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数学潜能生转化中的家校合作

2020-01-07李凌

江西教育C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数学

李凌

[摘 要] 潜能生指班级里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容易受到教师的忽视。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人数普遍比较多,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无法关照每一个学生。潜能生长期得不到教师的关照,自身的学习成绩也无法提高。尤其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很容易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其综合素养的提升。文章分析小学数学潜能生形成的原因及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探究潜能生转化中开展家校合作的策略,以期促进潜能生学习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小学数学;家校合作;潜能生转化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点课程之一,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部分小学生由于兴趣缺失、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较弱,数学学习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施适当的策略完成数学潜能生的转化,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素养。家校合作可以从心理因素、学习兴趣及学习发展等方面出发,实现潜能生的转化。

一、小学数学潜能生形成原因

(一)学生层面

进入小学后,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学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但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思维能力较弱,面对新的变化较难做出有效转变,于是便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潜能生。潜能生在数学课堂中常常表现为自控能力较弱,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师讲述的内容不能及时获取。数学潜能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进心不足,没有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这些直接影响了他们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二)家庭层面

家长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效果。潜能生的家长大多对学生比较严苛,对学生在学习中所犯的错误没有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教育,对学生缺乏耐心和信心,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家长对考试成绩较为关注,缺乏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没有从数学知识的学习方面进行优化,使得潜能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此外,家长对学校的依赖心理比较强,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没有真正地关注学生的学习。

(三)教师层面

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已经不符合当前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数学教师没有真正地从创新角度出发开展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方法没有科学化运用,必然会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也会对小学生尤其是潜能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限制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数学教师只有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与方法,才能真正为学生的良好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礎。

二、小学数学潜能生转化中开展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在潜能生的转化中,家校合作的方式有着积极作用。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家长的反馈来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有的放矢地促进潜能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家长则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来督促学生在家庭中的良好学习,保证潜能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坚持。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潜能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水平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另外,在潜能生的转化过程中,家校合作的落实对化解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矛盾也能起到积极作用。双方通过及时沟通与联系,以推进潜能生的转化为目标,共同提高潜能生学习的质量与效率,逐渐化解教育潜能生过程中双方之间的矛盾,从而建立起一种更为和谐、健康的家校关系。

三、开展家校合作的策略

(一)更全面地关注潜能生的表现

要想保障家校合作的效果,必须确保家长与学校之间可以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方式也越来越便捷。教师与家长可以通过微信、QQ、邮件或电话等方式及时联系。家长可从教师处获悉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认识到潜能生在学习上的弱势;教师可从家长处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监督家长严格要求学生。

在家校合作的背景下,家长与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潜能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潜能生完成转化。家长与学校要对潜能生的学习有更多的关注,在潜能生表现不好的时候要运用恰当的言辞,避免对潜能生的自尊心产生伤害,让潜能生感受到关怀的温暖,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让潜能生获得更多的鼓励

潜能生在被教师或家长批评后,心理上很容易受到伤害,同时会形成一种错误的意识,认为自己比别的同学差。这种心理阴影会随着学生的成长而增长,让学生产生不自信、自卑等心理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潜能生的教育工作,需要家长及教师共同努力,给予潜能生更多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例如,“乘法的认识”一课要求小学生认识乘法的基本性质,掌握乘法的计算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请潜能生回答问题,在学生没有回答出来或回答错误的时候,不要批评学生,而是给予学生鼓励,以免对学生造成伤害。同时,教师需要约束班级的其他学生,防止潜能生被嘲笑。当潜能生的数学测验水平较低时,家长也应当宽慰学生,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共同寻找原因。家长需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这种和谐的交流氛围下,潜能生更容易打开心扉,建立学习的信心。

(三)让潜能生感受到更多的呵护

小学数学潜能生在学习上的自信心不强,在课堂上很容易被教师忽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平等的观念看待每一位学生,发现潜能生的优点,使其长处可以得到发挥。同时,家长需要听从教师的指挥。当学生放学回家后,家长要将学生在家的学习表现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家长的反馈结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例如,“四则运算”一节要求学生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方法。而部分学生对加减法的运算更为熟练,无法有效地掌握乘除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肯定潜能生加减法的运算来帮助他们树立对计算的信心,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乘除法的计算,从而让学生的数学水平在积累中逐渐得到增强。

(四)培养潜能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环境,家长要积极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家学习的时候,家长要关闭电视、电脑等,为学生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家长对学生的学习要有信心,在和教师沟通、联系后,结合教师提供的信息,采用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地感受到快乐,进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潜能生转化的效果。此外,在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习惯的时候,家长在教师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后,要对学生做作业的情况进行监督,辅导学生做题,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五)促进潜能生积极学习

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为基础,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动力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潜能生进入数学知识的学习氛围中,真正为学生的高效化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选择和潜能生的数学知识学习相适应的生活化场景,引发潜能生学习的共鸣,从而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时分秒”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钟表的运动进行观察,并让学生画下来。教师通过对比钟表指针的不同,提高潜能生的学习观察能力。只有调动了潜能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真正提升数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家校合作可以让潜能生进入更轻松、温馨的学习氛围,也可以让教师和家长更全面、更有针对性地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学习特点、遇到的困难出发,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达到完成潜能生转化的效果。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小学数学
基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深化心理危机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建议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