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好自主游戏的点睛之笔
2020-01-07胡霞萍
胡霞萍
依依拿起一块大纸板,踮起脚尖把它放到梯子顶上,发现梯子变成了小屋,她热情地呼唤好朋友到小屋做客。“你的房子怎么没有墙壁?”“装个门吧!”孩子们围着“温馨小屋”不断提出自己的设想,并一起寻找能当作墙壁、屋门的材料。随即,他们在梯子两边各搭上一块纸板变成了墙,又用纸板给小屋装上了门和屋顶。在给小屋加屋顶时,由于梯子太高,孩子们只有踮起脚尖才能勉强把屋顶放上去。然而,用作屋顶的三角板总是很容易倒下来。通过合作,他们在各种尝试下找到了合适的卡口,成功给房子安上了屋顶。
梯子是可变性很强、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器材,深受孩子们喜爱。当孩子们厌倦了跳跃、垒高、攀登等传统玩法时,对梯子的兴趣便减弱了。为让孩子们重燃对游戏的激情,我们将纸板等投放到户外自主性游戏中,给孩子更多元的材料,于是就出现了前面的一幕:孩子们将梯子衍生出另类玩法,让其从户外工具变成过家家的玩具。在探索尝试中,孩子们构建了新的知识经验,学会了与同伴合作、分享并从中收获自豪和快乐。
游戏给予孩子的价值,教育者在游戏创设与指导上的启示与反思,都凝结在这场搭建“温馨小屋”的活动中。
第一,允许自主性游戏“变奏”。原本普通的梯子户外活动,因其中一个小朋友发现了另一种玩法,吸引了其他小朋友,衍生出“温馨小屋”的游戏。游戏切中了孩子们的兴趣点,使他们乐此不疲地实验,并自然地进行合作、分工,在挑战中不断思考、尝试、调整。作为自主游戏,我们的目的是激发孩子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大胆自主的尝试中获得体验。因此,对于自主性游戲的“变奏”现象,教育者要允许并欣然接受,不要关闭那扇“探索之门”。因为每一次的“变奏”都可能诞生新的游戏内容,引领孩子进入更有趣的探索世界。
第二,有时无声胜有声。孩子们的游戏内容并非预设的活动内容,在尝试的过程中也多次失败,恰是教师的“视而不见”使幼儿有更多探索的空间。孩子们需要的是赞许的目光和微笑,在尝试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操作。因此,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并不需要教师过多进行干预。孩子的发展需要相当长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等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允许孩子不断尝试,让他们从操作体验中进行提升,构建属于他们的经验和方法。
第三,以多元材料构建游戏环境。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游戏材料对孩子同样重要。他们的探索正是从身边游戏材料的更新开始的,那些低结构的原始材料(如纸板、纸筒)因可变性强给予了孩子们想象空间和创作灵感,成为他们探索与发现的铺路石,也让游戏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是教育的有效起点,教师只有敏锐地觉察到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准确地判断幼儿当前的经验水平,顺应幼儿的需求和兴趣,提供适宜的游戏环境,才能实现幼儿学习的目标和价值。孩子的游戏世界,风景别样,只要我们能蹲下身子,便能欣赏到最美的画面。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左岸幼儿园)
责任编辑:张妍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