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素养视阈下基于“PBL+CBL”模式的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索

2020-01-07邓苗苗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8期
关键词:诗词古诗词中职

邓苗苗

[摘           要]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职语文课堂应重视古诗词教学的审美价值,但是当前存在忽视及模式化、教条化的倾向。鉴于此,结合教学实际提出“PBL+CBL”教学模式探索,以创作诗词为问题导向,以经典古诗词为教学案例,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关    键   词]  古诗词;教学模式;中职语文;审美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224-02

一、研究背景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育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1]。具有音韵美、语言美、意境美等特质的古诗词言微义丰、意境高远,是中国传统文化辉煌成就的体现。习近平主席曾明确地说过:“我很不希望把我们一些非常经典的古代的诗词文化、散文都给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这些诗词都好。应该从小就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①孔子也曾悟得“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②古诗词教学应该成为语文美育的重要抓手。

二、教学现状

和普高的学生相比,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弱,对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排斥表现更明显。加上职业学校课程设置中实操类专业课程占比很大,进一步影响了他们习惯于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

现行中职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教学内容相对零散,以高教版基础模块为例,上、下两册只有《将进酒》《琵琶行》《念奴娇·赤壁怀古》《雨霖铃》《登高》五首诗词属于必学篇目。新修订的高教版基础模块第三版,虽然增加了几首,但是都编在了课外自读部分中,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忽视。

部分中职语文教师因审美教育意识薄弱以及自身诗词素养水平受限,仅将古诗词教学目标停留在要求学生识记个别名句上,采用模式化、教条化手段进行解读,课堂枯燥,更遑论提高学生对诗词的审美鉴赏及创造力。于是,典雅精妙的古诗词在中职生眼中沦为用来应付考试中一两道填空题或选择题的末流,他们不识其美,甚至因为厌恶背诵而对其避而远之。

三、理论可行性

学习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七类:听讲、阅读、视听、演示、讨论、实践及教授他人,前四种为被动学习,后三种为主动学习。[2]美国国家训练室学习保留率理论研究表明,被动学习的学习效果普遍比主动学习差,其中,听讲的学习内容平均保留率仅为5%,形象一点说就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展示给我,我会记住;但是如果让我参与,我则能够领会”。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的实质是以问题解决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和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把课堂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CBL(Case-Based Learning)模式,是从PBL发展而来,强调以案例为基础,师生讨论为核心,教师讲解为指导的教学模式。[3]两种教学模式最初均用于医学教育,在医学教育领域发展较为成熟,目前已走向其他学科领域,成为各学科教育改革方向之一。

毋庸置疑,经典的古诗词就是案例,但是诗词教学中什么问题才是真正能让学生参与并且能主动去寻找解决办法的问题呢?格律和意象的理论知识,无论教师讲得多生动,学生听起来总难免觉得枯燥;各种晨读、晚读、个人朗读或配乐读,容易流于形式变成记忆的手段,并不能真正激发学诗的兴趣。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再向前多走一步,以创作诗词为问题导向。因为写作是一个需要去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表现学生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因此,基于“PBL+CBL”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课堂上将常态化实践纳入古诗词教学中是一种值得去探索的教学方式。

四、探索过程

结合现行中职语文教材高教版基础模块的内容,基于“PBL+CBL”教学模式,笔者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学词时巧填词

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雨霖铃》这两首宋词时,除了让学生了解豪放派、婉约派,理解词意及作者情感外,还可以让学生做一回诗人,填上一首小词。毕竟学生是初学写诗填词,目标难度应降低,以消减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兴致,所以我让学生填了一曲“天净沙”。面对“创作一首词”这个问题导向时,学生自觉调动起原有知识,回忆同词牌中最熟悉的那首《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继而产生第二个、第三个问题“每句的字数要和原来的一样吗?押韵要一样吗?这个词牌是否有固定的情緒类别呢?”然后在小组交流和师生讨论中了解到“天净沙”属“越调”,又名“塞上秋”,单调二十八字,一二五句尾字平韵,三四句尾字仄韵等知识,加深了对词牌和押韵的认知。接下来,学生普遍产生的问题是“写什么内容好呢?词不达意怎么办呢?”这时可以将已学过的课文内容移花接木“旧瓶装新酒”,例如用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内容。郁达夫在文中通过描写故都人泡一壶浓茶、看青天斜阳、听驯鸽飞声、静扫槐树落花等情景,渲染了一幅清静、悲凉的北国秋景图,很符合“天净沙”词曲中漂泊之人流浪在他乡的情绪,也正好可以教学生如何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感。在这样的问题导向及案例借鉴下,学生小试牛刀,欣然有得,如这首学生的词作:《天净沙·故都的秋》“鸽声斜阳碧天,老屋弱草寒蝉,小院香茗槐树,落蕊簌簌,思乡人意绵绵。”不仅符合词谱,押韵正确,而且意象和情感吻合,虽用词还稚嫩,但是已很难得,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增加对诗词的学习兴趣。

(二)读诗时也作诗

《将进酒》《琵琶行》《登高》这样的经典名篇自然是必须拿来学习写诗的案例,从《将进酒》中学习极富想象力的夸张,感受古体诗字句长短不一带来的节奏疾徐尽变和情感激荡奔放;从《琵琶行》中学习描写声音,了解“主人下马客在船”的互文手法,感受叙事长诗中诗与乐的情感融合;从《登高》中学习近体诗工整对仗之美,感受诗人语言精练且意蕴隽永,寥寥数语间展现幽微内心的功力。虽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是对不会主动读诗的中职生来说,用作诗为饵,诱其读诗学诗,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当然,唯契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设计才有效,所以,我们可以从“写一首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这样的目标开始推进。学生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会自然而然地思考解决办法,他们首先反馈来的问题就是“写诗有没有步骤?是不是像写记叙文一样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是不是像小说一样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就是写诗这个问题导向带来的主动学习。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去理解诗的基本结构“起承转合”,以耳熟能详的《静夜思》为例,“床前明月光”起句开篇破题,交代所见,“疑是地上霜”承接上句,做有效补充,对月光进行描写,接着就是转,转句一般是在起承的基础上做一个转换或深入,如“举头望明月”由写景转到了写人,转句既不能停留在起句承句的原有层面,又不能脱离起句和承句,所以最考验写诗水平,往往由景到情,由事及理都是在转句开始,这样最后的合句就顺理成章做结“低头思故乡”。绝句如是,律诗也同样,不过是两句一联,首、颔、颈、尾四联对应着起、承、转、合。虽然我们无法望及诗仙、诗圣之项背,但是也可以冥思苦想推敲一首以示敬意。我将自己游览惠州西湖,参观苏轼纪念馆及朝云墓时有感而写的一首诗“点翠洲边湖似玉,孤山塔外雨如帘。只因居士诗情在,此间风月不须添。”(该诗写于2018年夏,本人参加中职教师诗词国培期间并被评为一等奖)拿与学生分享,学生受到鼓舞,跃跃欲试。其中不乏好句,有寫清晨赏花的“漫步庭园喜赏花,云裳舞动映晨霞”;有写小女孩心思的“依依烟柳寄情思,淡淡浮云不忍离”;有的学生在节假日写出一首也会开心地发来给我看——“腊月廿三祭祀灶,弄雪梅梢分外俏。麻糖粘糕煮醪糟,爆竹声响人欢笑”;有的学生则会在非常时期用诗传递牵挂——“佳节本是团圆日,疫病忽起封城禁。汉阳亲友遥相问,一声安好抵万金。”学生会把自己写的诗发在微信朋友圈里,会因为得到点赞而雀跃,他们跟诗词更亲近了。

五、收获及思考

以创作诗词为问题导向,以经典古诗词为教学案例的“PBL+CBL”模式在本人所教班级尝试开展两年以来,逐渐显示出了它独特的生命力。

(一)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向主动转变

或许是因为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对古典诗词都有着天然的热爱与推崇,所以写出一首诗对学生的吸引力远超我们的预期。在教师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以后,在一个明确的成果导向驱动下,学生会主动发现和思考问题,并积极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思考到求证,再到急于展现自己的收获,这个过程是充满成就感的,是能激发创造力的。

(二)学生的审美感知从枯竭向丰盈转变

每一首流传至今的古诗词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以其精妙的语言和韵律向我们传递着美。诗词本身就具有节奏美、形容美、情志美、典故美、对称美和意境美。“诗是优美的”“诗意就等于美”这样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即使是平时作文里口语连篇的中职生,在写诗的时候,也无一不在用词上斟酌推敲,甚至无须教师提醒,他们就会自觉地摈弃粗俗字眼,寻找和选择更美好的表达。为此他们积极地查阅书籍和资料,学着以横翠代山林,用灼灼指花色,以莞尔示浅笑,用霜华形容白发,以素娥婵娟代表月亮,用香草兰芝比喻美好品德。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绝不仅仅只有词汇,更多的是审美意识与感知力。

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需要能丰润生命、涵养精神的语文课。这就需要教师重视审美教育,重视古诗词教学的审美价值,努力提升自身的诗词底蕴及审美素养,创设有效课堂,重视审美感知和创造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学诗、写诗提高审美情趣,使他们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任重且路漫漫,但值得探索与付出。

参考文献:

[1]卢超.PBL和CBL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J].生命的化学,2019(6).

[2]李可依.“对分+PBL”教学模式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20(1).

[3]布光达.关于中学语文古典诗词的审美教育探讨[J].文化教育,2019(23).

[4]张嘉鑫,陈志华.基于整体美感提高的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10).

编辑 尹 军

猜你喜欢

诗词古诗词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诗词书法作品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诗词篇】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猜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