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农产品市场空间布局分析

2020-01-07吴乐燕

市场观察 2020年12期
关键词:流通广东省农产品

吴乐燕

摘要:广东省地势北高南低,从北到南地形由山地到平原,导致各地区农产品养殖品类和规模差异较大。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分布需要依托农业产业资源进行。本文分析了广东省农业生产基地的现状和特色,并结合广东各区域消费市场对农产品流通节点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

关键词:广东省;农产品;市场空间;流通

农业生产基地空间特征

1.广东省地势北高南低,农业产业特色明显

广东省地貌地形多样,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台地等地貌类型组合,境内500米以上的山地占33.7%,丘陵占24.9%,平原占21.7%,台地14.2%,全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广东省各区域地势地形不一样,韶关、梅州、河源等粤北地区地势较高,中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带,粤东、粤西地区多以台地地形为主。

珠三角地区在城郊集中了一批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沿海地区形成了水产品养殖集聚区,重点发展都市精品农业;粤东潮汕地区农产品以蔬菜、优稀水果、花卉、水稻、畜禽、咸淡水产品为特色,发展精致高效农业;粤西地区是热带农业地区,农业产业以热带水果、岭南水果、糖蔗、蔬菜等为主;粤北地区依托山地及小气候优势,发展了众多生态绿色农产品、药材种植等农业产业。

2.广东省重点产业种植基地与加工基地存在空间差异

基于区域特色的地势地形,广东省各区域农业生产基地也呈现出不同特点。粤北地区由于山地较多,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基础条件不足,连片农业生产基地较少,农产品多由农户、小型合作社、家庭农场零散种植,难以形成大型农产品产地市场。广州、惠州、清远、湛江、茂名等地以平原、台地地形为主,规模化连片果蔬种植基地较多,沿海地区水产养殖基地条件优越,大批量的中小型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户容易形成特色农产品流通市场。湛江、茂名、韶关、梅州、河源等地区水稻、蔬菜、水果种植量大的区域,同时也是特色农产品加工主要地区。虽然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等珠三角城市农产品种植量小,但是由于消费人口、消费市场集中,物流交通的便利性,城市周边也是全省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3.全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省级“菜篮子”基地相对集中于粤北地区、粤西地区、广佛惠等珠三角地区

从全省农业龙头企业看,根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最新公布的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名单及广东省“菜篮子”基地名单,全省共有820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评审与复核,共认定416个省级“菜篮子”基地,其中蔬菜165个、生猪94个、水果59个、禽畜54个、水产31个、茶叶13个。珠三角地区、粤北地区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较多,粤北、粤西地区“菜篮子”基地数量较多,尤其是梅州市农业相对重视,梅州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数量高达122家、“菜篮子”基地数量高达51个,远超其他地市。珠三角地区虽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深圳最多,但深圳不是农产品的主要产区,农业龙头企业以农户品加工为主;珠三角地区农业生产基地集中在广州、惠州、江门。粤东地区则农业龙头经营主体及“菜篮子”基地均相比较少。

农产品流通节点分布特征

现在便利的交通基础设施已经大大缩小了农产品流通的空间制约,农产品产地与消费市场往往处于两个不同的区域,农产品流通市场更多集中分布在人口密集地、物流枢纽集散地等。广东省农产品流通节点依托特有的区域地理特征,形成了具有广东特色的空间格局。

1.珠三角以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为核心圈,粤东以汕头为中心,粤西以湛江为中心、粤北以韶关为中心

通过积极开展南菜北运跨区域产销链条建设试点,广东支持了一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流通节点公关物流配送设施的建设,基本形成了以珠三角为核心、粤东西北为重要节点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

珠三角农产品市场集群是全省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的核心,以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为核心圈,集聚了大批果蔬、水产、干货、禽肉等农产品批发市场,辐射惠州、肇庆、江门、珠海等地市,向内连接粤东西北、国内其他流通节点,向外连接国外市场。粤东农产品市场集群以汕头为中心,辐射汕尾、潮州、揭阳、梅州等地市,向内连接省珠三角市场集群、粤北流通节点,向北对接国内其他流通市场,对外联通广东海外农产品贸易渠道。粤西农产品市场集群以湛江为中心,依托丰富的水产品、果蔬等产地优势产品,辐射茂名、阳江、云浮等地市,向内对接珠三角市场集群,对外联通广东海外农产品贸易渠道。粤北农产品市场集群以韶关为中心,依托作为广东北大门的区位地理优势,辐射清远、河源、梅州等地市,向内连接省珠三角市场集群、粤东流通节点,对外连通国内其他流通市场。

2.大型农产品集销市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粤东西北地区依托区域流通节点发挥集散功能

广东省内的珠三角区域人口密度高,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大,在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的城郊地带,区域交通便捷、物流网络成熟,农业市场化、商品化、国际化程度极高,是全省最重要的现代农业科研、物流、农资和产品交易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具有数量多、规模较大。

从数量上看,广东农产品批发市场分布不均衡,全省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有近300家,40%以上的大中型批发市场分布在珠三角的广州、深圳、東莞、佛山、江门、中山、珠海七个市,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的市场则基本分布在广州和深圳两市;广东省2019年3月公布认定的“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定点市场”共54家,其中珠三角地区有38家,占比为70.4%,粤东地区5家、粤西地区5家、粤北地区6家。

从类型上看,珠三角地区以销地型批发市场为主,全国各地的果蔬、水产、禽畜等货源集运到珠三角核心圈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后迅速分销到各大超市、二级分销市场、零售农贸市场等;粤东西北农产品流通节点以产地型集散市场主、辅以销地型批发市场,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粤东西北地区本地农产品供给即可满足消费需求。

从种类上看,“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定点市场”类型有果蔬、水产品、花卉、生猪、畜禽、综合、粮食、农资,部分地市农产品流通特色明显,广深两市已经形成了果蔬、水产、禽畜等多种品类集聚发展的大流通格局,各种品类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并存;佛山、湛江依托大量的水产养殖及加工企业,成为了全国重要的鲜活水产品交易市场中心。

3.农产品流通节点层次多,流通经营主体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

广东省农产品种养殖基地较为分散,尤其是粤北、粤东地区,面积小且分散的种植区域难以形成规模种植,大多数果蔬的种植要以农户自种自销或“农户+基地、合作社”的模式进行,直接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产品流通较难实现,目前农产品从农村地区流向城市需经过“农户——生产基地(合作社)——经纪人——一级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多个环节的过程。这种情况导致粤东西北地区缺乏大型产地型农产品集散市场,而销地型批发市场服务能级又受限。联通生产基地与批发市场的中间流通经营主体规模小、管理水平不高、组织化程度低,对农产品的组织流通大部分仍然采取“盖棉被”“盖稻草”“泡沫箱加冰”等传统粗放方式运输,使用全程冷藏加工、分拣、包装、运输的中间经纪非常少,致使果蔬生鲜农产品专业化发展受到限制,流通成本较高。

猜你喜欢

流通广东省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农产品争奇斗艳
商贸流通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