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FA模型的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政策扶贫绩效评估

2020-01-07陈新月

时代金融 2020年35期
关键词:财政政策精准扶贫

陈新月

摘要:本文对2008年—2017年间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面板数据构建SFA扶贫绩效指标,分析扶贫绩效。结果表明:农林水务、医疗扶贫财政政策实施效果显著,但教育扶贫财政政策未能有效缓解农村贫困;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财政政策扶贫绩效存在差异性,但总体上来说,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政策扶贫资金得到有效使用,不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

关键词:SFA模型  精准扶贫  财政政策  扶贫绩效

一、引言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首次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精准扶贫方略,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现良好开局。在此背景下,本文对2008年—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面板数据构建SFA扶贫绩效指标,分析扶贫绩效。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有关精准扶贫的实证研究随即展开。国内部分学者在这方面取得研究进展,如孙璐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TOPSIS等运筹学分析方法,研究甘肃、四川扶贫开发项目绩效评估(孙璐,2015)[1]。黎沙采用案例分析法、规范分析法探究扎兰屯贫困县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取得的工作成果以及遇到的现实困境,提出从精准扶贫的主体、机制、资源三个方面进行优化(黎沙,2016)[2]。吴靖南分析乡村旅游扶贫的实践依据和驱动机制,根据精准扶贫的要求设计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并提出乡村旅游扶贫的保障机制(吴靖南,2017)[3]。精准扶贫离不开合理的财政政策。理论上而言,合理的财政政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调节GDP结构,尤其在缓解贫困、促进脱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而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SFA模型

财政政策扶贫绩效SFA指标构建。

第一,技术效率SFA基本模型。为构建财政政策扶贫绩效评估指标,首先建立C-D生产函数

(1)

将技术效率SFA定义如下:

(2)

其中,y表示脱贫成效总产出,表示生产过程中农林水利事务财政投入,表示教育财政投入,表示医疗财政投入,是常数,用来衡量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在这个模型中,随机扰动项被分解为两个部分:随机误差项代表统计误差;非误差项代表技术无效率。

第二,指标构建。本文研究的面板数据是2008年—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相关数据。根据SFA分析要求,分别选择农林水利事务、教育、医疗卫生财政支出作为投入要素产出指标,选择恩格尔系数以衡量扶贫效果。本文所构建的财政政策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共涵盖了3个投入指标、1个产出指标。根据上述SFA模型的测算,可以得出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财政政策扶贫效率的实际情况。

第三,扶贫绩效SFA结果与分析。根据上述投入产出综合指标,基于前文假定,运用Stata 14.0软件进行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计算得到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财政政策扶贫绩效评估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当以恩格尔系数的补数为因变量时,农林水务和医疗财政支出对农村脱贫的产出弹性为正,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农林水务、医疗扶贫财政政策实施效果显著。教育财政支出对农村脱贫的产出弹性为负,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教育扶贫财政政策实施未能有效缓解农村贫困。可能是因为农村教育信息闭塞、教育资源短缺、师资水平相对落后,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且教育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所以在短期未能有效缓解农村贫困。

从表3可以看到,2008年—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财政政策扶贫绩效的平均值为0.935,除2012年扶贫绩效为0.898未达到有效状态,其余年份都近似达到有效状态。说明总体而言,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政策扶贫资金得到有效使用,不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且2013年—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扶贫绩效明显高于2008年—2012年扶贫绩效,其可能原因是2013年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加大精准扶贫力度,提高了财政政策的扶贫绩效。

根据不同盟市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阿拉善盟财政政策扶贫绩效的平均值为0.855,没有达到有效状态。其余11个盟市均近似达到有效状态。但其实这些平均近似达到有效状态的盟市,也不是每年都近似达到有效状态。从不同盟市来看,达到近似有效状态10次的有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通辽市、乌海市、兴安盟、赤峰市6个盟市;达到近似有效状态9次的有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2个盟市;达到近似有效状态8次的有包头市1个盟市;达到近似有效状态7次的有呼伦贝尔市1个盟市;达到近似有效状态2次的有巴彦淖尔市1个盟市,阿拉善盟1次都未达到有效状态,说明阿拉善盟财政政策扶贫绩效的提升,仍然存在较大的空间。

从不同年份来看,2008年11个盟市财政扶贫绩效近似达到有效状态,剩下1个盟市没有达到有效状态;2009年和2010年有10个盟市财政扶贫绩效近似达到有效状态,其余2个盟市没有达到有效状态;2011年和2012年有7个盟市财政扶贫绩效近似达到有效状态,其余5个盟市没有达到有效状态; 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有10个盟市财政扶贫绩效近似达到有效状态,其余2个盟市没有达到有效状态。总体来说,2013年—2017年达到近似有效状态的盟市明显多于之前年份达到近似有效状态的盟市。

三、结论

扶贫尤其是农村扶贫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2008年—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面板数据构建SFA扶贫绩效指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农林水务、医疗扶贫财政政策实施效果显著但教育扶贫财政政策未能有效缓解农村贫困。可能是因为农村教育信息闭塞、教育资源短缺、师资水平相对落后,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且教育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所以在短期未能有效缓解农村贫困。

第二,2008年—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财政政策扶贫绩效存在差异性,阿拉善盟1次都未达到有效状态,说明阿拉善盟财政政策扶贫绩效的提升仍然存在较大的空间,其余11个盟市均达到有效状态。但总体上来说,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政策扶贫资金得到有效使用,不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

第三,从不同年份来看,2013年—2017年达到近似有效状态的盟市明显多于之前年份达到近似有效状态的盟市。

参考文献:

[1]孙璐.扶贫项目绩效评估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

[2]黎沙.我國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及对策研究[D].南京大学,2016.

[3]吴靖南.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2017(03):99-103.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财政政策精准扶贫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浅析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财政政策
用好用活财政政策 推动民族宗教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