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与培养

2020-01-07黄希允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2期
关键词:职校就业教学方式

黄希允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当前我国职校也在不断谋求新的教育教学突破,希望通过一种全新的方式带动校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进步与发展。在此,笔者将以职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和培养作为分析的重点,并详细论述其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等。希望能通过研究给广大职校教师带来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职校;课堂教学;就业;教学方式

职业学校是专门面向社会培育技术人才的学校,也是我国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单元。职校一直承担着为社会输出工业人才以及信息技术人才的重大责任。因此,对职校中的学生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与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

就目前而言,职校学生对于就业问题仍是一知半解,或者对于就业的理解是错误的,有部分同学认为学习和就业没有太大的关系将来毕业后可能也无法找到一个对口的工作,或者谋求一份合适的职业。其实,这种认知是非常错误的。因此教師需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培养与引导,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给将来就业的道路添砖加瓦,而不是必须要选择某一职业或者工种就业。

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产教结合”的方式进行“提前就业”的适应性操作。如教师可以联系校园当地的企业,或者有关于类似工种的群众性服务以及志愿者服务等。通过这样的机会,让学生以一种“亲临战场”的方式体验就业的感觉,感受工作与学习的不同之处与相同之处。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效区分工作与学习,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明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以此为法,可以让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更加强烈,甚至可以让学生在内心中形成一种积极创业与积极工作的态度,以至于在今后的课堂学习中,学生会综合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策略研究。

二、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基层,扎根基层

当前很多职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无法找到合适的岗位,而更多的学生则是以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有利于社会社会群体之间以及工作范围之中。学生的这种消极观念必须由教师的引导与帮助才能彻底消除。

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让学生明白“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概念,更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工作是建立在坚持与忍耐的基础上才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教师可以在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对其进行相应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创业项目的建立、实践操作的感受以及科研工作的开展等方式加深对于工作性质的认识。以此为法,长期保持下去,可以让学生养成一种不急不躁的态度,在戒骄戒躁的基础上,学生会心甘情愿的从基层做起,从零做起。只有学生自愿深入到基层,体会基层工作的艰辛,总结基层工作的经验,了解基层工作的性质,才可以在未来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三、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我国的社会环境对于人才的需求较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当今信息技术时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是“一专多能”的,也是精益求精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对一个问题深入探索,对一个环节认真打磨。以此来磨砺学生的意志,锻炼学生的耐力,让学生养成一种“匠人精神”。

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上的培养与教学。通过课外活动的方式、课堂教学的方式、理论研究的方式、实践探索的方式等对学生展开整体的引导与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体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效果的相结合,并且要多给予学生上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和动脑的过程中感受所学专业的深度与宽度。以此为法,不仅可以有效提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能引导学生的思想发生转变,让学生对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最后,还可以实现学生对于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高效融合与应用。

四、转变学生的就业思维理念

在我国职校中,专业的教学主要是为了给社会培养相关人才。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并且要大力提倡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看待将来的就业环境与就业前景。以此为法,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对于就业的恐惧感,提高学生成功就业的保障。归根结底这属于一种思维上的认识,当学生知道自身足够强大之后,自信心便会充足起来,从而在求职的道路上也会更加顺畅。

教师应该结合专业情况,给学生进行专业优劣势分析,同时,教师要转变学生的传统就业观念,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能力的差距,然后再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强化与完善。这样,可以让学生形成一种与自己较劲的学习状态,并且会让学生在“不求最好,只求更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总结: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下的就业背景展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职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才能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以及经济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强劲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田赛,马令坤.五年制高职生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初探[J].科技风,2019(26):269.

[2]王芸芸,吴建华.电工电子课程在高职制冷改革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09):62-63.

(作者单位: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职校就业教学方式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职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百年职校与支教项目“美丽中国”共探教育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