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2020-01-07孙建南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2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高中生物培养

孙建南

【摘 要】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的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但这样做却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课堂教学重要的是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深思善问。

【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意识;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他的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提出问题的重要性。牛顿对苹果为什么从树上掉下来提出质疑,而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对一壶开水提出质疑而发明了蒸汽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对问题进行探究是现代生物学学习中的一种最高层次能力的表现。在生物学的发展史上,几乎每一项成就都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开端的,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忽略了这一学习方法的重要价值,坚持师道尊严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剥夺了学生的质疑能力,无形中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鼓励学生敢想、敢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符合创新教育。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效率

生物课堂中,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问题或困惑,进而向教师寻求问题的答案或者自己主动解决问题是非常好的现象,教师自然也是很喜欢提问的学生。生物课堂的效率和效果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是效率提升的极大原因。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能够通过问题意识的培养逐渐得到调整,进而学生的学习成绩则有所提升,则能够证明课堂的效率是较高的。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得学生学习时有意识地去想生物中某一知识点的相关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对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知,从而使得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得以提升。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我国高中教育的人才培养注重的是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满足这两个特点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不断进行创新创造,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如果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的质疑则是创新创造的第一步,在这种质疑的情况下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探究问题,假设学生获得成功对学生的鼓励则是非常大的,而学生的创造力不断在解决问题当中得到锻炼和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也能促進学生去创新创造。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

1.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打破“不问”的僵局

学生问题意识差的最重要原因便是“不问”,笔者认为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减少学生的心理顾虑,消除其自卑心理,逐步打破学生不问问题的僵局。教师可以营造一种“成功情境”,就是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一切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生物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无穷乐趣,获得心理上的愉悦。生物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教学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由被动“提问”向主动“索问”转变。特别是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更要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帮助其体味成功的喜悦。例如:在对“光合作用”实际应用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提问:“为了提高室内光合作用的效率,有哪些可行性手段呢?”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其中一个声音因缺乏自信滴滴地说“养小动物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这时教师应予以表扬,增强其信心,这样下次便会有更多同学主动探疑和答疑了。

2.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参与中渗透问题意识

学生有效参与高中生物课堂,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具有重大意义。有些高中生由于缺乏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从不主动参与,更遑论主动问问题了。因此,生物教师应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提问一些学生能够参与的问题,真正使教师的“教”与学生“学”完美统一,相互促进。这样,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融洽氛围中,问题意识被润物细无声地渗入到学生的脑海中。例如:在“细胞的分化、癌变与衰老”一节中,由于学生对细胞分化、癌变等没有直观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如果一味照本宣科,效果会很差。而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教学内容,并说明课堂教学中会挑选同学上台讲解本节课内容,而台下同学可向台上讲课同学提问问题,这样台上台下互动,教师指导,既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3.创设问题情境,打造问题气息浓厚的生物课堂

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只有教师讲解的声音,而学生自主提问、讨论探究的声音却很少,课堂死气沉沉。针对这一情况,高中生物教师应注重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置疑问引入法、选取故事激发法、挑选实验演示法等方法使问题贯穿于整个生物教学过程。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设置疑问进行引入,询问学生“是不是自有地球以来便有人类的存在呢?”问题一出,学生肯定回答“不是,是进化的结果。”学生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迅速高涨起来,这时教师故意引而不发,学生脑海中便出现各种关于生物进化的疑问,很自然跟着教师进入新课的学习。学生脑海中的各种问题也会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解答,在问题气息浓郁的高中生物课堂,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全面培养。除此之外,基于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创设问题情境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和推动的作用,问题意识的培养始终要落实在学习者本身,因此,学生要注重在生物学习中自主创设问题情境,形成“质疑、探疑、析疑、解疑、答疑”的能力,促进生物成绩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问题意识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并不是凭教师一时兴起、学生心血来潮就可以实现的,需要所有高中生物教师基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孜孜不倦地付出和努力,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探索才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郑晓蕙.生物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上塘中学)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高中生物培养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