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软件项目开发流程的产教融合方法
2020-01-07傲起杨晓
傲起 杨晓
[摘 要] 针对目前计算机软件专业学生岗位胜任能力不足的问题,基于企业软件产品开发过程,在教学模式中探索产教融合方法,提出了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方法和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方法,以期对软件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教学模式;项目开发流程;计算机软件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050-02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普遍应用,现代软件行业对人才需求量愈来愈多,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适应各行各业软件岗位需求的人才却愈加稀缺。主要原因是企业对人才技能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变化,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它能够让学生更快地了解前沿技术,能够提高人才的岗位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通常存在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和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脱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开发流程的产教融合方法,包括基于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方法和基于软件开发流程的阶段性教学实施过程,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二、基于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分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当下,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过程越来越细化,一个软件产品开发过程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涉及不同的岗位及工作内容,且各岗位之间具有较强的联系。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体现了软件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及岗位之间的衔接配合过程,通过分析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能够更好地掌握软件产品的生产过程、岗位及岗位典型工作内容,从而制定出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该阶段与企业共同分析实际项目开发生命周期,包括项目开发各阶段、对应的岗位、每个岗位的主要职责和岗位之间的衔接关系。如图1展示了一个web产品的开发过程和该过程中涉及的各个岗位及岗位职责。其次,在此基础上采用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方法,确定每个岗位的典型工作内容,从而确定对应的知识和能力需求。由于结合了软件项目开发过程,因此分析岗位的知识需求和能力需求可以更佳具体。例如:业务端程序员这个岗位处于开发阶段,其典型的工作任务主要根据前端开发人员的接口要求从数据库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和返回数据。岗位知识要求具备计算机英语知识、业务端编程语言等基本要求外,还应要求具备前端接口相关知识和数据库相关知识。岗位能力需求包括熟练查阅各种资料获取专业技术帮助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沟通能力,其中由于已知该岗位的沟通对象,因此沟通能力的需求变得更明确。最终通过分析每个岗位的知识和能力需求,制定出每个岗位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职业需求的对接。
三、基于软件开发过程的阶段性教学实施过程
傳统的教学过程以课程作为基础,在制定出教学内容和目标之后将其打包为课程,分布在各个学期进行教学。这种模式导致某一个岗位涉及的知识内容分散在多个学期,不集中;一个学期学习多个岗位知识,岗位之间的衔接关系无法体现,这些都是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脱节的表现。本文基于软件开发过程组织教学过程,实现教学过程的产教融合,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该阶段引入企业实际项目,根据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分解为多个开发阶段,将各个阶段按照顺序分布在各个学期。每个阶段的教学包含对应岗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且在基础教学完成之后根据所学内容实现实际项目该阶段的对应岗位任务,任务成果作为阶段成果提交到下个阶段。通过该方法最终既能完成每个岗位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又能使学生通过软件开发过程实现实际项目的开发,提高实践能力,参与软件生产过程。
因为引入了企业实际项目进行教学实践,所以教学实施过程对教学团队要求比较高。高职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但是对新的技术不甚了解,企业实践经验不足。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企业导师制”,每个岗位阶段教学由多个高职教师和一位企业导师共同负责,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随着新时代的教学改革的深入,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实施模式中产教融合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产品生产过程的产教融合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更多地接触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场景。
参考文献:
[1]卢献华,侯霞.产教融合双引擎驱动软件专业人才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9(6):25-29.
[2]姚锋刚.高职高专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0):259.
[3]江春.简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流程与需求[J].数码世界,2018(5):306-307.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