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2020-01-07刘继龙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生活化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刘继龙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新知识最多的时期,也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要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积极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勇于创新,帮助学生形成综合素养.根据新课改要求,生活化教学能够使班级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此背景下,笔者就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展开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生活化

自核心素养理念提出以来,小学数学教师迅速响应号召,积极落实核心素养的理念,把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还要鼓励他们进行全方位发展,从而在教学中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理念.数学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因此,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有助于把抽象知识变得更加具体、直观,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要想做好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数学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小学生数学学习以直观、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数学教材内容往往呈现抽象、逻辑性强等特点,与学生认知有所矛盾.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文字间接传授经验学生很难正确理解,而开展生活化教学恰恰能够克服上述难题,保障小学数学教学顺利进行.基于这一特点,数学教师在授课中要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生活化素材,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提供认知上的帮助.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无法进行生活化备课,教师备课的依据往往来自教学大纲,忽视了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降低了备课质量,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2)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主要内容,不重视数学知识生活化讲解,导致本来生动有趣的数学学习变得枯燥无味,降低了课堂学习质量和效率;(3)很多时候采取“满堂灌”方式,不注重与生活结合,学生无法真正把握教材知识点,教师没有予以足够重视,学生学习成绩逐渐落后,失去数学学习兴趣;(4)忽视生活化思想的渗透,教师数学课堂讲解往往只是讲解数学知识,不注重生活化思想的渗透,学生在学习中无法体会到数学带来的乐趣;(5)作业内容单一,缺乏生活气息.课后作业往往内容枯燥,使学生感受不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降低了完成作业的成就感;(6)教学方式单一,教师课堂中扮演着“演说家”角色,学生紧张听讲,缺乏锻炼和思考,数学学习只是一个简单记忆的过程,不利于思维健康成长.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1.做好课前备课

备课是数学教与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不是照对教学大纲来设计教案,而是要结合班级实际学情、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要求等多方面因素来开展,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课前备课过程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进行有机联系,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状态,对知识产生兴趣,快速理解和掌握数学教材内容.在很多人眼中,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问题复杂、内容晦涩难懂,学习起来无从下手,实际上,数学能够为学生学习带来很多乐趣,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形成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讲解“圆”一课时,笔者以唐老鸭和米老鼠为实例作为教学素材引入课堂,学生初步进入学习状态后,以生活中常见圆形物体(如硬币、光盘、车轮、钟面等)作为素材带领学生初步感知圆,形成空间想象力,再动手实践在纸上画出圆,比较与以往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区别,思考图形间有何不同.画完圆形后,学生在实验与合作中得到圆心、半径和直径概念,并结合生活实例了解和掌握上述概念.由此思考为何车轮是圆的,车轴应该安装在什么位置,体会圆形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形成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观念,提高自身图形想象能力.

2.创设生活化情境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首要教学目的是要激发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生活化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避免课堂学习中的枯燥无味.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是讲解数学知识,而开展生活化教学则是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为他们创造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其在生活化情境中展开研究,调动学习积极性,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在生活化情境中,学生快乐地思考遇到的问题,尝试探讨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到数学学习乐趣,在學习中形成数学综合素养.

在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多种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生活化知识,如准备三包糖(数量均为12颗),告诉他们要分给班级中回答问题最积极的三名同学,第一名拿走第一袋的1/2,第二名拿走第二袋的2/4,第三名拿走第三袋的3/6,看哪名同学分到的糖最多.班级学生进行积极讨论,针对问题发表不同意见,但没有充足的理由来说服他人,课堂互动氛围非常好.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邀请三名学生代表到讲台来分糖,学生惊讶于每个人获得的数量相同.在此基础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寻找分数的内在规律.生活化情境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展开生活化研究

数学教材内容较为单调,长时间听讲和反复练习必然会让学生觉得十分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也无法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因此,教师要制定出符合学生生活现状的教学计划,引导他们开展生活化探究,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结合生活有效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深度理解,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实际上,生活化探究依赖于教师的实际教学任务,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形成数学知识体系,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小学生在小学阶段中正处于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之中,教师以生活化内容展开探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启发学习灵感,开发学习智力.

在讲解“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节课时,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分苹果的操作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含义,学会运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引导他们用小棒来摆图像,观察、比较探索余数与除数关系.在讲解环节,桌面上有7个草莓,每2个一盘,学生要思考能摆几盘,打算如何来做.班级学生发现放3盘需要6个草莓,放4盘需要8个草莓,现在只有7个草莓,不够放4盘,只能放3盘却还剩1个.有的学生根据口诀“二三得六”,7里面最多有3个2,能分3盘,剩1个.学生们比较以上算法,教师尝试引导他们用口诀试商,算出计算结果,即,7÷2=3(盘)……1(个).教师再列出6÷2=3(盘),与上式进行比較,学生发现两个式子间相差个“1”,这个“1”在算式中被称为“余数”.这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他们亲自动手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自主观察、比较得到余数与被除数的关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算理.

4.培养生活化思想

日常学习中,数学体现着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发展过程中,数学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实际,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生活化思想至关重要,帮助他们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解决遇到的生活问题,培养数学综合素养,为将来学好数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借助生活化思想培养学生在面对生活问题时调动自身数学思维,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

面对着新课改教学要求,与生活紧密结合成为数学发展趋势,教师要利用数学来提升应用能力,把数学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计算储蓄利率、日常购物等问题都发生在身边,在教学中,以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有效激发课堂学习兴趣,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运用知识过程中体会生活化思想给解题带来的乐趣,激发课堂学习兴趣,让数学知识走向生活.在渗透数学思想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教材变化,结合社会实际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产生浓厚兴趣,从中发掘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在内心重视数学学习,主动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生活实际,指导他们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问题,用数学思维解决遇到的难题,加深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生活化思想.

5.布置生活化作业

数学教材中,很多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观察、尝试增强知识运用能力,加强对现实社会的认知,发展社会参与意识,从而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结合新课改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要具备初步的数据搜集及整理能力,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适度安排学生在社会上开展实践活动,接触和调查当前社会现象,与社会紧密联系,从被动“要我做”转变为主动“我要做”,激发作业学习兴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在很多教师看来,作业布置应当多而全,尽量做到“面面俱到”,这种思路是错误的.笔者认为,小学数学作业布置要注意以下两点:(1)把握作业的量,设计出与学生年龄相符的作业量,确保小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课后作业;(2)提升作业的质,数学作业在覆盖课堂知识点后与社会紧密联系,引导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如在某节课学习后,布置学生调查家中每个月用水情况及主要用水类型,根据调查结果来写出合理的用水建议书.这种作业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探索的意识,调动起课后作业的实践积极性,学生在做作业过程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联系,发展数学综合素养.

6.进行生活化实践

学习是为了应用,当前,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这就要求教师找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结合带,确保生活化教学顺利开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选择好实践的话题,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展开生活化实践,在他们实践过程中做好指导工作,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事实证明,生活化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例如,在教学后,笔者要求学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想办法测量并计算土豆的体积.在这一实验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通过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亲自动手操作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学会并掌握计算土豆体积的方法.在小组讨论完成后,学生就实验器材的选择达成一致,即大小合适的土豆、长方体容器、直尺和水.在各小组中,学生积极动手展开实践,认真观察放入土豆后水面上升了多少,通过水面上升来换算土豆的体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观察和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实践,使其能够掌握计算体积的方法,有效提升课堂实践能力.在生活化实践之后,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价,逐步改善单一化教学评价,关注个体生活化实践能力形成,重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实施全方位的综合性评价.

总之,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对知识的探究兴趣,提升课堂学习质量,发展自身综合能力,落实核心素养提出的要求.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课堂所学知识,融合学科内容与生活实际展开教学,在教学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综合能力,让每名学生都能体会到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张传山.小学数学教学怎样同学生生活进行互动的相关思考[J].华夏教师,2017(24):78.

[2]张小兰.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4):243.

[3]郭凌宇.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8(36):84.

[4]杨凌.构建生活化课堂 培养创造性思维: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路径的思考与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2018(12):54-56.

猜你喜欢

生活化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