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用口头思维探析
2020-01-07吴庆丹
吴庆丹
【摘要】本文以初中物理“探究用电器多挡位问题”一课实验探究为例,阐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引入口头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思维能力,阐明在初中物理探究实验中采用小组和合作,重视口头思维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口头思维;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教学
物理这门课程的逻辑性和科学性较强,部分孩子觉得很难,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通过认真探讨、合作交流、思维碰撞,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科能力和物理核心素养。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及信息交流能力。”锻炼学生口头思维是提高学生处理问题能力的紧要环节。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重视口头思维的锻炼和应用,让每个孩子都能将自己的思路表达出来,至关重要。
本文以九年级物理“用电器多挡位问题”探究实验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用口头思维。
一、教学现状与教学目标制定
“用电器多挡位问题”的教学安排在学习《电功率》、《焦耳定律》等相关知识之后,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是电学相关知识的拓展与应用。但由于“用电器多挡位问题”比较复杂,传统教学仅依靠理论分析与计算进行学习,不仅教学难度较大,而且学生无法直观感知,学习后仍感困惑。
《标准》中提出科学探究的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围绕这些要素,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既要用心思考,大胆猜想,更要通过讨论与交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认真观察,记录数据,分析结果,交流与分享。
本探究实验教学目标为:
1.懂得分析电路中导体产生热量和电路连接方式的联系
2.能利用焦耳定律及欧姆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电加热器多挡位开关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片段及设计目的
1.前置性学习任务设计
学生在家利用焦耳定律演示仪器完成书本中的实验探究,熟悉实验仪器与电路设计。
观察多挡位用电器的铭牌,了解用电器的“保温”“加热”挡的工作情况。
【设计目的】
课外探究实验,让学生能够熟悉实验仪器与电路设计,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观察多挡位用电器的铭牌,让学生将物理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深刻体会到物理源于生活这一特点。
2.课题的引入
师:今天我们要探究一个新问题“当u、t相同时,电路中单个电阻产生的热量多还是串联电阻产生热量的多?”
【设计目的】
為学生指明本节实验课的探究对象。
3.提出问题与猜想
老师展示相关题目:
学生阅读题目,根据所学电学知识,思考并提出猜想。
生1:Q甲大,因为第一个电路的I比较大,根据式子Q=I2Rt可知Q甲较大。
生2:Q乙大,因为第二个电路的R比较大,根据式子Q=I2Rt可知Q乙较大。
……
师:接下来将时间交给各个小组,请小组长领着自己的组员对上述问题开展探究。
【设计目的】
将要复杂的问题用具体的题目表述出来,有助于学生的认识,方便学生进行实验。小组成员利用原有知识提出不同的猜想,引起组员的好奇心,提高探索兴趣。
4.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1)设计实验
学生独自思考以下问题:①本实验要比较哪个物理量?②用什么器材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③如何比较?④需要记录哪些物理量?⑤实验中需要控制什么量不变?⑥如何设计电流图?⑦如何连接实物?
各组组员在小组长的领导下开展讨论,并拟定出实验方案:要求每位同学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详细表达出来,组员认真聆听,思考其中的优点与不足。小组内指定同学做好笔记;最后,小组内再针对组员的思路展开激烈讨论,确认最佳实验方案。
(2)制定计划
学生设计方案如下:
【设计目的】
在小组合作中应用口头思维,将思维过程语言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不仅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成为学习主体,在表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顺思路,思维得以升华。与此同时,交流的过程,需要小组成员集中注意力,认真听取信息,并进行理解分析和判断,这将大大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5.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各小组进行探究,收集并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出实验结论。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目的】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动手操作实验,开展探究,让学生学会使用实验仪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操作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等。
6.分析与论证
师:当U、t相同时,电路中单个R产生的Q多还是串联R产生Q的多?请各小组将实验结果与大家分享一下。
小组长起立与同学分享实验过程和结果。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补充。
师:根据Q=I2Rt,R比较大,产生的Q越多,和你的实验结果是否有矛盾?
生:不矛盾,根据Q=I2Rt可得当I和t相同时,R比较大,产生的Q就多。但本题中2个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并不相等。必须同时运用欧姆定律I= 和焦耳定律Q=I2Rt推导得出Q= t来进行分析。由Q= t可知,当电路中的U和t相同时,R越大,产生的Q越少。
师:请根据下方电路简图进行判断。
【设计目的】
科学思维是“基于经验事实构建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在科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在科学思维中的“科学推理”和“科学论证”都需要运用到数学的抽象和研究方法来形成物理概念。经过分析历程,学生的科学思维得以无形的发展。
设置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和应用,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生活难题的技能。
7.评估
师:用电器消耗的E电都转化成Q吗?
生:不一定。像电饭锅把消耗的E电全部都转化成Q;但比如电风扇将消耗的E电转化成E机械能和Q。
师:如果在电路中只有R,将消耗的E电全部都转化成Q,这样的电路叫做纯电阻电路,那么W=Q。如果电路中不仅有R,还有其他的用电器,消耗的E电只有部分转化成Q,这样的电路叫做非纯电阻电路,那么W>Q。同学说请思考一下:上述推导得到Q= t这个式子的应用是否有局限性呢?
生:仅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设计目的】
鼓励学生及时进行实验总结和反思,培养了学生主动分析实验误差的能力,引导学生端正了科学严谨的实验探索态度,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8.交流与合作
师:生活中多挡位用电器内部电路图可简化为另一种情况,请同学们运用刚才所推到出的公式进行判断。
学生利用Q= t進行判断。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在合作探究中的感受,对组内同学的帮助表达谢意,提出建议等。
【设计目的】
引导学生学会开动脑筋主动思考问题,寻找处理问题的对策;能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借助规范的语言有清晰地表述出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想法;能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得到收获。
三、总结与展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改变旧有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模式,倡导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对此,我们开展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而在这种学习模式中,组内互动往往以语言表达作为基础。
提高学生的口头思维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要给以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切记要经过认真思考才进行讨论。其次,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学用规范的语言,有条理,逻辑清晰,这不仅有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物理知识,还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琦,张惠玲,孟庆田.物理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及其策略[J].学科教学,2009(14):56-57.
[2]廖必胜.论物理教学中言语能力的培养[J].龙岩学院学报,2005,6(23):203-204.
[3]游增良.核心素养下“先学后教”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J].科教文汇,2020,4(490):125-126.
[4]戴敏.小组合作构建初中物理生本课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4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