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对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影响
2020-01-07孙茜
孙茜
摘 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教学观念的不断更迭,教师们逐渐意识到了传统的班授制的不足。《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 版)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但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他们每个个体都是独立发展的。在全面推广发展素质教育的阶段,分层教学摒弃了传统班授制的不足,迎合学生们的个性发展,以求孩子们都能从中收获成就感和愉悦感。本文从传统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出发,以苏教版5B Unit 3 Asking the way (Story time)为例,分析分层教学对小学英语词汇、语法和阅读教学策略的影响,让全体学生都有一定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分层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6-0174-02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ontinuous change of teaching concept,teachers gradually realiz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al class teaching system.According to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English (2011 Edition),the object of English Teaching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ge is all students.However,there are big or small differences between students,and each of them develops independently.In the stage of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hierarchical teaching abandons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class teaching system,caters to student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so that children can gain a sense of achievement and pleasure.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taking 5B unit 3 asking the way (story time) published by Jiangsu Education Press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hierarchical teaching o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vocabulary,grammar and reading teaching strategies,so that all students have a certain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Keywords】Stratified teaching;Teaching strategy;Primary school English
1.传统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现状
小学英语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对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把握,并且使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是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侧重于对语言点的分析以及讲解,而且更加强调机械性的练习句型。这种教学策略违背了素质教育对于学生主体性原则的要求,也背离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师也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通过在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等集体交流活动,不断创建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主体性,激励学生勇敢加入课堂学习活动,最终达到运用英语交流的目的。”但是受教学进度的影响,教师使用这些活动的次数相当有限,这样的话学生学习主动性就很难被调动起来了。
素质教育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的根本目的和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使人的自我发展在最大可能下得以提高,继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他们每个个体都是独立发展的。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 对于学生差异要给予承认和尊重,这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基础条件。“分层教學有班级授课方式的基础,它独特的优势得到发挥并且对于传统教学上存在的缺陷加以弥补。”它能满足与适应各个学生的发展需求,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体会到充分的快乐感和成就感,从而促进教育改革得到推动。因此,分层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功效。
2.分层教学对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影响
(1)分层教学对词汇教学策略的影响
小学英语词汇板块的教学目的比较简易单一,要求学生能听懂、会说、会读这些单词和词组,部分内容还需要会写。以5B Unit 3 Asking the way (Story time)为例,学生需要掌握以bookshop,cinema,hospital,shop,zoo为代表的单词以及get on/off,turn left/right,on the left/right等词组,在短短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内,目标词汇数量较大。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如何设计教学,从而引导学生高质量快速度地掌握所学内容。但是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我们不能妄想全班学生在这一节课里达到相同的教学目的。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可将全班分为A、B、C三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放相应的导学单。对C层的学生而言,他们只需要掌握这些目标词汇,不必了解任何衍生信息。对于B层学生,除了C层学生所要求的掌握词汇外,他们还需要会听写和掌握这些目标词汇的用法,能达到适当的举一反三。例如,on the left/right这个词组,B层学生还需要了解on your left/right,on my left/right等。最后,对于A层学生的要求就更高了,还要求能在各个具体的语境中熟练运用。面对不同的地图,他们需要恰当使用on the left/right 以告知对方具体方位。各层次的学生在40分钟内都任务满满,不会发生因难度过高而垂头丧气或是因目标太易而无所事事。
(2)分层教学对语法教学策略的影响
不同于词汇教学的简易单一,语法教学共有三种常用的教学策略。
第一种是互动式学习,全班分为六人一小组,每个小组中包含A、B、C层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内,其中10分钟教授解决语法知识点。先提供5分钟自学导学单时间,剩余5分钟小组互动讨论。C层学生提出疑问,B层解答,若不够到位请A层学生帮助。随后B层学生发表自己的困惑让A层学生解答。在此过程中,学生们集思广益,踊跃发言探讨,最后小组将仍旧存疑的部分提出,又建构起了组与组沟通的桥梁。学生们能在助人和人助中得到提升。第二种是语境教学,借助图片、多媒体课件等帮助学生理解语法,或是创设情境,通过请学生表演,让全班学生在对话中理解其意义。利用分层教学,C层学生可简单地通过句型明确语法,而A层B层的学生可结合语篇语境更深层地掌握其运用。第三种策略是显性隐性相结合。基于分层教学,教师若是使用显性策略直接有意地传授语法点,可以较快较明确地了解哪些学生已掌握;而隐性策略是让学生举一反三地在练习实践中摸索概括出语法,可以清楚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们根据具体的语言点确定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3)分层教学对阅读教学策略的影响
以苏教版5B Unit 3 Asking the way (Story time)為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也共有三种常用策略。参照母语和目的语是第一种。C层学生较适合使用参照母语策略,阅读时提供恰当适宜的中文参照,比如,沿着走、从市图书馆站出来等。而参照目的语策略就适合在A、B层学生上使用,根据当时阅读情况和学生情况适当调整。第二种则是支架式教学,合理利用学生间的差异,A层学生作为B、C层学生之间的支架,或者A层学生互为支架,调动起学生全方位的知识点,包括天文地理、社会常识、人文历史等。从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第三种是“先行组织者”策略。在授课前学生对于坐地铁坐公交以及马路标志已有一定的认知,调动他们原有的经验,使他们对阅读内容产生一定的兴趣,带领他们一起了解杨玲拜访好友苏海家之路。使用分层教学,各层学生间产生互动,使每个学生有一定的提升。
3.结语
“通过分层教学,各层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更加清晰明了,方便教师对其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对于自身基础较好的A层学生而言,多提供机会自学归纳,教师予以必要的辅助,使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对于相对薄弱些的B层甚至是C层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及时解决课堂上的疑惑,帮助他们逐步提高自身能力,必要时予以课外辅导。总之,不论是词汇、语法还是阅读教学策略,合理使用分层教学,相信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在学习水平上有一定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李森,潘文光.行为分析理论视角下的课堂管理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62
[3]何明. 多层次教学组织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1996(05):39-41
[4]周志炜.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行分层目标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