合普遍性,可以巩固学生语文学习成效,提升语文综合素质,将语文知识与技能真正地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完善。
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方式
(1)以读促写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读与写都是重要的基础能力。读写结合教育,可以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获取技能,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读写结合可以通过以读促写的方式开展。以读促写,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阅读篇章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不同的写作方式,并能够通过大量阅读来积累写作素材。以读促写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的模式,并掌握写作情感的抒发方法,能够熟练的地遣词造句,提高写作水平。以读促写方式,将语文閱读与写作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读中有写的局面。阅读不再仅仅是口头上的学习形式,在阅读中渗透写作理念,也是对阅读价值的一个重要的延伸。小学语文阅读学习,可以为学生展现一个丰富的文学世界,在文学世界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内涵,如一篇文章的结构、内容、语句、情感等,这些知识技能,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也逐渐积累于学生的思想当中。在写作中会融入学生自己的人生体验,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为学生写作增添色彩。
(2)以写促读方式
读写结合的教学形式中,重点就是在读与写之间建立起联系的纽带。读写结合过程,可以塑造成为以写促读的方式。以写促读,既是通过开展写作来锻炼学生对语文篇章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从而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深入到作者所构建的篇章内容中,准确地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核心思想,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效果。利用写作来推动语文阅读,主要是在写作当中,结合阅读篇章思维过程,引导学生从写作结构、内容、情感、语句等方面,去呈现出自己的思路,并将这种方法运用于语文阅读过程中。写作与阅读之间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写作的最终结果,就是阅读的对象。在写作当中,可以结合阅读素材来帮助学生去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这样就对学生形成了积极的阅读分析和理解的锻炼。学生只有真正掌握阅读内涵,才能够将其与自己的写作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了以写促读的语文学习目的。
2.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应用
(1)培养读写结合意识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读写结合意识,对于增强学生语文读写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在培养读写结合意识时,语文老师应当注重学生的文章理解与领悟,在语文教学中,应当保证学生对于语文篇章有足够的掌握能力。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阅历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对于语文篇章的领会还处于初步的学习阶段,这就需要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语文理解水平,从而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去消化作者的写作精髓,并将其更好地融入到自己的语文写作练习当中。
例如,语文老师在讲到《落花生》这篇文章时,语文老师可以先从课文中容易让学生理解的内容入手,逐步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引导出文章写作特点。课文当中,作者用第一人称,从花生的好处开始引出下文,“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这样的文章结构,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一个对后续内容探究的动力。语文老师可以结合文章,让学生总结出,由落花生联系生活,感悟人生哲理。就像文章当中父亲说的那样,“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进而引出文章中心思想: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在阅读文章时,根据老师的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涵进行深入思考,理解了这种用生活中普通事物来引申重要哲理的写作方式。语文老师在学生深入体会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将这种文章写作手法,运用于语文作文当中,这也是读写结合意识的一种重要的培养途径。
(2)注重读写结合实践性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仅仅依靠老师的课堂讲解是难以成为学生自身能力的。在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实践落实。语文老师可以结合语文教材内容,进行阅读与写作的拓展练习。
例如,语文老师讲到课文《爬山虎的脚》时,可以结合文章内容,组织学生真正地走进大自然去观察植物的特点,并以此为写作基础,让学生根据所见写一篇观察日记。爬山虎是一种自然界常见的植物,这种植物具有良好的攀爬性,作者在课文当中,以爬山虎的脚为中心,通过细节描写,将爬山虎的特点充分地展示于学生眼前。在读写结合的实践中,语文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以课文为参照,观察大自然当中的一种植物,并将植物的特点和细节进行描述。学生走进大自然后,联想到“ 爬山虎的脚”用了“……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和“……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这样的比喻句式,从而在观察大自然植物并进行观察日记写作时,可以运用比喻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
(3)拓展读写结合普遍性
语文读写结合学习,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联系,还要将其普及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让学生借助生活内容进行充分的锻炼。课堂上的读写结合,更多地限定于教材等范围内,而在拓展读写结合时,生活内容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加丰富的素材。
例如,在日常生活当中学生有着不一样的经历,如参与了某些活动、参观了某些场所、观看了某些影视剧作品、游览了某些名胜古迹等,这些都是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重要基础。语文老师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的每一细节,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笔记录下来。当学生参观故宫后,写出了自己对故宫宏伟建筑的情感以及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将自己的写作与课文中的《故宫博物院》进行对比,然后总结自己写作与课文在表达手法、描写重点、情感抒发等方面有什么异同点,从而更好地提高读写能力。
3.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要从学生全面素质去进行综合考虑。对于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阅读与写作,要建立起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在读写结合当中更好地提升自己。读写结合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阅读与写作的优势,两者结合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11):51-52
[2]夏欣.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初探[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90-191
[3]刘莉. 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研究[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上).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42-144
[4]朱枫. 浅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应用[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下).广西写作学會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08-510
[5]于晓.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78+80
[6]李景峰.双剑合璧让教学更高效—漫谈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2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