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办学特色,开启绚丽人生
2020-01-07陈璠
陈璠
北京市朝阳区有一个地方叫作白鹿司。清朝初年,这里水草茂盛,有野生白鹿出没。据《白鹿志》记载,白鹿是传说中的祥瑞之物。如今,在这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上,坐落着呼家楼中心小学柏阳分校。学校坚持“绚丽人生从这里起步”的办学理念,培养了一群勤学好问、乐观向上的孩子。
作为一所活力满满的现代化学校,学校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和教育的发展动态,2019年紧随教育资源整合的步伐,加入呼家楼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在推进集团化办学的岁月中,柏阳分校从总校不断汲取营养,并将所学的教育理论、方法等逐渐内化成推动发展的力量。学校健步行走在教育改革创新之路上,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精准服务于每一名学生,扩大了优质办学资源。
践行PDC理念,培养未来“社会人”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基石,实践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渗透在构建教与学关系的整个过程,也是贯穿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线索。为了使学生更加符合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呼家楼中心小学提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学生发展的本土化的创新型实践育人系统——PDC教育。PDC,即Project(项目)—Driven(驱动)—Creation(生成)的简写。也就是说,用项目驱动学生的欲望和兴趣、实践和体验、思维和意识;通过驱动生成学生的经验与技能、素养与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项目群育人方式让学生回归生活与社会,从课堂走上生活、从学校走上社会、从知识技能走上能力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生活能力与社会素养的真实与完整的人。
作为呼家楼中心小学的校区之一,柏阳分校的教育教学与总校一脉相承,根深叶茂的积淀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简单来说,PDC教育的目标是鼓励学生发现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深耕教育多年的校长刘治国认同并积极推动PDC教育,“PDC教育引导学生跨学科运用知识,所以我们依托国家级课程,以课堂为主渠道践行PDC教育”。比如学校的活动“秋季第一场市集”,调查团队会在市集上采集数据,基于基础的数据统计,学生分析出什么样的商品更抢手、什么样的营销手段更有效等问题。活动开展及研究的过程已经超越了原学科的界限,学生在讨论中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科学的神奇。
学生善于发现的眼睛不仅仅停留在校园里,还会迁移并关注到校外生活。疫情期间,学校将PDC项目研究延伸至线上,学生探究了许多有趣的问题。例如:科技学科“看不见的世界”,探究病毒到底从何而来;美术学科“与英雄合体”致敬抗疫一线工作者,学生拿起画笔与英雄“合体”……通过PDC研究性学习,学生创新了学习模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最大程度地激发。迄今,学校全体学生共开展了12项PDC研究性学习,涉及8项学科领域,完成了9000余个项目研究成果。在一次次快乐探究中,高阶思维开始扎根,同时大大提高了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兴趣跃动求知的节拍,智慧点亮梦想的星海。”在PDC教育的实践中,分校学生在舒适的氛围中收获知识,在鼓励的话语中大胆创新。PDC所绽放的自由之美对学生生命个体的生存与生活体验及社会理解起到了有效唤醒,引导学生成长为一个有着独立的、健全人格的“人”。
建设特色课程,促进多元发展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两份重磅文件,对新时期学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提出更细致的要求,而这正是柏阳分校一直在践行的。学校坚持以国家标准课程落实基础教育,以特色课程实施个性教育,逐渐形成了“5+”体系,即每名毕业的学生都能够掌握5项体育技能(足球、跳绳、武术、田径、舞蹈),或一项音乐、美术、科技特长。刘治国认为,这是体育与美育发展的基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满足多元化发展需求。
“利用小学阶段的时间,广泛培养兴趣爱好,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刘治国坦言,现阶段很多学校陷入了“考什么教什么”的误区。比如学校体能测试要考察引体向上、长跑等项目,学校的体育课就只开展这些锻炼,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而失去运动的兴趣,学校也没有把握住建设特色课程的机会。沿着这样的思考路径,虽然足球、武术、舞蹈等项目并不纳入体能测试,刘治国却依然聘请了专业人士担任教师。学生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训练,体能测试所要求的内容早已自然地融入课程中。热闹的操场上,学生的欢笑声随着武术而升温,激情跟随足球的转动而燃烧,他们挥洒的汗水、矫健的身姿无一不在体现着运动的收获。
纵观科技发展的历史,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的巨大进步。若想以创新为支点撬动未来,就必须关注科学教育的发展,培养宝贵的人才。柏阳分校的科技课紧跟国家课程改革的要求,从聚焦某一问题的研究到在大概念下完成对问题的研究。比如低年级学生观察水的形态;中年级学生研究水的三态变化;高年级就要从水的大概念出发,研究水的保护和利用。刘治国认为:“必须对学生进行阶梯性训练,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科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阳光洒在学校橘白相间的墙面上,“绚丽人生从这里起步”几个大字熠熠生辉。“绚丽”的定义不止于课堂,还在于课后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国画社团,强身健体的武术社团,展现音乐魅力的二胡社团,提升书写技能的书法社团,锻炼动手能力的衍纸社团等。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可以获得常规课堂以外的知识,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挥激励功能,调动教学热情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高学历、年轻化是柏阳分校教师队伍的主要特征,怎样带好这支人才队伍,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令广大学生真正受益?无疑,校长的管理能力是背后的重要保障。无数个日夜里,刘治国为此殚精竭虑。
学校的功能是多元的,但核心是育人,让教师安心从教是教育发展的根本之道。为此,刘治国使出了三项“杀手锏”。首先,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以身作则,温和地帮助教师,引导同事之间友好相处,给予教师工作安全感;其次,相信教师的能力,认可教师的价值,采用鼓励的沟通方式对小问题提出建议,帮助教师成长;最后,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使教师降低焦虑感、提高工作热情。
“管理的艺术不在于鞭策的力度,而在于鼓舞。”提到教师管理,刘治国侃侃而谈,“除了关注教师的工作,领导的陪伴对员工的激励同样重要。”不久前,在金帆艺术团申报活动中,学校的德育干部主动放弃哺乳时间,与申报组教师加班整理资料,提高了申报组教师的责任感,有的教师不顾身体的不适,有的教师放下年幼的孩子……而一切的缘起,与刘治国长期营造的激励氛围密不可分,年轻的教师精神饱满地围绕在刘治国周围,为了同一个目标不懈前行。
激励会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奔跑。在刘治国正确的引导下,学校培养出了文思敏捷、爱岗敬业的教师。他们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组织者,是学生学习、问题探究的指导者,更是终身学习的引领者。
“今天下午语文组开展研讨会,希望您参加。”“线上香港交流活动能否再办一次?” 每天,刘治国的微信都会被教学通知与活动邀请等信息塞得满满当当,忙碌的行程使他养成了疾步行走的习惯。擦肩而过的老师喊住他想讨论工作,“我去吃个饭,15分钟就回来”,说罢,他的步子迈得更大了。用心建学校、用爱办教育,在刘治国的带领下,柏阳分校的努力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获得了“2020年朝阳区小学教育教学优秀奖”等多项荣誉。展望未来,刘治国眼里跳跃着希望的光火:在新的时期,他要继续和全体师生勠力奋斗,力争打造基础教育的新高地、特色教育的新高地、创新教育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