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分析

2020-01-07张慧张聪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2期
关键词:机遇和挑战民办高职院校

张慧 张聪

【摘 要】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是助推其自身发展以及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起步晚,研究基础普遍薄弱。因此,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立足石家庄科技职业学院,通过文献法和教师座谈法以及访谈法对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展开研究,探讨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寻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未来发展之路,为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有序开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机遇和挑战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要注意用科技工作的成果丰富或更新教学内容,在科技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1]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重视,民办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要实现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建设的跨越,科研工作必须摆上重要日程。加强科研能力建设,推动“产学研”结合,提高办学水平,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本研究面向18所民办高职院校,共202名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就对科研工作的理解与认识以及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了问卷调查,深入分析了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并立足石家庄科技职业学院,通过查阅文献和开展教师座谈会以及对部分科研骨干教师进行访谈,探析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有序开展指明方向。

1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分析

1.1教学任务繁重,科研精力不足

教师是教育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教育资源。现阶段,民办高职院校与公办高职院校相比普遍存在教师流动性大,教师数量不足的现象,这将在无形之中加大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据调查,71.78%的教师认为事务太多,缺乏研究时间是使其不了解科研以及无法科研的重要原因;60.4%的教师认为自己或同事不愿意参与科研是因为教学工作负担太重。可见,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教师没有时间及精力去开展科研工作。

1.2科研培训较少,科研知识匮乏

科研培训是提高科研意识,丰富科研知识,提升科研能力的重要途经。据问卷调查,83.17%的教师认为,科研伴随着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59.41%的教师认为,教科研对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很重要。但却有58.42%的教师认为,自己不知道如何开展研究是由于自身没有学习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50.5%的教师表示,自己虽然储备着一定的科研知识,但不知道如何开展研究;67.33%的教师表示自己基本没有参加过科研培训。由此可见,现阶段在“科研立校、科研兴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意识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却缺乏相应的科研培训,致使其科研知识匮乏,科研能力不足,进而使其对科研工作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1.3科研起步较晚,管理机制不健全

科研管理机制是保证学校科研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以及高效平稳运行的重要前提。据问卷调查,56.44%的教师认为,科研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模式机械化影响了科研管理服务质量;53.96%的教师认为,科研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凭经验办事,工作专业性不够是影响学校科研管理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46.04%的教师认为,科研管理人员权责划分不清晰,兼任工作较多,工作量大且繁琐,精力分散,管理无法精细化,不利于学校科研管理服务质量的提升;47.03%的教师认为,学校评估和激励不足,教师科研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也是影响科研管理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与公办院校科研工作相比,起步较晚,发展时间尚短,存在着科研管理制度不健全,科研激励不到位等问题,这将成为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发展瓶颈。

1.4学术带头人缺乏,科研队伍建设不足

科研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当前,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亟需多学科人才联合攻关。科学研究过程已逐步向科学化、多样化、综合化、整体化转变。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教师“孤军奋战”的科研形式已不能满足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在参与此次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问卷调查工作的教师之中,仅有6.44%的副教授或副研究员、2.48%的教授或研究员。与此同时,25.25%的教师表示,自己从来没做过科研,不清楚什么是科研;46.04%的教师没有撰写过科研成果。科研队伍建设是推动科研工作发展的要素,学术带头人是科研队伍建设的核心力量,但根据调查结果可知民办高职院校学术带头人缺乏,部分教师尚无科研能力及科研经验,进而不利于科研队伍建设且难以产出系统的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1.5科研支持力度小,科研积极性不高

1.5.1宏观政策支持不足

现阶段,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政府相关部门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重视度亦在不断提升,但相较于公办院校,政府相关部门对民办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仍然较小。例如:在限额项目申报中,民办高职院校分到的申报数额很少甚至不能获得申报数额。在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的申报中,由于部分项目申报条件限制等原因,往往在无形之中将民办高职院校排除在外。在科研成果报奖中,在名额与指标的限定下,民办高职院校科研成果在评选过程中往往很难出彩。

1.5.2.學校科研支持不足

科研工作是兴校之基,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力量。科研工作的高效科学发展亦离不开学校的支持。据调查,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认为教学负担繁重致使自己无暇科研,由此可说明,民办高职院校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依然不高,“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依然存在。在问卷调查中,问及“民办高职院校目前的科研激励机制是否能够充分调动科研积极性?”时,40.59%的教师回答“能”;32.67%的教师回答“一般”;15.35%的教师回答“不能”;11.39%的教师回答“不清楚”。可见,民办高职院校的科研激励机制尚不完善,不能够使调动多数教师的参研积极性。另外,科研经费是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然而众所周知,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为学生的学费,各项开支较大,首先投入大量资金维持正常的学生管理、教学等日常工作,而使得民办高职院校在科研资金投入方面较为不足。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的支持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科研工作的发展。

猜你喜欢

机遇和挑战民办高职院校
大数据时代金融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时代下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及思考
略谈RBAC在民办高职院校人事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生源危机形势下民办高职院校转型发展思考
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对职后培训激励制度分析
“互联网+”时代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探析
建立健全民办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浅析新常态背景下PPP模式面临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