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国际化教材编写经验与反思
2020-01-07吴蕴赟
吴蕴赟
[摘 要] 在信息化2.0和金融国际化背景下,专注于信息化双语教材Fundamentals of Modern Finance(双语)的编写研究,探讨教材编写解决的教学问题、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最后提出以信息化为手段,帮助重难点教学,以金融化为前提,把握教材核心内涵和以国际化为目标,提升教材总水准的编写反思。
[关 键 词] 信息化;双语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42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024-02
一、背景
2019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指出要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育人为本、融合创新、系统推进、引领发展”为原则,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深入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和实现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用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带领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2020年,在疫情的背景下,国家再次把信息化教学建设和信息化教学元素搭建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曉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并提出了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机制建设和具体措施。同时《纲要》也提出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办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紧迫性。
随着金融国际化,教育国际化和教育信息化的持续推进,国际化金融人才将会是越来越炙手可热,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培养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使命,而通过信息化教学方式和教学载体来推进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培养符合教育趋势和人才需求。人才培养过程中,教材的选择尤为重要。目前现有的货币金融学双语教材多数适用于本科以上教学,对高职学生而言难度偏大,适用于高职教学的双语教材比较少。如果直接把国外教材拿来作为国内教学教材,则不仅在教学内容和教学难度上无法适应现在高职教学的需求,而且在教学情景和教学背景的吻合上也存在差强人意的问题,因此结合我国国情、学生学情,借助信息化手段,对现代金融基础教材进行本土开发显得尤为迫切。
二、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式
(一)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材无法适应目前金融国际化,教育国际化和教育信息化的趋势和要求,不符合信息化时代教学需求和学生学情。
金融国际化、教育国际化和教育信息化对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眼光见识都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不仅强调知识点的掌握,还要求国际视野的成型、英文水平的提升、国际合作的适应和信息化水平的具备。现有的货币金融学双语教材多数适用于本科以上教学,对高职学生而言难度偏大,适用于高职教学的双语教材比较少。如果直接把国外教材拿来使用,则不仅在教学内容和教学难度上无法适应现在高职教学的需求,而且在教学情景和教学背景的吻合上也存在差强人意的问题,因此结合我国国情和学生学情,对现代金融基础教材进行本土开发,借助信息化手段使重难点可视化和直观化是很有必要的。也就是说我们迫切要解决的是双语课程教材与中国国情和学生学情不匹配的问题。
(二)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开发出双语教材Fundamentals of modern Finance(双语)),作为一本信息化新形态教材,着重解决金融国际化、教育国际化和教育信息化趋势下对符合我国国情和学生学情教材匮乏的问题。在教材中中英内容兼具、信息元素充足、教学内容可视和教学平台对接。直白地说就是在教材中体现出资源库运用和资源库元素,实现了信息化手段应用和信息化渠道多样等。教材上用二维码体现信息化,将知识点对应的微课、视频、案例、图片、动画和互动游戏都在教材上体现出来,实现了教材与资源库的互通和互动。
三、教材介绍
(一)与国内外教材比较
目前国内货币金融学的使用频率较高的双语教材有高等学校经济类双语教学推荐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Frederic S.Mishkin)著的《货币金融学(商学院)版》,此书行文通俗易懂,内容全面涉及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中央银行,货币理论和政策、利率、汇率等。但是因为是美国的教材,很多数据和案例都是美国的,阐述的机制也跟中国的现状有些不一样。内容除了封面和目录是中文外,其余都是英文,不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另一本更加通俗的教材则是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鲍尔货币金融学》,这本教材是中文为主,夹带英文关键词,英文内容偏少,此本教材来源美国,文本案例,数据来源和阐述机制所依附的背景都是北美,与中国国情不太相符。本教材则是面向高职中外合作专业办学双语教学需求进行开发,教材的编写以问题为导向,突出“信息化”“专业化”“国际化”和“职业化”,很好地融合理论与实际,协调我国国情和国际前沿,是一本遵循信息化教学、产教融合和中外融合的双语教材。教材编写的出发点为借助信息化手段将教学重难点可视化和直观化,通过中英文对照将中外合作教学落实落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职业素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本着以服务专业、服务后续课程、服务应用、服务市场为宗旨,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技能,应用信息技术的信息化素养和放眼世界的国际化视野。本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中外合作专业双语教学专用教材,非经济类专业学生普及双语金融知识参考教材和金融从业人员双语学习金融知识参考资料。
(二)教材内容
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货币、信用、利息、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货币政策等。
编写过程中突出以下特色:(1)教材体现信息化。在教材中实现教学内容重难点的可视化和直观化,通过添加二维码的方式将知识点对应的微课、视频、案例、图片、动画和互动游戏都在教材上体现出来,实现了教材与资源库的互通和互动,通过扫码即可直观地学习对应的可视化内容,体现了信息化和个性化。(2)教材体现实用性。教材中除了知识点的安排外,还有案例分析、课后练习和课程实训等,充分体现了金融国际化、教育国际化和教育信息化的趋势下对金融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和学生学情,强调理论结合实际,学习为了应用,有效突出实用性。(3)教材体现国际化。全书中英文对照,内容中西融合,满足立足中国、展望国际的教育需求,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类型高职院校的教学需要,突出专业性。(4)教材体现专业性。本教材参阅了大量先进的金融学教材,取其精华,结合实际,同时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反复论证体例、内容和形式等,突出了专业性。(5)教材体现层次性。教材设置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特点出发,内容安排以教学目标、关键词为指导,以引导案例为启发,以层层递进的内容为特点,以课后习题、课程实训和案例分析为结尾,突出教材对学生能力培养层层递进的层次性。
四、教材编写反思
(一)以信息化为手段,帮助重难点教学
本教材体现出Banking and Monetary Policy资源库运用、信息化手段应用、信息化渠道来源等。在教材上对应的重难点以及专业词边上附上二维码,内容包括微课、视频和案例,扫一扫就可以观看,结合信息化渠道,借助信息化手段,展现信息化内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这种借助信息化手段的教学方式可以把重难点可视化和直观化,帮助教师重难点教学和学生重难点掌握。以后教材更新中,可以进一步优化、宽化和精准化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争取让教材作为教学内容载体,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一体化地实现重难点定位、重难点展现和重难点复习。
(二)以金融化为前提,把握教材核心内涵
本教材的根本定位是高职高专金融学教学需要,因此金融化是前提,是基础更是核心内涵。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包括货币、信用、利息、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货币政策等。内容层层递进,符合金融认知习惯,内容紧跟金融热点,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本教材应不断更新,追寻金融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符合金融从业人员深造学需求,符合非金融人士兴趣学习金融知识的需求,不断在探索金融全球化的路上努力。
(三)以国际化为目标,提升教材总水准
目前教材在定位上瞄准国际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内容中英文对照,在教材对应专业词汇和重难点旁边放上对照的英文内容,在文末的总结上以英文的形式出现本章小结。内容兼具中英文,兼顾本土化和国际化。
2.课后习题纯英文展示,在每章的最后,同步练习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实训和案例分析,这些均是纯英文的习题,选择题为5~10题,判断题为5~10题,简答题4题,实训1~4题,案例分析4~10个,习题形式丰富,内容扎实。其中案例分析以二维码的形式体现,内容包括国内外的金融热点、金融事件和经典案例,既做到整洁美观,又体现国际视野。
在此基础上,教材仍然需要不断拥抱更多国际化元素,沟通更多国际化途径,在体现形式和体现内容上紧跟国际趋势,关注国际热点,适应国际需求,做到真正的动态国际化,实现真正的教材总水准的提升。
参考文獻:
[1]盖昕蔚.基于图式理论的读写教材的编写与应用:以《初级汉语阅读与写作教程》为例[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2]黄成柱.基于图式理论的高职英语听力教材编写探析[J].广西教育,2014(8).
[3]郑美花.高职院校国贸实务双语教材的编写[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
[4]沈建东.校企合作开发高职院校双语教材的新思路: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19(19).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