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德育从根源入手,做好生命发展的引路人
2020-01-07卢亚琳
卢亚琳
[摘 要] 学校要强化德育工作,做好生命发展的引路人,就需要从教育的维度,进行富有成效的针对性引领。本文从规避“利己主义”倾向,树立正向价值观的角度出发,提出要消除物质差异,规避炫耀攀比;积极参与实践,构建评价体系;搭建实践平台,明晰权利义务;关注学生言行,消除庸俗侵扰等策略。
[关键词] 德育;利己主义;炫耀攀比;消除庸俗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资源的不断丰富,不同人出现了不同价值取向,并且这种现象也在学校里呈现。如北大教授钱理群提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仅仅与社会的发展、家庭的教育有关,同时也与学校德育实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学校各个教育环节下的产物。从实际情况来看,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对个人的能力缺乏自我认识,对成人认可的高度在乎以及对理应负起的责任过度地回避与推诿。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拒绝“精致的利己主义”,教师要从根源入手,做好生命发展的引路人。
一、消除物质差异,规避炫耀攀比
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最能触发学生之间内心攀比的,首先是物质拥有程度的失衡所造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水平之间的差异也较为明显。有的孩子在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往往会乐于展示自己的新玩具、新文具,也常常会带着一种炫耀的成分分享自己一些物质层面的经历和见闻,比如多地旅游、海外游学等。这样的言行,在不经意间就将学生划分成了不同的群体。物质拥有程度高的孩子,更容易抱团一起;而物质拥有程度相对缺乏的学生,会不自觉地组建团队。这两个类型孩子的交往,往往并不协调,要么会闹出矛盾,要么就会通过帮做作业、借作业本等形式展开,导致班级内部学生交往生态不断恶化。
校园是社会的缩影,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师的点拨与引领,更加有助于学生内在思维品质的形成。在“精致的利己主义”逐步向着小学生袭来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先从根本入手,努力消除学生之间物质拥有上存在的差异。所以,学校要从管理和育人的层面,尽可能地消除家庭生活水平和物质拥有程度在学校生活中过于鲜明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比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电子书包等一些可能给孩子带来炫耀心理的物品到学校,从更加全面和立体的角度,降低学生之间相互攀比的可能性,鼓励孩子使用统一物品。比如特殊时刻、重要节点,鼓励孩子统一穿校服;比如阅读的书目、版本或者使用的学习用品。可以借助家委会的渠道作用,在征得所有家长同意的基础上,将学生更多的精力都聚焦在学习上,而不是炫耀自己所拥有的物质上,以降低学生攀比的可能。
有了这样的认知,学生就失去了攀比和炫耀的基石,如同失去了养分的种子,没有了生根、发芽的可能。
二、积极参与实践,构建评价体系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很多学校和教师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评价标准相对单一。许多学校始终将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这就很容易使得学习成绩相对优异的学生,更加得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久而久之,在同学当中就会形成心理上的认知优势,学校层面和班级层面的各种机会和活动,也就更容易倾向于这些优秀的学生,比如书法比赛、诗歌朗诵、作文比赛、绘画比赛等。这些具有鲜明倾向的评价标准,会在很大程度上催生班级中少数学生利己行为的产生。
鉴于此,学校和教师必须要从评价的体系和标准入手,彻底改变学生追求成绩、改变学生价值取向的固有思维模式,采用综合化、立体化的评价标准,构建和谐、公平的评价体系,积极强化开放化的评价引导,避免评价过程中的唯成绩论。可以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能力,纳入评价体系中来。比如组织学生参加工厂,举办班级的图书跳蚤市场,引导全班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实践性的活动中来,在文化学习的同时,感知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特点。而在学校评定的过程中,就要尊重和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帮助学生更全面地关注自己认知,提升自身综合性实践能力。
三、搭建实践平台,明晰权利义务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都是家庭的中心,父母都有一颗强烈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但由于很多家长教育理念的缺失,往往都会抱着这样的心态:只要成绩好,其他都不用孩子操心。于是,许多学生劳动都由家长代办的现象非常普遍,不仅爷爷奶奶如此,甚至很多父母都不乏这样的認知。有的学生在教室里的值日工作,都会由家长替代。在这种家庭环境和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都认为自己是最为重要的,心里所关注的也只有自己,而周围的人都是为了他而服务的,这部分孩子根本就看不到,也不会尊重别人的价值,这就为利己行为提供了最为适切的养分,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养成自私心理,并且还将这一切视为理所应当。
这种溺爱型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们认知模糊,也无法认识到自己理应承担的责任。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老师一味地向孩子讲述道理,或者机械、生硬、武断地要求学生直接改变自己的言行,其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其实很多学生从本质上看到自己言行背后存在的问题,即便有所觉察,也无法真正落实到自己的行为意识中去。因此,教师可以尝试着对学生言行进行调整,在班级中选择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值日活动,比如给教室打扫、管理教室里植物角中的花草,维护教室里图书角的图书等,并将从事的这些活动,也一并融入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内容中去。同时,老师还可以充分运用晨会课、班队课等德育阵地,组织学生共同进行研讨和评价,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形成对价值的基本认同,从而在积极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扭转心理认知。
在这样的状态下,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了从参与实践到责任认知,最后形成育人成果的模式,最终从行为认知的角度来塑造学生的规范、良好的行为意识。
四、关注学生言行,消除庸俗侵扰
当下,信息资源爆炸式生长,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形成思想过早地趋向成熟,而很多教师并没有能够认识到学生思想认知的变化,对学生已经逐步形成的行为预估不足,没有拿出应对的措施,甚至有的教师会利用学生对学业成绩不好的畏惧心理。比如某些教师对学生说:“今天,某某上体育课故意破坏纪律,惩罚他做一个星期的值日。”一个光荣的劳动任务,变成了惩罚性的内容,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巨大的。再比如,在参观了清洁工人的工作之后,个别老师竟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问学生:“大家看,清洁工人的工作辛苦吗?”很多孩子诚挚地回答:“非常辛苦。”于是,个别班主任顺势而下:“假如你们不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就当清洁工人。”其实,在教育生活中,这种庸俗化的教育方式并不在少数,教师的一些言行和处理问题的方式,破坏了学生良好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导致庸俗化。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清晰地认识到,在物质丰富的社会,很多流行但庸俗的文化,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要尽可能地营造学校这一方净土,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领着学生沿着健康的方向茁壮成长。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他们会在不经意的言行中,将社会上的一些错误认知和习惯,带到班级中来。教师就需要细心观察、悉心留意,及时捕捉学生身上所涌现出来的错误认知,一旦发现错误的言行、事件和现象,就需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地进行纠正。其次,教师还需要从自身的言行入手,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给孩子带来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及时制止班级中可能出现的攀比习惯、歧视链条,并借助于契合学生内在认知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解决学生中的错误认知,将德育根植到学生思想深处。
当下,社会呈现出多维化、立体化的质态,这就会导致出现各种不同类型、不同价值取向的人群。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引路人,教师就需要强化德育工作,采取富有针对性的实践策略,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表达与实践,为学生开辟生命健康成长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晖.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J].甘肃教育,2019(11).
[2]王滨.做好小学班主任应有“三心”[J].教育,2018(17).
(责任编辑:姜 波)