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2020-01-07古敏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2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古敏

【摘 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他们才会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投入,进而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音乐课是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展音乐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了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初中音乐教师应采用多种有效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学习的兴趣。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入手,着重分析培养初中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音乐;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1灵活多样的课前导入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相比传统的“讲解知识式”的导入,学生们更喜欢一些富有创意、新颖别致的导入方式,以七年级下册的课例《青春舞曲》为例,笔者曾用过两种不同的导入方式,结果起到了截然不同的效果。第一次上此课题时,笔者给学生们讲解了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地貌气候特征,学生们的反应比较麻木,没有对课题表现出太浓厚的兴趣,整堂课的课堂氛围也很拘谨,教学效果也没达到预期的想象。然而第二次上课时,笔者就特意调整了导入方法,带了两种新疆的特产小吃——葡萄干和巴达木,分别将它们装进两个非透明的袋子里。上课时我请了两位同学上讲台前对应着这几袋零食站好,并用眼罩蒙住他们的双眼,让他们去试吃各自对应的零食,并告诉全班同学他们品尝到的零食是什么,产自哪个地方,由此引出课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观察学生的反应,一开始的时候学生们就争先孔后的想要参与品尝美食,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了成功吸引,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都表现出了与第一堂课截然不同的热情,为后面的新课教学环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整堂课的氛围也变得活跃了起来,教学成果较第一堂课而言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2应用多媒体技术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年龄正处于青春期的关系,大部分学生在歌唱課堂上他们对演唱有所抵触不愿意去唱。针对这种现象,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就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首先,多媒体集成了图片、文字、声音等功能用动态的出现在学生面前直接吸引他们的注意,还可以为学生展示所要学唱歌曲的其他形式的表现,提升学习兴趣;其次,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伴奏,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演唱情绪,为学生的演唱营造出了氛围;还可以在上课时再利用多媒体录音设备,将学生的独唱、小组唱、齐唱的过程录下来,这样学生能够通过录音进行对比学习,在此过程中还能巩固对歌曲的熟悉程度。声音能够直接的抒发自己的情感,而多媒体能将其独特的功能与唱歌教学相融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课堂增添活力,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国歌》时,通过视频为学生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升旗的画面,这种庄严的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在演唱《国歌》时的威严感和民族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再加上教师生动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放声演唱,再利用多媒体将学生的演唱录制下来并播放,让学生们聆听自己的演唱,并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做到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最后再配合伴奏看着升起的画面进行完整演唱。

3融合民族音乐

生硬地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民族音乐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找一些带有民族音乐元素的现代音乐。比如,很多学生喜欢王力宏的作品,他的音乐中中国风的作品是一个数量非常多的类型,教师可以从他的作品入手,启发学生发现一些民族音乐的东西,比如说《Man in the mirror》这首歌原本是流行音乐巨星Michael Jackson的一首代表作,但是经过王力宏的改编,这首歌变成了一首中国曲风的作品,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五声音阶的运用和民族曲调的运用。这样可以利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现代音乐元素,从而引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和理解。

4创立学动结合的教学形式

边唱边演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学生乐于参与的一种音乐活动,学生们更喜欢用动作来表达情感。“唱演结合”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所以,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想象、体验、表现,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创造美。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创编动作,把歌曲的内容和内心的感受通过肢体语言绘声绘色的表现出来。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即兴表演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表演,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创作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样,既增强了学生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例如,舒伯特的弦乐五重奏《鳟鱼》(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一首旋律优美,充满明朗靓丽的光泽,洋溢着生命的无限活力,而又带有很强的故事性的音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当“导演”以及“演员”,把这首歌曲所要讲述的故事随着音乐表演出来,把歌曲编成音乐剧,有效的提高了学生们的参与度,创建了一个生动和谐的课堂,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所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其次应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立学动结合的教学形式,融合民族音乐元素,在课前进行灵活多样的导入,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灵动的音乐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对音乐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精神世界才会更加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流畅。

参考文献:

[1].张倩,董静.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导刊,2019,11

[2].罗金军.探析中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4(05)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华侨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