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医学装备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初探

2020-01-07赵兵吕水文

市场观察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

赵兵 吕水文

摘要:人力资源贯穿于医学装备论证、采购、安装、使用、维保、维修、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始终,决定了医学装备的管理水平。本文旨在探讨医学装备管理、医疗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形成的交叉学科,分析目前医学装备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深入讨论人员配置与装备管理相适应的模式及原则,为医疗机构医学装备人力资源建设提供相关研究与借鉴。

关键词:医学装备;人力资源;成本效益分析

医疗机构发展质量、水平、层次、规模等方面,主要取决于三个基础因素:一是硬件医疗设备配置水平,二是软件医疗技术水平,三是人才队伍质量水平。三者融合形成医学装备管理、医疗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交叉的学术研究方向。其中,人才要素最关键,是设备、技术实现融合的桥梁与纽带,贯穿于医学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始终。从设备论证、采购、安装、使用、维保、维修、报废等过程,如何有效组织、整合,调动一切资源,提升管理水平,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医学装备管理现状及人力资源分布

从总体来看,医疗机构的医学装备管理主要涵盖了医疗设备、医用耗材这两方面主要工作对象,涉及采购、维修、监管等岗位的管理活动,决定了医学装备人力资源分布不只局限于单一的专业领域,而是受限于人员素质、学科发展、工作重点等因素,目前,人力资源现状并未达理想状态。

1.现状一——

人员专业分布较单一

从目前医学装备从业人员专业来看,主要涵盖了医学工程技术、经济财会、信息管理、自动化,以及临床专业、卫生事业管理等多个学科,其中医学工程技术专业占主流,多数从事设备维修岗位。主要优势是专业匹配度高,具备基础的医学工程知识,熟悉医学装备维修保养、采购论证、招投标等医学装备业务、经济活动。采购管理岗位相对于维修岗位而言,专业包容性和开放性较高,出现非医学工程技术专业的分布。

综上,具备技术资格的维修岗位人员分布占多数,专业相对单一,多为医学工程技术。采购岗位人员虽然专业来源丰富,但占比相对少数,属于关键少数。

2.现状二——

重实践轻研究 应从事务应对型转向管理研究型

目前的医学装备以工作实践为主,专业研究性相对欠缺。究其原因,人力资源配置不足,且疲于应对日常事务,无暇顾及深层次、高水平的数据分析挖掘。另外,医学装备管理部门作为辅助职能部门,不直接产生效益,因此,获取资源能力较弱,对加强医学装备管理效益、使用效率的研究,相对缺乏话语权。专项调研和管理研究可节约运营成本,需要挖掘管理指标或管理监管手段,投放在精细化管理中,向管理要效益。

3.现状三——

高精尖复合型全面人才较缺乏

由于医学装备涉及到敏感岗位,依照医院廉洁风险防控机制,需定期进行轮岗,以降低廉洁风险,但也由此降低了工作效率。轮岗交流需要重新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这容易导致全而不精的专业断层。另外,此领域重实践轻研究的导向,导致难以培养出学术和技术都很强的复合型人才。

4.现状四——

缺乏信息化智能化专业人才

大型医疗机构中的医学装备总值以亿数计。首先,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實现精细化管理,提升设备购置的必要性、使用效率、成本效益分析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其次,需要对医院医学装备监测数据及结果进行互联互通,以中央工作站或集成化模式,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因人工转录导致的差错。因此,需要配置专业的信息化专业人才,整合装备、医疗信息数据,加强精细化管理和信息化水平。

医学装备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索

医学装备工作本质是管理活动,以医学工程技术为辅助支撑,综合运用临床知识、财会技能、信息技术等手段进行分析研究和决策。是充分使用、合理配置众多资源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全过程管理。目前,其主要模式有以管理为主的管理型、以技术为主的技术型、以研究为主的研究型等。各模式不是孤立存在,在医学装备人力资源中相互渗透融合,没有明显模式界限。其中,主流的模式是管理型,因为医学装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充分体现了管理学的相关要素和步骤。

(1)计划。发挥财会专业优势,强化装备计划预算管理,做好计划申报审批。医学装备年度计划、采购计划是医学装备管理的起点,通过统一汇总各临床科室的个性化需求,整合配置申请,提出合理性建议,编制年度采购总体计划,作为未来设备配置工作的遵循依据。

(2)组织。发挥经济专业优势,促进组织实施进程。落实采购执行进程,以两个维度作为参照系,审查执行采购的合理性:一是直接经验,即医院已采购的项目作为参考;二是间接经验,即其他医院中标价格作为参考;三是直接进行市场调研,作为间接经验的一种特殊情形,由各供应商提供市场报价情况,间接推算市场行情。

(3)协调。发挥医学工程技术专业在协调上的优势,开展资源调配。无论是新购设备还是存量设备,安装调试、维修保养、科间调配,都属于协调范畴。需要平衡处置不同主体之间的诉求,协调处理利益各方的差异,以达到均衡状态。

(4)控制。加强管理专业对全过程的监管控制。通过上报计划、组织采购、安装调试、使用、调配或维修等,加强过程控制。一是控制规模扩张,对量的控制;二是控制配置效率低下,对质的控制。达到医学装备合理配置的最佳状态。设备配置效率,使用强度、创造效益、成本回收周期等方面都是设备使用监测控制的有效指标。

建议和措施

合理配置的医学装备人力资源,将形成较为全面的合力,提高医学装备配置规模、配置效率的合理化水平,节约医院运营成本,提升发展质量。

1.计划与控制相适原则。在管理型机构中,人力资源能动性贯穿于以上活动的始终,负责整体的计划设计和实时控制。促进医学装备的执行效率。医学装备人力资源规划配置的重点在于,顶层设计规划和实施路径控制。计划执行进度和效率决定了医学装备配置的质量。可成立项目矩阵小组,将年度计划执行进度形成可视化、信息化的时间进度管理表,实时调度决策。这对医学装备的信息化提出了较高要求,减少因为信息数据状态时滞,导致的决策滞后的低效管理。

2.供应与管理相适原则。在技术性机构中,供应和管理是同过程出现的。供应是连续性的、具有服务外延的整体技术和全流程的链式服务集。既包括了装备的供应,又包括了服务的供应,另外还包括管理活动。需要人力运维团队,对供应的规模和效益是否维持合理水平,故障是否需要外修作出判定。装备的供应不仅局限于采购、装机调试,后续的使用管理、故障处理、合理使用、报废处置等,均需要在较长的供应链上进行有序的介入安排,支持合理诉求,驳斥不合理甚至超常规的诉求。维持形成良好的供应和管理生态,达到规模最佳均衡状态。

3.消耗与效益相适原则。在研究型机构中,成本效益分析是重要抓手,利用研究工具提高工作效能,本质上是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和相适应。需要专业的财会审计人员进行内控,控制不合理成本,促进收益反映真实劳动价值,反映真实成本支出。消耗成本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沉没成本、机会成本维度进行考察。而效益可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品牌效益等全方位维度进行核算。但是,关键在于总效益和总成本是否相匹配。因此,需要在保持理性运营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消耗,并且提高效益,体现社会公益性和发展必要趋势。

参考文献:

[1]郑良.医学技术装备的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08(01):58-60.

[2]赵自林.医院管理学:医学装备管理分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3]尤良.医疗装备全程管理内涵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0(10):19-21.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
砥砺笃行乘风破浪 绘就四川人力资源新篇章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探讨
实施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寻找医院人力资源开发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