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利率市场化LPR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020-01-07章恒源朱艺玲

时代金融 2020年35期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挑战

章恒源 朱艺玲

摘要:随着中国人民银行[2019]15号发布的公告显示: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提升利率传导效率,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改革和完善贷款市场利率的定价机制,标志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改革。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将面临因息差收窄、竞争加剧、利润率下降,利率市场风险和舆情风险而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LPR 挑战

一、基础概念

(一)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意味着货币市场中经营和融资的金融机构的利率水平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金融机构本身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调整利率水平,由于中介机构是市场利率体系,最终构成了央行基准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的基础。利率形成机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确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利率自由化意味着货币当局赋予市场决定利率的权利,而市场主体则独立地决定利率。货币当局通过使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地影响和确定市场利率水平,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oan Prime Rate,LPR)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表示根据银行向最佳客户的贷款利率加上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称为中期贷款便利利率)形成的方式报价;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全国银行同业中心为了计算和发布基本参考贷款利率,金融机构要参照LPR进行各类贷款定价。目前,LPR包括1年期和5年期以上的两个品种。LPR高度以市场为导向,能准确反映信贷市场中资金供求关系。使用LPR进行各类贷款定价能促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信贷利率,并且提高了市场利率向各类信贷利率的引导效率。

1.报价机制:自2019年8月20日起,报价银行将根据公开市场的经营利率(主要是指中期贷款的便利性)在每月20日(节假日推迟)9月之前向国家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报价,银行同业拆借中心在除去最高和最低报价后,根据算术平均值计算当前的LPR,并于当日9:30公布,目前公布1年期、5年期两个期限档次LPR,公众可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查询。

2.对于新发放贷款和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需要参考LPR定价。新发放贷款方面,包括金融机构新发放的贷款应主要参考LPR定价,LPR要覆盖各类贷款,包括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表外业务;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方面,包括2019年10月8日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都要参照LPR定价,以及公积金组合贷款中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残照LPR定价。

二、政策发布

2019年12月28日,人民银行发布第30号公告,启动存量贷款业务定价基准转换工作。明确自2020年3月1日起,金融机构应与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客户协商,将定价方式转换为以LPR为定价基准加减点形成,定价基准只能转换一次,转换之后不能再次转换,原则上定价基准转换应于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

三、LPR的形成机制以及改革重点

2013年,为响应市场利率改革,央行全面放宽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加大了从行业贷款定价向市场化的过渡。同年,央行启动了集中的LPR报价和发布机制。改革前的长期利率作为央行培育的市场利率没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大多数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仍直接参考基准利率波动,LPR并未上升,这对促进利率市场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LPR改革的核心内含包括:第一,LPR的定价方法从参考基准利率更改为基于中期借贷工具(MLF)的参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第二,延长五年以上的期限可为银行发行的抵押贷款等长期贷款的利率定价提供参考。第三,报价银行在国有银行中增加了城市商业银行、农商银行、外资银行和私人银行,国家银行从十家增加到十八家。第四,定价的频率减少到一月一次。第五,新机制明确规定银行主要参考新发行贷款的LPR定价,并以LPR作为浮动利率贷款合同的定价基准,以解决过去LPR的流动问题。

第一,根据公开市场营业利率基于MLF利率对报价方法进行了少许修改。从一方面来说,贷款利率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挂钩,传递路径由之前的“贷款基准利率-贷款利率”变为“货币政策利率-LPR-贷款利率”,从而增加了货币政策利率直接影响贷款利率的渠道。有助于进一步理清货币政策的传递路径。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对货币市场上利率和债券市场上利率具有更为明显的引导作用。所以,在新的传导路径下,不同市场利率的传输速度将变快。从另一方面来看,多边基金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商業银行的负债成本,同时有利于有限合伙制在指导贷款利率方面的作用。将来,央行将更有可能降低多边基金的利率,进一步发挥LPR的主导作用,并降低实体企业的利率。

第二,5年以上各种期限的增加反映了货币政策的结构特征。当前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有短期,中期和长期等多种,而LPR只有一种,期限为一年。添加了期限超过5年的贷种,来改善LPR的期限结构。它可以对银行发行的抵押贷款等长期贷款的利率进行定价。

第三,增加中小型银行作为报价库可以增强LPR的代表性。LPR最初的10个报价银行为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招行和民生银行,均为大型商业银行、独资银行或股份制银行。而后新增了八家小型和微型商业银行。

第四,将报价频率更改为月度报价,以提高LPR报价的质量。

四、新发放贷款换轨进程

各家银行新发放贷款挂钩LPR占比逐步提升。

截至2019年12月,包含2019年8月20日前已签合同的贷款业务,主要金融机构挂钩LPR占比均超过75%。

五、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LPR改革是我国利率市场改革的重要一步。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改革推进下,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和业务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一)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利差缩小,经营压力提高

在新的LPR形成机制下,打破了原来贷款利率的隐含下限,这将影响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和盈利结构。短期来看,在整体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的情况下,贷款利率将趋于下降,存贷款利差将进一步收窄。这将导致银行所依赖的具有高点利差的不可持续的长期利润模型,从而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改善利率实行市场化后,定价权限将会更多地掌控在商业银行的手里

商业银行需要结合不同客户的经营和资本状况制定适当的加点利率,这对银行的风险定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需要在结构、流程、方法和技术上采取多种方法,并且建立符合其实际条件的风险定价体系。根据客户的生命周期、盈利能力、运营条件等影响因素,须对其进行定制和区分。通过差别定价,实现银行资金的合理分配,优化银行管理模式的目的。

(三)商業银行之间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可能提高

随着利率变得更加面向市场,存贷款利差的缩小将影响银行收益。在这种过程中,银行业的竞争或许会变得更为激烈,行业集中度也可能会提高。相比较而言,大型银行拥有优质客户基础和更为强大的流动性管理能力,受影响较小;而一些流动性管理能力较差的中小型银行将承受更大压力,甚至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四)它迫使银行开展金融创新

在市场利率自由化的过程当中,银行的传统业务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大量新兴金融业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且由于中间金融业务和外部金融业务的关系,它们不受利率价格的影响,发展较快。在可预见的将来,商业银行需进一步扩大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加无息业务的比重,加大力量发展银行中间业务。

(五)在短期内,利差缩小,银行利润承受压力

自2019年8月以新方式发布LPR以来,截至2020年3月,LPR经历了四次下调,每个调整均降低了5至10个基点,包括:一年报价从8月16日的4.31%降至4.05%。在全球信贷逐渐宽松的趋势下,LPR短期内将会逐步下降,这会减少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和银行的利息收入。美国利率市场化历史经验表明,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银行之间对客户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小型银行将逐渐关闭或合并。

(六)全面定价的能力将面临挑战

从一方面来看,报价利率提高了5年期的LPR,但没有公开市场利率作为参考。从另外一方面来看,LPR需要每月报价一次,但MLF不会继续每月报价。所有银行均按此方法实施,而多边基金作为政策指导的利率不能及时反映市场波动,其覆盖范围仅涵盖大中型银行。

(七)资产负债管理将面临更高的要求

一是利率市场化使市场利率向信贷利率的传导更顺畅,贷款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也增加了,这给利率风险管理带来了更大挑战。二是当前的LPR改革只是贷款利率组合,而MLF被用作LPR定价的基准,单边合并将对银行资产和负债提出更高要求。

六、商业银行对LPR改革策略的建议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短期内很难改变对央行基准利率的长期依赖。定价的方法变化将对商业银行的增量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线下模式打破了隐藏的利率后,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剥削有负面影响。所以,建议采取下列方法来减少LPR对商业银行运营的影响。

(一)改变资产负债表策略

可预见的未来,当大多数贷款都与LPR定价有关时,商业银行资产的收益率将与市场利率相关,这将迫使商业银行增加债务终端定价的市场化,商业银行应在资产上增加更多的优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其他相对高收益的资产。

(二)做好风控管理

LPR改革可能加剧商业银行的利率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贷风险,或导致这些风险更加复杂。商业银行需要精通利率衍生工具和资产证券化等工具来管理相关风险。面对新时代的中间化影响,商业银行要尽快找到差异化的头寸,来避免恶性竞争。对于商业银行,由于资产和负债利率敞口不一致,需要更多的新工具来平衡资产和负债之间的不匹配。

(三)提高FTP管理水平

FTP(资金转移定价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对银行的内部管理具有以下重要的意义:通过FTP来集中化进行管理市场利率风险;进一步优化资本和投资组合,以及本行通过不同产品提供的差异化FTP,以有效地沟通指导本行的资本管理,指导本行的资源朝着有助于实现其目标的方向发展;指导产品定价,因为FTP反映了银行内部资金的成本价格,然后产品定价部门将构成诸如营销成本、资本成本、信贷成本和目标利率之类的因素。

(四)提升商业银行产品的定价管理水平

FTP价格反映了商业银行内部资金的成本,而且是以客户定价所有产品的基础。为了形成产品定价,还需进一步考虑营销成本和信用成本,且不同的客户会有不同的信贷风险。然后,银行需要考虑贷款客户的内部评级和历史违约情况,以基于该内部价格考虑信用风险溢价的情况。在全国各家银行进行技术改造的大背景之下,依靠大数据挖掘技术建立全面的客户价值模型,以更准确地反映客户和客户群,同时,开展客户利率敏感性分析,及时设计开发具有个性化功能的个性化服务,为客户和客户群体提供配套服务,是增强差异化定价和精准营销的技术保障。为了提高内部和外部报价水平,银行还需要在多个领域和维度上进行改进和升级,例如银行治理、管理机制和信息系统。

(五)加强业务培训

存量业务换轨涉及客户范围广、基层机构多、客户经理多,商业银行应认真组织相关政策的学习,做到培训覆盖全、讲解透,确保各基层网点支行长、大堂经理、理财经理、柜员等相关人员充分了解换轨工作,能及时准确将主动问询的客户引导至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自助渠道和信贷客户经理处办理,坚决杜绝“一问三不知”的情况出现,为换轨工作推进打好基础。特别是疫情期间应主要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开展培训。

(六)关注客户舆情投诉,提高舆情处置能力

存量换轨仅是对原有合同的定价相关条款做局部变更,并非整体协议的重签,商业银行要向客户做好说明解释,务必杜绝“重签协议”的说法,避免客户对存量换轨工作做扩大化的解读。换轨期间,商业银行应做好市场舆情监测和客户舆情管理,做好客户沟通,规避舆情风险。对可能出现的舆情风险,及时作出处置,妥善化解风险。

参考文献:

[1]徐虔,王欢.利率市场化改革另辟蹊径——解析LPR改革[J].银行家,2019(9):94~96.

[2]杨超产.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问题浅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5(26):158~160.

[3]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调查统计处.2009年第三季度甘肃省金融统计数据[J].甘肃金融,2009(10):65~67.

[4]韩宗英.利率改革亟待回答的问题[J].辽宁经济,2006,(10):44~45.

[5]普华永道中国.稳中有进 转型进行时——2019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J].新金融,2020(06):10~13.

作者单位:章恒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景德镇市分行;朱艺玲,中国人民银行景德镇市中心支行

猜你喜欢

利率市场化挑战
我来挑战(二)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