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

2020-01-07姜帆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31期
关键词:区域活动中华传统文化

姜帆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组成部分,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幼儿文化传播意识,促使文化传承发展。文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对此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幼儿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幼儿园;区域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1-0057-02

【Abstract】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n integral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key content of education. In the kindergarten regional activities,carry out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children's cultural communication,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 This paper takes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kindergarten regional activit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hoping to provide help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Keywords】China;Traditional culture;Kindergarten;Regional activities

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为幼儿区域活动开展提供动力,促使学生文化意识学习。如何将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在区域活动中,提升幼儿民族文化意识与区域活动意识,是教师面对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1.立足幼儿特点,科学选择传统文化内容

区域活动是幼儿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载体。若想发挥区域活动优势,提升学生知识获取能力,需要对幼儿个性特点进行分析,了解幼儿成长中的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使学生在区域活动中掌握技能,提升文化发展意识。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对幼儿知识结构与文化意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不同阶段的学生群体有不同的学习需求,采用教育方法也就不同。课堂教育中,需要根据幼儿的认知情况、思维认知情况及知识接受能力等等,选择适合的文化,并渗透在区域游戏中,使学生学习知识获取能力,技能得到提升。

例如,进行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组织击鼓传花的民间游戏,引导学生进行游戏活动。击鼓传花游戏中,可以让幼儿围成一个圈,由教师背对着所有的幼儿以槌击鼓,鼓响时,花开始传递,当鼓声停止后,则由接到花的幼儿说一个成语或者是背一首古诗。通过民间游戏的方式,创新区域游戏内容,使幼儿在活动中积累更多的汉语内容,以此提升幼儿的汉字意识。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成长的动力。在幼儿园教育中,需要重视民间传统游戏的应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使学生在区域活动中身心健康成长。

2.结合传统文化,开展主题区域活动

主题区域活动开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更多与文化知识有关的内容,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文化意识与成长意识得到提升。后续教育工作中,需要转变以往的教育理念,組织主题性区域活动,渗透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文化传播意识。以爱国教育内容为例,教育活动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喜好与认知方式,选择舞蹈与美术结合的主题区域活动,引导学生一边观看舞蹈,一边发挥想象力,展示对舞蹈内容、国家的喜好。主题区域活动中,为学生播放舞蹈《霓裳羽衣舞》、《盘鼓楼》等等,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将自己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呈现出来,辅助学生学习理解。当学生观看舞蹈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对舞蹈的想象力,将舞蹈发生背景或者其他的信息体现出来,强化舞蹈的理解,感受舞蹈动作中的爱国内容。

此外,绘本阅读也是幼儿主题区域活动的一种。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绘本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感受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其中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古诗词等内容是阅读的重点,也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当学生主题绘本阅读结束后,则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表达出来,以此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活动开展奠定基础。

3.立足传统节日,开展区域活动

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也是实施区域活动的一种方式。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传统文化开展区域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区域活动中,了解每个传统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与存在意义。区域活动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促使学生传承意识形成。

以端午节为例,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扮演屈原的角色,并利用一些工具,模拟江河、龙船,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的学习情景,为学生了解端午节由来,庆祝方式做好铺垫。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我为什么要穿一身古人的衣服吗?幼儿:不知道。教师:那你们知道端午节吗?幼儿: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教师:其他的还做什么吗?幼儿:不知道了。教师:端午节我们还会赛龙舟,戴香囊、插艾蒿。然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赛龙舟的视频。视频播放结束后,则以故事的方式讲述端午节中屈原投河的故事,使学生在故事中意识到屈原对国家的热爱,体会人民对英雄人物的尊重与爱护。通过区域活动与传统文化节日的结合,使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文化信息,并在实践中提升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4.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推动传统文化发展

正确的教育理念,是促使学生素质与能力提升的关键。若是教师传统文化教育理念意识薄弱,那么区域教育活动形式就会显得非常单一,无法为学生呈现更多的内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因此,需要教师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为学生营造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文化素养得到提升。日常工作中,教师需要自主学习,探究教材中的内容与信息,并结合传统文化,优化教学形式,使教师在区域活动中提升教学水平。幼儿园部分教师的区域活动能力一般,无法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自身的知识结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升学生思维品质,需要教师主动学习,探索区域活动创建的方法,并进行针对性教育工作,利用实践活动,提升教育水平与能力,促使教育工作稳定开展。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更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传统文化与区域活动的结合,可以推动素质教育实施,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需要树立科学教育观,尊重学生需求,选择适合的传统文化内容,促使幼儿教育发展。

5.加强地域传统文化的挖掘,丰富区域活动形式

地域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教育工作发展的动力。区域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过程中,需要对地域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利用,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区域活动内容,融入地域文化与知识技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文化发展意识得到提升。中国作為拥有千年历史的国家,地域文化也比较丰富,如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内蒙古草原文化、东北黑土地文化、青藏高原文化、黄土高原文化、华北平原文化、四川盆地文化、江南水乡文化、云贵高原文化等等。区域活动中,可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地域文化进行教育工作,让学生了解与本地域完全不同的文化,使学生在区域活动中形成文化意识。以黄土高原文化为例,该文化中比较著名、独特的剪纸文化,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剪纸,找出自己的喜欢的图案,然后运用剪纸的方法进行剪裁,从中获得成就感与自信心,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而言之,幼儿园区域文化教育中,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选择适合教育内容,使学生在区域活动中掌握知识技能,提升学习能力。幼儿教育中,组织各种类型的区域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使幼儿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施钱乾.巧设区域,润物无声—浅谈主题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J].才智,2020(16):10

[2]刘艳.论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5-16

[3]李嘉琦.我国幼儿园区域活动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教育观察,2019.8(34):15-17

[4]陈玉莹,张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对策与建议[J].才智,2019(30):183

[5]吴琳.实践区域四要素 构建区域新舞台—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87

猜你喜欢

区域活动中华传统文化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