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南亚境外产业园的发展概况和经验借鉴
2020-01-07李志明张成陈曦
李志明 张成 陈曦
[摘 要]文章通过梳理“一带一路”上东南亚南亚境外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分析其优势、特色与不足,提出值得借鉴的经验和需要避免的问题,为今后的境外产业园建设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一带一路”;境外;产业园;东南亚南亚
[DOI]10.13939/j.cnki.zgsc.2020.31.016
1 引言
一般意义上,境外产业园即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资控股企业,通过在境外设立的中资控股的独立法人机构,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完备、主导产业明确、公共服务功能健全、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的产业园区
中国商务部“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http://fec.mofcom.gov.cn/article/jwjmhzq/article02.shtml.。
东南亚南亚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一环,对“一带一路”倡议能否顺利开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东南亚南亚国家也是中国境外产业园建设数量较多、实力较强、类型较为丰富的区域。因此,以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中国境外产业园为例进行分析,能够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对探索总结境外产业园建设的成功经验,以及在今后的境外产业园建设发展中少走弯路,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 东南亚南亚部分重点园区的基本情况与政策环境优势
2.1 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
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由江苏太湖柬埔寨国际经济合作区投资有限公司与柬埔寨国际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在柬埔寨西哈努克省共同开发建设的国家级经贸合作区,是全国首批通过商务部、财政部考核确认的6个合作区之一,也是“一带一路”上的标志性项目,旨在为企业搭建“投资东盟,辐射世界”的集群式投资贸易平台,得到了中柬两国领导人的高度肯定。
西港特区总体规划面积11.13平方千米,位置紧邻柬埔寨4号国道,距西哈努克国际深水港及火车站12千米,距西哈努克港国际机场仅3千米,海陆空交通便利。在发展定位上,前期以纺织服装、箱包皮具、木业制品等为主要发展产业,二期将发挥临港优势,重点引入五金机械、建材家居、精细化工等产业。西港特区已成为当地生产、生活配套环境最完善的工业园区之一,并吸引了来自中国、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118家企业入驻,解决当地就业近2万人。
西港特区给予入驻企业的优惠政策包括:企业用于投资建厂的生产设备、建材、零配件及用于生产的原材料等免征进口关税;企业投资后根据产品种类最多可享受柬方9年的免税期;企业利润用于再投资免征所得税;产品出口免征出口税;无外汇管制,外汇资金可自由出入;无土地使用税。
在特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方面,引入了柬埔寨发展理事会、海关、商检、商业部、劳工局、西哈努克省政府入驻特区,为企业提供投资申请、登记注册、报关、商检、核发原产地证明等“一站式”行政审批服务;设立法律服务咨询公司,提供专业法律服务;自建水厂、电厂、污水处理厂,引入银行、物流清关公司等服务型机构,为区内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建立劳动力市场,定期在区内举办人力资源劳工招聘会,协助企业招工,同时,与中国无锡商院共同举办语言及技能培训,帮助企业储备人力资源。
2.2 泰中羅勇工业园
泰中罗勇工业园是由中国华立集团与泰国安美德集团在泰国合作开发的面向中国投资者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园区位于泰国东部海岸、靠近泰国首都曼谷和廉差邦深水港,总体规划面积12平方千米,其中一期规划占地1.5平方千米,二期规划占地2.5平方千米,三期占地8平方千米。建有一般工业区、保税区、会展中心、物流仓储基地和商业生活设施。
泰中罗勇工业园是中国首批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之一,产业定位为汽配、机械、建材、家电和电子等中国传统优势产业在泰国的产业集群中心与制造出口基地,最终将形成集制造、会展、物流和商业生活区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园区。目前入驻园区的中国企业超过120家,带动中国企业对泰投资30亿美元,累计总产值120亿美元,已在泰形成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被称为“工业唐人街”。
园区按“现代化工业园”的高标准进行基础设施配套,获ISO 14001环保认证,建有较为先进的废水处理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园区与泰国工业区管理局(IEAT)签约合作,入园企业可享受泰国工业区管理局提供的“一站式”审批服务,以及BOI证书、法律政策咨询、员工培训等园区服务。此外,企业在入驻及后期运营过程中,将享受园区提供的全中文服务。
按照泰国的相关投资政策,入园企业根据行业分为A1、A2、A3、A4和B1、B2六类,享受不同的优惠政策,详见表1。
2.3 越南龙江工业园
越南龙江工业园位于越南前江省,是由前江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的工业园项目,总投资1.05亿美元,占地600公顷。园位紧邻忠良高速公路,距胡志明市、新山一国际机场、西贡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均为50千米,园区运河码头可停泊500万吨船舶,水路直达美萩港。园区所依托的胡志明市是传统的国际货物运输港口城市,货物海运通达全球。胡志明市还是中国—东盟的2小时经济圈空运中心,到广州、中国香港、新加坡、曼谷、吉隆坡、雅加达、金边等城市的航班都在2小时左右。龙江工业园是越南第一个中国独资的工业园区,也是目前中国在越南在建的最大规模的工业园,得到了中越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园区的产业定位主要集中在纺织轻工、机械电子、建材化工三个领域。
越南政府给予了园区目前最优惠的税收政策:入园企业自有营业收入之年起享有15年的所得税优惠期,优惠税率为10%(目前越南的企业所得税为25%);自盈利之年起前4年免税,后续9年税率减半。构成企业固定资产的、越南国内未能生产的设备,免进口税和产品出口税。自企业开始生产之年起,对于越南国内未能生产的原料、物资及零件可免5年进口税。入园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成立普通企业或加工出口企业,对于加工出口企业,免原材料进出口税及增值税。
此外,经济区还可为入园企业提供土地和厂房租售、投资政策咨询、公司设立审批、优惠政策申请、产品检测、产品销售及售后、物流运输、人员招聘、税费代缴、物业管理等多方面的服务。
2.8 北汽福田印度汽车工业园
北汽福田印度汽车工业园自2010年启动工厂选址工作,2011年3月福田汽车正式启动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投资优惠政策的谈判,同年11月福田汽车印度制造有限公司登记设立,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印期间,福田汽车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工业发展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确认福田汽车将在马哈拉施特拉邦与印度合作建设汽车工业园区。但是,由于园区地块牵涉当地民众信仰的神山问题,园区建设遭到了阻挠和拖延,目前园区仍处于筹备和建设阶段。
3 值得借鉴的经验
通过综合分析上述园区的区位、政策、产业布局、配套设施及服务、建设运营情况等方面的特点,可以总结发现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以及需要注意和避免的问题,为今后境外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3.1 政府间的框架协议为园区保驾护航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存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金融体系不健全,政局动荡,政府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等风险。因此,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政府间的官方协定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上述风险,为园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柬埔寨王国政府关于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协定》《老挝首都万象综合开发项目谅解备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关于印度尼西亚—中国综合产业园区的协定》等政府间协议的签订,以及中巴两国领导人共同为海尔—鲁巴经济区揭牌、老挝总理府确认给予赛色塔开发区企业特别优惠政策、越南总理亲自批复龙江工业园的项目文件等举措,给入园企业服了一颗“定心丸”。此外,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园区的建设开发,也为帮助园区走上正轨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利用各种形式的推介会、招商会、博览会等对园区进行重点推介,积极协调帮助园区争取资金支持和招商引资,为园区的顺利起步奠定了良好基础。可见,政府间合作要统筹推进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既要建立框架体制,也要落实常态化机制。
3.2 园区的区位选择十分重要
园区选址需综合考虑落地城市的经济水平、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地理和交通、发展规划和政策、劳动力资源、人文信仰等因素,以及具体位置距主要交通干道、机场、码头、铁路枢纽、中心城市的距离。在选择境外园区落地区域时,应重点考虑或具有地理区位优势(如西港特区、龙江工业园、赛色塔开发区),或具备良好基础条件(如罗勇工业园、中印尼经贸合作区、海尔—鲁巴经济区、福田印度汽车工业园),或拥有独特资源优势(如青山园区、赛色塔开发区),且发展前景广阔的地区作为园区落地目的地,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以有限资源来撬动更大区域,不断扩大园区的辐射影响力,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园区选址应充分考虑东道国的政治、文化、风俗等方面的特点和潜在风险,避免“水土不服”。如北汽福田印度汽车工业园的选址出现问题,主要是由于对中印两国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预估不足,且没有很好的解决预案,从而给园区建设带来了很大的挫折和困难。这一问题在今后我国境外产业园的规划和建设中应尽量避免。
3.3 园区应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
在进行园区建设规划时,应充分考虑“九通一平”(道路、水、电、天然气、热力、蒸汽、排污、通信、互联网、土地平整)、土地及厂房租售、行政、法务、物流运输、报关清关、人力资源、生活和娱乐设施、宗教设施、安保等相关软、硬件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才能更好地吸引企业入驻,帮助企业快速成长,为园区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4 园区发展规划和定位应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
有了科学合理的产业定位和发展定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园区尽快适应市场,实现稳步发展。如西港特区在发展定位上,以实现产城融合,打造中柬友谊城和“一带一路”上合作共赢的样板园区为愿景;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在建设之初,就已经具有了要把园区打造成为产城融合的高端业态的前瞻性理念和思维,这也决定了园区在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创新发展的各个阶段具有较高的标准和追求,发展前景不可限量;青山园区在发展路线上选择性地放弃了“大而全”的模式,采取了先集中精力在一个产业上做大做强,再不断延伸产业链,与国内形成联动的发展策略。
3.5 产业输出和招商引资要有所选择
境外园区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对入驻企业应有所选择,至少需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我国的产业发展规划和优势领域;其二是东道国的产业发展规划和资源情况;其三是两国的产业互补或强强联合。此外,还应根据园区的不同发展阶段适时调整招商引资对象,有所为有所不为。如罗勇工业园在起步阶段,主要招商对象是对入泰投资有直接迫切需求的三类企业:需更换原产地以避免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的出口型企业、对泰国优势资源有需求的资源利用型企业、希望以泰国为“跳板”开拓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的扩张型企业;在园区初具规模之后,主要招商对象调整为泰国政府乐于引入的特色行业;在成熟稳定阶段,园区有意识地引入一些大型企业和高技术企业,带动整个园区向更高层次发展。龙江工业园在刚起步时就遭遇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招商面临很大困难,但工业区管委会坚持不招污染严重、技术含量低的企业入园,注重保持入园企业的水准,这一理念最终换来了投资商的认可,也赢得了当地民众的支持和认可,为园区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6 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
通过在境外园区共建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职业教育培训等方式加强园区的人力资源建设,既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主旨演讲中提到的“深化各领域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指导思想,走出一条校企“抱团出海”的新路子,又能给海外中国企業培养合格的具有一定职业技术素质的外籍工人或中级管理者,还能帮助职业技术学院走出国门扩大学校影响力,并帮助东道国培养一定数量的可助推其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型技术人才,可谓“一举四得”。如罗勇工业园与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了“泰中罗勇丝路学院”,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了“泰中罗勇机电学院”,为中资企业在泰投资发展助力的同时,也为泰国当地培养高水平的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西港特区与无锡商院共同举办语言及技能培训,帮助企业储备人力资源,缩短筹建周期;龙江工业园从普通职工到管理层都尽可能采用越南员工,并通过就业培训,使当地劳动力素质得到了提高。
3.7 对当地文化的尊重与融合不容忽视
大多数园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履行社会责任,积极融入当地文化,通过扩大就业来帮助当地群众改善谋生渠道、提高生活水平,并热心参与当地公益事业,捐资助学、救灾扶困。青山园区内还建有2座清真寺,充分体现了园区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在“一带一路”境外园区开发建设的过程中,思想文化上的沟通融合不容忽视,由于当地居民的不认同、不理解造成园区被抵制甚至破坏的事例偶有发生。为此,要扎根民间,尊重和融入当地文化,践行“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才能保障园区的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拓,蔡永记.打造“一带一路”前行航标:新时代中国海外园区再出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2] 沈桂龙,张晓娣.中国“一带一路”跨境园区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
[3]商务部“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境内外园区[EB/OL].http://www.fdi.gov.cn/1200000103.html.
[4]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院.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指南(2018)[R].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