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角微创新,丰盈“饱满”童心
2020-01-07赵福葵刘天天
赵福葵 刘天天
曾几何时,我们的孩子在车厢里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屏幕,无视车窗外的风景;曾几何时,我们的孩子在游戏场里流连忘返,却忘了在大自然里静静徜徉的乐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人与自然有着天然的联系,相依相伴,密不可分。幼儿从小感受、体验和发现这种依存关系,有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环境意识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懂得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自然环境,并且做力所能及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护生命。
环境中的探究极为重要,如何提供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并且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的探究内容?
通过与相关专家沟通,北京市海淀区富力桃园幼儿园决定引进“自然生态系统缸”,简称“生态缸”。生态缸是一个多物种、多层次的完整原始生态系统的缩小版。它的设计原则是还原自然、物种丰富、生物链完整。我们从各年龄段幼儿特点出发,分别选择了适合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不同缸种:陆生自然生态系统、浅滩自然生态系统和水陆两栖自然生态系统。这三种生态缸,从幼儿的生活中取景,还原自然,让幼儿成为自然角的小主人。
自从生态缸进班之后,孩子们非常喜欢,发生了很多有趣又有意义的事。
爱与责任 ——“小不点之家”
陆生自然生态系统为开放型陆生生物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微型生态系统,模拟我国典型特色自然环境状态,简称“陆缸”。陆生生物包括微生物类、昆虫类等。这个生态系统里都是我国陆生的自然生物,它们有来自森林生态系统里的双叉犀金龟,有来自草原生态系统里的中华斗蟋等。陆缸里物种个体相对偏大,习性明确,较为常见,可以更好地让小班幼儿正确识别陆生生物的特点,将幼儿兴趣延伸到平时生活和家庭里,引导幼儿走进自然、亲近自然。
进驻小一班的是一个陆缸。孩子们从新奇到喜欢,还给生态缸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叫“小不点之家”。孩子们每天热衷于围着“小不点之家”观察这些可爱的好朋友。更有意思的是,有一天早饭后几个小朋友竟对着大缸唱起了自己学过的小儿歌,孩子们兴奋地告诉老师:“老师你看,‘小不点之家很喜欢听我们唱歌呢!连面包虫都从树叶下面跑出来听了。”
大家还讨论制定了“照顾约定”:每天的自主游戏时间,可以为小动物拍一张照、为植物和动物浇水;在户外游戏时,大家一起捡拾校园里的落叶放到生态缸里给小动物盖被子。在一天雨后,孩子们还惊喜地发现了小蜗牛、西瓜虫和蚯蚓,大家都兴奋极了。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将这些新朋友带回“小不点之家”,为“小不点之家”增加了新成员。
好奇与探索 ——“龙龙的美餐”
浅滩自然生态系统为开放型水生生物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微型生态系统。模拟自然环境状态为江、河、湖泊等水深小于20米的水生生态系统,浅滩缸涵盖的生物物种较为丰富,有水草类、鱼类、虾类、蟹类等。浅滩缸里有我国生活在水深小于20米的自然生物,在生活中也较常见,环境和食物链都较为单一,比较适合投放到小班下学期或者中班。
中班的浅滩缸里有种类丰富的昆虫,还有一只石龙子,孩子们亲切地叫他“龙龙”。通过观察,班里孩子很快有了不少发现:蟋蟀会啃食缸里的植物,蟋蟀妈妈生出的蟋蟀宝宝只有用放大镜才能看清,在缸下面的土层里还有住着白虫子的圆形小房子,石龙子只在中午太阳充足的时候才会出来晒太阳,下雨的时候很难发现它的身影等。
一天中午,几个男孩子无意中发现“龙龙”在追逐蟋蟀,他们大喊:“老师,你快看,龙龙爬得特别快,它一直都追着蟋蟀。”为了帮助孩子们记录精彩的瞬间,给更多的小朋友分享,老师投放了iPad教孩子们录制视频,鼓励孩子们记录石龙子捕食的过程。孩子们每天拿着小电脑在缸边转来转去,过了两天,终于拍到了“龙龙”捕食蟋蟀的视频。孩子們激动坏了,赶紧坐到小椅子上等着看这有趣的捕食过程。在看视频的过程中,孩子们有了很多收获。诺诺说:“原来龙龙是用舌头来抓蟋蟀,我记得妈妈说小青蛙也是这样捉蚊子呢!”强强说:“刚才龙龙是慢慢爬到蟋蟀边上的,肯定是怕蟋蟀发现它。”琪琪说:“龙龙吃饱了,可是小蟋蟀如果都被它吃光了怎么办?龙龙就要饿肚子了,一直没有吃的,它就会饿死了。”
这个时候,老师提议在大缸里再养一些蟋蟀,蟋蟀吃什么的问题随之而来。一番猜想过后,老师带着孩子们开始了研究蟋蟀的小实验……在孩子们的细心照料下,很快小蟋蟀出生了,我们将这些可爱的小生命放回到生态缸里,生态缸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
发现与失去 ——“失踪的独角仙”
水陆两栖自然生态系统为开放型水生、陆生结合共同存在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微型生态系统。它模拟三种自然环境状态:水生环境、水陆结合两栖环境、陆生环境。其中动植物的品类多达三十余种,多角度展现了生物链,明晰了动物与植物、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个生态缸更适合大班的孩子们。孩子们自主参与养护的过程,对植物角的动植物连续进行观察和记录,能够在较复杂的食物链中感受生命个体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萌发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在水陆两栖自然生态缸进班的过程中,大班里发生了一件“奇闻趣事”——独角仙“越狱”啦。
孩子们对于缸里的物种十分好奇,每天都会站在缸边寻找新的小动物,尤其对从未见过的独角仙特别期盼。有一天,晨间活动的时候,有个孩子在离大缸很远的角落里大叫了起来:“老师,你看!这有个大黑虫子。”大家都过去围观。
然然:“这不是独角仙吗?跟咱们班照片上一样。大晚上偷偷跑出来,这个独角仙太调皮了!”
同同:“老师,咱们把它送回去吧。”
第二天,孩子们刚来园,又有一个孩子在昨天同一个角落里叫了起来:“老师,你看,独角仙又出来了!”
老师走近一看,果然又是那只独角仙,这只独角仙两次“越狱”都逃到了同一个地方。孩子们兴奋了,真是奇怪,独角仙为什么屡次“越狱”?为什么两次都去同一个地方?一个个小问号出现在孩子们的脑中。
浩浩:“它是不是不喜欢这个环境,所以就跑出来了。”
豆干说:“你们看,它两次都逃到了这个地方,我觉得它爱这里,我要在这里为它建一所房子。”
可是有一天,这只黑色的成年独角仙永远地不见了。对于独角仙的永久性失踪,大家很难过,老师也鼓励大家大胆表达关于失踪独角仙的猜想。
孩子们相信,不管独角仙现在去了哪里、在做什么,它一定是快乐的,就像大自然中的独角仙一样,在外面想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能找到很多伙伴,也能找到它喜欢吃的东西。
自然生态缸进入我园已经一年多了,孩子们经常围着生态缸静静观察、热烈讨论。我们发现,孩子们渐渐地“饱满”了起来:有爱心、有责任感、有想法、有行动。同时,这样一个微型生态系统也逐渐成了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看向大自然的小窗口,孩子们在每天的观察中感受生命的存在、发展和消亡,也在观察中去了解自然,思考、体会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希望孩子们通过对生态缸的观察,在生活中多贴近自然,学会做一个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人。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富力桃园幼儿园)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