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用笔“八锋”
2020-01-07小飞鱼
我们在学习书法的时候,常听到“实锋、虚锋、全锋、半锋”这样的词,初学书法者若不理解这些词的意思,听书法课时便常常会觉得云里雾里。其实这四个名词是指书法“八锋”里几种重要的笔法,写字时经常会用到这些笔法,只是大家在使用时不知道所用的笔法叫什么名称而已。
那么新问题来了,什么是“八锋”呢?“八锋”是古人对书法用笔技巧的高度概括,涵盖了笔锋的全部用法。笔锋,就是毛笔的尖锋。因为毛笔的笔锋是尖且圆的软体,使用时可以正用、侧用、顺用、逆用,所以古人就总结出了“八面出锋”这样的理论。看到这里,同学们是不是恍然大悟,哦!原来“八锋” 就是“八面出锋”的缩写。哈哈!其实不是的,小飞鱼本期说的“八锋”并不是“八面出锋”的缩写,“八面出锋”是宋代米芾提出的,说的是在写字时要根据笔画走向而确定笔锋锋面,笔画往哪个方向走,就用哪个方向的锋面,不能只用一个锋面写字。而我们要讲的“八锋”是清代书法大家刘熙载提出的,他在《艺概》卷五《书概》中说:“笔锋有中锋、侧锋、藏锋、露锋、实锋、虚锋、全锋、半锋等八种……中、藏、实、全,只是一锋;侧、露、虚、半,亦是一锋。”
从刘熙载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书法用锋大致不出这八种笔法,而且其中的中锋与侧锋、藏锋与露锋、实锋与虚锋、全锋与半锋又是互相对应,且完全相反的笔法。
清代另一位书法家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说:“作字之法,先使腕灵笔活,凌空取势,沉着痛快,淋漓酣畅,纯任自然,不可思议。能将笔正用、侧用、顺用、逆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浑身都是解数,全仗笔尖毫末指使,乃为合相。”这段论述恰好是对刘熙载关于“八锋”在应用上的注释,正用对应中锋、侧用对应侧锋、顺用对应露锋、逆用对应藏锋、实用对应实锋、虚用对应虚锋、重用对应全锋、轻用对应半锋,十分精妙。
中锋
中锋,是书法行笔最重要、最常用的笔法,也可以说是书法的根本笔法。元代书法大家赵孟頫说:“笔法千古不易。”这个千古不易的笔法就是中锋行笔。中锋行笔,就是始终将笔锋控制在笔画正中,而笔尖指向同笔画方向,即行笔相反方向。因为笔锋在点画正中运行时,墨水会顺笔尖流出,在宣纸上均匀散开,写出的笔画就不会出现上重下轻、上轻下重、左重右轻、左轻右重这样的缺陷。中锋行笔写出的笔画圆润、流畅、有韧性,是最完美的笔画。
侧锋
毛笔书法中,笔锋的使用状态可分正锋和偏锋两种,正锋是常规笔法,而用偏锋写出的笔画是病笔,不允许在书法作品中出现。正锋包括中锋和侧锋两种,一般要求以中锋行笔为主,以侧锋行笔作为辅助笔法。
侧锋多用于横画起笔和波磔笔画的收尾处。一般是笔锋入纸同行笔运行方向有一定夹角,但书写时笔的尖锋仍然在笔画之内,一旦跑出笔画的边线就成了偏锋,写出的是失败的笔画。
藏锋
藏锋是一种追求线条深厚圆润的笔法,该法起笔时将笔锋隐藏于笔画之中,不露尖锋。这种笔法在唐楷中很常见,尤其是在颜真卿的楷书作品中。藏锋有两种笔法,一是逆笔藏锋,即起笔时欲右先左、欲下先上,做折笔动作后再调锋行笔,颜体楷书的起笔藏锋多用此法。
二是切笔藏锋,即起笔时先切笔入纸再提锋,将尖锋隐于笔画中,然后再调锋行笔。欧阳询的楷书多用此法。
露锋
露锋是相对于藏锋而言的笔法,是指起笔时直接顺势落笔,将笔锋显露在笔画之外的笔法。这种笔法在王羲之的行草书作品里很常见,智永的《真书千字文》也多用这种笔法,所以智永的楷书就很灵动、很飘逸。露锋起笔讲究凌空取势,下笔时不必再作逆锋折笔,而是顺势入纸后直接转笔调锋,边行边转为中锋。露锋起笔在落笔前要有空中画弧的动作,所以笔锋在入纸时很迅捷,很有气势。
实锋、虚锋
实锋和虚锋是两个相对的笔法,顾名思义,实锋就是写字时笔锋同纸面实实在在地接触,并在纸上留下墨痕;而虚锋则是一种笔断意连的笔法,毛笔在纸面上不留下墨痕。
严格说,只要笔锋落在纸面上,不论写出的笔画是粗还是细,都属于实锋。而属于虚锋用笔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行草书里的笔画之间的过渡,书者从一个笔画写到下一个笔画时,会故意让衔接的笔画出现牵丝引带、笔断意连的样子,呈现出流畅、婉转的美感。如右图这个“峻”字,笔画之间的连接就是笔断意连的虚笔笔法。
二是行草书里的“飞白”。现代书法家喜欢用枯笔焦墨作书,有时就会写出似有似无的笔画,这种笔法也可以叫作虚锋用笔。
全鋒、半锋
全锋和半锋也是一对相对的笔法。所谓全锋,就是写字时完全铺开笔毫,将所有笔毫充分与宣纸接触,这样写出的笔画粗壮有力,一般写大字时会用到该法。
所谓半锋,就是写字时没有将全部笔毫铺开,而只用一面笔锋接触纸面。这种笔法一般用于写较细一些的笔画,或者在由粗笔画向细笔画过渡提笔时用到。
毛笔书法重在“法”,而古人总结的“八锋”正是对这些“法”的高度概括。我们学习书法一定要深刻领会,并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变换这些“法”,这样写出的字才能既圆润饱满,又灵动飘逸,富有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