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微思政”模式探究
2020-01-07郁海燕沈铉
郁海燕 沈铉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摆脱空洞说教的窠臼,就必须真正立足于时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微思政”教育模式应运而生。 “微思政”教育模式,要将实施的重心从问题解决走向思想培育,应当在问题出现之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微思政”教育内容。思想教育对“模式”的追求应当是“模式但不模式化”,紧扣“互联网+”与“微思政”两个关键词,认识它们承载思政教育的任务,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学生喜爱的内容并进行推送,如此才能让思政教育渗透进学生的内心。
[关键词] “互联网+”;“微思政”;教学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办学的基础,是国家高等教育意志的基本体现。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摆脱空洞的说教,要真正立足于时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如此才能真正获得实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明确两个基本思路: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时代特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自媒体时代应运而生,当前的高校学生基于网络与智能终端获取信息,已经是一种常态,思想政治教育中高度关注的网络舆情已渗透到高职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高职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针对性。当前高校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多元,而身处“象牙塔”,有时候对那些似是而非的信息判断能力稍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加强和提升网络舆情下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旨在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的“微思政”就提供了有益的参考。[1]
“微思政”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数年之前这个概念就开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而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思考高校“微思政”教学模式的实施途径及效果,其实更多的是将高校学生成长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以契合国家意志与学生发展的需要。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微思政”模式的时代特征
教育的发展不能脱离时代背景,尤其是对于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而言,一个时代所具有的特征应当成为思政教育的基础。今天的中国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已经成为支撑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为了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层面正式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因此“互联网+”正式成为研究“微思政”模式的语境,将互联网思维加入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科学研究等工作中,[2]成为教育的必然选择。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思考高校“微思政”模式,应当认识到其具有这样的几个典型的时代特征。
(一)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微思政”模式要“接地气”
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必定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这个适应性首先体现在接近学生心理需要。当今,高校思政教育的挑战之一,在于学生对“高大全”的理论有抗拒心理,相反,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却以比较隐秘的形式更加靠近学生,这一“背反”现象需要引起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要让“微思政”借力“互联网+”,运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微思政”模式,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就必须接学生这个地气。无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还是在其形式上,举学生身边的例子,说学生听得懂的道理,是本模式时代特征的最基本体现。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微思政”模式要追求“润物无声”的效果
好的思政教育都是春风化雨似的,让学生自主生成认识、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是保证思政教育效果的根本。多年的思政教育,给笔者的一个最为直观的感受之一,就是高校学生多是理性的,他们的言行取决于内心的想法,而不是外界传达给他们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带来的海量信息与思维方式,可以成为“微思政”模式实施的坚实基础,而“微思政”的内容选择与教育方式,如果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那这样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微思政”模式要形成“共鸣效应”
“共鸣效应”就是不同人的心理形成共振,思政教育应当是追求这种效应的,一个群体的思想积极向上是成功的思政教育的体现。“微思政”的优化设计可以让信息接收者(个体)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而互联网则可以给群体提供一个共振的平台,从而让“共鸣效应”变得更加显著。
二、 “微思政”实施案例分析
基于上述对“互联網+”背景下的高校“微思政”模式所具有的时代特征的分析,那在具体的思政教育过程中,“微思政”的实施就要更贴近学生的发展需要。
比如,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活动中,笔者正是借助于互联网(当然也包括私下与学生的交流)发现,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理解,甚至拒绝背诵。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我们借助于“微思政”模式的思路,通过多个平台如公众号、班级群等,设计能够引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自发思考与讨论的话题,如:我们为什么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逐一呈现其他内容)意味着什么?其与我们在此前学习中建立的哪些观点相一致?话题的呈现与信息的呈现是递进进行的,在呈现这些内容的时候,可以附上相应的链接,这样可以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同时也保证了可选择性。与此同时,这些平台所具有的互动性,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之后写下自己的感受,教师或者平台管理者可以选择其中一些具有典型意义、具有引领性,或者能够引发讨论的留言,并公布出来。
事实证明,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某一个内容进行深入思考,知道这个内容虽然是用两个字来概括的,但背后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有着国家、社会和人民发展的美好愿景,而有了这样的理解,学生在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时候,就不需要再死记硬背。从思政教育方式的角度来看,这一借助于网络平台的“微思政”教育模式,在一个广阔的、可互动的空间中,实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
与此类似的还有一类问题可以借助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微思政”教育模式来解决,这一类问题就是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近两年,由于不良网络信息得到了遏制,发生在大学生中的网络群体事件显著减少,但是从防微杜渐的角度来看,“微思政”在预防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网络,教师可以走近学生、倾听心声,加强沟通、排解隐患,树立正确的舆论旗杆,收集信息、及时预警,扬长避短、发挥正能量等,可以提前化解矛盾,从而让校园变得更加和谐。[3]
比如,高校學生在学校中经常会遇到食堂伙食质量、学校管理(包括宿舍管理、纪律管理等)等方面的问题,这些矛盾容易成为学生热议的话题,在学生之间发酵,有可能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面对这种情况,“微思政”模式可以发挥的作用是信息的上传与下达,具体就是借助于多个平台,让学生有一个吐露心声的渠道,然后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与管理目标,定期或不定期地推送一些与学校管理细节相关的制度解读、案例分析等,让学生理解学校出台管理制度的初衷与原因,同时在合理的范围内解决学生的一些诉求。这一模式从成本的角度来看非常低,但是效果非常好,学生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也往往会站在学校的角度考虑,而不再是在急躁情绪下的简单宣泄。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一模式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就是可以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意识与习惯,而有了这个意识与习惯,也就意味着学生不再轻信谣言,显然这是思政教育高度期待的一个结果。
与此类似,一些社会热点也容易点燃学生的情绪,教师借助于网络平台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利用“微思政”模式,对于此类问题也可以进行化解,具体模式与上面的案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三、高校“微思政”教育模式从问题解决走向思想培育
笔者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及相关的实践进行总结,发现高校“微思政”的诞生,很大原因上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这一新的教育模式,二是高校办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期待新的解决方式。两个因素的综合,再加上互联网发展的推动,就使得“微思政”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因此可以认为“微思政”作为互联网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新的教育模式,已在高校发挥其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高校要紧跟时代发展,建立大思政格局,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使“微思政”教育健康有序发展。[4]而要实现这一转变,笔者认为关键之处就在于“微思政”的教育模式要将实施的重心从问题解决走向思想培育。
做出这一判断的原因在于,如果“微思政”的重心一直停留在解决问题上,那这样的思政教育永远是被动的,因为问题一定出现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前,当学生的情绪发酵或者态度消极的时候,思政教育的效果原本就要打一些折扣;而在转换教育思路之后,“微思政”实际上更多的是在问题出现之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微思政”教育内容。笔者以为,建立这样的思政教育模式是可行的,“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思考之一就是大数据思想,而大数据思想的基本特征就是根据用户的习惯进行推送。在这里,可以将“用户”理解为思政教育的对象,即高校学生,将“习惯”理解为思政教育中自然要关注的学生的思想动态,将“推送”理解为“微思政”的内容与及时发布、引导与教育。
这种教育模式重心的转变,实际上是在强调“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微思政”模式的思维方式应当转变。笔者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原本就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生的,而应当走在学生的面前,发挥引导作用。互联网对高校学生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信息来源的多元化,加上自媒体的日益发展,学生的思想表达有了更多的自由与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一个重大的命题。研究这一问题,首先在于理念要先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必须认识到:思政教育衔接着学生与国家,思政教育工作者在两者之间搭建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思想走向。坚持“以生为本”但不唯学生是从,坚定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以学生的兴趣点及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教育手段的更新为辅助,由此开辟出来的高校“微思政”模式,显然要紧扣“思政教育”核心,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从思维方式转变的角度来看,还有一点不能不提,那就是尽管“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微思政”模式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心里必须清楚,思想教育对“模式”的追求应当是“模式但不模式化”,任何一个事物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旦模式化,就会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也就无法彰显其应有的教育效果,进而也就会失去生命力。因此,教师应紧扣“互联网+”与“微思政”两个关键词,了解它们承载思政教育的任务,然后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并进行推送,这样才能让思政教育更好地走入学生的内心。
总之,面向当今的高校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理解并运用“微思政”模式,需要教师沉下心来,探究思政教育的目标,研究作为主体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思政教育方式,研究作为受体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成长方向,只有这样才能让高校思政教育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之上。
参考文献
[1]朱冰. 网络舆情下高职院校实施“微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基于“微思政”教育特点的理论分析[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39-41.
[2]李洪昌,申潞娟,王禹栋. 浅议“互联网+”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方式[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352-353.
[3]朱宏胜.“微思政”在预防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研究[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7):126-129.
[4]戈琴.“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微思政”平台的建立与思考——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1):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